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传播学复习资料
教学目的
了解文化与传播的关系,并运用传播理论指导具体的文化传播实践。

了解和掌握文化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常见的文化传播现象。

教学方法与要求
教师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

要求同学利用网络查阅相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和课堂陈述,讨论和陈述记入平时成绩。

考核方式:
平时作业占30%——提交期中论文(15%)、课堂讨论(10%)、出勤5%
考试占70%
三次不到取消考试资格
第一讲文化与传播
第一章什么是文化
1. 文化
文化的涵义
文化的要素
文化的类型
1.1 文化的涵义
1.1.1 中国的文化概念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易·贲卦·彖传》
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解释说“人文”、“化成”有两个内容:一是指典籍,一是指礼仪风俗。

圣人之治天一,先文德而后武务。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刘向《说苑·指武》
“文化”是与“武力”相对的教化。

1.1.2 西方的文化概念
在欧洲,“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意是指人类对土地的耕作和农作物的栽培,文艺复兴以后,逐渐把人的培养称为文化。

(1)克莱姆——把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进行专门研究
1843 《普通文化学史》
1845 《普通文化学》
(2)泰勒—使文化被广大的学者作为研究对象
1865《文化的早期发展和历史》
1871《原始文化》
文化或文明,从人种志学的观点看,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习惯,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个人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性。

W.H.Kelley对此提出了以下的批评:
定义的方式有毛病,这种方式永远不能将概念所包含的全部内容都罗列出来。

整体一词不合适,文化的组成部分之间是有矛盾的,强调整体就只突出了和谐。

人类创造出的文化,不一定是为了改善生活,也有破坏的一面。

1.2 文化的要素
文化的基本要素
符号
语言
价值
规范
符号,是指能够传递事物信息的一种标志。

声音、文字、颜色或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物体等都是符号,它所代表的意义是超出其事物本身的。

代表中国的符号
语言,是一种字词的系统。

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则建构成符号。

语言能够使人储藏意义和经验,并传递这些遗产给下一代。

价值,是人们用以评判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与行为的标准。

是一个社会或群体中的成员所共有的区分事物好与坏、对与错、有用与否、可行与不可行的观念,它是决定社会或群体的理想和目标的一般的和抽象的观念,因此,也是文化的核心。

规范,是日常情境中指导行为的规则。

它调整着人类的行为,保证着人们交往的有序进行。

价值观一般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们平时看到的文化现象大多表现为规范。

规范是具体化、外在化的价值观,规范是特殊的、具体的、受特定条件限制的,是标准化的行为模式。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1.3 文化的类型
根据文化是否具有有形的载体: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

根据各种不同的文化在整个文化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

非主流文化——因为人种、民族、宗教、地区(外来人)、经济地位等特征,与周围主流社会形成明显差异的文化。

非主流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是主流文化的产物。

非主流群体不是自然长期存在的群体,所以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非主流文化。

非主流文化或者逐渐消失,或者被主流文化吸收,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犹如牛仔裤从西部走向全美国。

从蓝领阶层走向白领阶层一样。

非主流文化有直接对立于主流文化的,也有处在边缘位置的——同性恋、变性人。

主流文化的形成
主流文化是指在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文化,它体现了主流阶层的意识形态、信仰、价值观、利益,在社会中起主导作用。

主流文化不是指统计学意义上的人数,而是指代表了那些在社会上占有“被认为最有价值的和最必要的东西”的利益的表现形式。

大众传播媒介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总是代表主流文化的价值,这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责任、受众需要和媒介利益决定的。

大众传播媒介在传播主流文化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建构这种文化的过程。

非主流文化的表达
行为层面
非主流文化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另类、出奇、反传统:头发颜色、发型、街舞等。

芙蓉姐姐、木子美等。

思想层面
价值观的反传统、反习惯。

如对待爱情的态度:
《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下雨雪,乃敢与君绝。

言语层面
东东,好棒耶,MM,GG,BB等类似网上用语。

外来词与汉语混用等。

2. 传播
2.1 什么是传播
2.2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人类几乎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传播”
“(传播)没有只属于它自己的土地。

传播是基本的社会过程。


——威尔伯·施拉姆
2.1 什么是传播
从古代汉语来看
《北史·突厥传》:传播中外,咸使知闻。

“传”是“傳”的简写,周代金文中就有这个字。

“傳”字左边为“人”,右边为“六寸簿也”,右边上半部分为“牵马”,因此,“傳”字与人、牵马、六寸簿有关。

“播”原意是“播种”,表示人手将种子撒到田里,它的含义在历史上也曾有多种,如“撒也”、“扬也”、“布也”、“方也”、“弃也”、“迁也”等等。

谷种的“播”是在广大的田地上进行的,信息的“播”也应该是在大范围内实施的。

“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书·禹贡》
据考证,“传播”一词在我国出现于1400年前。

