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夏(、公元商前、2周07时0年期夏,朝史建称立 “上古三代”, 是中华早期国家—产—公生元和前发2展21年时秦期朝。统一)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 ,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 《三字经》
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共同组成了 西周的礼乐文明。
朝代
建国 时间
约公元
夏朝 前2070 年
开国 亡国 君主 君主
禹桀
文化成就
世袭制、 大型宫殿
在中华早期 文明史上的
地位
国家初创
约公元
商朝 前1600 汤 年
青铜铸造业、文字成熟、
纣
甲骨文、强 大的军队和
青铜铸造业
严酷的刑罚
繁荣
公元
西周 前1046 年
材料二:“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 ,士有隶子弟。”(《左传·桓公二年》)严嫡庶之辨,实行 嫡长子继承制。周天子以嫡长子继统,众庶子封为诸侯。诸侯 亦以嫡长子继位,众庶子封为大夫。
材料三:王公贵族各等层次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 的,所谓“王宫悬(四面悬挂),诸侯轩悬(三面悬挂),卿 大夫判悬(两面悬挂),士特悬(单面悬挂)”。哪个布衣百 姓若是挂起四面(宫悬)编钟,会招致杀身之祸的。
近决定的。
★这与强调平等和奋斗竞争的现
诸侯
代社会有什么根本差异?
西周强调社会等级,现代社会 人们的社会地位要取决于个人
卿大夫 士
的学识、能力和才干等;在现 代法治社会中,公民拥有平等 的基本权利。
平民 奴隶
(4)实行礼乐制度
■目的:为了更有效地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表现: ①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 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区别。
河南偃师二里 头夏朝宫殿遗 址复原图
2、商朝的建立和文明
夏朝国王桀残暴无度,激
起了平民和奴隶反抗。商
汤联合周边各部起兵,在
公元前1600年前后灭夏商。
■商朝文明:
(1)青铜铸造业发达
表现:
青铜器种类繁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使社会生产和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司母戊大方鼎(最大)
四羊方尊(精品)
牛耕示意图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赵魏韩三家分中间,齐楚秦燕在四周
齐:今天的山东一带; 楚:长江流域一带; 秦:在西边关中地区; 燕:在华北、东北一带; 赵:在今河北一带; 魏:在河南一带; 韩:在今山西,河南一带。
请对比战国形势图,指出它们相当于今 天的哪些地区。
战国七雄与春秋五霸征战活动在目的上有何不同?
祀天神“奏黄钟、歌大 吕、舞《大夏》”;祭地 示“奏太簇、歌应钟、 舞《咸池》”
王公贵族各等级在家里 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 所谓“王公四面悬挂,诸侯 三面悬挂,卿大夫两面悬挂, 曾侯乙编钟 士单面悬挂。”
史料分析 以下材料体现了西周的哪一制度?
材料一: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 年》)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周朝文明:
(1)建立起强大的军队,制定了严酷的刑法
(2)实行分封制
观察三图,说说三朝在疆域上 有什么不同?
由此可以推断,西周为什 么要实行分封制?
为了巩固统治
■受封的对象:
自己的兄弟和少量的功臣等
■诸侯的义务:
西周的分封制
天子
(国家最高统治者)
服从国王命令,缴纳贡品,守卫疆土, 管理地方事务,保卫周王室。
二、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春秋与战国时期
东周
春秋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战国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时期的特点:
(1)经济上:
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技术。
影响:大大促进了生产发展, 也推动了社会其他方面的变 春秋时期铁犁头 化。春秋晚期,使社会结构 由此发生了深刻变化。
诞生了新的阶级:新兴地主阶级 和农民阶级
楚悼王
吴起变法,加强中 央集权
国力一度强盛
武灵王 学习胡服骑射 韩昭侯 申不害改革
军力强大 取得一定成效
齐 齐威王 邹忌改革
成为较强大的国家
燕 燕昭王 乐毅改革
国家强盛
秦
秦孝公
商鞅变法
影响 最大
使秦国成为战国中后 期实力最强的国家
◆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时期)
“立木取信” 这个故事在今天有何意义呢 ? 令出必行,取信于民。这与我们当今社会提
鼎在古代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与鼎有关的成语: 一言九鼎、三足鼎立、问鼎中 原、鼎立相助、大名鼎鼎
(2)甲骨文
★特点:
已经具备了文字结构的基本形 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意义:
①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 朝开始的,为了解、研究商朝提 供了重要资料 ②甲骨文奠定了后来汉字象形、 表意的基本特征,推动了中国文 字的发展和文明进步
——西周《诗经 小雅 北山》
实行分封制度后,全天下的土地和百姓都归周天子管辖。
周王这样大规模地分封土地,时间一久,会不会 有消极影响?若是有,会是什么影响?为什么?
