储层敏感性

合集下载

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方法在储层保护中的作用研究

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方法在储层保护中的作用研究

2020年22期方法创新科技创新与应用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方法在储层保护中的作用研究李亚群(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天津300280)储层敏感性是储层伤害和储层保护的重要研究内容,而岩心实验分析是确定储层敏感性最权威的手段。

本次利用岩心对M 断块开展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研究,通过得出的敏感性结论,指导M 断块今后在实施钻井、注水开发及实施增产措施时,入井液匹配性选择,对开展储层保护工作具有指导意义[1-4]。

1油田概况M 断块储层岩性主要为含砾不等粒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泥质胶结为主,储层孔隙度9.7-27.4%,平均17.3%,渗透率14.26-769.51md ,平均276.5md ,为中孔中高渗储层。

粘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其次为绿泥石,再次为高岭石。

根据胶结物及粘土矿物成分分析,该区储层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储层敏感性问题。

2储层敏感性实验评价2.1水流速敏实验初始水流量0.124cm 3/min ,初始渗透率81.06×10-3μm 2,随着水流量的增加,渗透率逐渐增大,当水流量为2.007cm 3/min ,渗透率达到最大,为97.88×10-3μm 2,后随着水流量的增大,渗透率逐渐减小,最终渗透率85.43×10-3μm 2。

实验结果表明该区储层无速敏。

(表1)2.2水敏实验M 断块水敏实验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实验结果显示该区储层表现为弱水敏,需要进行盐敏实验确定临界矿化度。

摘要:在油田勘探、开发的整个过程中,都会有不同流体进入储层,这些流体与储层发生物理、化学作用,造成储层伤害,导致油田产量降低。

储层敏感性研究是实现储层保护,减小储层伤害的必要手段。

本次通过实验手段,在M 断块开展储层敏感性研究,确定研究区为无速敏、弱水敏、弱碱敏、中等偏弱酸敏储层,指导今后在区内开展钻井、注水及储层改造措施时储层保护工作。

《油层物理学》第5节:储层岩石的敏感性研究

《油层物理学》第5节:储层岩石的敏感性研究
此类胶结的储油物性很好。 如:大庆属这种胶结的>25%,K在几 十毫达西到几个达西。
油藏物理学——储层岩石的敏感性研究
华北坳陷第三系:
接触胶结中的φ:23~30%,K:(50~1000)×10-3μm2 孔隙胶结中的φ:18~25%,K:(1~150)×10-3μm2 基底胶结中的 φ:8~17%, K < 1×10-3μm2
油藏物理学——储层岩石的敏感性研究
5. 影响粘土膨胀的因素:effect factor on clay swelling 粘土类型 clay type 含量 clay content 分布clay distribution 水的矿化度 water saltiness/salinity 阳离子交换性cation exchange
第五节 储层岩石的敏感性研究
Research on sensitivity of reservoir rock
油藏物理学——储层岩石的敏感性研究
讲课提纲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胶结物与胶结类型 三. 敏感矿物
●水敏性矿物 ●盐敏性矿物 ●酸敏性矿物 ●碱敏性矿物 ●速敏性矿物 ● 盐敏 四. 储层敏感性的评价方法 ●推荐程序 ●试验流程 ●发展趋势
油藏物理学——储层岩石的敏感性研究
(1)粘土遇水膨胀 ― 水敏性矿物
Clay swelling ——water sensitivity mineral 1. 起因:晶层间联系的牢固性 水敏性矿物由于其在晶层间的吸水引起的膨 胀,砂粒上的粘土颗粒的絮解和在粘土片外表形 成的定向水化层。
如:蒙脱石是硅氧四面体结构,晶层间的 距离与所嵌离子的离子半径的差会引起阳离子 的交换,或水分子的进入,因而引起膨胀。
油藏物理学——储层岩石的敏感性研究

储层的敏感性特征及开发过程中的变化

储层的敏感性特征及开发过程中的变化

储层的敏感性特征及开发过程中的变化摘要:由于储层岩石和流体的性质,储层往往存在多种敏感性,即速敏、水敏、盐敏、酸敏、碱敏、应力敏感性和温度敏感性等七种敏感性。

不同的敏感性产生的条件和产生的影响都有各自的特点。

本文主要从三个部分研究分析了储层的敏感性特征。

即:粘土矿物的敏感性;储层敏感性特征;储层敏感性在开发过程中的变化。

通过这三个方面的研究,希望能给生产实际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指导合理的生产。

关键词:粘土矿物;储层;敏感性1.粘土矿物的敏感性特征随着对储层研究进一步加深,除了进行常规的空隙结构和空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的研究外,还必须对储层岩心进行敏感性分析,以确定储层与入井工作液接触时,可能产生的潜在危险和对储层可能造成伤害的程度。

