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
论《周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及当下启示
![论《周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及当下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ad3ca784fe4733687e21aaeb.png)
论《周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及当下启示《周易》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文化之根,它孕育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象数思维象数思维,指运用带有直观、形象、感性的图像、符号、数字等象数工具来揭示认知世界的本质规律,通过类比、象征等手段把握认知世界的联系,从而构建宇宙统一模式的思维方式。
象数思维将宇宙自然、社会历史、生命人心的规律看成是合一的、相应的、类似的、互动的,借助太极图、阴阳五行、八卦、六十四卦、河图洛书、天干地支等象数符号、图式构建万事万物的宇宙模型,“象数”不是单一的、单纯的人或事物的符号模型,而是涵括了天、地、人即宇宙万事万物的符号模型,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全息性。
象数思维以物象为基础,从意象出发类推事物规律,以“象数”为思维模型解说、推衍、模拟宇宙万物的存在形式、结构形态、运动变化规律,对宇宙、社会、历史、人生、人心、生命……做宏观的、整合的、动态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普适性、包容性。
象数思维对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尤其是对中医学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无论是临床实践还是理论探讨,中医学均离不开“象数”思维。
可以说,象数思维涵盖并体现了中医学整体、中和、变易、直觉、虚静、顺势、功用等思维的特点,是中医学思维方法的核心。
象数思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表现在藏象、病机、诊断、治则、本草、针灸等各个方面。
象数思维的主要特征;通过“象”和“数”来表征或蕴示某种事理,以此来认识和把握外延界限模糊的同类事物。
《周易》中的象:阴阳之象、卦爻之象《周易》中的数:天地之数、自然之数、奇偶之数、河图之数、洛书之数2、象数思维的基本环节:立象尽意,取象比类,由象达理(观物、取象、运数、类推)乾坤两卦:观物:观察天和地取象:抽象为乾坤两卦运数:用数阐释乾刚健、坤和顺之理比类:与君子相比较乾为父、为马、为首、为西北等。
坤为母、为牛、为腹、为西南等《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篇」03-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周易篇」03-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291aac37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0.png)
「周易篇」03-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叫做:国学易经,「易经」和「国学」经常都会同框出现。
易经我们就不解释了,国学乃一国之学,是能担得起国之重器之学问,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中国传统文化。
那么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它们到底有什么关系?何谓传统文化什么是易经,在前面的章节已有做介绍,这里来看看什么是「传统文化」,它有一个比较官方的解释: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简单理解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决定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三观。
它是我们的祖先,探索人与人相处,人与自然相处,这一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套: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这些都镌刻在我们的文化基因中,我们的基因来自父辈,父辈的基因承自祖辈,祖辈的基因源于三皇五帝。
“文化”这个概念,在中国典籍中,第一次是在《易经》中提到的,“贲卦”彖辞中是这样说的:「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字面意思就是:日月交替,天行不息,这是天文;常变常新,日久成俗,这是人文。
观天象,而知道四时变化,观人事,而可以教化群生。
这就是“文化”,将天地之道,人事之道,总结下来,传于后世,教化世人。
而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有起源,有发展,有沉淀,有岁月风霜的基础上,大浪淘沙后留下的精华。
它与时俱进,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给每个历史阶段的人们,都能提供养分。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我们文化长河中的主角《易经》。
文化长河中的主角按神化传说,我们人都女娲造的,正经讲我们被称为炎黄子孙。
我们的文化是从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是那里传下来的,我们脚下这片土地,被称为华夏大地,中国的第一个王朝,是夏朝,地处中原,所以我们又叫中华儿女,华夏子孙。
要去寻找我们文化的根源,那么就要弄明白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主画了这张关系图,来帮大家梳理一下,从盘古开天辟地,到诸子百家争鸣的文化传承过程:红色部分为权力传递方向,虚线省略中间亲缘人物盘古时代「盘古」:盘古,是中国神话中的创世之神,开天辟地,化生万物。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f7eb73162f60ddccda38a0ea.png)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化得以延承的灵魂,是国人乃至世人思想的基因。
从他产生的那天起,就在不知不觉简,影响了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做事准则,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他就像一个风向标,已经像血液一样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所在。
易经之所以能位于五经之首,就在于他的博大精深。
关于易经的由来,经历了上古伏羲氏、中古神农氏、下古轩辕黄帝三代,总结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形成了太阳月亮,山水,男根女阴相对的万物空间。
到了夏商周时代,经周文王姬昌不断总结演变,形成了六十四卦,就是周易。
至此,易经世历三古,人更三圣,才有了从迷信到理性,从巫术到哲学的重大飞越,逐渐成为中国哲学的理论根基。
易经的思想讲究阴阳相济,刚柔有应,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以阴阳两爻为基本符号,以及由八卦中任意两卦交相叠合而成的六十四卦为基本图形,来说明宇宙万物的一切现象,并通过占筮来启示天道,人道,地道的变化规律。
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间一切事物的变化无不因时因地或成阳刚,或成为阴柔,而这一阳刚阴柔的变化法则,正是宇宙的法则,人生的法则,也就是天理和人道。
易经天地人三才,天道地道人道的变化法则,正是宇宙应遵循阳刚阴柔无穷变化的法则,变易而不易,复杂而简易,在变化中生成发展,在反复中保持和谐统一。
这一刚健中正,无穷无尽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正是宇宙精神的所在,也是人生立身处世的原则。
人若能以宇宙的自然法则来确立自己的行为规范,就会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而知变,应变,适便,自强不息,给人类社会带来发展。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易经更是现实人生的指南,趋吉避凶的宝典。
但是现代社会易经并不为更多的人所熟悉,里面有很多原因,但归结起来有两点:一是因为易经有一套逻辑符号,术语卦名,如阴阳,九六互变,乘承比应错综复杂等,大多人们不了解所表达的是什么含意。
二是因为一些江湖术士的故弄玄虚,将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翻来倒去,顺推逆数,歪曲了易经本意。
周易的文化地位与影响力