由于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上,随着人类的 不断繁衍,大宗与小宗之间,周王室与诸侯之间的 关系越来越疏远。特别是那些在比较边远的地区的 诸侯国还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周王室的关系 更加越来越疏远。长此以往,本来就因为生产力发 展水平而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散性,独立性的诸侯国 离心倾向越来越大,越来越不满足于做一个小小的 诸侯国君。一些势力较强的诸侯国更不满足于自己 的现状,互相侵占土地,掠夺财富,甚至是吞并小 国,战乱由此而开始,500多年争霸战争由此而产 生,从此人民将陷入战争的水深火热之中,给人民 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材料一:春秋时,管仲改革使齐国强大起来,并使齐桓公最先称 霸;战国时,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强大,并逐步吞并六国,完成 统一。 材料二:清朝末年,中国贫穷落后,饱受帝国主义国家的蹂躏, 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不思改革进取。 材料三: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发展缓慢,观念滞后,改革开放 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周武 周幽 王王
分封制、 礼乐制度
制度 形成体系
测一测
1. ⑴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的建立标志 着我国_______的产生。⑵禹死后,他的儿子启 继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______。⑶最后一任 国王:_____。
2.商朝:⑴________业发达:青铜器种类多,且渗 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社会生产和生活 质量大大提高。_______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古 代最大的青铜器。
⑵商朝出现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即_____。 (特点: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意义:我国有可文字 可考的历史,就是从___朝开始。)
二、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春秋与战国时期
(1)政治上: 周天子王室微弱,诸侯实力强大,互相争霸
“春秋五霸”历史上有两种说法:
★齐桓公首霸的原因
一、早期国家与社会
学习任务:
阅读课文P10、P11和P13第二三段,写出夏、商、 周“三代”兴亡的时间和开国、亡国君主的名字。
(汤公元前1600 年—公元前1046年纣)
西周
夏
商
(禹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1600年桀)
周 (周武王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
春秋 秦朝 东周
(周平王) 战国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1、夏朝的建立和文明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起我国
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标 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夏朝文明:
(1)世袭制 禹死后,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三字经中说“夏传子,家天下”,你是如何理的?
炎帝
尧
舜禹
启
禅让制
世袭制
黄帝
禅让制
世袭制 (民主选举 父死子继)
材料:“管仲相桓面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 到于今受其赐。”(《论语》)
①位置:齐国处于中原东面, 沿海地区,物产丰富。
②个人:心胸宽阔,任用 贤能
③实力:任用管仲为相,改 革军制和内政,发展经济, 齐国很快富强起来。
④谋略:打出“尊王攘夷”旗号,在诸侯国中树立了威信。
齐桓公称霸的标志: 葵丘会盟,正式承认了他的霸主地位。
战争的性质有什么变化?直接导致了 当时社会的什么状况?