由于各种敏感性多来至于砂岩中粘土矿物,因此它们的矿物组成、含量、分布以及在空隙中的产出状态等将直接影响储层的各种敏感性。

1.1 粘土含量在粒度分析中粒径小于5um者皆称为粘土,其含量即为粘土总含量。

当粘土矿物含量在1%~5%时,则是较好的油气层,粘土矿物超过10%的一般为较差的油气层[1]。

1.2 粘土矿物类型粘土矿物的类型较多,常见的有蒙皂石、高岭石、绿泥石、伊利石以及它们的混层粘土[2]。

粘土矿物的类型和含量与物源、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阶段有关。

不同类型的粘土矿物对流体的敏感性不同,因此要分别测定不同储集层出现的粘土矿物类型,以及各类粘土矿物的相对含量。

目前多彩采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粘土矿物。

常见粘土矿物及其敏感性如表1所示。

1.3 粘土矿物的产状粘土矿物的产状对储层内油气运动影响较大,其产状一般分为散状(充填式)、薄层状(衬底状)和搭桥状[1]。

在三种粘土矿物类型中,以分散式储渗条件最好;薄层式次之;搭桥式由于孔喉变窄变小,其储渗条件最差。

除此之外,还有高岭石叠片状,伊/蒙混层的絮凝状等,而且集中粘土矿物的产状类型也不是单一出现的,有时是以某种类型为主,与其它几种类型共存。

储层敏感性研究

储层敏感性研究

二、外来流体与岩石的相互作用
1. 粘土矿物的水化膨胀 外来流体使地层内一些粘土矿物发生水化、 膨胀,堵塞孔喉。 2. 地层内部微粒迁移
外来流体流动速度及压力波动使地层内部微粒发生 迁移,堵塞孔喉,使渗透率降低,或疏通孔喉,使 渗透率升高。速敏性
3. 酸化过程中的化学沉淀 酸化增产措施中,若配方不合适,或措施不当,酸 化后可发生再沉淀,堵塞孔喉,使渗透率降低。
膨胀后的水敏矿物:蒙脱石、伊蒙混层 胶结不坚固的碎屑微粒:石英、长石等 油层酸化处理后释放的碎屑微粒
3. 流体性质对速敏性的影响
盐度、 PH值、分散剂 低盐度流体: 水敏矿物水化、膨胀和分散,
在较低流速下发生迁移。
高PH值:减弱颗粒与基质间结构力,胶结差的地层微粒
释放到流体中,使地层微粒增加。
(3)油水分层流动的情况
在油流区,水 湿微粒受束缚 水影响被约束 不移动; 在水流区水湿 微粒会移动。
(由于压力波动,一般不形成稳定的桥堵)
(4)混性润湿微粒在油流中的迁移情况
(当储层中的油流动时,微粒位于束缚水与油的油水界面处, 微粒受油的拉力而沿油-水界面运动)
(5)在注入油-水互溶剂时的微粒迁移情况
发生迁移: 堵塞孔隙; 解堵
加入油-水互溶剂时,会使得本来由于润湿性和界面张力 控制而固定的微粒发生迁移作用。相反,发生解堵作用。
三、储层酸敏性
酸化液进入地层后,与地层中的 酸敏矿物发生反应,产生沉淀或释放 微粒,使地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酸敏矿物:
HCl: 含铁矿物(绿泥石、铁碳酸盐等) 生成Fe(OH)3 SiO2 HF: 高含钙矿物(如方解石、钙长石、沸石等) CaF2 SiO2
与喉道微粒匹配的微粒 开始移动,形成“桥堵” 速度大,移动微粒数量 骤然增加。

注水储层敏感性及其试验方法

注水储层敏感性及其试验方法
二、储层损害的机理
油气储层损害总的来说不外乎在各作业 期间外来流体进入储层与储层中的液体、岩 石表面、所含矿物相互作用或带入的固相微 粒对储层的堵塞等原因造成的。
储层水敏性、盐敏性、速敏性、酸敏性、碱敏性
二、储层损害的机理
• 储层的敏感性是由储层岩石中含有的敏感性矿 物所引起的。敏感性矿物是指储层中与流体接 触易发生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反应,并导致 渗透率大幅下降的一类矿物,它们一般粒径很 小(<20μm),比表面积很大。
影响因素
流体性质的影响
多相流体共存及微粒润湿 性影响
(二)、储层速敏性
1、外来流体速度的影响 减渗速敏现象:储层质量由很差到中等。临界流速Vc •V<Vc:迁移微粒细小、数量少,难于形成稳定“桥 堵”。 •Vc<V<某一定值Vkmin:启动与喉道直径匹配的微粒, 同时迁移微粒量较多,稳定“桥堵”大量形成,致使渗 透率骤然下降。 •V>Vkmin:迁移微粒粒径过大、流速过大,冲击、破坏 “桥堵”,渗透率增加。
(三)、储层酸敏性
盐酸: 酸敏性矿物:含铁高的矿物,包括绿泥石(鲕绿泥石、 蠕绿泥石);绿/蒙混层矿物、海绿石、水化黑云母、 铁方解石;铁白云石、赤铁矿、黄铁矿、菱铁矿等; 反应产物:Fe(OH)3↓、SiO2胶体、 氢氟酸: 酸敏性矿物:含钙高的矿物,方解石、白云石、钙长 石、沸石类(浊沸石、钙沸石、斜钙沸石、片沸石、 辉沸石等) 反应产物:CaF2↓、SiO2胶体
•已存在的“桥堵”由于加 入油-水互溶剂而发生解堵
加入油-水互溶剂,能释放被润湿 力和界面张力而固定的微粒,从 而导致微粒在高浓度溶中的酸敏矿物 发生反应,产生沉淀或释放出微粒,使储层渗透率 下降的现象。 •HCl:碳酸盐岩油层、含碳酸盐胶结物较多的砂岩 油层 •土酸(HCl+HF):碳酸盐含量较低、泥质含量较 高的砂岩油层

10第十章 储层敏感性解析

10第十章 储层敏感性解析

储集层损害是由储集层内部潜在损害因素及 外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部潜在损害因素主要指储集层的岩性、物 性、孔隙结构、敏感性及流体性质等储集层固 有的特性。 外部条件主要指施工作业过程中引起储集层 孔隙结构及物性的变化,使储集层受到损害的 各个外界因素。
一、岩石成分及孔隙结构对储集层损害 的影响 1、敏感性矿物的影响 2、孔隙结构的影响
可能损害地层的几类敏感性矿物
2、孔隙结构的影响
孔隙结构也是影响储集层损害的一个重 要因素,特别是喉道的大小、几何形状对 储集层的伤害最为敏感。
二、外来流体与储集层相互作用导致 储集层的损害
1、外来流体中固相颗粒的侵入
固相颗粒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为了达到流体某种性质而加入的添加剂;
另一类是混入流体中的矿物或其它杂质的碎屑。
1、敏感性矿物的影响
敏感性矿物的概念
指储集层中与流体接触易发生物理、化学或物理化 学反应并导致渗透率大幅度下降的一类矿物。
常见的敏感性矿物可分为水敏性矿物、酸敏性矿物 、碱敏性矿物、盐敏性矿物及速敏性矿物。矿物当与水溶液作用时,将产生晶 格膨胀或分散破碎,从而堵塞孔隙或喉道,使储集层 渗透率下降,此类矿物称之为水敏性矿物,通常具有 阳离子交换容量大的特点。
2、储集层内部颗粒运移
储集层中的细小矿物颗粒在外来流体的流速过大或 存在压力激烈波动时,在流体冲刷作用下,未胶结或胶 结疏松的颗粒发生运移,至狭窄的喉道处,形成堵塞。 有时还会形成“油井出砂”。
3、储集层内部化学沉淀或结垢
外来流体与组成储集岩的矿物或储集岩中流体相接 触时,在地层条件下,经物理、化学、生物作用,将在 孔隙壁上形成化学沉淀或结垢,使孔隙缩小、吼道堵塞 ,储集层物性变差。 乳化物、有机结垢、无机结垢、某些化 学沉淀物

