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率和透射率共50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全非偏振光 ——各个振动方向上的振幅在观察时间 (自然光) 内的平均值相等,初相位完全无关。
部分偏振光 ——各个振动方向上的振动强度不相等。
完全偏振光 ——有确定不变或有规则变化的振动方向。 (线偏振光、椭圆偏振光、圆偏振光)
将任意光场矢量看作两正交分量的叠加 如 s 分量和 p 分量
光波能量可表示为: W = Ws + Wp
仅考虑小角度和大角度入射的反射特性
小角度入射的反射特性
n1
n2
n1<n2
n1<n2: rs<0,rp>0。
反射光的s分量和p分量均 与入射光相反,因此合成 光也与入射光矢量反向, 产生相位突变,即半波 损失。
n1
n2
n1>n2
n1>n2:rs>0,rp<0。 反射光的s分量和p分量均 与入射光相同,因此合 成光与入射光矢量同向, 无相位突变。
完全非偏振光 Ws = Wp
部分偏振光
Ws Wp
完全偏振光 Ws = 0 或 Wp = 0
P=0 0P1
P=1
偏振度定义为: P IL IMIm I总 IMIm
IM 和 Im分别为两正交方向所对应的最大和最小光强。
p分量
0
B
/2 1
rs<0,s分量反相,或 者说存在一个相位突
变,即rs =
0
B
/2 1
1B, rp>0,p分量同相(rp = 0);
1>B, rp0,p分量有相位突变
(rs = )
(b).光由光密到光疏(n1 > n2)
1.0
0.5
rs
0.0
-0.5
rp θB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n1
n2
n1
1.0 0.5 0.0 -0.5
1<B
rp rs
ts tp θB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n1
n2
n1
1.0
1>B
0.5
rs
0.0
-0.5
rp θBC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3) 薄膜上下表面的反射
n1 > n2
n1
n2
n1
1<B
1.0
0.5
ts tp
0.0
rp
-0.5
rs θB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n1
n2
n1
1.0
1>B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5
rs
0.0
-0.5
rp θBC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2.5 反射和折射的偏振特性
1.偏振度
小角度入射和大角度入射(掠入射)时:Rs Rp
2
正入射(1=0)时:
Rs
Rp
n2 n2
n1 n1
0.6
n1=1
0.4
R
0.2
0.0
1
2
3
4
5
6
n
讨论2. 布儒斯特定律
当θ1=θB时,Rs和Rp相差最大,且Rp = 0,在反射光中 不存在p分量。
根据菲涅耳公式
θB+θ2= 90
利用折射定律,可得该特定角度满足:
如图,若有一个平面光波以入射角θ1斜入射介质分界 面,平面光波的强度为Ii,则每秒入射到界面上单位面积的 能量为:
Wi=Ii cos1
cos1
1 1
cos1
n1 n2
cos2
应用光强和振幅之间的关系:
Wi
1 2
1 0
E02i
cos1
同理,反射光和折射光的能量表示为:
1 Wr 2
1 0
E02r
cos1
01<C,rs0,说明
反射光中的s分量与入
射光中的s分量同相位
1<B,rp<0,p分量有相位 突变(rp = ); B<1<C,rp0,p分量同相
rs
s分量
rp
p分量
0
B C /2 1
0
B C /2 1
2) 反射光和入射光的相位关系
前面讨论了反射光中s、p分量的相位情况。下面确 定在界面入射点处的反射光(合成)场与入射光(合成)场 的相位关系。
Wt
1 2
2 0
E02t
c
o
s2
由此得到反射率、 透射率分别为:
R Wr r 2 Wi
TWt n2cos2 t2 Wi n1cos1
将菲涅耳公式代入,即可得到入射光中 s 分量和 p 分量的反射率表示式分别为:
Rs rs2 ssiinn22((1122)) Rp rp2 ttaann22((1122))
tan B
n2 n1