规模更大,更加残酷,对社会经济发展破 坏性更大
想在统一的战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具备哪些 条件? 强大的经济实力;各方面的人才;一支强大的军 队……
改革
国家 魏
楚 赵 韩
国王
措施
成效
魏文侯
李悝变法,发展经 济,改革军事
成为战国前期最强 大的国家
(3)建立起强大的军队,制定了严酷的刑法(夏商周)
目的: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和对外征战
甲骨文所见商朝武器和使用情况简表
甲骨文所见商朝刑罚简表
3、周朝的建立和文明
商国王纣奢侈残暴,失去民心。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其
他小国,讨伐纣王,与商军展开
牧野之战,灭商建立西周,定 都镐(今陕西西安西南) 【武王伐纣】
诸侯的权利:
从周王手中获得土地、人口等。
■分封制的作用:
分封制确立了周王的权威,开发了边 远地区,成为对周围民族具有较大影 响的国家。
土 地 和 人 民
亲属 功臣 前贵 族
朝 贡 和 征 战
诸侯
《荀子·儒效》:“〔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天下为公 家天下
(2)夏朝筑有城堡和大型宫殿,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
发掘确认宫城平面略呈长 方形,面积约10.8万平方米。 宫殿区内已发掘的大型建筑 基址达9座。二里头遗 址宫城是迄今可确认的我国 最早的宫城遗迹。纵横交错 的中心区道路网、方正规矩 的宫城和排列有序的建筑基 址群,表明二里头遗址是一 处经缜密规划、布局严整的 大型都邑。开创了我国宫殿 建筑的先河。
★春秋五霸:称霸诸侯,做诸侯之长
★战国七雄:吞灭他国、统一天下
春秋晚期,由于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推广,大 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人将新开垦出来的田 地变成私有财产,成为新兴的地主。到了战国 时期,他们为确立统治地位,维护自己的利益。
同时,一些诸侯国(目的):为了适应社会
发展和诸侯争霸的形势,打着“富国强兵”的 旗号,先后在各国掀起了变法运动。
(3)实行宗法制 最大的特点:
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土地、 财产和权位的分配与继承。
宗法制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础,分 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
层层分封的结果形成了西周怎样的社会秩序?
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宗法制实质上是一种等级制
★周朝时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利
是怎么决定的?
天子
是由其与统治阶层血缘关系的远
礼——贵族生活的行为秩序
据史料贵载族:的周“王死可”(避讳)
用九鼎,天诸子侯—用驾七崩鼎, 诸侯—薨天h子ōn用g鼎 诸侯用鼎
卿 三大鼎夫,用彼大五 此夫鼎 不—, 可卒元逾士越用。 士—不禄
平民—去世
士大夫用鼎
②不同等级的贵族使用的礼器,其组合与规格各不相同。 乐——是周宗法等级制度下礼乐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国 从 此
④发展了增农强业了,国增力加了国。家为收后入 强
秦期盛
变法前
变法后
土地国有,不得买卖 土地私有,允许买卖 奖励农耕
经济
爵位世袭 分封制 村落散居
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 军事
建立县制 编制户口
政治
性商质鞅:变一法次为比什较么彻能底够的成地功主?阶级政治改革。
秦孝公的支持、得民心、诚信、符合历 史潮流,商鞅具有献身精神和顽强毅力。
争霸战争的影响: (一分为二的观点)
消极影响: 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民不聊生, 生灵涂炭!