西峰油田白马南区长8储层敏感性评价

西峰油田白马南区长8储层敏感性评价
0. 42 2
绿泥石相对含量为 4 . %,高岭石相对含量为 1 .%, 36 24
伊 /蒙混层相对 含量 为 92%、混层 比 ≤ 1%。长 8 .3 0 储层
的运 移 并 非 很 强 ,
V ( d m/ )
Dk
所型以原生粒间孔隙为主,岩石孔隙度为 1 .%、 0 3 渗
微粒运移。 而粘土
矿 物 中 易 于 引 起 速 敏 效 应 的 高 岭 石 相 对 含 量 仅 占 1 . %,且 高岭石 24

Q ( / n mI mi)
1 0 5 2 3 6O
O 2 2 9
1 O 5 2 7 1 5
0. 6 29
1 O 5 3 5 62
2 . 3 6. 5 d。 6 0 ~3 2 m/
过实验研 究该储层 的敏 感 陛,实验 结果表 明长 8 储层表 现 为弱速敏 、强水敏 、弱盐敏 、强酸敏和 弱碱敏 。根据实验 得 到的储层敏感 眭结果 ,建议储层 开发过程 中钻井速度 不 宜 过 决, 井液进入储集层 的速度 应控 制在 15 / n以 钻 .mlmi 下 , 制钻井液滤 失量 , 强滤液抑制性 , 控 增 减少浸泡 时间 , 控 制储 层流体 的 p 值在 1 左右 ,提 高储层改造 酸化压裂 H 0 时酸液返排率 ,控制采 油和注水速度 在 2 .3 d以下。 6 0m/ 关键 词 :储层敏 感性 油 层保 护 粘 土矿物
在 容 易 引 起 流 速 性 敏 感 的 非 粘 土 性 敏 感 矿 物 石 英
和 长石 ,但 由于长
O 0 1
o 25 O. 0 5 0. 75
0 5 5
0 6 6 0 3 7 0 8 8
0 3 4

储层地质学

储层地质学

第八章储层敏感性油气储层中普通存在着粘土和碳酸盐等矿物。

在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各个施工环节——钻井、固井、完井、射孔、修井、注水、酸化、压裂直到三次采油过程,储层都会与外来流体以及它所携带的固体微粒接触。

如果外来流体与储层矿物和流体不匹配,会发生各种物理化学作用,导致储层渗流能力下降,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了油气储层的生产能力,甚至不能发现或产出油气。

油气储层与外来流体发生各种物理或化学作用而使储层孔隙结构和渗透性发生变化的性质,即称为储层的敏感性。

这是广义的储层敏感性的概念。

储层与不匹配的外来流体作用后,储层渗透性往往会变差,会不同程度地损害油层,从而导致产能损失或产量下降。

因此,人们又将储层对于各种类型地层损害的敏感性程度,称为储层敏感性。

为了保护油气储层,充分发挥其潜力,必须充分认识储层,了解储层敏感性机理,进行各种敏感性评价。

第一节储层损害的原因与类型几乎所有井的油层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储层损害的类型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储层损害的类型作了不同方式的归纳(Basan,1985;keysey,1986;Amaefule等,1988;Alegve,1989;张绍槐等,1993)。

储层伤害的内因是储层本身的岩石性质、孔隙结构及流体性质,它是储层本身的固有特性,是储层伤害的客观条件和潜在可能性。

储层伤害的外因是各种工作液的固相和液相性质以及井下作业造成的压差、温度、作用时间等,它是破坏储层原始物理的、化学的、热动力学和水动力学平衡状态的因素。

储层内因和外因的综合作用便导致了储层的损害。

根据储层损害的原因,可将储层损害分为以下四种因素十种类型(表8—1)。

一、外来颗粒的侵入外来流体携带的颗粒进入储层后可能导致储层伤害,包括二种损害类型,其一为外来固相颗粒的侵入和堵塞,其二为外来微粒的侵入和堵塞。

1.外来固相颗粒的侵入和堵塞钻井液、完井液等各种工作液以及压井流体和注入流体往往含有二种固相颗粒:一类是为保持工作液密度、粘度和流变性等而添加的有用颗粒及排堵剂、暂堵剂等,另一类是有害颗粒及杂质甚至岩屑、砂子等固相物质及固相污染物质。

储层敏感性研究

储层敏感性研究

无微粒运动:<0.05 有微粒运动0.05-0.25 中等0.25-0.5 严重>0.5
6. 体积流量评价试验
(流体低于临界流速,考察胶结物的稳定性)
体积敏感指数: Iq = (KL - KLp)/ KL
Iq :体积敏感指数; KL :用标准盐水或地层水测定的渗透率; KLp :用工作液测定的渗透率。
第三节 储层敏感性评价
潜在敏感性分析 岩心流动试验与储层敏感性评价 储层性质动态变化的空间规律研究
一、潜在敏感性分析
1. 储层岩石基本性质的实验分析 岩石薄片鉴定:提供基本性质 X衍射分析:鉴定微小矿物 扫描电镜分析:确定粘土矿物和胶结物类型 粒度分析:并非所有粒度都运动 常规物性分析:选择合适储层进行专项实验 毛管压力分析:获取孔隙结构参数
2. 水敏性流动实验与评价
水敏指数: Iw = (KL- K*w)/ KL
Iw :水敏指数; KL :岩样水化膨胀前的液体渗透率, 通常用标准盐水测得的渗透率; K*w :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测得的渗透率
3. 盐敏性流动实验与评价
临 界 盐 度
(Sc)
临界盐度越大,盐敏性越强
4. 酸敏性实验与评价
2. 流体(成分)分析
地层水、注入水、射孔液、泥浆滤液
3. 水敏性预分析
粘土膨胀实验 阳离子交换实验 测定膨胀率 测定阳离子交换容量
4. 酸敏性预分析
酸溶分析:酸溶失率,检验酸-岩反应过程中是否存在 产生二次沉淀的可能性。 浸泡观察:盐酸、土酸、氯化钾溶液、蒸馏水浸泡
二、岩心流动试验与储层敏感性评价
与喉道微粒匹配的微粒 开始移动,形成“桥堵” 速度大,移动微粒数量 骤然增加。
临 界 速 度
高速流体冲击“桥塞” , 并使微粒带出岩石, 导致渗透率增大。

