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特色街区的空间叙事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和浩特市特色街区的空间叙事研究摘要:本文从城市空间的角度,对呼市已改造的三条特色文化街区(成吉思汗大街,通道南路,大南大北街),分别进行空间叙事研究,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呼和浩特市特色街道特色文化空间叙事
研究背景
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是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呼和浩特市的城市文化建设反映并带动着整个内蒙古自治区的发
展变化。

学者云:没有历史的城市,即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城市。

呼和浩特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草原文化底蕴。

5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大窑文化已拉开了呼市人类活动的序幕。

2300多年的草原文化,崇尚自然,英雄崇拜,以人为本思想深深扎根并影响着草原人民。

这为我们今天继承和弘扬草园文化,建设具有特色的呼市提供了可靠的历史依据。

呼和浩特市地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潮推动下呼市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对旧城区进行大规模拆建、改建、新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提高了城市的现代化效应,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给纯纯的草原人民带来了新生活、新文化,一时兴奋不已,以致忘记部分民族特色。

出现了现代大城市千城一面的尴尬境地,历史文化名城特征不明显。

凯文·林奇说过:一个城市的面孔反映了这个城市内居民的需求。

呼市在60年大庆之际,开展了大规模的民族特色建设,城市规划方面以街区建设为代表。

换回了以往消失掉的一部分民族韵味。

由此足以清晰可见特色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城市是一脉相承不可分开的。

2.特色街区的空间生成
发展特色是一种有意识的、积极创造。

城市建设是一个历史范畴。

任何一座城市在塑造自己的特色美时,都应该继承历史、立足当代、展望未来,在独特的城市文化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特色城市文化需要特色街巷陈示,街区特色代表一个历史街区的个性特征,是区分街区的根本属性,是众多街区中脱颖而出,吸引眼球,提升街区影响力,提高街区发展力的重点。

呼市展示草原文化的特色街区通过区域风貌,地域文化和街区功能的方式。

呼市特色街区的空间形成是在原有的传统街区基础上进行复兴、传承、延展和提升。

复兴现代社会发展中传统街区遗失的民族特色;传承区域文化精神;延展文化符号。

形成商业文化一条街;提升生活质量和精神品位,提升市民生活效率。

对呼和浩特市特色街区空间叙事分析
3.1 研究对象
呼和浩特市最近几年开展了大规模的民族特色建设,通过旧城区改
造和“城中村”以及新市区建设,使城市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致力于解决在城市建设中的“千城一面”弊病,把多民族聚居而成的多元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

打造了蒙元文化街,伊斯兰风情街,藏蒙文化街等特色街道。

现以成吉思汗大街,通道南路,大南大北街三条改造街道为例,进行分析空间叙事研究。

成吉思汗大街
成吉思汗大街,全长8公里,西起通道北路,东至兴安北路。

是呼市新城区的城市主干道之一。

原名奋进路,2003年改名为成吉思汗大街,新名字即须新形象,需要新的区域规划建设,成吉思汗大街定位为展示蒙元文化的特色景观街区,发展旅游业,带动首府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

为此,聘请国内外专家和设计团队,经过三次大规模的修整调节完善,将街道规划分为四个部分:草原服务核心区,市民居住区,铁木真广场,交通空间。

同时体现四个原则:国际性的蒙元文化走廊,区域性的商业文化中心,本土性的特色舞台,居民户外活动场所。

在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60年大庆之际,成吉思汗大街特色景观街道的成功建设已作为贺礼献于自治区。

但后期的建设与维护还在进行中,公共设施的建设,周边绿色生态体系建设,街道内部绿色氛围营造,使区域居民与自然共生共乐,等等。

文化街区的建设非一朝一夕,需要政府与市民的共同努力共同协调,才能使街区的蒙元
文化特色得以延续与升华。

通道南路
通道南路,位于呼市回民区,北起新华大街,南接旧城北门。

全长115米。

解放前,通道南路一带被称作“十间房”,后更名为通道街口,历经千百年历史风雨的洗涤,发展成为呼市的重要交通枢纽。

形成了回族聚居,以清真食品和小商品经营汇集而成的小吃步行街。

形成清真大寺,清真小寺等民族商业文化氛围浓厚的区域特色。

2008年6月,通道南路改建项目荣获联合国人居署迪拜国际最佳范例推动设计奖。

第十五届中华建筑金石奖。

改建前的街道空间环境是长期自发形成的结果,缺乏统一的规划设计,呈现出种种的弊端:民族性杂乱无章,文化特色不明显;建筑无序堆积,形式呆板,缺少呼应联系;建筑天际线单调,缺乏标志性建筑景观;道路旁边的古建(清真寺)保护力度不够,且与周边建筑没有协调联系。

现在的通道南路已成为呼市回民区伊斯兰建筑特色景观街的代表,它以内蒙古多民族多元文化为背景,在此街特地打造伊斯兰文化,与蒙元文化(成吉思汗大街)藏蒙文化(大南大北街)形成呼应。