积极影响:
1、促进了民族融合。在少数民族袭扰中原和中原霸主的 “攘夷”斗争中,出现了民族大迁徙、大交流,华夏族 与少数民族杂居共处,打破了各族间原来的地域界限。 2、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各国为了战争的胜利, 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进行某些改革,从而加速 了新旧制度的更替,结果是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 3、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春秋初年的一百多个小国逐步归 并成几个大国,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 奠定了基础。
倡的“诚信”完全一致,说明了自古以来诚信 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经济上:承允主认许要土自内地由私买容商有 卖,鞅①打变击历了废法史奴除隶作了主旧用贵制族度的世的 统 一 奠 定袭实 力 最 强 的特起 来 , 成 为权;影响:秦
经济上: 奖励农耕 军事上: 奖励军功 政治上: 建立县制
②③发有展利和于发壮提展大高了了军经地队济主 的阶 战级 斗了 基 础; 力国 家 ,;战 国 中
以上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改革的启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强大,必须进
行改革,故步自封,固守传统只能落后于人。只有顺应 历史发展的潮流,应时而变,才能不被历史淘汰。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夏(、公元商前、2周07时0年期夏,朝史建称立 “上古三代”, 是中华早期国家—产—公生元和前发2展21年时秦期朝。统一)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 ,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 《三字经》
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共同组成了 西周的礼乐文明。
朝代
建国 时间
约公元
夏朝 前2070 年
开国 亡国 君主 君主
禹桀
文化成就
世袭制、 大型宫殿
在中华早期 文明史上的
地位
国家初创
约公元
商朝 前1600 汤 年
青铜铸造业、文字成熟、
纣
甲骨文、强 大的军队和
青铜铸造业
严酷的刑罚
繁荣
公元
西周 前1046 年
材料二:“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 ,士有隶子弟。”(《左传·桓公二年》)严嫡庶之辨,实行 嫡长子继承制。周天子以嫡长子继统,众庶子封为诸侯。诸侯 亦以嫡长子继位,众庶子封为大夫。
材料三:王公贵族各等层次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 的,所谓“王宫悬(四面悬挂),诸侯轩悬(三面悬挂),卿 大夫判悬(两面悬挂),士特悬(单面悬挂)”。哪个布衣百 姓若是挂起四面(宫悬)编钟,会招致杀身之祸的。
近决定的。
★这与强调平等和奋斗竞争的现
诸侯
代社会有什么根本差异?
西周强调社会等级,现代社会 人们的社会地位要取决于个人
卿大夫 士
的学识、能力和才干等;在现 代法治社会中,公民拥有平等 的基本权利。
平民 奴隶
(4)实行礼乐制度
■目的:为了更有效地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表现: ①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 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区别。
河南偃师二里 头夏朝宫殿遗 址复原图
2、商朝的建立和文明
夏朝国王桀残暴无度,激
起了平民和奴隶反抗。商
汤联合周边各部起兵,在
公元前1600年前后灭夏商。
■商朝文明:
(1)青铜铸造业发达
表现:
青铜器种类繁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使社会生产和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司母戊大方鼎(最大)
四羊方尊(精品)
牛耕示意图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赵魏韩三家分中间,齐楚秦燕在四周
齐:今天的山东一带; 楚:长江流域一带; 秦:在西边关中地区; 燕:在华北、东北一带; 赵:在今河北一带; 魏:在河南一带; 韩:在今山西,河南一带。
请对比战国形势图,指出它们相当于今 天的哪些地区。
战国七雄与春秋五霸征战活动在目的上有何不同?
祀天神“奏黄钟、歌大 吕、舞《大夏》”;祭地 示“奏太簇、歌应钟、 舞《咸池》”
王公贵族各等级在家里 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 所谓“王公四面悬挂,诸侯 三面悬挂,卿大夫两面悬挂, 曾侯乙编钟 士单面悬挂。”
史料分析 以下材料体现了西周的哪一制度?
材料一: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 年》)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周朝文明:
(1)建立起强大的军队,制定了严酷的刑法
(2)实行分封制
观察三图,说说三朝在疆域上 有什么不同?
由此可以推断,西周为什 么要实行分封制?
为了巩固统治
■受封的对象:
自己的兄弟和少量的功臣等
■诸侯的义务:
西周的分封制
天子
(国家最高统治者)
服从国王命令,缴纳贡品,守卫疆土, 管理地方事务,保卫周王室。
二、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春秋与战国时期
东周
春秋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战国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时期的特点:
(1)经济上:
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技术。
影响:大大促进了生产发展, 也推动了社会其他方面的变 春秋时期铁犁头 化。春秋晚期,使社会结构 由此发生了深刻变化。
诞生了新的阶级:新兴地主阶级 和农民阶级
楚悼王
吴起变法,加强中 央集权
国力一度强盛
武灵王 学习胡服骑射 韩昭侯 申不害改革
军力强大 取得一定成效
齐 齐威王 邹忌改革
成为较强大的国家
燕 燕昭王 乐毅改革
国家强盛
秦
秦孝公
商鞅变法
影响 最大
使秦国成为战国中后 期实力最强的国家
◆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时期)
“立木取信” 这个故事在今天有何意义呢 ? 令出必行,取信于民。这与我们当今社会提
鼎在古代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与鼎有关的成语: 一言九鼎、三足鼎立、问鼎中 原、鼎立相助、大名鼎鼎
(2)甲骨文
★特点:
已经具备了文字结构的基本形 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意义:
①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 朝开始的,为了解、研究商朝提 供了重要资料 ②甲骨文奠定了后来汉字象形、 表意的基本特征,推动了中国文 字的发展和文明进步
——西周《诗经 小雅 北山》
实行分封制度后,全天下的土地和百姓都归周天子管辖。
周王这样大规模地分封土地,时间一久,会不会 有消极影响?若是有,会是什么影响?为什么?