平湖油田储层敏感性试验研究

平湖油田储层敏感性试验研究

[收稿日期]2008212210 [作者简介]王尤富(19602),男,1984年江汉石油学院毕业,硕士,副教授,现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工程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平湖油田储层敏感性试验研究 王尤富 (湖北省油气钻采工程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袁贵峰 (青海油田采油一厂,青海敦煌736202)[摘要]利用平湖油田的油层取心岩样,模拟油层条件,试验研究了岩石的流速敏感性、水敏性、盐敏性、碱敏性和酸敏性。

根据研究结果,建议油田注水或采油速度控制在14m/d 以下,油田作业工作液(包括注入水)矿化度控制在15000mg/L 以上,p H 值控制在9以下,油田在进行酸化作业时,必须对酸液配方进行优选,以免酸化造成储层的二次伤害。

[关键词]流速敏感性;水敏性;碱敏性;酸敏性;保护油气层;平湖油田[中图分类号]TE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752(2009)03201032021 试验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有PC 210型平流泵(北京星达仪器厂)、高温高压岩心流动实验仪(长江大学油层物理实验室组装);所用药品有过滤中性煤油、标准盐水;试验用岩样是平湖油田的油层取心岩样,岩样直径215cm ,长度4~810cm 。

试验是在恒温50℃下进行的。

实验方法和敏感性损害程度评价标准按照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1]进行。

2 结果及分析211 流速敏感性 表1 平湖油田储层岩样流速敏感性试验结果试验流量/ml ・min -1L1岩样渗透率/10-3μm 2L2岩样渗透率/10-3μm 20110261306912301252618069110015027133681770175261466812511002518067112115024118631262100231686210331002212861165410021167601975100201625918861002013658118表1是平湖油田储层岩样流速敏感性试验结果。

第024章:储层敏感性及其评价

第024章:储层敏感性及其评价
四、 储层敏感性 及其评价技术
储层敏感性
油气储层与外来流体发生各种物理或 化学作用而使储层孔隙结构和渗透性 发生变化的性质
(一) 储层损害的原因和类型
外来颗粒的侵入和堵塞 外来固相颗粒的侵入和堵塞 外来微粒的侵入和堵塞 外来流体与岩石的相互作用 粘土矿物的水化膨胀 地层内部微粒迁移 酸化过程中的化学沉淀 外来流体与储层流体的不配伍性 乳化堵塞 无机结垢 有机结垢 铁锈与腐蚀产物的堵塞 微生物作用 细菌堵塞
(二) 储层敏感性机理
储层的水敏性 储层速敏性 储层酸敏性
1、储层水敏性
(1) 概念 当与地层不配伍的外来流体进入地层 后,引起粘土矿物的水化、膨胀、分散、 迁移,从而导致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2) 粘土矿物的膨胀性 水敏性矿物:蒙脱石、伊蒙混层 (3) 外来流体性质与临界盐度
2、储层速敏性
(1)概念 储层因外来流体流动速度的变化引 起地层内部微粒迁移,堵塞喉道,造成 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2)水敏性流动实验与评价
水敏指数: Iw = (KL- K*w)/ KL
(3)盐敏性流动实验与评价
(4)酸敏性实验与评价
酸敏指数: Ia = (Kw - Kwa)/ Kw
(5) 正反向流动试验
运移敏感指数:
Im = (Kmax - Kmin)/ K反
(6) 体积流量评价试验
(胶结物的稳定性)
(2)速敏矿物与地层微粒
储层中的速敏矿物:高岭石、毛发状伊利石 膨胀后的水敏矿物:蒙脱石、伊蒙混层 胶结不坚固的碎屑微粒 油层酸化处理后释放的碎屑微粒
(3)流体性质对速敏性的影响
低盐度:水敏矿物膨胀 高PH值:使地层微粒增加 分散剂:释放地层微粒
3、储层酸敏性
酸化液进入地层后,与地层中的 酸敏矿物发生反应,产生沉淀或释放 微粒,使地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酸敏矿物:

储层五敏

储层五敏

储层敏感性(“五敏”)
几乎所有井的油层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油层损害必然导致产能损失及产量下降。

储层对于各种类型地层损害的敏感性程度,即为储层敏感性。

1、速敏性是指因流体流动速度变化引起地层微粒运移、堵塞喉道,导致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速敏性研究的目的是在于了解储层的临界流速及渗透率的变化与储层中液体流动速度的关系。

地层微粒是指地层中包括粘土微粒和其它矿物的碎屑微粒在内的所有可移动微粒,它的存在是引起速敏性的内因。

2、水敏性储层中粘土矿物及其它自生矿物在原始地层条件下处于一种含有一定矿化度的盐水环境中,当淡水或低矿化度的水进入地层后,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这些矿物就会发生膨胀、分散、脱落和运移,减小或堵塞储层喉道,造成储层渗透率降低,地层这种遇淡水降低渗透率的现象称水敏性。

3、酸敏性:用各种酸液处理地层,已成为油气田开发改造过程中的常用措施,它可以清除井筒附近地层的酸溶性堵塞,溶蚀岩石矿物,扩大油气流通通道,改善油气层渗流能力。

在酸处理过程中,如果酸液选择或施工程序不合理,也会对地层造成损害。

酸液进入地层后,与地层中的酸敏性矿物发生反应,产生沉淀或释放出微粒,使地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称为酸敏性。

4、碱敏性是指碱性工作液进入储层后,与储层岩石或储层液体接触,并使储层渗流能力下降的现象。

5、压敏性:应力敏感性是指岩石渗透率随有效应力(或称净围压)的增加而下降的现象。

敏感性实验

敏感性实验

敏感性实验储层敏感性评价是针对某种储层,在通过岩石矿物学分析和其他有关技术手段弄清了特征和潜在损害因素之后,进一步通过室内岩心流动实验来验证和定量评价储层对外来液体损害的敏感性程度,从而为低伤害压裂液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气体速敏的实际就是气体流动情况下引起储层中微粒运移堵塞储层孔喉而造成储层渗透率下降。