![周易的文化地位与影响力](https://img.taocdn.com/s3/m/009f20b9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3.png)
周易的文化地位与影响力周易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独特的文化地位。
作为一种古老的哲学体系和预测方法,周易通过阐述宇宙的演化规律和人类行为的道德准则,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周易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不可忽视。
周易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与诗、书、礼、乐并称为“六艺”。
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思想。
周易的核心思想是“道法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顺应宇宙规律。
这一思想对中国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周易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周易对中国的政治、军事和社会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易经》中的“卦”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和军事决策中,成为古代统治者和将领的重要参考。
其次,周易还对中国的文学、艺术和建筑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古代文人墨客将周易的思想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使其具有更深刻的哲理内涵。
同时,周易的思想也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布局和设计产生了指导作用,如风水学的发展就与周易密切相关。
此外,周易还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周易注重观察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变化规律,强调“变化无穷”,这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密切相关。
中国人常常强调“随遇而安”、“变通应变”,这种灵活应对的思维方式正是受到了周易的影响。
周易的思想也对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影响,如饮食、穿着、婚嫁等方面都有着周易的影子。
最后,周易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力也不容忽视。
尽管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周易的预测方法受到了质疑,但其核心思想仍然具有普世价值。
周易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顺应宇宙规律,这对于当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因此,周易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总之,周易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独特的文化地位。
它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中国古代政治、军事、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产生了指导作用。
易经文化传统
![易经文化传统](https://img.taocdn.com/s3/m/aa9bc06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6e.png)
易经文化传统
易经,又称《周易》,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智慧之光”。
易经是一部古老的哲学经典,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以八卦和六十四卦为基础,通过对阴阳、五行、变化等概念的阐释,揭示了宇宙万物的规律和人生道路的智慧。
易经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自古以来,易经就被视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易经所蕴含的智慧和哲学思想,贯穿于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医学、建筑等各个领域,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易经文化传统不仅在中国古代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在现代社会也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世界的全球化和文化的交流,易经文化也逐渐被世界所瞩目。
其智慧和哲学思想被认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易经文化传统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更在于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指导。
易经所阐述的“道法自然”、“知行合一”、“变通适时”等哲学思想,不仅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更是对当代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改善的重要指导。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易经文化传统,传承和弘扬其智慧和哲学思想。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易经,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人生道路,指导社会发展,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易经文化传统,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当代社会的宝贵财富。
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和弘扬易经文化传统,让其智慧和哲学思想继续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周易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周易对中国文化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4255a5c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60.png)
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占卜典籍,它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周易的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的政治、哲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
周易的主要思想是“天人合一”,即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人的行为与天地宇宙的运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周易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并通过观察天象、占卜来预测未来,以便做出恰当的决策。
周易的思想还影响了中国的哲学思想,例如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均受到周易的启发。
周易的思想还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文学、艺术、医学等领域。
周易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它被广泛认为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并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易》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周易》对传统文化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73ffb2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8.png)
