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骨质疏松防治指南

中国骨质疏松防治指南

一、骨质疏松症概述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代谢疾病,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其主要症状包括骨痛、身形改变和骨折。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步骤,包括一般风险评估和个体化风险评估。一般风险评估主要考虑年龄、性别、家族史、种族、内分泌因素、药物使用、生活方式等。个体化风险评估则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既往骨折史、身高变化、骨密度等。通过风险评估,可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防治方案。

三、预防策略

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策略主要包括基础预防和特殊预防。基础预防是指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来提高骨密度和预防骨折。特殊预防则是针对已经存在骨质疏松症风险或已经患病的人群,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等。

四、诊断方法

诊断骨质疏松症需要进行全面的医学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其中,骨密度检测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手段,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腰椎和髋部的骨

密度,可以评估患者骨质情况。同时,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可以预测患者未来骨折的风险。

五、治疗措施

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目标是降低骨折风险和提高骨质量。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骨质疏松药物,如双膦酸盐类药物、降钙素类药物、雌激素类药物等。非药物治疗则包括生活方式调整、物理治疗和康复等。对于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手术治疗也是一种选择。

六、康复与患者教育

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康复治疗包括物理疗法、运动疗法和心理疗法等。同时,患者教育也非常重要,通过教育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可以降低骨折风险。

七、长期管理与监测

长期管理和监测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重要环节。医生和患者应该共同制定长期管理计划,定期进行复查和评估。监测内容包括骨密度检测、骨折风险评估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同时,也要注意药物副作用的监测和处理。

八、指南实施建议与更新

本指南的实施建议包括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加强患者自我管理和监测等。同时,本指南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医学研究的进展和临床实践的变化。更新内容可以包括新

的诊断和治疗技术、新的研究证据等。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要点解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要点解读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主要发生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人群。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1-2]。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性骨折所致的残疾及死亡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群的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然而,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为减少其带来的严重危害,国内同仁在骨质疏松症防治领域完成了大量重要工作。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分别于2006年、2011年、2017年发布了三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成为我国不同时期骨质疏松症防治领域的重要学术经典,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骨质疏松症防治水平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理念、治疗药物等不断推陈出新,且我国骨质疏松症相关流行病学数据也进行了很多更新[3]。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更好地适应学术前沿进展、做好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工作,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于2022年12月发布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下文简称“指南”),现对指南要点进行解读,以期为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更新我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数据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2018年公布的全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5],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19.2%,其中女性为32.1%,男性为6.9%;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32%,其中女性为51.6%,男性为10.7%。

中国骨质疏松防治新版指南

中国骨质疏松防治新版指南:重塑诊疗标准,惠及千万患者 一、骨质疏松:定义、现状与挑战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易导致骨折。据统计,全球约有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而我国是世界上骨质疏松患者最多的国家,约占总人口的1/3。骨质疏松的危害不容忽视,它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加强骨质疏松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二、风险评估与分类:精准预防的基石 有效的骨质疏松防治需要依据个体风险评估结果进行。新版指南详细阐述了风险评估的方法,包括基于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的评价方法和骨密度检测等。根据评估结果,可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个类别,从而为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提供依据。 三、多管齐下:全方位防治策略 新版指南强调了防治措施的个体化,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日照等多个方面。其中,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包括科学饮食、适量运动和戒烟限酒等。对于高危患者,药物治疗是必要的补充,包括使

用抗骨吸收药物和促进骨形成的药物等。此外,适度日照对维生素D 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也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措施。 四、精准诊断: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 诊断骨质疏松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方法。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骨代谢相关指标的检测,如骨钙素、甲状旁腺激素等。影像学检查则包括X线平片、双能X线吸收法(DXA)骨密度测量和定量CT等。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骨骼状况,提高诊断准确性。 五、目标导向:治疗策略的选择与实施 治疗骨质疏松的目标是降低骨折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新版指南详细介绍了治疗目标的确立和药物选择的原则。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同时,指南强调了定期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性,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六、教育与干预:重塑健康生活方式 患者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在骨质疏松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新版指南强调了科学合理膳食的重要性,提倡适量摄入钙和维生素D等关键营