我国古代,使用“传播”一词并不广泛,大量使用“传播”是近代的事。

《北史·突厥传》:“传播中外,咸使之闻。


《宋史·贺铸传》:“所为词章,往往传播在人口。


强调传递、撒播。

从传播学家对传播的定义来看
我国的传播学家强调了两个共同点:
(1)传播是一种行为、活动或过程,具有动态性;
“事实上传播是信息在时间或空间中的移动和变化。


——戴元光、邵培仁、龚炜 1988年
“传播是由传播关系组成的动态的有结构的信息传递过程。


——沙莲香 1990年
“传播即传受信息的行为。


——张国良 1995年
(2 )信息是双向交流的
“传播是信息的双向流通过程,包括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两大类型。

——李彬 1993年
“传播就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


——徐耀奎 1990年
反应说。

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各种刺激的各不相同的反应。

“所有传播行为都旨在从特定的人物引出特定的反应。


——伯洛 1960年
互动说。

传播是把互不关联的事物联系起来的过程。

“所谓传播是人际关系得以成立的基础,又是它得以发展的机理。

就是说它是精神现象转换为符号并在一定的距离空间得到搬运,经过一定的时间得到保存的手段。

——库利 1909年
“传播可以定义为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


——格伯纳 1967年
共享说。

传播是传受双方对信息的共同分享。

2.2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2.2.1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
动物常用信号
气味
发光
超声波
声音
动作
动物传播只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被动的适应,而不能成为对自然界和自身进行能动的、创造性改造的因素。

2.2.2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口语传播时代
口语传播时代大致从人类摆脱“与狼共舞”的野蛮状态、组成原始社会开始,一直到文字的出现。

简言之,就是从人类开口说话到用手写字这一漫长时期。

语言是最为原始(早),简单,但也是最重要的沟通工具。

利用声音,并透过形体(手势),表情的辅助,传达所指对象的含意。

马拉松的由来
口语的产生无疑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过程,直到今天,口语依然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交流手段。

口语只能在很近的距离内传递和交流;
口语信息转瞬即逝,记录性较差,其保存和积累只能依赖人脑的记忆能力。

口语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巨大限制,只能适用于小规模的距离社会群体或部落内的信息传播,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单纯的口语传播便无法满足客观的需要。

事实上,即使在以口语传播为主的时代,口语也并不是唯一的传播手段。

为了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越来越大的环境空间,人类不断发明和采用了一些早期的媒介工具,例如擂鼓、烟火、结绳记事等等。

文字传播时代
利用实物做为媒介,传播信息,如结绳记事,可以将数量加以记录。

这些原始媒介的功能已接近文字,意味着人类社会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文字是人类发展史上第二座重大的里程碑,如果说语言的产生使人类摆脱了动物状态,那么文字的出现则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更高的文明发展阶段。

(一)文字的出现
这个阶段从文字的发明延伸到印刷的兴起。

文字是语言后的第二中媒介,它的发
明即使传播活动又使人类社会发生重大突破。

文字起源于绘画,最初的文字都是从绘画演变来的。

我国《易经·系词下》中有“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的记载。

日本历史上则有过“结绳时代”。

在文字产生以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经历过结绳记事的时期。

据古书记载为:“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之多少,随物众寡”(《易九家言》),即根据事件的性质、规模或所涉数量的不同结系出不同的绳结。

1、楔形文字:目前所知,文字最早出现于两河流域,最初是一种象形字,发明这种文字的应是苏美人(Sumerians)。

目前所知最早以楔形文字记下的文献大约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

楔形文字由于多在泥板上刻画,所以线条笔直,后来为求方便,书写者使用了芦韦杆来压印在泥板上,因而字的笔画都成为具三角形的线条,如同楔形,而字形也趋向统一而固定。

3、图画:旧石器时代,距今2万2千年前,法国南部的拉斯科(Lascaux)洞穴壁上,人类绘制了现今所知的第一批图画。

这个壁画包括了原始野牛,奇异的独角兽,鹿,公牛,野马,鹿头等等。

而人类的文字要过了1万7千年才出现。

另外也可以在木板上,泥板上作画传播与交流讯息。

印刷传播时代
这个阶段从印刷媒介的形成,延续到广播的出现。

文字出现以后,人类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手抄传播阶段。

印刷时代的到来是建立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作出的两大贡献。

早在公元105年,中国东汉时代的蔡伦就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造出可结实耐磨的植物纤维纸。

在公元7世纪的唐代,中国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

1045年,宋代的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元代和明代,中国又先后出现了木活字和造纸术广泛流传到东亚和西方各国,为推动世界文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5世纪40年代,德国工匠古登堡在中国活字印刷和油墨技术的基础上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并把造酒用的压榨机改装成了印刷机,才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