《周易》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周易》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著作,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深远。
它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统文化、社会制度、艺术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首先,《周易》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于它的哲学思想。
《周易》的核心思想是“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这是一种对宇宙万物形成和变化的解释,其中运用了阴阳、五行等哲学概念。
这种思想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中国古代哲学、医学、农学、军事等领域的重要理论基础。
它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塑造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其次,《周易》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于它在社会制度中的应用。
《周易》的八卦理论被应用于四化八字、八字命理、风水等方面。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八字命理和风水相信能够帮助人们预测命运和改变运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个人和家族的决策。
八字命理和风水的使用,不仅影响着个体的生活,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
此外,《周易》对于中国传统艺术也有重要影响。
包括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都受到《周易》的影响。
在书法方面,中国古代书法家常常以易经中的八卦和64卦作为创作的灵感和主题。
在绘画方面,八卦和64卦的形象被艺术家绘制成图案,作为装饰物或艺术作品出现。
在音乐方面,《周易》也对传统音乐的创作有重要影响,许多古琴曲、笛子曲等乐曲都以易经的理念为基础。
总之,《周易》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著作,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哲学思想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人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社会制度中的应用,影响着人们的决策和生活。
同时,它对传统艺术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题材和表现手法。
因此,《周易》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可忽视,它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42ca26e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00.png)
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受尊崇和重视的一部经典著作,被誉为“易经之祖”,被广泛应用于哲学思考、命理预测、人际关系和管理决策等多个领域。
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其次,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命理预测和卜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易经中的六十四卦,是通过六爻二卦的组合形成的,每个卦象代表一种特定的象征含义,也代表着一种特定的人生状态或情况。
通过对六十四卦的排列组合,可以得到六爻六十四卦的卦象,进而通过对卦象的解析和卜筮推演,预测人的命运和事件的发展走向。
这种命理预测的方法,基于对宇宙规律的理解和把握,被广泛应用于历史人物的命运预测、事件发展的预测等方面,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生的认知和追求。
第三,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际关系和家庭观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易经中的六十四卦,通过卦象中的三爻和爻辞的解读,涉及到了许多与人际关系和家庭观念有关的内容。
易经强调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强调亲情、友情和爱情的重要性,通过对卦辞的学习和体悟,人们可以在处理人际关系和家庭问题时,得到启发和指导。
易经中提到的“君子修德”、“不违乎宗庙之祀”等观念,也提示了人们在家庭生活中尊重传统、注重亲情的重要性。
因此,易经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际关系观念和家庭价值观念的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四,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管理决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易经中强调力量的均衡和变化的规律,通过对六十四卦的解析和学习,人们可以从中获得一种灵活而有效的管理决策方法。
易经的观念如“行事不佩二心”、“威德兼备”等,提示了人们在管理决策中应当注重道德和利益的统一,注重公平和智慧的运用。
因此,易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管理决策的思考和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于个体和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一种哲学思考的体系,对于人类存在的终极问题提出了一种思考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命理预测和卜筮的工具,对于人们认识自己和预测事件的走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https://img.taocdn.com/s3/m/cbeb166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b.png)
《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周易》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被誉为“经史之宗”。
它是一部兼具哲学、卜筮和宇宙观的书籍,主要内容围绕着“易天地,易日月,易四时”的思想展开,通过八卦和六十四卦的解释,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生的变化规律和命运的预测。
《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影响了中国的思想、宗教、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
首先,《周易》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它提出了“一易得天下,乾坤定位焉”的思想观念,主张“天人合一”,即人应当顺应自然的道理和规律,与之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心灵与宇宙的和谐共生。
这种思想观念对于中国古代的儒学、道家、佛教等各个思想流派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之一其次,《周易》在中国传统卜筮文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周易》中的八卦系统,以及六十四卦的解释和卜筮方法,被用于预测吉凶祸福、判断时运、决策抉择等方面。
尤其在中国古代,很多重大决策和事件都要借助《周易》进行卜筮预测,例如判定君主的吉凶、筹划国家大事、选定婚姻对象等。
这种卜筮文化一直延续至今,尤其在农历新年时,人们会使用《周易》的卦象进行卜卦,以求吉利和顺利。
再者,《周易》在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人们常常借助《周易》来解读天降灾难或求取神明的指引。
同时,《周易》中的宇宙观和道德观也渗入到了中国的神话传说中,成为了塑造许多神仙、神话角色的重要素材。