常见疾病防治指南

常见疾病防治指南 健康的身体是每个人都渴望拥有的。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 都会受到各种疾病的侵扰,这些疾病可能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感冒、发烧等,也有些是比较严重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面对 这些常见疾病,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一、感冒 感冒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生在春秋季节,具有传染性,病原菌 多为病毒。感冒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流涕、咳嗽等。为了预 防感冒,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2、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经常洗手、勤换洗衣服。 3、避免接触感冒患者,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5、多喝温水,适当补充维生素。 二、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也是一种慢性病。高血压是指血压持续升高超过正常水平,严重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高血压的可预防和可控因素很多,如: 1、控制体重,保持正常体重。 2、控制饮食,减少盐和高脂肪饮食。 3、戒烟限酒,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 4、锻炼身体,适当增加运动量。 5、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压力。

三、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糖偏高。糖尿病的早期 症状不明显,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以下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方法: 1、控制体重,保持正常体重。 2、控制饮食,减少甜食、高脂肪食物和碳水化合物。 3、增加锻炼量,提高身体代谢率。 4、规律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态。 5、定期检查血糖水平。 四、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病症,也是一种慢性疾病。骨质疏松主要表现为骨骼变脆,易发生骨折。以下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方法: 1、增加钙质摄取,多吃含钙丰富的食品。 2、多晒太阳,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合成。 3、适当运动,促进钙质吸收。 4、避免吸烟、饮酒。 5、定期检查骨密度。 五、心脏病 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疾病,也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病。心脏病的主要症状包括胸闷、心悸、气促等。以下是预防和治疗心脏病的方法: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3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 定义和分类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lH)将其定义为骨强度下降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 依据病因,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骨质疏松症(II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青少年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5~10年内;老年骨质疏松症一股指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未明。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或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本指南主要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更新要点1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治疗难度大(推荐强度及证据分级:1A) 简述: 骨质疏松性骨折属于脆性骨折,是由于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而在受到低能量外力或日常活动中即发生的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低能量外力”相当于人体从站立高度或低于 站立高度跌倒产生的作用力。骨质疏松性骨折不同于普通创伤性骨折,

具有以下特点: 骨折患者卧床制动后将发生急性、进行性骨丢失,进一步加重骨质疏松症 骨重建异常、骨折愈合过程缓慢,恢复时间长,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 同一部位及其他部位发生再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大 骨折部位骨量低、骨质量差,且多为粉碎性骨折,复位及固定困难,不易达到满意效果 内外固定物稳定性差,固定物或植入物易松动,易发生植骨吸收多见于老年人群,常合并其他系统基础疾病,全身状况差, 麻醉风险大,手术并发症多 诊断 更新要点1 疑似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应首选X线检查,必要时可行CT、MRE ECT等检查,进一步明确骨折情况并行鉴别诊断(推荐强度及证据分级:2B) 简述: 影像学检查中,X线可确定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方向和程度,也可以判断骨质疏松的情况,对骨折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更新要点2 确诊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根据骨折的临床症状、专有体征和影像学等检查,对拟诊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建议行骨密度检查(推荐

骨质疏松防治指南DOC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WHO)。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l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髂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该病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 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具有明确的病理生理、社会心理和经济后果的健康问题。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这是由于骨强度下降,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大大增加了老年人的病残率和死亡率。 一、危险因素 1.不可控制因素:人种(白种人和黄种人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高于黑人)、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 2.可控制因素: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咖啡及碳酸饮料等、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应用影响骨代谢药物(见继发性骨质疏松部分)。 二、临床表现 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改变。 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

中国骨质疏松症防治指南

中国骨质疏松症防治指南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特征是骨密度降低和骨质变薄,容易发生骨折。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预防骨质疏松症,中国骨质疏松症防治指南提供了一系列的指导原则和建议。 一、饮食调理 饮食对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非常重要。指南建议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以促进骨骼健康。富含钙的食物包括奶制品、豆类、鱼类和坚果等。此外,户外活动可以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D,增加钙的吸收。 二、适度运动 适度的运动对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指南建议进行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有氧运动如散步、跳舞和游泳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力量训练如举重和体操可以增加骨密度,平衡训练如瑜伽和太极可以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 三、避免危险因素 指南强调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因为这些习惯会增加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此外,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肾上腺功能亢进等疾病也会增加骨质疏松症的患病风险。 四、药物治疗