颗粒大小、颗粒级配、孔喉弯曲度以及气体流速是影响气体速敏最重要的因素。

在相同的油气层条件下,生产压差越大气体流速也越大,越容易发生气体速敏,速敏造成的伤害也越大。

研究表明,当颗粒尺寸接近为孔隙尺寸的1/3~1/2时,最容易堵塞储层的孔喉。

孔道弯曲度大的地层,不仅增加了微粒碰撞孔壁的机率易形成微粒堵塞,而且增大了堵塞的强度。

评价气体速敏的目的是分析储层气体速敏程度,找出气体速敏的临界流量,为天然气开采过程中生产速度的控制提供指导。

盐水速敏与气体速敏的伤害机理一样,所不同的是一个是气体,一个是液体。

水敏对储层的伤害程度与下列几个因素有关:1.油气层中水敏性矿物含量多少;2.储层本身的孔渗性,储层渗透率越低,水敏引起的伤害程度越大。

水敏实验的原理是首先用地层水或模拟地层水饱和岩样并测定岩样的渗透率值,然后用次地层水测定岩样的渗透率,最后用蒸馏水测定岩样的渗透率,从而确定淡水引起岩石中矿物水化膨胀而造成的伤害。

储层盐敏评价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分析工作液滤失到地层后是否对地层造成损害以及损害的程度和大小。

工作液进入地层主要是因为压差作用致使工作液侵入(或滤失)到地层深处。

当滤失液的矿化度高于盐敏发生的高限临界矿化度时,亦可能引起粘土矿物的水化收缩破裂,造成微粒运移堵塞储层的孔喉,致使储层渗透率下降。

碱敏主要是指高PH值的外来流体与油气层中的碱敏性矿物接触后发生分散、脱落、形成新的硅酸盐沉淀和硅凝胶体,致使地层的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产生碱敏的原因主要包括:粘土矿物的铝氧八面体在碱性溶液的作用下,使粘土表面的负电荷增多,晶层间斥力增加促进了粘土矿物的水化分散;地层中的隐晶质石英、蛋白石等物质晚与氢氧化物起反应生成不可溶性硅酸盐并进而形成硅凝胶,形成硅凝胶后体积增大晚堵塞地层的孔道,从而降低了地层的渗透率。

储层敏感性评价

储层敏感性评价

100
酸敏
碱敏 90
80
70
60
50
酸敏
40
30
0
2
4
6
8
pH
碱敏
10
12
14
k 38.16 8.58pH k 103.6 1.6143pH
酸敏和碱敏
•碱敏评价,取pH增加2
SIalk
ki ki
k
k 103.6 1.6143pH
SIalk=0.06,弱碱敏
酸敏和碱敏
•酸敏评价,取pH减小2
70
•渗透率为何下降? 60 50
•颗粒运移堵塞
40
30 0
6
12
18
24
30
36
42
V(渗流速度),m/d
•实际上并没有 •存在一个临界流速
速敏和粒度敏感
•微粒才能运移 •粗粒不能运移 •采油井底出砂,需要定期清砂 •长期注水冲刷形成优势通道 •流速会改善渗透率,并不会降低 •气井的流速很高,未见渗透率降低
• 外加2敏 应力敏感、温度敏感
概念
•敏感程度用敏感指数衡量
•敏感指数:条件参数变化一定数值
岩石物性参数的损失率
SI
k p
ki k ki
Sensitivity Index
•渗透率对压力的敏感指数
主要内容
•概念 •评价标准 •盐敏和水敏 •酸敏和碱敏 •压敏和热敏 •速敏和粒度敏感 •结论
评价标准
盐敏和水敏
•测量渗透率-盐度曲线,评价敏感程度
•盐度=0为水敏,包括了水敏
k (渗透率),mD
50 40 30 20 10 0
0
2
4

储层敏感性

储层敏感性

(4)粒度分析 原因:未胶结或胶结差的细粒→外来液体→冲散、运移
分析方法: •较疏松碎屑岩―筛析法、沉降法 •泥质外的胶结物―
(5)常规物性分析 岩石孔隙度、渗透率、流体饱和度 低孔、
(6)毛管压力测定 Barkman & Davidson研究成果(1975): 孔隙结构越差↑→储层损害↑
2、流体分析 分析不同流体化学成分,预测化学结垢的可能性 流体种类: 地层流体―地层水 外来流体―注入水、工作液(泥浆滤液、射孔液等)
•氢氟酸:
酸敏性矿物:含钙高的矿物,方解石、白云石、钙长石
沸石类(浊沸石、钙沸石、斜钙沸石、片沸石、辉沸石等)
储层矿物与敏感性分析表(据姜德全等,1994,有修改)
敏感性矿物 蒙脱石
伊利石
高岭石
绿泥石 混层粘土
含铁矿物 方解石 白云石 沸石类 钙长石 非胶结微粒: 石英、长石
潜在敏感性
水敏性 速敏性 酸敏性
注:3―强;2―中;1―较弱
第三节 储层敏感性评价
一、潜在敏感性分析
1、岩石基本性质实验分析 测试项目:岩石薄片鉴定、X衍射分析、毛管压力测定、粒 度分析、阳离子交换试验等。
(1)岩石薄片鉴定 岩石最基本性质、敏感性矿物的存在与分布。鉴定内容: •碎屑颗粒、胶结物 •自生矿物和重矿物 •生物或生物碎屑 •含油情况 •
(2)X衍射分析 鉴定微小的粘土矿物,测定其相对和绝对含量:
•蒙脱石 •伊利石 •高岭石 •绿泥石 •伊/蒙混层
•绿/蒙混层
(3)扫描电镜分析 •粘土矿物及其它胶结物:类型、形状、产状、分布 •岩石孔隙结构:特别是喉道大小、形态及喉道壁特征 •孔隙结构与颗粒、充填物之间的空间联系 • 粘土矿物水化前后的膨胀特征 •电子探针:了解岩样化学成分、含铁矿物含量及位置

