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教师体态语研究之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国内外;教师体态语研究;比 较
在探讨教师的课堂行为过程中,人们不 能不讨论有关教师的体态语问题。在研究教 师体态语时,我们不仅要引进国外研究的最 新成果,还要通过与国外研究的比较,把适 合我国国情的研究方法、思路及结论运用到 我国教师体态语研究中,为我国的教育现代 化服务。这是笔者比较国内外教师体态语研 究的主要目的。
三、教师体态语研究的理论依据 综观教师体态语的有关研究,国内外学 者研究的理论出发点不外以下几方面。 1、可分解论 来自伯德惠斯特尔的身势学,即体态语 可以按照某个标准进行分解。对教师体态语 来说,既可以按发生部位来分解,也可按行 为功能来分解。这两种分解法是相互联系 的,因为Fra Baidu bibliotek一个部位发出的动作在不同的情 境中有不同的功能,而执行某种功能的体态 语可能是某一个或某几个部位发出的。可分 解论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凡能被分解的教 师体态语,都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量化研 究;在对研究结论的解释上,可分解论者显 得并不十分有信心。 2、整体论 来自A.T.Dittman(狄特曼)的体态语理 论。整体论认为教师体态语是一个整体,不 能说分解就分解,而一旦将某种体态语进行 分解,就毫无整体可言,也就不再有审美的 价值。整体论强调从艺术的角度来考察教师 体态语。国内的许多学者以整体论为出发点 探讨了教师体态语,董远骞(1993)、李如密 (1995) 、 王 枬 (1998) 等 人 均 认 为 教 师 体 态 语 是一门特殊的艺术。 3、折衷说
二、教师体态语研究方法 国外学者倾向于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教 师体态语。如利用录像设备对师生行为进行 摄像,然后按一定标准对摄像内容进行观察
记 录 。 例 如 美 国 学 者 W.Von Raffler Engel (恩格尔)等人在51天时间里,对12节课的 教学进行录像,来研究大学外语教学中体态 语对外语教学的影响。[6]通 过 分 析 发 现 师 生 在体态语方面的同步关系,而且教师始终处 于支配地位。M.Galton(高尔顿)认为,结 构式观察法既可用于研究言语行为,也可用 于研究体态语。[7]在利用相关设备辅助研究 的同时,还借助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比利 时学者G.de Landshere & A.Delchambse(德 朗舍尔和德尔尚布尔,1979)就曾借助计算 机对所观察到的师生体态语进行了统计分 析,他们研究所取得的指标被认为可以用来 建 立 教 与 学 之 间 的 因 果 关 系 。[8] L.M. Flevares & M.Perry( 弗兰 维瑞 斯和 佩瑞 , 2001)对数学教师体态语进行了量化研究, 他们采用了追踪研究模式,对小学一年级的 三名教龄不同的数学教师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追 踪观察。[9]他们所采用的时间取样和事件取样 法保证了观察的客观性,对体态语的不同组合 方式进行了编码,使统计达到量化要求。
3、不同的教师体态语的具体运用 ⑴有关教师眼睛动作的研究 主要涉及教师眼睛动作的功能、分类、 运用时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其中许多结 论是从体态语研究中直接移植过来的。国内 外学者均重视眼神的作用,如前苏联学者认 为,空虚的眼睛反映空虚的心灵;[15]董远骞 (1993)则把教师比作 “眼探”。 教师常用眼睛动作主要有注视和环视, 注视包括授课注视、亲密注视和严肃注视。 美国学者J.Coler(克勒)通过观察发现,教 师平均用44%的时间直视前方,39%的时间 在注视他左边的学生,19%的时间在注视他 右边的学生。[16]这一结果既可解释为教师目 光的调控作用,也可解释为教师对不同方向 学生的偏爱。布鲁克斯认为,教师在注视学 生频率上的变化反映出教师对学生的偏爱程 度,而课堂上的偏爱往往会造成学生之间的 分化。[17]在课堂教学中,一般应以公事注视 为主,适当采用社交注视和亲密注视;教师 还需要学会运用点视和虚视相结合的方法。 对待课堂中轻微的问题行为,可以采取有意 忽 视 和 目 光 扫 视 的 办 法 (Redl & Wiveman, 1957) 。 通常 的 经 验是 , 有意 忽 视可 采 用 目 光漠视或转移视线的方式。 ⑵教师手势和姿势的研究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教学中手势运用是 很频繁的。手势一般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