对于高风险人群,指南推荐使用药物治疗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常用的药物包括钙剂、维生素D衍生物、双磷酸盐和雌激素等。然而,药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不同人群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可能不同。 五、定期检查 指南建议高龄女性、绝经妇女和其他高风险人群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通过检查可以及早发现骨质疏松症的存在和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六、心理支持 骨质疏松症不仅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可能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指南强调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患者积极应对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态。 总结起来,中国骨质疏松症防治指南提供了全面的防治建议。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避免危险因素、药物治疗、定期检查和心理支持,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保护骨骼健康。然而,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因此在采取任何措施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制定个性化的防治方案。

骨质疏松诊断治疗指南

骨质疏松诊断治疗指南 一、概述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密度和骨质量。骨质疏松性骨折是由于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后,造成骨密度下降、骨强度减低,受到轻微暴力甚至在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为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脊柱、髋部、桡骨远端和肱骨近端,其他部位也可发生。罹患骨折并卧床后,将发生快速骨丢失,又会加重骨质疏松症,形成恶性循环。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缓慢,内固定治疗稳定性差,内固定物容易松动、脱出甚至断裂,且其他部位发生再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大,致残率、致死率很高,骨折即使愈合后康复也很缓慢。因此骨质疏松性骨折已严重威胁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寿命。鉴于上述特点,要重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同时也要积极治疗骨质疏松症。 二、临床表现 (一) 骨折的一般表现:出现压痛、疼痛或原有疼痛加重。

(二) 骨折的特有表现:出现畸形、骨擦感、反常活动、功能障碍等。 (三) 脊柱变形:椎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时,常导致身高变矮或出现驼背畸形。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骨质疏松性骨折女性多见,也可见于男性。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仅为轻微外伤或没有明显外伤史,甚至在日常活动中也可发生。 (一) 临床表现:可出现上述临床表现。 (二) 影像学检查 X线片可确定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方向和程度,对骨折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X线片除骨折的特殊表现外,还有骨质疏松的表现,如骨小梁稀疏、骨密度降低、骨皮质变薄、骨髓腔扩大。一般要求拍摄正、侧位X线片,必要时可加拍特殊位置。拍片时应包括损伤部位的上下临近关节,髋部骨折应包括双侧髋关节,脊柱骨折应包括尽可能多的节段,以免漏诊。要合理应用CT和MRI 检查,CT三维成像技术能清晰显示关节内或关节周围骨折,MRI对于鉴别新鲜和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具有重要意义。 (三) 骨密度检查 拟诊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有条件可行骨密度检

中国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防治专家共识(2020全文版)

中国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防治专家共识(2020全文版) 骨质疏松症(OP)是以骨强度(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和骨折风险增高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1]。OP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后者由影响骨代谢的任何疾病和/或药物所致,其中药物以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最为常见。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GIOP)是激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严重者可致椎体、肋骨和髋骨等部位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GIOP重在预防与早期治疗,但目前仍未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防治往往不积极[3]。 2013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了我国GIOP 诊治的专家共识,该共识的推出对促进国内GIOP的规范诊治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GIOP的流行病学、评估体系和防治药物等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国内大规模GIOP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激素治疗的风湿病患者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超过80%,而约有1/3的患者从未接受过任何规范的防治[4, 5]。国内外经验显示,采用以骨折风险预测工具(FRAX)为核心的骨折风险评估体系,对于GIOP 的分层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地舒单抗等新型治疗药物的研发、药物转换和减停方案的探索,为GIOP的最佳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选择。因此,修订适合我国实际国情的GIOP防治指南刻不容缓。