在欧洲工业革命中,印刷技术不断革新,迅速跨越了人力生产而进入机械动力和电力生产的阶段,印刷时代此时才真正来临。

印刷机的出现催生了近代报刊,伴随着读写能力的普及,印刷媒介开始在社会变革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20世纪,印刷媒介已经高度普及,书籍、报纸、杂志等出版物作为人们每天获取信息、知识、娱乐的基本渠道之一,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大的影响。

电子传播时期
1837年,美国人塞缪尔·摩尔斯发明了第一台实用电报机。

1844年,当美国第一条电报线开通时,摩尔斯从华盛顿向巴尔的摩发出了第一封电报,其内容是《圣经》中的一句话:“上帝啊,你究竟创造了什么!”
电子媒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是指一切依靠电流传播信息的媒介;狭义专指公共性的媒介,传播学里通常用的是狭义。

迄今为止,电子传播时代已经发生了三次飞跃:
一是20世纪初的广播
二是20世纪中的电视
三是20世纪末的网络
如果把人类的历史共有100万年,假设这等于一天。

1天=100万年
1小时=41666.67年
1秒钟=11.57年
那么这一天中,人类文明的进展如下:
晚上9点33分,出现了原始语言(10万年前)
晚上11点,出现了正式语言(4万年前)
晚上11点53分,出现了文字(3500年前)
午夜前46秒,古登堡发明了近代印刷术(1450年)
午夜前5秒,电视首次公开展出(1926年)
午夜前3秒,电子计算机、晶体管、人造卫星问世(分别为1946、1947、1957年)
因此,施拉姆说:
“这一天的前23个小时,在人类传播史上几乎全部是空白,一切重大的发展都集中在这一天的最后7分钟。


如果从人类最近的祖先智人开始算,人类的历史只有5万年。

如果62年为一代人,那么人类迄今共800代人。

前面的整整650代人都生活在山洞中。

直到第730代人才开始使用文字。

直到第794代人才掌握了印刷术。

直到第798代人才发明了电动机。

如今人类使用的绝大多数物品,都是第800代人创造的。

3.传播学
3.1 古代传播思想的萌芽
3.2 传播学的欧洲渊源
3.3 近代传播学研究的背景
3.4 传播学的奠基人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是于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一门社会学科,它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由于传播是人的一种基本社会功能,所以凡是研究人与人间的关系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等等,都与传播学相关。

传播学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新闻学、人类学等许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啦研究传播的本质和概念。

3.4 传播学的奠基人
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1902-1978
拉扎斯菲尔德Paul Lazarsfeld,1901-1976
卢因Kurt Lewin,1890-1947
霍夫兰Carl Hovland,1912-1961
第二编
第一讲、传播者
导语: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五要素:
行人
传播者: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又称传者或信源,即在传播过程中讯息的主动发出者。

在社会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受传者:是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对象,又称信宿。

同样,受传者可以是个人、群体或组织。

大量的受传者称为受众。

信息/讯息
Information /Message
信息: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是传播的基本内容。

讯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它是人类传播内容的具体单位。

讯息与信息的区别:
信息——外延更广,包括讯息;
讯息——也是一种信息,是能够表达完整意义的信息。

传播媒介:又称传播渠道,是讯息的载体,也是将传播过程中各种要素相互联系起来的纽带。

传播效果:是传播对人的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

具体指受传者接受信息后,在知识、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

主要内容
3.1人内传播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人内传播的过程
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内省式思考
3.1.1 人内传播的含义
思考题
请列举一至两种人内传播现象,并试着描述其发生过程。

人内传播是系统内的传播,也是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它能够通过人类的活动表现出来。

3.1.2 人内传播的环节——作为生理机制的人内传播
人内传播并不是纯粹生理性的活动,人内的信息处理活动具有很强的心理特点和社会性。

通过人内传播,人能够在与社会他人的联系上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的发展和完善,从而使得自己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处理好各个方面的关系。

3.1.3 人内传播的过程——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
不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而是短期的自我反思活动,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称为“内省式思考”。

(reflective thinking)。

人只有在遇到困难﹑障碍等问题情况(problematic situation)才有内省式思考。

内省式思考的过程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他人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为在思考过程中,人的脑中会出现他人的形象,分析推测别人是如何考虑的、对这个问题的态度等,因此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重新构筑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程,是一种横向的社会化过程。

内省式思考不仅是一个横向的社会过程,而且是一个将自己过去的社会经验、知识积累和未来的定位、选择和判断联系起来的纵向过程。

自我认知过于偏执,也会影响到人内传播,造成新的认知偏差。

“伤痕实验”:“投射效应”(Projection effect),即人们常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从而产生认知障碍。