创造既具历史又具有时代精神的特色景观街。

全方位地展示伊斯兰特色风情,突出商业、旅游、宗教、文化特色,力图成为内蒙古呼市回民区的标志性街区。

负责通道南路建设的一位设计者说:“当来自五湖四海的穆斯林兄
弟不约而同的汇合于呼市时,他们不但创造了一条具有穆斯林文化特色的大街,同时也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③大南大北街
大南大北街,位于呼市玉泉区。

玉泉区是呼市的老街区,在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2007年,市政府决定全力打造大南大北街为一条光彩夺目的藏蒙文化景观大街,与城北的成吉思汗大街形成呼应,凸显首府的蒙元文化特色,提升城市品位。

大南大北街全长1480米,北起旧城北门,南达南茶坊,沿街还有古建大召、席力图召两座藏传佛教庙宇建筑,玉泉区政府以及昭君博物馆、居民建筑等等建筑群落。

这一系列复杂的建筑元素必然导致改造前自发形成的大南大北街沿街建筑景观混乱,没有协调性;缺乏区域民族特色;缺乏合理的城市空间秩序;甚至对召庙等文物建筑造成破坏。

改建后的街道去除了旧有的种种弊病,吸收新的藏蒙文化元素,融合明清和欧亚风格,结合现代生活气息,体现时代创新精神。

3. 2 分析方法
笔者通过对呼市三条街道的亲自走访,与周边居民进行交流,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各条街区的改造前后对居民的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影响,是利是弊。

进行书面整理。

同时,搜集阅读并参考各条街道的相关资料和文献,了解街道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文化背景。

第三,通过以上方法所获得的所有内容进行归纳,分析,对比,总结。

认识对街道空间叙事研究的具体情况。

3. 3 分析叙事元素
通过对呼市三条街道调查研究,分析总结,从中提取构成特色街区的空间叙事元素,诠释其在街区空间构成的重要作用。

共同点:
三条街区分别是位于呼市三个不同区域的三条重要城市街区;
都是承担着重要的城市交通功能作用;都是各区的主要景观特色文化街;
都是各区重点打造的特色街区,作为自治区60年大庆的献礼项目;都以内蒙独特的文化背景为依据,打造文化、景观、商业三位一体的城市特色街区。

街道空间元素表达:
①建筑细部,采用少数民族色彩和装饰图案、装饰构件,对旧有建筑沿街外立面进行改造;在建筑的顶部、局部加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屋顶和构件。

为了避免破坏原有建筑的整体感,将民族特点强烈的具象符号(拱顶,卷门,望月楼,柱式,等等)经过提炼概括,灵活地与旧有建筑结合在一起。

同时,适当增建一定规模的新建建筑,与旧有改造建筑相协接,取长补短。

以达到更形象的民族特色建筑效果,避免复古主义与形式主义的产生。

②建筑色彩,色彩会给人眼以最大的视觉冲击力,不同民族具有
不同的民族色彩偏好。

如:成吉思汗大街局部装饰以蒙古族色彩鲜艳的红黄蓝:则在通道南路色彩上侧重于伊斯兰风格的淡黄色为主。

③小品、雕塑、绿化、地面铺装、围墙、广告、外挂设施、街灯照明等等,都特地设计,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尽最大努力营造出民族文化氛围,提升商业景观的文化品位。

沿街旧有寺庙的保护。

对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进行完整保留,并恢复其原有风貌。

如:对大南大北街的大小召庙和席力图召保留,恢复原有规模;对通道南路的清真寺以及成吉思汗大街的公主府保留并对周边进行修整。

成功之处:
响应中央号召,不断发展城市新方略,打造地区特色城市。

呼市街道改建以科学发展为根本,采取整体规划,统筹协调,挖掘地方特色为依据。

从城市总体发展出发,分析历史背景,给三条街区以不同的文化层次定位,共同打造旅游、商业、人文文化景观街道;共同为呼市的城市建设服务,相互促进,共同作用,(蒙元文化,伊斯兰文化,藏蒙文化)缺一不可。

避免此消彼长,矛盾冲突,街道重复的现象。

通过和谐的城市建设,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结束语
以发展的眼光看世界,今天的现在也将成为明天的历史。

但文化却是永远在不断延续,永不退色的人类发展之本,弘扬少数民族文化,
将其融入到建筑中,通过建筑这部石头的史书被后人认识、学习、理解。

“越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特色文化街区建设是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苏勤,林炳耀.基于文化地理学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理论思考[j].城市规划汇编,2003
[2]刘旭.改善城市特色街区建设的建议[j]. 中国发展观察,2008.05
[3]顾士明.呼和浩特的形成发展与城市规划呼和浩特城市规划局. 小城镇建设
[4]《呼和浩特概况》编委会.呼和浩特概况[j]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礼.1978:7-11
注:文章内的图表、公式请到pdf格式下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