θB称为布儒斯特(Brewster)角。例如,当光由空气射向玻 璃时,n1=1,n2=1.52,布儒斯特角θB = 5640′
1.2.4 反射和折射的相位特性
1. 折射光与入射光的相位关系 2.反射光与入射光的相位关系
1. 折射光与入射光的相位关系
由图可以看出,在入射角 1.0
1) 反射光和入射光中s、p分量的相位关系 2) 反射光和入射光的相位关系 3) 薄膜上下表面的反射
1) 反射光和入射光中s、p分量的相位关系
1.0
(a).光由光疏到光密( n1< n2 )
0.5
rp
0.0
-0.5
rs θB
rs
s分量
rp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大角度入射——掠入射的反射特性 :
若n1 < n2,1 ≈ 90°, |rs| = |rp| , rs < 0 , rp < 0 。
因此,在入射点处,入射光矢量Ei与反射光矢量Er方向近似 相反,即掠入射时的反射光在n1 < n2时,将产生半波损失。
n1
n2
n1<n2
3) 薄膜上下表面的反射
n1 < n2
• 两侧折射率
由反射率公式得到
Rs Ts 1 Rp Tp 1
过程能量守恒
1.0
1.0
n1<n2
n1>n2
0.5
0.5
0.0 0
Rs Rp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0.0 0
Rs
Rp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
1
R 随入射角θ1的变化关系
讨论1. 可见:一般 Rs Rp
s 分量和 p 分量的透射率表示式分别为:
Tsn n2 1c co o 1 2ssts2ssii2 2 n n (11 si2 n 2 )2
Tp
n2 n1
cos2 cos1
tp2
sin21 sin22
sin2(1 2)cos2(1 2)
决定光在界面上的反射、透射特性的因素有:
• 入射光偏振态
• 入射角
从 0 到 90 的 变 化 范 围 内 , 不
tp
0.5
论光波以什么角度入射至界面,
ts
也不论界面两侧折射率的大小 0.0
θB
如何,s 分量和 p 分量的透射 -0.5
系数t总是取正值,因此: 折射光总是与入射光同相位。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θ1
2. 反射光与入射光的相位关系
部分偏振光 ——各个振动方向上的振动强度不相等。
完全偏振光 ——有确定不变或有规则变化的振动方向。 (线偏振光、椭圆偏振光、圆偏振光)
将任意光场矢量看作两正交分量的叠加 如 s 分量和 p 分量
光波能量可表示为: W = Ws + Wp
仅考虑小角度和大角度入射的反射特性
小角度入射的反射特性
n1
n2
n1<n2
n1<n2: rs<0,rp>0。
反射光的s分量和p分量均 与入射光相反,因此合成 光也与入射光矢量反向, 产生相位突变,即半波 损失。
n1
n2
n1>n2
n1>n2:rs>0,rp<0。 反射光的s分量和p分量均 与入射光相同,因此合 成光与入射光矢量同向, 无相位突变。
完全非偏振光 Ws = Wp
部分偏振光
Ws Wp
完全偏振光 Ws = 0 或 Wp = 0
P=0 0P1
P=1
偏振度定义为: P IL IMIm I总 IMIm
IM 和 Im分别为两正交方向所对应的最大和最小光强。
p分量
0
B
/2 1
rs<0,s分量反相,或 者说存在一个相位突
变,即rs =
0
B
/2 1
1B, rp>0,p分量同相(rp = 0);
1>B, rp0,p分量有相位突变
(rs = )
(b).光由光密到光疏(n1 > n2)
1.0
0.5
rs
0.0
-0.5
rp θB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n1
n2
n1
1.0 0.5 0.0 -0.5
1<B
rp rs
ts tp θB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n1
n2
n1
1.0
1>B
0.5
rs
0.0
-0.5
rp θBC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3) 薄膜上下表面的反射
n1 > n2
n1
n2
n1
1<B
1.0
0.5
ts tp
0.0
rp
-0.5
rs θB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n1
n2
n1