一、发病机制激素引起骨质疏松的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主要特征是持续骨形成下降伴早期一过性骨吸收增加[2] 激素可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骨细胞[2]。(1)激素对骨形成的影响:早期激素可降低成骨细胞的招募,加速成骨细胞凋亡,随后持续地影响成骨细胞的数量、合成能力,导致骨形成下降。目前认为,激素主要是通过上调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受体2和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成骨细胞产生上述影响[6]。(2)激素对骨吸收的影响:激素能增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生成,减少骨保护素的生成[7],从而增加破骨细胞的寿命、数量和活性。这种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3)激素对骨细胞的影响:使用激素早期即可导致骨细胞凋亡,影响骨小管循环,降低骨质量。因此在骨密度尚未降低时即可能发生骨折。激素还可以通过间接作用导致骨丢失,主要包括性激素水平降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升高、肠道和肾脏对钙的吸收和重吸收减少、肌量和力学敏感性下降等[2]。 二、临床表现及特点 典型症状:(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痛或周身骨骼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困难。(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变矮、驼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胸椎压缩性骨折可导致胸廓畸形,影响心肺功能;腰椎骨折可改变腹腔解剖结构,导致便秘、腹痛、腹胀、食欲减低和过早饱胀感等。(3)脆性骨折:不少

骨质疏松诊治规范指南规范.doc

骨质疏松诊治指南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WHO)。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l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髂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该病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 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 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 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具有明确的病理生理、社会心理和经济后果的健康问题。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这是由于骨强度下降,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大大增加了老年人的病残率和死亡率。 一、骨质疏松的危害 1、不可控制因素:人种(白种人和黄种人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高于黑人)、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 2、可控制因素: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咖啡及碳酸饮料等、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应用影响骨代谢药物(见继发性骨质疏松部分)。 二、骨质疏松的症状 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改变。 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 3、骨折:轻度外伤或日常活动后发生骨折为脆性骨折。发生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其他部位亦可发生骨折。发生过一次脆性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 三、骨质疏松的诊断 临床上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通用指标是:发生了脆性骨折及(或)骨密度低下,目前尚缺乏直接测定骨强度的临床手段。

最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极高骨折风险(全文)

最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极高骨折风险(全文) 2022年12月31日,由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主办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版》发布会隆重召开,此次发布会就指南更新部分和新增部分进行了重点解读。 相比于2017年指南,此版指南的一大更新点是,提出了骨质疏松症患者及FRAX判定为高风险的患者在用药之前需进行骨折风险的评估,并分为高骨折风险和极高骨折风险。新版指南中指出,符合骨质疏松症诊断的患者均属于高骨折风险者;骨质疏松患者如合并以下七条中任意一条者可被评估为极高骨折风险者: 01近期发生脆性骨折(特别是24个月内发生的脆性骨折); 02接受抗骨折疏松症药物治疗期间仍发生骨折; 03多发性脆性骨折(包括椎体、髋部、肱骨近端或桡骨远端等); 04正在使用可导致骨骼损害的药物,如高剂量糖皮质激素(≥7.5 mg/d 泼尼松龙超过3个月)等; 05DXA测量的骨密度T-值<-3.0;

06高跌倒风险或伴有慢性疾病导致跌倒史; 07FRAX@计算未来10年主要骨质疏松骨折风险>30%或髋部骨折风险>4.5%。 专家评述: 该更新点是本版指南的创新点,其与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美国内分泌学院(AACE/ACE)2020年5月更新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诊断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相接轨,也是我们在指南中第一次提出对骨质疏松及高风险人群进行骨折风险的划分。 随着骨松治疗领域的发展,大量证据显示在一次急性信号骨折之后,再发脆性骨折的风险显著增加。骨科医生在临床接触众多的骨折患者,因此更需快速识别该风险并进行控制。近几年国际学术组织陆续提出了“极高骨折风险”分类。不同指南对于极高骨折风险患者的分级标准略有不同,如美国内分泌协会2019年5月发布的《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内分泌学会临床实践指南》指出,骨折风险的确定应该包括:胸椎和髋部BMD的测定、纳入全髋和股骨颈BMD值的FRAX计算结果,极高骨折风险应包括多发椎体骨折及髋部或椎体BMD T-值≤-2.5;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骨关节炎和肌肉骨骼疾病临床经济学会(IOF/ESCEO)在2019年发布的《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诊断和管理指南》以及2020年3月发布