油区储层敏感性评价

油区储层敏感性评价
矿物 。高分散性、悬浮性、膨润性、粘结性、吸附性
伊—蒙混层:具有一定阳离子交换能力,在注水开发中易水 化膨胀,应考虑加入适量防膨剂,减少对储层的伤害(水敏) 。
伊利石
速敏伤害机理
是2:1层型层状构造硅酸盐
晶面间距: 1.0nm
水分子难以进入 晶层间,不膨胀
范德华力 K离强健
伊利石的结晶构造
伊利石
51.8 44.0 47.9
高岭石 %
4.0 5.3 4.6
绿泥石 %
14.0 13.5 13.8
伊蒙混 层%
30.3 37.3 33.8
样品数 块 4 4 8
敏感性评价指标
1.1水敏性评价指标:
采用水敏指数来评价储层的水敏性。
水敏指数定义如下:Iw=(Kw-Kw*)/Kw Kw —地层水渗透率,10-3μm2 Kw*—去离子水渗透率,10-3μm2
充填孔隙
晶层内牢固,晶层间联系弱,在机械力作用下易沿层面解离, 形成鳞片状微粒;同时与颗粒表面的附着力差,易脱落。
敏感性矿物
高岭石:易充填粒间孔,多见于小孔隙水活 跃处,另外高岭石集合体由于其吸附性较差, 在流体作用下,井筒附近有较强剪切力,高岭 石易被打碎向喉道运移而堵塞喉道,在注水时 应加入一定粘土稳定剂(速敏)。
速敏伤害机理
花菜头状
敏感性矿物
绿泥石:一族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主要为 Mg和Fe的矿物,有较强的酸敏性,在高氧及弱 酸环境中,易产生胶状氢氧化铁沉淀而堵塞喉 道。
矿物类 结构 型 类型
黏土矿物结构性质
层间 连接
晶面 间距
阳离交 换容量
比表面
自由 膨胀水
高岭石 1:1 分子键、氢 7.15 键
1~10

储层敏感性实验与机制研究

储层敏感性实验与机制研究

139近年来,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在开发过程中,对制约石油产量的是储层敏感性的损伤预测和保护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在石油储层的注水过程中,蕴含在原始地层中的敏感性矿物与注入液体接触,原始稳定的环境被改变,会造成这类矿物发生化学、物理性质的变化,从而影响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进而影响油层开发方案。

因此,本文从储层敏感性损伤机理和控制因素入手,选择典型样品进行实验室模拟分析,对储层敏感性进行评价,以期为油田开发过程中制定有效方案和稳产、增产提理论依据。

1 储层敏感性损害机理油气储层中广泛存在的碳酸盐矿物、黏土矿物等会在油层开发过程中与外部液体接触,包括钻井、完井、开采、注水等过程,由于地层中的原始液体与这些外来液体性质不同,会造成物质沉淀、黏土矿物的膨胀或者微颗粒的运移等现象,造成储层物理性质,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变化,甚至出现无油产出的现象。

目前的研究表明储层敏感性主要有五种类型:水敏性、速敏性、酸敏性、碱敏性和盐敏性。

(1)水敏性。

引起储层水敏性的原因包括储层黏土矿物晶体中的可交换性阳离子,以及外部液体进入与黏土矿物接触形成的矿化度。

具体表现为黏土矿物水化膨胀、黏土矿物的分散和运移堵塞。

(2)速敏性。

当外部液体注入地层造成孔隙流体流速增加,导致粘土矿物在孔隙、喉道或者裂缝等位置通过时,出现“堵车”现象,导致颗粒聚集再沉积,导致储层渗透率降低,这种现象很容易出现在致密储层中,这类储层孔隙和喉道较细,大部分属于纳米级,很容易发生黏土矿物运移的堵塞。

(3)酸敏性。

储层酸敏性包括黏土矿物与酸性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二次沉淀,主要出现在绿泥石含量多的储层中,绿泥石中的铁、铝、镁等阳离子很容易在绿泥石和酸性液体发生反应的过程中析出沉淀,对储层造成损伤。

第二是酸性液体在溶解黏土矿物后,会释放出不溶解于酸性液体的物质,造成孔隙堵塞,损伤储层质量。

(4)碱敏性。

油田开发过程中,注入碱性液体对储层造成的损伤主要有3方面:①储层中黏土矿物与碱性溶液反应形成沉淀,堵塞孔隙喉道;②黏土矿物与碱性溶液之间发生离子交换,造成黏土矿物的膨胀,间接导致水敏;③与酸敏性类似,黏土矿物也会和碱性溶液发生反应生成不溶性物质。

考虑温度因素的储层敏感性预测方法

考虑温度因素的储层敏感性预测方法

考虑温度因素的储层敏感性预测方法近年来,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对油气储层的有效开发和管理日益成为焦点。

而储层敏感性预测是油气勘探开发中关键的一环,其能够为储层优化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而在考虑储层温度因素的情况下,预测储层敏感性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储层敏感性是指储层岩石对采油活动的敏感程度,这种敏感程度反映了岩石物性与采油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储层敏感性预测方法可以通过分析储层岩石的物性参数及层位结构、耐受破坏能力等方面,对储层对采油活动的响应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

传统的储层敏感性预测方法主要以地质统计分析为主,忽略了温度因素对储层敏感性的影响。

实际上,储层温度是影响储层敏感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温度会改变储层岩石的物性参数和层位结构,从而影响储层的响应。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储层温度因素的敏感性预测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储层物性参数测试和分析首先,对储层进行物性测试,包括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流体粘度等参数的测定,并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这些参数是决定储层敏感性的关键因素,可以通过统计分析等手段研究其变化规律和敏感性关系。

(2)搜集和分析温度数据通过地质勘探和测井工作,获取储层的温度数据,分析其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

同时,将获得的温度数据与物性参数进行匹配,以研究温度对物性参数变化的影响,进而评估储层敏感性。

(3)储层敏感性评估模型构建针对以上收集和分析的数据,可以建立储层敏感性评估模型,该模型可以通过统计学方法建模,并考虑到温度对储层敏感性的影响,从而对储层敏感性进行更加准确的预测和评估。

(4)预测模型验证建立模型后,需要对模型进行验证,以确定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中,可以通过地球物理数据和实际开采数据和采油实验数据作为参考,评估模型的准确性、稳定性和预测效果。