3.1.4 人内传播的特征
3.2 人际传播
3.2.1 人际传播的含义
3.2.2 人际传播的过程
3.2.3 人际传播的特征
3.2.1 人际传播的含义
人际传播(personal Communication)指的是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或凭借简单媒介如电话、书信等非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斯图尔特指出,“人际的”这一词语用来修辞“传播”时,不只具有“两个人的”、“面对面的”、“非正式的”等表面的意味。

在人类的传播行为中,人际传播有
许多种样式,如相遇、倾心的交谈、争论、讲演、会议、教学,甚至包括电话、电子信件形式的交谈等。

对什么是人际传播最适当的理解应该是:“当人们最大限度地以表现个性的方式,在一起谈话和倾听时,这种传播的样式就发生了。


3.2.2 人际传播的符号互动过程
3.3 群体(组织)传播
3.3.1 群体的含义与特征
3.3.2 群体的分类
3.3.3 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人的一生都是在群体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

群体行为是组织行为的基础,是个体行为的表现形式。

3.3.1 群体的含义与特征
群体:具有特定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群体的特征
目标取向具有共同性
——参与群体活动的个体都带有某种共同目的(共同利益、兴趣等)。

以“我们”为代表的主体共同性
——群体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即群体成员总是以“我们”自称。

库利:根据以成员的互动关系特征为标准
初级群体:由一些直接的、人数不多的、亲密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最初社会关系联结而成的群体。

次级群体: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社会目的而建立起来的群体,有些成员之间不一定有直接的个人接触,群体内人们的联系往往通过一些中间环节来建立。

德国社会学家威瑟:依据组织性的强弱,将群体分为:
组织群体:是指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分工,在统一意志之下从事协作行为的持续性体系。

非组织群体:除组织群体以外的群体。

辨认一个群体是否属于组织,即是否存在着一个“管理主体”。

3.3.3 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
群体压力——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

群体活动的基本原则——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

这是群体协调统一的前提,也是个人社会合作性的体现。

表现:
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

在面临群体压力时,个人或少数意见多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

有些人往往情愿追随群体的意见,即使意见与他们从自身感觉得来的意见向抵触。

原因:
信息压力——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要大于少数人的,因而对其持信任态度。

趋同心理——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或违反规范而被制裁。

实验结果
人们愿意追随群体的意见而不大相信自己的判断。

“三个人”的多数足以促使人的从众性达到顶点。

多数意见处于支配地位的场合并非是绝对的。

“从众”与“众从”。

3.4 大众传播
3.4.1 大众传播的含义
3.4.2 大众传播的特点
3.4.3 大众传播的功能
3.4.4 大众传播的把关
3.4.1 大众传播的含义
大众传播——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3.4.2 大众传播的特点
传播者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

运用先进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

传播的信息既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单向性强,互动机制较弱。

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3.4.3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思考:大众传播的负面功能。

大众媒介的“麻醉功能”: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就会不知不觉丧失社会行动能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剥夺人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不假思索地顺从现实,顺从媒介所提供的思维方向和行为模式,认同媒介的价值取向
降低审美能力和文化水准。

大众-媒介-大众
剥夺人们的自由时间。

“时间窃贼”,把时间花在偷窥和猎奇中
剥夺人们行动的乐趣和能力。

“家庭媒介”,了解就等于参与,议论就等于亲历
3.4.4 大众传播的控制分析
传播制度
大众传播媒介与政府的关系、媒介与社会群体和受众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社会规范体系。

包括言论出版自由与权力问题、媒介所有权、职业道德准则等。

社会制度决定传播制度。

控制分析:指传播者对信息传播具有控制权,同时又受到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的制约。

因此,控制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考察外部制度对传媒机构及其活动的控制和影响;
考察内部制度对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活动的制约。

大众传播的
外部控制因素
一、大众传播的外部控制因素
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利益群体的经济控制
社会主流价值理念的文化控制
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二、传播制度的规范理论
四种报刊理论
施拉姆、赛伯特和彼得森三人合著《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
集权主义传播制度
自由主义传播制度
社会责任传播制度
社会主义传播制度
(一)集权主义传播制度
媒介必须为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国家的利益
政府有权事先对出版物进行检查
(二)自由主义传播制度
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许可
大众传播应该追求多样化、多元化,反映代表多种不同的意见
新闻出版不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受强制
大众传播业要自由竞争、自由营业
在观点公开的市场上,真理和谬误同样得到保证。

(三)社会责任传播制度
进入20世纪以后,传播媒介的垄断程度越来越高,传播资源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所谓“观点的公开市场”的理念与实际的社会现状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自由主义理论强调的是传播者的权利,而没有涉及作为公众的受传者的权利;
现代传播媒介要供给“真实、概括、明智的”关于当天事件的论述,它要能说明事件的意义。

现代传播媒介应当成为一个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