骨质疏松治疗指南简易版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骨质疏松治疗指南简易版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骨质疏松治疗指南简易版 定义:骨质疏松症 ( osteoporosis,OP) 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女性绝经后 5 ~ 10 年内; 老 年骨质疏松症一般指 70 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注:骨量是指是单位体积内, HYPERLINK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619071301.html,/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7709311&ss_c =ssc.citiao.link" \t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619071301.html,/_blank" 骨组织 [骨矿物质(钙、磷等)和 HYPERLINK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619071301.html,/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8073778&ss_c =ssc.citiao.link" \t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619071301.html,/_blank" 骨基质(HYPERLINK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619071301.html,/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383793&ss_c= ssc.citiao.link" \t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619071301.html,/_blank" 骨胶原、蛋白质、无机盐等等)]含量。骨量是用来代表骨骼的健康情况。) 骨质疏松性骨折:常见部位是椎体、髋部、前臂远端、肱骨近端和骨盆等[7],其中最常见的是椎体骨折。 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为不可控因素与可控因素,后者包括不健康生活方式、疾病、药物等:1. 不可控因素主要有种族 ( 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白种人高于黄种人,而黄种人高于黑种人) 、老龄化、女性绝经、脆性骨折家族史;2. 可控因素不健康生活方式: 包括体力活动少、吸 烟、过量饮酒、过多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营养失衡、蛋白质摄入过多或不足、钙和 / 或维生素 D 缺乏、高钠饮食、体质量过低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 包括性腺功能减退症等多种内分泌系统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胃肠道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疾病、慢性肾脏及心肺疾病等。影响骨代谢 的药物: 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芳香化酶抑制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抗病毒药物、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和过量甲状腺激素等。4. 跌倒及其危险因素跌倒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 跌倒的危险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

最新!基层医疗机构骨质疏松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21)!

最新!基层医疗机构骨质疏松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2021)! 摘要:为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在骨质疏松症防治过程中面临的诊断、治疗和管理问题,从而为基层医疗机构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基层医疗机构骨质疏松症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写了本共识。该共识认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推荐基层医疗机构通过骨质疏松症高危因素和简易筛查工具进行初步筛查。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包括高危人群、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基础治疗、中药内服外治、中西医结合、练功和骨折处理及疗效判定。基层骨质疏松症的管理可从人群筛查、数据建档,分级诊疗、双向转诊,规范治疗、定期随访着手。 01 骨质疏松症的定义和分类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可发于任何年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青少年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未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或)药物及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

02 基层医疗机构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情况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应基于全面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骨密度测定、影像学检查及必要的生化测定。临床上诊断骨质疏松症包括确定是否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双能X线吸收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测量值是目前通用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指标。对绝经后女性,建议参照WHO推荐的诊断标准,采用DXA测量腰椎、股骨颈和全髋3个感兴趣区,在腰椎和髋部不能测量时,桡骨远端1/3骨密度可作为补充,但前臂骨密度不能单独用于骨质疏松症诊断。虽然DXA测量值作为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通用标准广泛用于各大医院,但据调查显示,基层医务人员对骨质疏松症诊断依据认知水平仍不足,脆性骨折史和DXA知晓率分别仅占17%和11%,医生往往是在患者发生骨折就诊时才发现骨质疏松症。目前临床上使用DXA对骨质疏松症进行诊断、疗效评估和骨折预测,跟骨定量超声测定法(quantitative ultrasound system, QUS)易进行社区筛查。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较多,据调查显示,钙、维生素D(含活性维生素D)、双膦酸盐、降钙素类及雌激素类等相对传统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在各医院都较普及,而相对较新的药物如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RANKL抑制剂等普及率不足50%。大部分医师并没有掌握最新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及其适应证。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是承担骨质疏松症早期防治工作的较合适的医疗机构,具有固定患者群、定期随访、较强疾病预防意识以及丰富的慢性病管理经验,与上级医院合作能实现骨质疏松症的三级预防。然而,骨质疏松症尚未纳入国家慢病管理体系,其研究多为发病机制或流行病学调查,针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高危人群和普通居民开展的防治与基层骨质疏松症的管理研究不足。基层临床医生对骨质疏松症关注度不够、规范诊治程度不高,在慢病管理服务