就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前苏联在教师体 态语方面的研究要比美国晚,一般散见于教 育专家的有关著作中,如马卡连柯、加里宁 和苏霍姆林斯基等人的论述。教学专家维列 夏基和卡斯达玛诺夫(1983)认为,身势语是 俄罗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身 势语的内容纳入教学中有着特殊重要意 义。[4]卡 诺 波 夫 (1983) 提 出 外 语 教 师 应 具 有 社会交际等综合技能。[5]他 把 教 师 体 态 语 运
- 26 -
周鹏生:国内外教师体态语研究之比较
用技能放在社会交际技能之中。 在我国,受语言学研究氛围的影响,20
世纪80年代以前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很少考虑 体态语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倒是毛泽东 (1929)的“把‘以姿势助讲话’作为讲授法 之一”的提法较常引用。80年代以来,我国 学者逐渐认识到体态语在教育教学中的作 用,在重点介绍引进国外著述的基础上,开 展教师体态语研究,并逐渐使研究走向特色 化。80年代在《外国教育资料》和《外国中 小学教育》等刊物上发表的一系列译文,引 发了我国学者对教师体态语研究的重视。如 张广君(1987)提出了教师体态语运用的六大 原则;方展画(1988)曾把非言语交流看作是 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机制之一。20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学者从引进体态语研究著述 开始转向专门研究。从引进来看,主要翻译 包含教师体态语研究的论文或著作。如诸惠 芳 等人 (1993) 翻译 的由 苏联 学者 贾雄 著 的 《教学·教育技艺原理》中有相当一部分内 容涉及教师如何运用体态语的技能技巧。90 年代初,《教育评论》和《教育科学》等权 威刊物上发表了一些学者对教师体态语初步 探讨的文章,代表了此后人们研究的趋向。 此后,我国学者在教师体态语方面的研究首 先在数量上大幅增长,著作方面也表现出同 样的趋势。学者们要么在著作中辟专章论述 教师体态语,如《教学论新编》(吴也显主 编 , 1991 ) 、 《 教 学 艺 术 论 》 ( 李 如 密 , 1995 ) 、 《 教 学 言 语 学 》 ( 宋 其 蕤 等 , 1999)、《教师语言纲要》(蒋同林等 , 2001);要么系统地以专著形式论述教师体 态语,如《教师体态语言艺术》(李振村 等,1993)。
20世纪70、80年代是教师体态语研究的 发展时期。人们不仅进行理论探讨,还做了 一 定 的 实 证 研 究 。 如 Keith ( 凯 斯 , 1974) 把教师体态语纳入教师行为研究的范围;[2] 由 Weinstein & Smith ( 维 斯 顿 和 史 密 斯 , 1979)开展了以学校为基础的非言语交际的 调 查 ; D.Child ( 查 尔 德 , 1981 ) 从 心 理 学 的角度探讨了体态语同教学的关系; Woolfolk(沃尔弗克,1983)等人就教师在 教学和课堂管理中如何使用体态语进行了探 讨。[3]一些美国学者还积极地为中小学教师 开设有关体态语方面的指导课程,举办培训 班来推广他们的研究成果。
一、教师体态语研究的历史 虽然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也曾关 注过教师体态语,但真正开展研究是在50年 代之后。 首 先 是 在 美 国 , 受 体 态 语 研 究 专 家 R. Birdwhistell(伯德惠斯特尔)等人的影响, 教师体态语研究逐渐受到重视。20世纪50年 代人们对教师体态语进行了零散的研究;60 年代,人们对教师体态语的地位、作用等展 开了一系列讨论。如语言学家W.Rivers(瑞
在我国,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起着主 要指导作用的方法论,另外还有数学中的模 糊集合论。模糊集合论中用0到1之间的有序 实数表示隶属程度,由不属于到完全属于的 渐进变化就通过隶属函数反映出来。如可以 对教师和学生分别认可的体态语进行评价并 建立分析描述模型。国内研究以定性方法为 主,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辅之以观察法、 调查法、实验法,并开始采用质的研究方 法。首先,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对教师体态 语的运用和训练进行总结,提出了许多行之 有效的建议。如贺建成(1996)曾对一位老师 摸索出的“刺激——感觉——反应”模式进 行了个案研究,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启导和开 发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10]其次,观察法 中主要以时间取样观察为主,也有事件取样 观 察 , 如 佐 斌 (2002) 、 周 鹏 生 (2003)曾 以 时