例如《封神演义》中的角色就包括了《周易》中的八卦人物,这些神话故事在中国文化中影响极大。
综上所述,《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影响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卜筮文化、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
作为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经典著作,《周易》不仅为中国老百姓提供了生活智慧和生活指南,同时也为世界上其他文化体系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
《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https://img.taocdn.com/s3/m/e9f7274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48.png)
《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周易》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经典之一,被誉为“五经之首”。
它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从历史、哲学、文化三个方面来探讨《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首先,《周易》的历史地位不可忽视。
作为一部最早的六经之一,《周易》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它是以“易”为核心的系统性的哲学著作,记录了人类对宇宙规律的探索和顺应。
众所周知,《周易》分为卦、爻、象、文等四个部分,由象征阳和阴的刚爻和柔爻组成六十四卦,以图形象地反映变化的规律。
这种思维方式高度概括了宇宙万物一统而化的哲学观点。
此外,《周易》中的“易学”方法也对后世的卜筮、风水等方面的实践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最后,《周易》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人民一直以来都将《周易》视作一种智慧的源泉,并将其作为指导自己行为的准则。
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通过占卜、解卦来寻求内心的平衡和疏导困扰。
此外,《周易》还对中国的文学、音乐、书法等艺术形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都融入了《周易》的哲学思想,使得作品更具有深度和内涵。
综上所述,《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思想内涵、实践方法以及适应性使其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周易》,人们可以获得智慧和指导,掌握生活的规律,追求自我修养和人生境界的提升。
因此,《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不可低估,对于了解和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独特之处具有重要意义。
周易的地位与意义
![周易的地位与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c62601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8.png)
周易的地位与意义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易经”、“变易”、“阴阳之学”。
它是一部讲述宇宙发展和人生命运规律的经典文化著作。
周易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复杂的符号系统、玄奥的解读方法,对各个时代的学者和思想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周易的地位及其意义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我们来讨论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周易被视为一部经典之作,它具有独特的地位和重要的历史意义。
首先,周易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座丰碑。
通过分析卜辞和爻辞,周易向人们揭示了宇宙的起源、宇宙变化规律以及人类命运的演进过程。
它涉及到哲学、宗教、政治、军事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学术价值。
其次,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核心。
周易以阴阳二元对立为基础,以八卦和六十四卦为主要符号系统,构筑了一个描述宇宙和人生命运的完整框架。
它通过展示万事万物的发展过程,揭示了阴阳的互动与变化,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周易通过阐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强调了道德、伦理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性,深深渗透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中。
再者,周易在中国古代学术中具有深远影响。
自周易问世以来,不断有学者钻研其中的奥秘,对其进行解读和研究,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学派和学说。
早期的学派有朱熹的理学,后来有王夫之的文化大统一理论,还有李浩洌的象数学说等。
这些学派在它们各自的时代都对社会思潮和学术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周易更成为了其他学科如历史、哲学、政治、文学的研究对象,并通过与这些学科的结合,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周易还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周易以图象化的方式表达了复杂的思想内容。
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分析和解读,使抽象的哲学概念变得易于理解和透彻。
这种形象化的思维方式,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宇宙和人生的深层次规律,从而提升人们的智慧与见识。
其次,周易强调了宇宙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
通过揭示阴阳互动的规律,周易告诉人们要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bd07d891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2.png)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涉及各个方面的道德、哲学、艺术等。
而易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远古时期,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
本文将从易经的背景、基本原理和应用等方面来探讨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易经的背景与起源易经,全称《周易》,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著作,记载了古人对自然、人事、社会等诸多方面的观察和思考。
它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如伏羲、神农等对宇宙万物的领悟。
后来,随着商代的兴起,易经逐渐形成了卜筮的用途,成为古人研究人事吉凶的工具,并逐渐发展出六十四卦的形式。
二、易经的基本原理易经的核心思想体现在“阴阳”和“五行”两个概念上。
阴阳是指事物存在的两种对立但又统一的属性,象征着万物的变化和发展。
而五行则是对宇宙万物的分类系统,包括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与四时、方位、五脏等相互关联。
易经通过阴阳和五行的组合,形成了六十四卦的排列组合,每一卦都代表了一种特定的象征与寓意。