骨质疏松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国指南这样说|指南共识

骨质疏松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国指南这样说|指南共识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 种与增龄相关的骨骼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 质量。其需要进行长期的规范化管理,在临床 治疗中应遵循药食同源、动静结合、筋骨并重、 内外兼治、医患合作、长期坚持的原则,结合 患者具体情况,给予个体化的中西医结合多模 式诊疗。 基础干预 1.健康教育 通过讲座、宣传册、电话访问、支持团队及网站等途径,向患者解释OP的发生机制和疾病转归,指导患者管理生活方式、运动习惯和情绪心态。 2.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是古人根据我国国民体质和独特饮食、环境等总结而来。基于中医'顺应四时,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饮食有节,房事有度,调畅情志,形神共养,动静适宜'的养生原则,OP患者应作息规律、动静结合,视个体情况进行太极、五禽戏、八段锦等健身活动,同时根据其寒、热、虚、实的体质特点,食用相宜、适量的食物、药茶,并保持心情舒畅,使人体阴阳平衡、气血畅通,达到防治和延缓OP发生的目的。 3.调整生活方式 (1)均衡营养 建议摄入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推荐每日蛋白质摄入量0.8~1.0 g/kg体质量,并每天摄入牛奶300 ml或相当量的奶制品。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避免过量饮用碳酸饮料及避免或少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2)充足日照 每周2次日晒15~30 min,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合成。注意避免

强烈阳光照射灼伤皮肤,但尽量不涂抹防晒霜,以免影响日照效果。 (3)规律运动 运动可增加患者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姿势平衡和协调性,使步行能力提高,跌倒与脆性骨折风险降低。运动还可改善骨密度、维持骨结构。运动形式包括有氧运动、渐进抗阻训练、冲击性运动、负重运动以及太极、五禽戏、八段锦等为代表的民族传统健身运动,这些运动单独或联合能显著提高参与者骨密度,有效预防OP。开始新的运动训练前应咨询临床医生,进行相关评估,遵循个体化、循序渐进、长期坚持的原则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 4.作业疗法 指导患者日常生活采用正确的姿势,提高活动安全性。还可分散患者注意力,减少对疼痛的关注,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5.康复疗法 行动不便者可选用拐杖、助行架等辅助器具,以提高行动能力,减少跌倒发生。此外,可行适当的环境改造如将楼梯改为坡道,浴室增加扶手等,以增加安全性。OP性骨折患者可佩戴矫形器,以缓解疼痛,矫正姿势,预防再次骨折等。 非药物治疗 1.食疗 依据中医'药食同源、药食同功、药食同理'观点,食物兼具营养和药物价值。其中羊肉、枸杞、乌鸡、海参、龙眼、韭菜、生姜等可补益肾阳,银耳、猪肝、黑豆、玫瑰花茶等可养肝疏肝,山药、薏米、山楂、牛肉、大枣等可健脾益胃,常配伍食用。研究表明,单纯或配合食疗膳食,可明显改善OP患者骨代谢指标,提高骨密度,缓解疼痛症状。 推荐通过食疗防治OP,但需注意食物配伍禁忌及食用量。 2.导引 '导'即导气令和,'引'即引体以柔,导引是呼吸吐纳与肢体运动相结合的一种运动方式。OP常骨病及筋,筋失濡养,而筋病致气血瘀阻,加重骨病。导引遵循'动静结合、筋骨并重'的思想,对体质虚弱、OP