由于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上,随着人类的 不断繁衍,大宗与小宗之间,周王室与诸侯之间的 关系越来越疏远。特别是那些在比较边远的地区的 诸侯国还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周王室的关系 更加越来越疏远。长此以往,本来就因为生产力发 展水平而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散性,独立性的诸侯国 离心倾向越来越大,越来越不满足于做一个小小的 诸侯国君。一些势力较强的诸侯国更不满足于自己 的现状,互相侵占土地,掠夺财富,甚至是吞并小 国,战乱由此而开始,500多年争霸战争由此而产 生,从此人民将陷入战争的水深火热之中,给人民 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材料一:春秋时,管仲改革使齐国强大起来,并使齐桓公最先称 霸;战国时,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强大,并逐步吞并六国,完成 统一。 材料二:清朝末年,中国贫穷落后,饱受帝国主义国家的蹂躏, 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不思改革进取。 材料三: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发展缓慢,观念滞后,改革开放 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周武 周幽 王王
分封制、 礼乐制度
制度 形成体系
测一测
1. ⑴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的建立标志 着我国_______的产生。⑵禹死后,他的儿子启 继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______。⑶最后一任 国王:_____。
2.商朝:⑴________业发达:青铜器种类多,且渗 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社会生产和生活 质量大大提高。_______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古 代最大的青铜器。
⑵商朝出现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即_____。 (特点: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意义:我国有可文字 可考的历史,就是从___朝开始。)
二、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春秋与战国时期
(1)政治上: 周天子王室微弱,诸侯实力强大,互相争霸
“春秋五霸”历史上有两种说法:
★齐桓公首霸的原因
一、早期国家与社会
学习任务:
阅读课文P10、P11和P13第二三段,写出夏、商、 周“三代”兴亡的时间和开国、亡国君主的名字。
(汤公元前1600 年—公元前1046年纣)
西周
夏
商
(禹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1600年桀)
周 (周武王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
春秋 秦朝 东周
(周平王) 战国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1、夏朝的建立和文明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起我国
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标 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夏朝文明:
(1)世袭制 禹死后,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三字经中说“夏传子,家天下”,你是如何理的?
炎帝
尧
舜禹
启
禅让制
世袭制
黄帝
禅让制
世袭制 (民主选举 父死子继)
材料:“管仲相桓面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 到于今受其赐。”(《论语》)
①位置:齐国处于中原东面, 沿海地区,物产丰富。
②个人:心胸宽阔,任用 贤能
③实力:任用管仲为相,改 革军制和内政,发展经济, 齐国很快富强起来。
④谋略:打出“尊王攘夷”旗号,在诸侯国中树立了威信。
齐桓公称霸的标志: 葵丘会盟,正式承认了他的霸主地位。
战争的性质有什么变化?直接导致了 当时社会的什么状况?