三、易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易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首先,易经是中国古代先贤智慧的结晶,包含了古代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等智慧的结晶,他们通过观察自然和总结人类社会的经验来编纂易经,可以说易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易经是道家、儒家等各派思想的重要基础,对于这些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再次,易经贯穿着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和价值观,对于塑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风貌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易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易经作为一种智慧的体系,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无论是在个人修身养性、家庭和谐、社交交往等方面,易经都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考问题和解决困惑的方法。
比如,在面临抉择时,可以通过摇卦和解读卦象来询问易经的指引;在整理家居布置时,可以采用易经的理念来营造和谐的居住环境;在社交场合中,可以借鉴易经的原理来处理人际关系等。
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db4561a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0.png)
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周易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誉为“易学之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周易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得出了一些关于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心得体会。
首先,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体现在其思想体系的构建上。
周易主要研究的是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和人类生活的智慧,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思想相契合。
周易通过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形式,揭示了宇宙间各种事物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规律,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体观念和宇宙观念。
其次,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还表现在其实践应用的广泛性上。
周易作为一门实用的学问,被广泛应用于卜筮、决策、医学、农业等各个领域。
在古代,人们通过卜筮来预测未来的变化,通过周易的指导来制定决策和规划,通过八卦的应用来调整自然界的阴阳平衡。
这些实践应用的经验积累和传承,使得周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再次,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还体现在其道德伦理观念的传承上。
周易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主张顺应自然、守正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道德、忠诚等价值观相契合。
周易中的“君子”概念,强调个体的修养和道德修为,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之道相呼应。
最后,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还体现在其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上。
周易作为一部古代经典著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周易的思想和方法被后世学者广泛研究和传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同时,周易的研究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综上所述,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体现在思想体系的构建、实践应用的广泛性、道德伦理观念的传承以及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等方面。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深刻认识到周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也意识到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通过对周易的研究,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也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念。
《周易》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周易》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https://img.taocdn.com/s3/m/4b89b541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7.png)
《周易》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周易》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文化价值,并在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周易》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进行探讨。
首先,可以从哲学和思想角度来看,《周易》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源头之一、《周易》通过八卦和六十四卦的组合和变动,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规律,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哲学体系。
其中的“易有太极,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的观念,成为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观念认为宇宙万物都是无限变化的,揭示了事物的相互转化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深化了人们对世界和人生的理解。
同时,《周易》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通过变卦与不变卦的变化,使人能够感知一切万物的变化,达到心灵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这种观念对于后世的哲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还可以从文学艺术角度来看,《周易》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周易》的文本具有高度的艺术性,透过卦辞和爻辞的描绘和表达,使人们能够产生强烈的感受和共鸣。
其中的象数之学,通过对八卦的具象化和描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
例如,“君子居右以为良位,无不利也”,“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这些表达简练而含义深远,可以让人们从中领悟到人生、伦理和处世的道理。
不仅如此,《周易》的文本还被广泛应用于书法、绘画等诸多艺术形式中,成为传统文化艺术创作的重要素材和灵感之源。
此外,《周易》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还体现在它被广泛用于相命、风水等方面。
相命和风水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学问和实践,而《周易》作为源头之一,为这些学问和实践提供了基础和理论支持。
从相命的角度来看,《周易》中的卦辞和爻辞经常被用于推算和解读一个人的命运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所以《周易》通常被称为相命的根本经典。