《骨质疏松症患者实践指南》(2020)要点汇编

《骨质疏松症患者实践指南》(2020)要点近年来,骨质疏松症(OP)患病率明显上升,已成为我国中 老年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针对该病的临床诊治指南亦在不断更新,在总体原则中特别强调为提高OP临床诊治达标率,需医患携手共同协商诊疗过程中的细节。因此,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对诊治指南的理解以及配合医生执行诊疗方案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指南形成方法 【意见1】 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脆性增加并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并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性骨折即脆性骨折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OP初期通常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不易被发现,但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出现腰肌酸软、腰背疼痛,四肢隐痛、乏力,驼背或脊柱变形,身高变矮甚至发生骨折等。部分患者可无临床症状,仅在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等严重并发症后才被诊断为OP。 【意见2】低体重是OP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1C) 综合研究分析显示,BMI 越高,低骨量性骨折和男性的椎体骨折风险越低。但并不意味体重越重即对骨骼越有利,肥胖患者膝骨关节炎和心脑血管合并症患病率明显升高,故需要将体重维持在合适的范围。 【意见3】建议OP患者戒烟(1C) 国内外多项OP临床指南指出,吸烟是OP的主要临床危险因素和骨折风险因素。 【意见 4】过量或长期饮酒对OP的发生和骨折风险有关(1C) 酒精的化学成分是乙醇,其进入人体后,会抑制骨细胞的正常代谢,使骨形成减少;可与体内其他无机物或某些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影响钙吸收,加快骨骼钙流失。过量或长期饮酒,还可引起男女性腺功能减退,性激素分泌减少,加快骨丢失,减少骨形成;还会使机体神经、肌肉协调性减弱,容易跌倒。 【意见5】X线检查能判断OP的骨折(1C)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一、概述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常见的易在老年人中发生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绝经后妇女发病率高达30%~50%。其显著特点是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尤以髋部病理性骨折及其并发症对老年人的威胁最严重,其死亡率达20%、致残率达50%。如果能及时对骨质疏松做出论断并加以防治,骨折的发生率将会大大减少,并能防止进一步骨折。 二、定义 无论男女,一般从35岁开始,骨组织中的骨量退逐渐减少。这种非病理性的骨量减少称为骨贫或骨质缺乏。如果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骨量迅速丢失,导致全身骨量减少,骨皮质变薄,小梁骨减少、变形、变细、排列紊乱,骨骼缺钙,质地疏松脆弱,出现骨痛等症状,且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即称骨质疏松症。

三、分类 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青少年骨质疏松症、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和成人型骨质疏松症。其中成人型骨质疏松症又分为Ⅰ型(高转换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绝经~70岁);Ⅱ型(低转换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由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胃肠道疾病、肾脏病、结缔组织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引起,也可继发于某些药物和长期不活动(废用性)。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女性多在绝经后20年以上,男性大多在60岁以上发生,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女:男约为2∶1。骨丢失类型为小梁骨和皮质骨,骨折多在脊椎(多发楔型)和髋骨(股骨颈、大粗隆)等部位发生。 四、病因及发病机制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与内分泌紊乱、钙摄入及吸收不足和运动负荷减少有关。

基层医生应重视骨质疏松症的防治(2020完整版)

基层医生应重视骨质疏松症的防治(2020完整版) 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由内分泌科医生与基层全科医生共同制定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简称2019基层指南)主要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有以下特点:①患病率高。早期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1]。②危害大。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之内,20%的患者会死于各种并发症,约50%患者致残,生命质量明显下降。而且,骨质疏松症及其相关骨折也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2,3]。③知晓率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即使在出现了腰背疼痛、腰膝酸软、肌力下降等常见症状后也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④诊治率低。基层骨质疏松症诊治率普遍较低,即使患者发生了脆性骨折,接受有效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者尚不足1/4[4],且诊治不规范。⑤骨质疏松症可防、可治。如果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与识别,坚持从生活方式入手做到及早预防,骨质疏松症是可以预防的;即使已经发生过脆性骨折的患者,经过适当的治疗,仍可有效降低再次骨折的风险。 因此,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分别在2011[5]、2017年[1]逐渐更新完善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上述指南的制订和推

