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预设的语篇评价功能_语篇语用学界面研究_魏在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引言语言研究只从结构和功能出发是不够的,还需要赋值语义的研究(s e m a n t i c s o f evaluation),即研究说(对)话者通过语言赋予语言对象的价值意义。马丁(Martin)的评价系统理论正是这样一种尝试,该理论近年来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已经引起语篇分析学界的广泛关注。

语用预设,或称“前提”语用预设的语篇评价功能

——语篇语用学界面研究①

魏在江

西安外国语大学

摘 要:

在具体的语境和语篇中,语用预设具有:(1息的激活功能;(3一个新视角,这是从语篇评价的角度来研究语用预设的尝试。主题词:

语用预设;评价理论;功能中图分类号:

H 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展现所期望的身份属性。

虽然没有关于从语用学角度考察评价的系统性研究,但不少学者都肯定了评价的语用特性。Malrieu承认评价意义多在语用语境下得以研究,张家骅等认为在自然语言中研究评价往往立足于语用平面,并要结合由评价主体、客体及评价标准所构成的评价语境,这些都为我们从语用角度来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陈令君,2009)。我们认为从语篇的角度来分析语用预设的语篇评价功能是完全可行的,这是我们从语篇评价的角度来研究语用预设的一个尝试。

22作为评价手段的语用预设

评价系统(the appraisal systems)包括三大次系统:介入(e n g a g e m e n t)、态度(attitude)和级差(graduation)。它们又分别次系统化。态度次系统化为情感、判断和鉴赏。介入次系统还可以细化为自言(m o n o g l o s s);借言(h e t e r o g l o s s)、判断(j u d g e m e n t)、评价、态度、情感(afftect)、系统鉴赏(appreciation)、强势(raise)、语势(force)、级差、 弱势(l o w e r)、聚焦(f o c u s)。语言使用者利用介入手段调节其对所说或写内容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自言意味着排除对话性(e l i d e dialogism),没有投射。评价活动是通过单个人的声音实施的。语言使用者直接“介入”对言语内容所负的责任。这种表达往往能体现出语言使用者的主观性。态度系统中态度是指心理受到影响后对人类行为(behavior)、文本/过程(text/process)及现象(phenomena)做出的判断和鉴赏。该系统又分三个子系统:判断系统、情感系统和鉴赏系统。级差系统分为语势和聚焦。另外,语势和聚焦又可再次系统化。语势次系统分为强势和弱势;聚焦次系统分为明显(sharpen)、模糊(soften)。

评价是语篇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评价意义是指语言使用者对有关事件、人物以及话语所持有的态度、立场、观点和情感。评价意义有助于我们解释语言使用者所代表的团体、机构、组织、社团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王振华,2004)。之所以评价本质上是语用的,就是因为作为语言符号的评价总是存在于特定的语境中且体现着评价者的意图(陈令君,2010)。基于这样的观点,我们认为,语用预设也是一种评价资源和手段,它在具体的语境中具有明显的评价功能。朱永生、苗兴伟(2000)认为语用预设具以下基本特点:(1)语用预设是由词汇语手段诱发的隐含命题,它传递发话者对受者知识状态的假设;(2)语用预设可以决定一个句子或语段在某一特定语篇语境中的适宜性;(3)从信息结构的角度看,语用预设是为语篇信息流的畅通服务的;(4)作为交际过程中的背景信息,语用预设为交际双方所共有。从评价理论的视角看,在具体的语境和语篇中,语用预设具有:(1)主体的介入功能;(2)隐性信息的激活功能;(3)对他者的负面或正面评价功能。这些都反映了语用预设的主观性,具有明显的评价功能。评价渗透于整个语篇,预设也同样渗透于整个语篇,没有预设,语篇的信息也不可能发展。这也进一步说明,语用预设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一种重要的语用策略,而且也是一种重要的语篇评价资源。

33语用预设的语篇评价功能

下面我们以互联网上哥本哈根国际气候会议有关中国的截然不同的两篇评论为语料,一篇题为Why China Criticized,我们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其段落,另一篇题为C h i n a’s Contribution to Copenhagen Climate Talks Praised,用英文字母标出该文的段落。两篇评论都为四个自然段,篇幅不长且大体相当,下面具体分析两篇社论中语用预设作为评价资源的评价功能。

3.1 语用预设的介入与语篇的构建

评价意义主要通过“评价词汇”来体现,评价词汇可以体现语言使用者的意识形态,有些词汇主要表达人的情感和态度,包括态度性形容词、名词性词组、评价性副词等。人们不仅说话,而且说给别人听,而且反过来听别人说,在这个意义上说,语言使用是一种互动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影响的过程(姜望琪,2009)。评价系统的中心是“系统”,焦点是“评价”。语言在该系统中是“手段”,透过对语言的分析,分析评价语言使用者对事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评价系统沿袭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范式,主要以词汇层语义为中心来研究文本。它包括三大子系统,即介入(e n g a g e m e n t)、态度(attitude)和级差(graduation)。在这个系统网络中,介入子系统是说(写)者表达

态度的主要手段,可次系统化为自言和借言。自言意味着语言使用者的主观取向,借言意味着语言使用者的客观取向(王振华,2001)。所谓自言,意味着排除对话性,没有投射,语言使用者直接“介入”事态。我们称这种介入为“主观介入”。所谓借言,意味着“对话性”,对话性有显性对话性(如直接投射)和隐性对话性(如间接投射)。作者通过借言,可以貌似客观地介入事态。我们称之为“客观介入”。此外,介入有个尺度(scale)问题,介入的极性(polarity)和中间状态(intermediacy)由情态实现(王振华,2001)。严格地讲,任何使用中的语言都具有积极和消极两种评价价值,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王振华,2004)。

语篇预设是作者/说话人所进行的一种复杂的宏观推理活动,其结果,就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语篇。作为读者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反方向推断讲话人/作者通过语篇向我们传递的信息(高彦梅,2004)。高彦梅(2004)将语篇预设分成语篇内预设和语篇外预设两种。语篇外预设因素包括说话人因素、听话人因素、语篇形式因素、交际环境等。语篇内预设包括指称预设、关系预设、人际预设、信息预设等。

(1)Even though the Copenhagen summit wrapped up a few days ago,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now begun playing the blame game,criticizing each other,quite a contrast if all you’ve been reading Chinese media reports,[which have been reporting that] this agreement,albeit legally non-binding,was the option which best aligned with every country’s national interest. Though actually,it’s not just England who has been pointing fingers at China;if you’ve been following English-language media reports since the climate change summit,you'll have seen that the Swedish Minister for the Environment also feels that China was the main factor which resulted in this legally non-binding agreement with no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targets.

评价词汇the blame game、criticizing、contrast、legally non-binding、aligned、pointing fingers at、main factor、non-binding 等都明显具有评价意义。哥本哈根峰会刚结束,“各国之间似乎又开始了blame game(相互指责)”

了。Thompson &

a.

in Western countries,different countries,Indonesia,

China’

justifi able and reasonable.

此段中,p r a i s e d

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