而从风水的角度来看,《周易》的八卦系统在布局和设计风水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风水讲究地与人的和谐关系,而《周易》的八卦系统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规律,可以帮助人们找到最合适的布局和设计方式,以达到和谐与发展的目标。
《周易》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周易》对传统文化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685e2c789eb172ded63b7aa.png)
《周易》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周易》是一部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典籍。
《周易》为汉、唐、宋明的文化学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直至今日,仍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主要是因为在经.传中的辨证思维是深刻而又丰富的,对事物的变化过程.事物之间的关系.对立统一规律都有深刻的明确的论述。
所以它影响到中国文化各个方面,在哲学.艺术.科学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在春秋战国时期,《周易》已为各国卿大夫所传诵。
《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晋师救郑",知庄子评论云:"此师殆哉!"引用《周易·师卦》:"师出以律,否臧凶"。
又昭公元年"晋侯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引《周易·蛊卦》:"女惑男,风落山"云云。
此外以《周易》进行占卜的事例尚多,足证《周易》在春秋时已流传于周、鲁、秦、晋诸国了。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象》、《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
这当是根据当时儒家学者的传说。
《大传》对"上下经"作了较详的诠释,提出了许多非常深刻的哲学观点,从而使《周易》成为一部哲学典籍。
《庄子·天下篇》说:"《易》以道阴阳"。
其所谓《易》显然包括上下经与《大传》。
《汉书·艺文志》著录"《易经》十二篇",颜师古注:"上下经及十翼,故十二篇"。
"上下经"及"十翼"统称为《易经》了。
《周易》的一个特点是提出了一个博大深微的天道论。
《论语》和《孟子》中关于天道的言论很少,在先秦儒家典籍中,惟有《周易》含有较详的天道论。
对于天地的本原,对于天地万物的普遍规律,都提出了精湛的观点。
这些学说补充了《论》、《孟》的不足,为后儒建立本体论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周易八卦课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周易八卦课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https://img.taocdn.com/s3/m/4c7bbff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a0.png)
周易八卦课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周易八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智慧。
通过学习周易八卦课程,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本文将从易经基本概念、八卦图解、六十四卦辞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探讨周易八卦课程对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一、易经基本概念易经,又称《周易》,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内容包括了八卦、六十四卦等。
易经由周文王整理而成,是一部深奥的哲学著作,涉及天地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人类命运模式等重要议题。
学习周易八卦课程,首先需要了解易经的基本概念。
易经的核心概念是八卦,八卦是一种由阴阳和爻象构成的符号系统。
其中,阴阳代表了宇宙间两种相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力量,如太阳和月亮、昼夜等。
爻象则是由三个阴阳组合而成的象征,共有八种可能性,被称为八卦。
二、八卦图解八卦图是易经中的重要图像,它将八种爻象以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我们理解易经的理论。
八卦图由内外两个圆圈组成,内圈代表地卦,外圈代表天卦。
地卦和天卦相互嵌套,共同构成了八卦图。
八卦图中,每个卦象都有独特的含义和象征,如坎卦代表水、乾卦代表天、震卦代表雷等。
通过深入解读八卦图,我们能够了解每个卦象的特点和涵义,进而理解易经的思想。
三、六十四卦辞除了八卦图之外,六十四卦辞也是学习周易八卦课程的重要内容。
六十四卦辞是易经中对于每个卦象进行的诠释和解释,帮助人们理解其所蕴含的哲学意义。
六十四卦辞中的每篇文章都有独特的主题和故事,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文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易经的智慧。
例如,《乾卦》中讲述了天之道,呼应了乾为天之象征;《坤卦》则探讨了地之道,对应了坤为地之象征。
通过学习六十四卦辞,我们可以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秉持的价值观和处世原则,例如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等。
这些原则对于我们的生活、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结语:总而言之,周易八卦课程对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易经基本概念、八卦图解和六十四卦辞,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和智慧所在。
历史文化:了解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十大代表作
![历史文化:了解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十大代表作](https://img.taocdn.com/s3/m/1b6704fe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b3.png)
历史文化:了解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十大代表作1. 《周易》《周易》,又称《易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典籍之一。
它是通过卜筮与人类命运之间的关系来阐述宇宙演变和道德观念的一部书。
周易被视为古代哲学、宗教与玄学的重要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
2. 《诗经》《诗经》是世界上最早的现存诗集,记录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诗歌作品。
该书包含了305篇不同风格和主题的诗歌,以其简洁明快、深入人心的表达方式而闻名于世。
3. 《论语》《论语》集中了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学生言行之录。
这部书以对话形式展示了孔子提出的伦理道德观念和政治理论,被视为儒家思想教义的基石。
4. 《庄子》《庄子》是由中国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周创作或整理而成的哲学文集。
作品以幽默诙谐、引人深思的寓言和对人生哲学的探讨而闻名,被誉为中国道家思想的代表之一。
5. 《史记》《史记》是由中国西汉时期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它是中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在书中广泛地记录了从上古到西汉初年的历史事件,被视为后世历史文献编写的典范。
6.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著作之一,由战国时期军事家孙武所作。
这本书主要讨论了军事策略、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内容,在世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7. 《四书五经》《四书五经》,也称儒家经典,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以及《易经》、《尚书》、《礼记》、《周礼》和《诗经》,是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8. 京剧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最有影响力的一种形式。
