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论视角下的《论语》对话解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顺应论视角下的《论语》对话解读

口苏佳佳于善志

摘要:顺应论认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本文在顺应论视角下,从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突显性四个角度,对中国古代典籍((论语》中的几段对话进行解读,尝试把语言学领域与文学领域中的对话研究结合起来。

关键词:语用文体学顺应论((论语》

一、引言

对话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基本形式,同时也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载体。对话体是一种记录哲人思想辩证发展过程的文体,对话双方在对话的过程中由近及远、去伪存真、层层深入地追问和探寻真理。《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书中记载的对话虽语轮较少,却凝练有力。本文拟在顺应论视角下,对《论语》中的几段对话进行解读,以期从现代语用学的角度阐释其语言使用艺术。

二、顺应论概述

顺应论的提出者Jef V e r s chue r e n认为(2000:1~8),语言学有两种定位:一种是语言资源的语言学(1i ngui s t i cs of l angua g e

r esour ces),传统语言学在此基础上将语言学细分为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等并列学科;另一种是语言使用的语言学(1i ngui st i cs of l ang ua g e us e),也就是语用综观,即语用学是一种从认知的、社会的、文化的、整体的角度对人类活动中的语言使用现象的综观。

V er s chuer en认为,使用语言必然包涵不断地做出有意或无意的、受语言内或语言外驱动的选择。理解做出选择的过程,必须要了解三个核心概念:

1.变异性(var i abi l i t y),语言的变异性限定选择的可能范围:

2.协商性(negot i abi l i t y),语言的协商性指选择不是按机械的方式或按严格的规则或形式与功能间的固定关系做出的,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基础上完成的:3.顺应性(adapt abi l i t y),语言的顺应性使人们得以从一系列范围不定的可能性中进行可协商的语言选择,以便迫近交际需要达到的满意位点。

这三个概念不可分离,而且呈层级性排列;如果没有变异性和协商性,顺应性也就失去了内容(V ers chuer en,2000:55~63)。

以顺应性为出发点,语用综观研究路向的重点由四个统一而连贯的研究角度构成:第一,语境关系顺应(cont e xt ual c o r r el a t es of adapt abi l i t y),包括交际语境中任何一个和语言选择构成相互顺应的要素;第二,语言结构顺应(s t r uct ur al obj ec t s of a da pt a bi l i t y),

2010.10包括任何一个组织层面上的结构以及结构过程中的原则:第三,动态顺应(dynam i as of adapt a bi l i t y),即顺应过程在交流过程中展开;第四,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性(s a l i enc e of a dapt a t i on pr oces s es),即和认知机制相联系的这些过程的状态。它们的作用互补,而且四者在语用综观的整个框架中具有不同的功能负荷(V er s chuer en 2000:65-69)。如图1:

三卜淼㈦图1:语用理论结构图(ger s chuer en2000:67)

语境关系顺应与语言结构顺应的组合,可用于界定顺应现象的所在位置,即它们描述了语言性和超语言性并列成分在言语事件交际空间中的组合,因此,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首要的。动态性所涉及到的是语境和结构之间关系的本质及其历时发展,是两者互动所涉及到的全部过程的一个特点。对顺应过程中意识突显性的研究有助于搞清这些过程与人们意识状态之问的互动关系。理解语言的表意功能需要追溯语言使用中意义的动态生成过程。

本文将应用顺应论中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对《论语》中的几段对话进行解读。

三、《论语》对话解读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予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班固(1962)在《汉书艺文志》中提到:“《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根《论语》记载,不同的人向孔子问到同一个问题,孔子往往给出不同的答案。如《颜渊篇第十二》中,

同是问仁,孔子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答司马牛“仁者,其言也切”,答樊迟“爱人”,显示了其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与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F面尝试应用顺应论对《先进篇第十一》和《为政篇第二》中的几段对话进行解读。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日:“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日:“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日:‘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日,‘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日:“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篇第十一》)

译文:子路问:“听到就干起来吗?”孔子道:“有爸爸哥哥活着,怎么能听到就干起来?”冉有问:“听到就干起来吗?”孔子道:“听到就干起来。”对于如此截然不同的回答,孔子解释道:“冉有平日做事退缩,所以我给他壮胆;仲由的胆量却有两个人的大,勇于作为,所以我要压压他。”(杨伯峻,2009:115~116)