认为教师体态语既可以从整体上来考 察,也可按一定标准进行分解。部分学者既 认可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体态语亦然;同 时认为教师体态语也可以从大类上进行分 解,并以教学中经常遇到的目光、手势、姿 势等进行经验性描述。如蒋同林、崔达送 (2001)认为可以先把空间作为分析教师体态 语的视觉感受面,再把时间看作视觉上可以 感受到的行为动静久暂的态,这样就可以进 行结构分析。
- 27 -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年第9期
间取样观察法研究教师体态语。第三,有关 调查研究和实验是很少的,一方面是条件不 具备,另一方面也是人们不愿意开展实证研 究的结果。有关教师体态语的实验研究涉及 的大都是教师体态语的作用问题,如王二平 (1986) 的 模 拟 电 视 教 学 的 实 验 、 佐 斌 (2002) 的师生互动研究中有关教师体态语的实验 等。要把教师体态语作为自变量或因变量进 行研究时必须考虑其他的变量,如文化变 量、学习和训练变量等。最后,人们还运用 质的研究方法尝试研究教师体态语,如王彦 (2002)的研究。
这三类观点都有自己的道理,但教师体 态语训练的有关结果大致支持第三类观点, 即既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师体态语,又可以对 教师体态语进行分解。
四、教师体态语研究的内容 1、教师体态语的分类 对教师体态语的分类是在借鉴人类学、 心理学对体态语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教师教 育教学的工作特点而提出来的。国内学者基 本上是借鉴国外学者研究结论进行分类的, 当然也有自己的见解,并在此基础上作了某 些增减。如K.W.Bark(巴克,1977)把体态 语分为动态的、静态的和有声的三大类;P. Ekman & W.Friesen(艾克曼和弗里森)按 照体态语的起因、用法和代码情况将体态语 分为象征性动作、说明性动作、情绪表露性 动作、调节性动作和适应性动作。P.Cooper (库珀,1988)则增加了近体距离、装束打 扮、身体接触等类型。[11]对教师体态语划分 的困难在于教育教学中的某些体态语是无法 确切归入某一具体类别的,而且不同分类之 间相互包容、渗透的现象仍然存在。 2、教师体态语的特点、功能和运用 在这方面,国内学者除了借鉴国外学者 有关体态语的特点及功能的解释外,还结合 教育教学经验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可以说教 师体态语的定性研究主要体现在这些内容 上。心理学家R.Brooks(布鲁克斯)经研究
- 28 -
周鹏生:国内外教师体态语研究之比较
认为,占很大比例的课堂交流是非言语性 的 。[12]美 国 学 者 M.Argle ( 阿 盖 勒 , 1972) 提出体态语的功能有三个方面:处理、操纵 直接的社会情境;辅助语言交际;代替语言 交际。[13]库珀(1988)据此列举了教师体态语 的辅助功能,如回应和强调、表明态度、对 学生对话的引导与控制等。[14]谭晓玉(1995) 概括出教师体态语具有补偿、强调、替代、 否定、重复、调节、预测和激励引发等功 能。
弗斯,1964)从外语教学的角度阐述了外语 教师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其中包括教师对所 教语言国家人们的举止、手势和面部表情等 的了解,从而引起教育界对外语教学中体态 语研究的高度重视,使体态语研究成为外语 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Allen & Ryan(爱 伦和瑞安,1969)在微格教学的设计中也就 运用体态语来配合言语行为进行了说明。[1]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年第9期
国内外教师体态语研究之比较
西北民族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学院 周鹏生
内容提要:对国内外教师体态语研究进 行比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研究历史上 看,我国研究比较晚,且以借鉴为主;在研 究方法上,国外学者倾向于采用实证的方 法,而国内学者乐意用定性研究法;国内外 学者研究时的理论出发点主要是可分解论、 整体论和折衷说;在研究内容上,国内学者 除了借鉴国外研究结论外,还提出了自己的 见解。最后在分析教师体态语研究中存在问 题的基础上,对今后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