1.0
1>B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5
rs
0.0
-0.5
rp θBC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2.5 反射和折射的偏振特性
1.偏振度
小角度入射和大角度入射(掠入射)时:Rs Rp
2
正入射(1=0)时:
Rs
Rp
n2 n2
n1 n1
0.6
n1=1
0.4
R
0.2
0.0
1
2
3
4
5
6
n
讨论2. 布儒斯特定律
当θ1=θB时,Rs和Rp相差最大,且Rp = 0,在反射光中 不存在p分量。
根据菲涅耳公式
θB+θ2= 90
利用折射定律,可得该特定角度满足:
如图,若有一个平面光波以入射角θ1斜入射介质分界 面,平面光波的强度为Ii,则每秒入射到界面上单位面积的 能量为:
Wi=Ii cos1
cos1
1 1
cos1
n1 n2
cos2
应用光强和振幅之间的关系:
Wi
1 2
1 0
E02i
cos1
同理,反射光和折射光的能量表示为:
1 Wr 2
1 0
E02r
cos1
01<C,rs0,说明
反射光中的s分量与入
射光中的s分量同相位
1<B,rp<0,p分量有相位 突变(rp = ); B<1<C,rp0,p分量同相
rs
s分量
rp
p分量
0
B C /2 1
0
B C /2 1
2) 反射光和入射光的相位关系
前面讨论了反射光中s、p分量的相位情况。下面确 定在界面入射点处的反射光(合成)场与入射光(合成)场 的相位关系。
Wt
1 2
2 0
E02t
c
o
s2
由此得到反射率、 透射率分别为:
R Wr r 2 Wi
TWt n2cos2 t2 Wi n1cos1
将菲涅耳公式代入,即可得到入射光中 s 分量和 p 分量的反射率表示式分别为:
Rs rs2 ssiinn22((1122)) Rp rp2 ttaann22((1122))
tan B
n2 n1
θB称为布儒斯特(Brewster)角。例如,当光由空气射向玻 璃时,n1=1,n2=1.52,布儒斯特角θB = 5640′
1.2.4 反射和折射的相位特性
1. 折射光与入射光的相位关系 2.反射光与入射光的相位关系
1. 折射光与入射光的相位关系
由图可以看出,在入射角 1.0
1) 反射光和入射光中s、p分量的相位关系 2) 反射光和入射光的相位关系 3) 薄膜上下表面的反射
1) 反射光和入射光中s、p分量的相位关系
1.0
(a).光由光疏到光密( n1< n2 )
0.5
rp
0.0
-0.5
rs θB
rs
s分量
rp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大角度入射——掠入射的反射特性 :
若n1 < n2,1 ≈ 90°, |rs| = |rp| , rs < 0 , rp < 0 。
因此,在入射点处,入射光矢量Ei与反射光矢量Er方向近似 相反,即掠入射时的反射光在n1 < n2时,将产生半波损失。
n1
n2
n1<n2
3) 薄膜上下表面的反射
n1 < n2
• 两侧折射率
由反射率公式得到
Rs Ts 1 Rp Tp 1
过程能量守恒
1.0
1.0
n1<n2
n1>n2
0.5
0.5
0.0 0
Rs Rp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0.0 0
Rs
Rp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
1
R 随入射角θ1的变化关系
讨论1. 可见:一般 Rs Rp
s 分量和 p 分量的透射率表示式分别为:
Tsn n2 1c co o 1 2ssts2ssii2 2 n n (11 si2 n 2 )2
Tp
n2 n1
cos2 cos1
tp2
sin21 sin22
sin2(1 2)cos2(1 2)
决定光在界面上的反射、透射特性的因素有:
• 入射光偏振态
• 入射角
从 0 到 90 的 变 化 范 围 内 , 不
tp
0.5
论光波以什么角度入射至界面,
ts
也不论界面两侧折射率的大小 0.0
θB
如何,s 分量和 p 分量的透射 -0.5
系数t总是取正值,因此: 折射光总是与入射光同相位。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θ1
2. 反射光与入射光的相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