这段对话共有六个话轮,孔子、子路、冉有和公西华四人既是发话人(ut t er er),又是受话人(addr esse e)和释话人(i nt er pr et er)。语境中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智世界的各个方面通过语言使用者(即发话人和释话人)认知过程的激活,在语言使用中发挥作用。发话人做出产出性选择,而释话人做出解释性选择。就语境来讲,我们从心智世界的不同方面出发,继而进入社交世界,止于物理世界。从孔子对公西华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在孔子的心智世界中,他对子路和冉有的认知是不同的,这正是他给出相反回答的原因。从语言结构上讲,孑L子回答冉有时只使用了一个简单的陈述句,回答子路时却使用了一个复杂的反问句。从杨伯峻的译注中可以看出,孔子要故意压压子路的胆量,因此选择了一个语气较重的反问句,而且在这个复杂的反问句中提到了父兄的概念;而孑L子知道冉有平日做事退缩,所以选择了一个简短的陈述旬给他壮胆。由于时间维度和社会关系等其他语境维度的改变,使得“闻斯行诸?”这句问话的意义极富动态性,即便是听完孔子对公西华的回答,我们也很难确定这句问话的真正答案,因为语言的选择和意义的生成总是随语境的变化而处于动态地变化过程当中。和顺应媒介相联系的就是意识突显性,即语言使用中意义生成过程中的心智运作。感知与呈现(pe r cept i on and r epr esent at i on)、规划(pl anni ng)、记忆(m em or y)是三种促进语言选择活动的心智过程(Y er s chuer en,2000:173~200)。首先,感知与呈现包括“求也退”“由也兼人”的范畴化过程,以及联想、抽象、概括与具体化;其次,“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体现了一种意图与目标相联系的活动,这种活动受制于描写文本并参与了发话活动和释话活动;最后,记忆和范畴化图式与描写文本构成互动,并在识别与回忆诸过程中得到体现。这几种过程的发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意识突显性,而具有特殊重要性的是元语用意识(m et apr agm at i c aw ar enes s)领域,即对语言选择过程的自返性意识(r ef l exi ve aw ar enes s)。元语用意识无处不在,在语言结构的所有层面上基本上都可以见到这种意识的语言痕迹,而元语用意识上突显性程度最高的

语言应用研究

一端是真正的自我监控(s el f—m oni t or i ng),

语言使用者总是监督着自己产出或解释话语的方式,并同时意识到意义协商的永恒必要性,又意识到阻塞这种协商的障碍在哪儿(V er s chu er en,2000:195~198)。

《为政篇第二》中的第五、六、七、八章中载有“问孝”的几段对话:

孟懿子问孝。子日:“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日:“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日:‘无违’。”樊迟日:“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日:“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篇第二》)译文:孟懿子向孔子问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道:“做爹娘的只是为孝子的疾病发愁”。子游问孝道。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够养活爹娘便行了。至于狗马都能够得到饲养;若不存心严肃地孝顺父母,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怎样去区分呢?”子夏问孝道。孔子道:“儿子在父母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有肴,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竞可认为是孝么?”(杨伯峻,2009:13—15)

同样是问孝,不同的人得到完全不同的回答。孟懿子是鲁恒公之子仲庆父的后裔,鲁国“三桓”之一,自鲁宣公九年开始与季孙氏、叔孙氏轮流执政;盂武伯是孟懿子之子,《论衡问孔》中记载,此人“善忧父母”。由此可见,孔子对他们的州答实则是“攻其短”。而子游和子夏是孔子后期学生中的佼佼者,名列“孔门十哲”,被后人合称为“游夏”,此二人深得孔子器重,能充分地理解孔子一些观点的真正含义,因此孔子在他们面前道出了“孝”道的真正内涵:要发自内心的侍奉双亲。从语言结构上讲,孔子回答孟懿予和孟武伯时,使用了简短平淡的语句,回答子游和子夏时却使用了语重心长的反问句。孝道的真正涵义在这一过程中动态地生成,意识突显性又反映了和认知机制相联系的这些过程的状态。

四、结语

对话作为人类言语交际的基本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无比重要的作用。文学和语言学研究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在顺应论的视角下对中国传统语录体著作《论语》中的几段对话进行解读,以期把语言学领域与文学领域中的对话研究结合起来。此番尝试只是管窥之见,不足之处请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V er schuer en,J.U nders t anding P r a gm t ic s呻】.B e i j i ng:Fo r ei gn L an gua ge T ea chi ng and R e sear c h Pr es s.2000.

[2】班固.汉书艺文志【M1.北京:中华书局,1962.

【3】3王培娟.诗性与思辨——《论语》与《柏拉图对话录》对话体探‘微….江苏社会科学,2010,(1).

…4杨伯峻.论语译注(第3版)【M】.北京:中华书局,2009.

(苏佳佳于善志浙江宁波宁波大学外语学院31

肾,m1l●.¨0川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