规模更大,更加残酷,对社会经济发展破 坏性更大
想在统一的战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具备哪些 条件? 强大的经济实力;各方面的人才;一支强大的军 队……
改革
国家 魏
楚 赵 韩
国王
措施
成效
魏文侯
李悝变法,发展经 济,改革军事
成为战国前期最强 大的国家
(3)建立起强大的军队,制定了严酷的刑法(夏商周)
目的: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和对外征战
甲骨文所见商朝武器和使用情况简表
甲骨文所见商朝刑罚简表
3、周朝的建立和文明
商国王纣奢侈残暴,失去民心。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其
他小国,讨伐纣王,与商军展开
牧野之战,灭商建立西周,定 都镐(今陕西西安西南) 【武王伐纣】
诸侯的权利:
从周王手中获得土地、人口等。
■分封制的作用:
分封制确立了周王的权威,开发了边 远地区,成为对周围民族具有较大影 响的国家。
土 地 和 人 民
亲属 功臣 前贵 族
朝 贡 和 征 战
诸侯
《荀子·儒效》:“〔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天下为公 家天下
(2)夏朝筑有城堡和大型宫殿,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
发掘确认宫城平面略呈长 方形,面积约10.8万平方米。 宫殿区内已发掘的大型建筑 基址达9座。二里头遗 址宫城是迄今可确认的我国 最早的宫城遗迹。纵横交错 的中心区道路网、方正规矩 的宫城和排列有序的建筑基 址群,表明二里头遗址是一 处经缜密规划、布局严整的 大型都邑。开创了我国宫殿 建筑的先河。
★春秋五霸:称霸诸侯,做诸侯之长
★战国七雄:吞灭他国、统一天下
春秋晚期,由于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推广,大 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人将新开垦出来的田 地变成私有财产,成为新兴的地主。到了战国 时期,他们为确立统治地位,维护自己的利益。
同时,一些诸侯国(目的):为了适应社会
发展和诸侯争霸的形势,打着“富国强兵”的 旗号,先后在各国掀起了变法运动。
(3)实行宗法制 最大的特点:
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土地、 财产和权位的分配与继承。
宗法制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础,分 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
层层分封的结果形成了西周怎样的社会秩序?
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宗法制实质上是一种等级制
★周朝时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利
是怎么决定的?
天子
是由其与统治阶层血缘关系的远
礼——贵族生活的行为秩序
据史料贵载族:的周“王死可”(避讳)
用九鼎,天诸子侯—用驾七崩鼎, 诸侯—薨天h子ōn用g鼎 诸侯用鼎
卿 三大鼎夫,用彼大五 此夫鼎 不—, 可卒元逾士越用。 士—不禄
平民—去世
士大夫用鼎
②不同等级的贵族使用的礼器,其组合与规格各不相同。 乐——是周宗法等级制度下礼乐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国 从 此
④发展了增农强业了,国增力加了国。家为收后入 强
秦期盛
变法前
变法后
土地国有,不得买卖 土地私有,允许买卖 奖励农耕
经济
爵位世袭 分封制 村落散居
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 军事
建立县制 编制户口
政治
性商质鞅:变一法次为比什较么彻能底够的成地功主?阶级政治改革。
秦孝公的支持、得民心、诚信、符合历 史潮流,商鞅具有献身精神和顽强毅力。
争霸战争的影响: (一分为二的观点)
消极影响: 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民不聊生, 生灵涂炭!
积极影响:
1、促进了民族融合。在少数民族袭扰中原和中原霸主的 “攘夷”斗争中,出现了民族大迁徙、大交流,华夏族 与少数民族杂居共处,打破了各族间原来的地域界限。 2、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各国为了战争的胜利, 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进行某些改革,从而加速 了新旧制度的更替,结果是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 3、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春秋初年的一百多个小国逐步归 并成几个大国,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 奠定了基础。
倡的“诚信”完全一致,说明了自古以来诚信 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经济上:承允主认许要土自内地由私买容商有 卖,鞅①打变击历了废法史奴除隶作了主旧用贵制族度的世的 统 一 奠 定袭实 力 最 强 的特起 来 , 成 为权;影响:秦
经济上: 奖励农耕 军事上: 奖励军功 政治上: 建立县制
②③发有展利和于发壮提展大高了了军经地队济主 的阶 战级 斗了 基 础; 力国 家 ,;战 国 中
以上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改革的启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强大,必须进
行改革,故步自封,固守传统只能落后于人。只有顺应 历史发展的潮流,应时而变,才能不被历史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