它采用了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作为题材,注重表演艺术技巧和舞美意境,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9. 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运笔流畅和旋律感强烈的笔画展示文字之美。
它是古代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10. 昆曲昆曲是中国古代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它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方式,结合了音乐、舞蹈、戏剧与文学等元素,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珍贵的艺术遗产。
周易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周易与传统文化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aa8e48da0116c175f0e4877.png)
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一、中国传统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高校教材《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归为三点:①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②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③厚德载物与中庸尚和。
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天人这中,人是重点,人要去认识天道,实践天道,体现天道,参与天道其中,最终实现天人合一。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本出自《易传》的两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君子为什么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因为天行刚健有为,地道柔顺宽容,君子只不过是在法天则地而已。
至于中庸尚和,它本来也是上天的品质之一,中就是度,就是和,就是适可而止,不偏不依,老子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不就是不偏不依的中道吗?昼夜的交替,寒暑的变化,草木的枯荣,不都是上天中和的体现吗?因此,就其实质与其追求的最高标准而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一而不是三,这个一,便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之中,包含着人本主义,包含着自强不息,包含着厚德载物,包含着中庸尚和。
天人合一是说天道与人性息息相通,和谐统一。
为什么呢?《中庸》日:"天命之谓性"。
天命就是天道、天性,即天的意志、天的规律,换言之,即自然规律、客观规律。
古人认为,上天的规律就是人性的本源,故而上天的规律也就是人的本性。
人的这种天性不仅与生俱来,而且不论贤愚,人人都有。
宋代某尼的《悟道诗》云:"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字面看是说寻春,其实是说悟道。
道在哪儿?就在心中,然而后天的种种世俗的欲望埋没了人的本性,人离天道越来越远,以致于有事难成或一无所成,要想人生有成,必须如老子所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也就是客观规律,人逐渐去除后天所沾染的私欲杂念,就能明净本心。
周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周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e6a47ce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98.png)
周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经典之一,对中国的哲学、政治、伦理、文学、艺术、医学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哲学方面,《周易》强调了“变易”的思想,认为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是无穷无尽的,因此人们应该顺应自然、适应变化,以达到“生生不息”的境界。
同时,《周易》还强调了“阴阳”的思想,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两面对立统一而成的,阴阳的相互转化和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这些思想对中国的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哲学的基本观念之一。
在政治方面,《周易》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周易》中的“乾坤篇”等章节讲述了君臣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君主的道德品质和智慧,对中国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周易》中的“无为而治”等思想也对中国的道家思想和墨家思想产生了影响。
在伦理方面,《周易》中的“乾篇”等章节强调了君子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对中国的道德伦理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周易》中的“时中”思想,即要求人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情境下采取不同的行为准则,也对中国的道德伦理思想产生了影响。
在文学方面,《周易》中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对中国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周易》中的“生生不息”、“阴阳”等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文学作品中,成为了中国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
在艺术方面,《周易》中的“变易”和“生生不息”的思想也被广泛地运用于艺术创作中,成为了中国艺术的重要表现之一。
例如,中国的山水画、书法、音乐等艺术形式都体现了《周易》中的哲学思想。
在医学方面,《周易》中的哲学思想和理论也对中国的医学发展产生了影响。
例如,《周易》中的“阴阳五行”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中。
总之,《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经典之一,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在哲学、政治、伦理、文学、艺术、医学等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也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要学习周易?
3.就个人自己而言,涵养道德,变化气质。
4.理解生活本身:为现实社会服务,活学活
用。 5.进一步研究《周易》的需要。
学习《周易》的方法
(一)以经传为本,打好基础
(二)学习易学史,对易学有个整体的把握 (三)象数义理兼顾
(四)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结合
课程内容结构
夏朝易经——《连山》 商朝易经——《归藏》
周朝易经——《周易》
《周易》的基本构成
(一)周易《古经》
符号系统 (卦爻画——象数) 文字系统 (卦爻辞——义理) 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上经与下经
(二)易传(十翼)
彖传(上、下) 象传(上、下) 文言传(乾、坤) 系辞传(上、下) 说卦 序卦 杂卦
(二)众学之源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易道广大,无所
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 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 说。”
为什么要学习周易?