综上所述,考虑温度因素的储层敏感性预测方法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储层的响应,提高储层的开发和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利石
高岭石
绿泥石 混层粘土
含铁矿物 方解石 白云石 沸石类 钙长石 非胶结微粒: 石英、长石
注:3―强;2―中;1―较弱
第三节 储层敏感性评价
一、潜在敏感性分析
1、岩石基本性质实验分析 测试项目:岩石薄片鉴定、X衍射分析、毛管压力测定、粒 度分析、阳离子交换试验等。
(1)岩石薄片鉴定 岩石最基本性质、敏感性矿物的存在与分布。鉴定内容: •碎屑颗粒、胶结物 •自生矿物和重矿物 •生物或生物碎屑 •含油情况 •孔隙、裂缝、微细层理构造
1、外来流体速度的影响
减渗速敏现象:储层质量―很差到中等。临界流速Vc •V<Vc:迁移微粒细小、数量少,难于形成稳定“桥堵”。 •Vc<V<某一定值Vkmin:启动与喉道直径匹配的微粒,同时迁移微
粒量较多,稳定“桥堵”大量形成,致使渗透率骤然下降。
•V>Vkmin:迁移微粒粒径过大、流速过大,冲击、破坏“桥堵”,渗透率
水驱油过程:含油区→含水区,微粒由不移动态→可移动态
(3)油水分层流动 •油流区:水湿微粒受束缚水约束,不 能流动 •水流区:水湿微粒发生流动 多相流体引起压力波动→微粒扰动: 不易形成稳定“桥堵” (4)混性润湿微粒在油流中 在油流的拉力下,微粒沿油-水界面 运动
(5)注入某些油-水溶剂(表面活性剂)时 两种效应: •使原来被润湿性和界面张力控制的微粒发生运移→“桥堵” •已存在的“桥堵”由于加入油-水互溶剂而发生解堵
2、外来微粒侵入和堵塞 外来微粒:泥浆滤液和注入流体携带的微粒―粘土、有机 化合物
特点: 侵入深度大,堵塞孔喉,降低渗透率,损害储层。 •泥浆滤液:深度可达2~6米。影响因素有:
压差、浸泡时间、泥饼质量、失水速度、渗透率。 •注入流体:如开发中的注入水,可侵入地层深处。
二、外来流体与岩石的相互作用 1、粘土矿物膨胀 储层水敏性:易水敏的矿物主要有:蒙脱石、伊/蒙混层矿 物等。 2、地层内部微粒迁移 储层速敏性:易速敏的矿物主要有:高岭石、伊利石、微 小的碳酸盐矿物等。 3、酸化造成的化学沉淀 储层酸敏性: 如,氢氟酸+含钙矿物(方解石等)→氟化钙↓ 盐酸+含铁矿物→氢氧化铁凝胶↓
膨胀机理: •第一阶段
粘土表面水合能→发生渗透效应,吸附水→外表面水化膨胀→水膜→膨胀。可 逆化学反应
•第二阶段
液体中阳离子交换和层间内表面电特性作用→水分子进入可扩张晶格的粘土单 元层之间→层间内表面水化→层间膨胀:体积膨胀率有时可达100倍以上。不可 逆化学反应
影响因素: •层间阳离子交换能力:交换能力强→膨胀能力强
三、储层酸敏性 概念:指酸化液进入地层后,与地层中的酸敏矿物发生反应, 产生沉淀或释放出微粒,使储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HCl:碳酸盐岩油层、含碳酸盐胶结物较多的砂岩油层 •土酸(HCl+HF):碳酸盐含量较低、泥质含量较高的砂 岩油层
•盐酸:
酸敏性矿物:含铁高的矿物,包括绿泥石、绿/蒙混层矿物、海绿石、水 化黑云母、铁方解石、铁白云石、赤铁矿、黄铁矿、菱铁矿等 反应产物:Fe(OH)3↓、SiO2胶体、释放的微粒
2、流体分析 分析不同流体化学成分,预测化学结垢的可能性 流体种类: 地层流体―地层水 外来流体―注入水、工作液(泥浆滤液、射孔液等)
3、水敏性预分析
(1)岩石的膨胀试验 测定方法:样品―一定量通过100目筛网的粉碎岩样 •量筒法:比较简单。将粉碎岩样放入量筒,注入液体(水、处 理剂溶液或泥浆滤液等),定时记录岩样体积,直到膨胀达到 平衡,求出样品膨胀率。
增加。
增渗速敏现象:储层质量―较好到很好 储层质量好―颗粒分选较好,孔喉直径大、分选好,地层微 粒细小:流体速度↑,迁移出地层的微粒越多(出砂),储 层质量越好。良性循环。大孔喉的形成。
2、微粒大小、含量及喉道大小的影响 •微粒直径小于喉道直径:不易形成稳定“桥塞” •微粒与喉道直径大体相当:很容易形成堵塞 •微粒大大超过喉道直径:→形成可渗透滤饼 •微粒含量越多:易形成“桥塞”,堵塞程度愈严重 •颗粒形状:细长颗粒不能单独形成桥堵 球状颗粒易形成稳定桥堵
3、多相流体共存及微粒润湿性的影响 Muecke(1978)二维微模型可视实验: “多孔介质中单相和多相流动时微粒迁移机理研究” (1)单相流体 流速足以使微粒保持悬浮时: •宽喉道处:微粒随流体通过喉道 •窄喉道处:可发生桥堵
•已存在桥堵:可被反向流动扰动而解堵
(2)油水两相共存 影响因素:颗粒和微粒的表面润湿性、界面张力 注水开发中,储层和微粒均为水湿性: •含油区:水湿微粒受束缚水约束,不发生迁移 •含水区:水湿微粒发生迁移
(2)X衍射分析 鉴定微小的粘土矿物,测定其相对和绝对含量:
•蒙脱石 •伊利石 •高岭石 •绿泥石 •伊/蒙混层 •绿/蒙混层
(3)扫描电镜分析 •粘土矿物及其它胶结物:类型、形状、产状、分布 •岩石孔隙结构:特别是喉道大小、形态及喉道壁特征 •孔隙结构与颗粒、充填物之间的空间联系 • 粘土矿物水化前后的膨胀特征 •电子探针:了解岩样化学成分、含铁矿物含量及位置
•层间阳离子种类:Ca2+、Na+―有膨胀性(离子半径小)
•外来流体性质:高浓度盐水―膨胀性很弱,淡水―膨胀性极强 临界盐度:盐度>临界盐度:渗透率变化不大 盐度<临界盐度:盐度下降,渗透率大幅度减小
二、储层速敏性
概念:因外来流体流动速度的变化引起地层内微粒迁移,堵 塞喉道,造成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氢氟酸:
酸敏性矿物:含钙高的矿物,方解石、白云石、钙长石
沸石类(浊沸石、钙沸石、斜钙沸石、片沸石、辉沸石等)
储层矿物与敏感性分析表(据姜德全等,1994,有修改)
敏感性矿物 蒙脱石 潜在敏感性 水敏性 速敏性 酸敏性 速敏性 微孔隙堵塞 酸敏 K2SiF6↓ 速敏性 酸敏 Al(OH)3↓ 酸敏 Fe(OH)3↓ 酸敏 MgF2↓ 水敏性 速敏性 酸敏性 酸敏 Fe(OH)3↓ 硫化物沉淀 酸敏 CaF2↓ 酸敏 CaF2↓ 酸敏 速敏 敏感性 程度 3 2 2 2 2 1 3 2 3 2 2 2 1 2 1 2 1 1 2 敏感性产生条件 淡水系统 淡水系统、较高流速 酸化作业 高流速 淡水系统 HF 酸化 高流速、PH 值、瞬变压力 酸化作业 富氧系统,酸化后高 PH 值 HF 酸化 淡水系统 高流速 酸化作业 高 PH 值,富氧系统 流体含 Ca2+、Sr2+、Ba2+ HF 酸化 HF 酸化 HF 酸化 高流速、瞬变压力 敏感性抑制办法 高盐度流体、防膨剂 酸处理 酸敏抑制剂 低流速 高盐度流体、防膨剂 酸敏抑制剂 微粒稳定剂 低流速、低瞬变压力 酸敏抑制剂 除氧剂 酸敏抑制剂 高盐度流体、防膨剂 低流速 酸敏抑制剂 酸敏抑制剂,除氧剂 除垢剂 HCl 预冲洗 酸敏抑制剂 酸敏抑制剂 酸敏抑制剂 低流速 低瞬变压力
Hale Waihona Puke 4、铁锈与腐蚀产物的堵塞四、微生物作用 注入流体(注水)或下管柱→携带好氧菌:消耗氧气 地层中存在厌氧菌及硫酸盐还原菌:产生氧气 好氧菌、厌氧菌相互依存、大量繁殖→累积沉淀→堵塞地层
建井―油藏开采阶段储层损害程度对比表(J.O.Amaefule等,略修改)
储层损害类型 完井 修井 ★★★★ ★★ ★★★ 外来颗粒堵塞 ★★★ ★★★★ ★★★ ★★★★ 微粒迁移(速敏) ★★ ★★★ 粘土膨胀(水敏) ★★★★ ― ★★★ ★★★★ ★★ ★★★★ 乳化堵塞/水锁 ★ ★ ★★★ ★★★★ 有机结垢 ★★ ★★★ ★★★★ ★ 无机结垢 ★★★★ 次生矿物沉淀 ― ― ― ★★ ★★ ★★ 细菌堵塞 ― ★★★ ★ ★★★★ 出砂 ― 注:★表示损害程度,★越多,损害越严重。 钻井 固井 压裂 酸化 ― 钻杆 测试
•膨胀仪法:将样品在膨胀仪的样品测量室中压实后,注入液 体,通过千分表或传感器记录样品的线膨胀或体膨胀率,记 录并绘制膨胀动力学曲线。
(2)阳离子交换实验 粘土矿物与地层水之间进行离子交换→矿物膨胀 离子交换能力依次降低:蒙脱石→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 影响因素: •粘土矿物种类、结晶程度、有效粒级 •粘土矿物及水溶液的离子化学性质,以及体系的PH值 水敏性分析指标(据姜德全等,1994)
三、外来流体与地层流体的不配伍性 1、乳化堵塞 •化学添加剂+地层流体→有害化学反应→润湿性转变→Kxr •外来流体+地层流体→混合乳化物→堵塞喉道、增加粘度 乳化物:油包水、水包油的乳化物和乳化液 2、无机结垢堵塞 含Ba、Ca、Sr流体+含SO2-4流体→无机结垢 无机结垢:硫酸钙、硫酸锶、硫酸钡和碳酸铁 3、有机结垢堵塞 油田开采→地层环境发生改变→石蜡析出→堵塞喉道 地层环境的改变:PH值增高、地温降低
外来流体与储层流体的不配伍性 微生物作用
一、外来颗粒侵入 •外来固相颗粒的侵入和堵塞 •外来微粒的侵入和堵塞
1、外来固相颗粒的侵入和堵塞
•有用颗粒:如排堵剂、暂堵剂等,为保持工作液密度、粘度和流变性 等而添加的颗粒。 •有害颗粒:杂质、岩屑、砂子固相污染物质等。
不同类型储层损害程度:
•低孔、低渗砂岩储层:颗粒侵入浅且数量少,与滤液侵入相比,可能不 是主要危害。 •中、高(孔、渗)砂岩储层:颗粒侵入深度较大,损害相对较大。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颗粒侵入更容易,损害更严重。储层发生井漏, 堵漏和压井等作业可造成严重损害。
水敏性程度 弱 中 强 水敏粘土含量 % 0~10 10~20 >20 膨胀率 % 0~3 3~10 >10 阳离子交换量 mg/100g 0~1.4 1.4~4 >4
4、酸敏性预分析 (1)酸溶分析检验酸-岩反应中是否产生二次沉淀 分析参数: 酸溶失率,碳酸盐含量,钙、镁、铁离子含量 WO W Rw:酸溶失率,% RW Wo:酸溶前岩样重量,g WO W:酸溶后岩样重量,g 影响因素:岩样类型、酸类型、时间、温度 (2)浸泡观察 岩样浸泡液:盐酸、土酸、氯化钾溶液和蒸馏水 观察现象: •是否有颗粒胶结或骨架坍塌等现象 •浸泡前后岩样表面的显微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