1、从宏观上讲,为了弘扬传统文化。
《周易》当中蕴涵着宇宙人生的大道理。易
学研究的任务是发掘其中的大道理,使圣人 之道发扬光大。 (1)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 (2)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 2.从微观上讲,为《周易》正名。
六十四卦
由八个单卦以不同的次序两两重合、就产生
了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分别由六个爻组成, 也叫别卦或重卦,其中由八个单卦自身相重 所成的六爻之卦,也叫做纯卦,其卦名同单 卦。
文王《周易》卦序
上经:1乾 2坤 3屯 4蒙 5需 6讼 7师 8比 9小畜 10履 11泰 12否 13同人 14大有 15谦 16豫 17随 18蛊 19临 20观 21噬嗑 22贲 23剥 24复 25无妄
03、丙寅 08、辛未 13、丙子 18、辛巳 23、丙戌 23、辛卯 33、丙申 38、辛丑 43、丙午 48、辛亥 53、丙辰 58、辛酉
04、丁卯 09、壬申 14、丁丑 19、壬午 24、丁亥 29、壬辰 34、丁酉 39、壬寅 44、丁未 49、壬子 54、丁巳 59、壬戌
05、戊辰 10、癸酉 15、戊寅 20、癸未 25、戊子 30、癸巳 35、戊戌 40、癸卯 45、戊申 50、癸丑 55、戊午 60、癸亥
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
儒家以它为“五经”(《易》、《书》、
《诗》、《礼》、《春秋》)之首,道家以 它为“三玄”(《老》、《庄》、《易》) 之一。 (一)五经之首,大道之源 (二)众学之源
(一)五经之首,大道之源
《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化典籍之一,在
汉代被列为“五经”之首。三千多年来,它 在中国文化史上一直放射着智慧的光芒,在 东方各国有其广泛影响。十七世纪传到西方 后,在西方世界也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 无论国内国外,都掀起学习《周易》的热潮。 一部古代文化典籍有如此持久的魅力,在世 界文化史上可谓罕见。
先天八卦卦序
《说卦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
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 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先天八卦方位图
后天卦序
《说卦传》:“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 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
齐也者言万物之絜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 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 盖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 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 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 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 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 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中国书店) 《易学哲学史》(朱伯崑 华夏出版社) 《周易哲学演讲录》(牟宗三 华东师大出 版社)
《周易》的基础知识
《周易》书名的含义 《周易》的基本构成
《周易》的含义
“易道周普”说(郑玄:《易赞》)
“周代之易”说(孔颖达:《周易正义》) 日月为易
变易、不易、简易
三部《易经》
后天八卦图
六十甲子:干支次序表
01、甲子 06、己巳 11、甲戌 16、己卯 21、甲申 26、己丑 3l、甲午 36、己亥 41、甲辰 46、己酉 51、甲寅 56、己未
02、乙丑 07、庚午 12、乙亥 17、庚辰 22、乙酉 27、庚寅 32、乙未 37、庚子 42、乙巳 47、庚戌 52、乙卯 57、庚申
主要经传释义
基本义理内涵 相关象数体例
大衍筮法简介
纳甲筮法简介
与其他传统文化的关联
课程要求
具备《周易》原文
准备筮法演示工具 记忆相关象数体例
熟悉易学发展历史
参考书目
《周易》(经传原文)
《周易概论》(刘大钧 齐鲁书社) 《神妙的周易智慧》(王新春
第二讲:八卦及六十四卦基础知识
八卦之象:
乾 天 健 父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 地 雷 风 水 火 山 泽 顺 动 入 陷 丽 止 悦 母 长男 长女 中男 中女 少男 少女
八卦之间的关系
按照《系辞传》“阳卦多阴,阴卦多阳”说,
八卦可分为阳卦和阴卦两种。 震 、坎 、艮 三卦皆一个阳爻,两个阴 爻,属于“多阴”,当为阳卦。 巽 、离 、 兑 三卦皆一个阴爻,两个阳 爻,属于“多阳”,当为阴卦。
周易与中国 传统文化
第一讲 《周易》概说
关于《周易》一书 学习《周易》的意义 课程主要内容与结构 课程要求及参考书目
关于《周易》一书
钱穆:“易经是中国一部最古最神易得到 研究的结果的书。” “周易”一词,最早记载于《左传》。 “周易”二字的理解:周,一是周普,二是 周朝。易,变化。
《易经》(《周易》古经)——殷末周
初 (1)符号系统(卦爻符号) (2)文字系统(卦辞爻辞)
坤
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 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安贞吉。 用六 利永贞。 上六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六五 黄裳。元吉。 六四 括囊。无咎无誉。 六三 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六二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初六 履霜,坚冰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