广,极大地推动了临床医生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但基层医生在骨质疏松症的诊治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2019基层指南结合我国已经发表的相关骨质疏松症指南及大量相关资料,广泛征求了内分泌科医生和全科医生的意见和建议,内容涵盖了基层医生所需求的内容,如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分级管理、预防、转诊及疗效评估等方面,经多次修改后成文。 一、识别高危人群,准确诊断,强调鉴别诊断 骨质疏松症常隐匿发病,进展缓慢,症状缺乏特异性,早期识别非常重要。所以,2019基层指南全面列举了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推荐使用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题[6]和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7],作为疾病风险的初筛工具,尽早识别高危人群。 2019基层指南仍推荐以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测定获得的骨密度值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标准。存在脆性骨折是独立于骨密度诊断骨质疏松症的另一个标准。本指南也强调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若无法用DXA 检测骨密度,X线片仍不失为一种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方法。在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前,需要依据其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做出鉴别诊断,以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及其他代谢性骨病。2019基层指南根据骨质疏松风险评估、DXA测定骨密度及胸腰椎X线侧位影像等依据给出了骨质疏松症的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骨质疏松高危人群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骨质疏松高危人群 1范围 1.1 本指南提出了骨质疏松的定义、诊断、骨质疏松高危人群体质、辨证论治、预防和调护建议。 1.2 本指南适用于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的诊断和防治。 1.3 本指南适合中医科、内科、风湿免疫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 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 3 临床诊断 3.1 发病因素: 3.1.1原发性骨质疏松: 3.1.1.1 内分泌因素:雌激素缺乏可引起骨质疏松。 3.1.1.2 生活习惯与运动负荷:长期过量饮酒、喝咖啡和碳酸饮料、吸烟、高盐饮食均可促进骨质疏松的发生 。 3.1.1.3 遗传因素:骨质疏松多见于白种人,其次黄种人,黑种人较少,骨量相当大部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有母系骨折家族史、出生低体重的人群也易患骨质疏松。 3.1.1.4 其他:女性绝经、老龄、低体重(BMI<18)均是易患骨质疏松的发病因素。 3.1.2继发性骨质疏松: 3.1.2.1 内分泌因素:生长激素、血降钙素水平下降,糖皮质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或过低均可引起骨质疏松。 3.1.2.2营养因素:维生素C、维生素K2、钙缺乏,维生素D、蛋白质、磷的摄入过多或过少,维生素A过剩均可引起骨质疏松。 3.1.2.3 药物因素:类固醇类药物、肝素、抗惊厥药物、免疫抑制剂均可引起骨质疏松。 3.1.2.4疾病因素:内分泌代谢疾病、结缔组织病、慢性肾脏病、胃肠疾病和营养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系统疾病、肝功能不全等均可引起骨质疏松。 3.1.2.5废用性因素:长期卧床、肢体瘫痪、太空旅行、骨折。 3.1.2.6先天性因素:骨形成不全症、高胱氨酸尿、Marian症候群。 3.2 危险因素: 3.2.1 不可控制因素:人种(白种人、黄种人)、性别(女性)、年龄(女性> 65 岁,男性> 70岁)、绝经、母系骨折家族史、出生低体重、引起低骨量的先天性疾病。 3.2.2 可控制的因素:低体重、药物(皮质激素等)、雌激素低下(闭经和早绝经)、吸烟、过度饮酒、饮过多咖啡和碳酸饮料、体力活动缺乏、制动、缺乏维生素D、饮食中缺乏钙。 3.3 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高危人群一般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许多骨质疏松患者早期症状也往往不典型,随着疾病的发展,可

2022肌少-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全文)

2022肌少-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全文)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组织专家组对肌少症、骨质疏松症、肌少-骨质疏松症相关指南、共识进行检索和评价,经专家组认真研讨,结合肌少-骨质疏松症防治的实际情况,编撰形成了2022版《肌少-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为各级医疗和科研机构的肌少-骨质疏松症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1 肌少症 1.1 肌少症的定义 肌少症(sarcopenia)由学者Rosenberg于1989年首次命名,被定义为与年龄相关的瘦体重下降,影响活动能力、营养状况。2010年欧洲肌少症工作组(EWGSOP)发布了肌少症定义,肌少症是以肌量和肌力进行性和广泛性减少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可导致身体残疾,生活质量下降以及死亡等不良后果的风险升高。2016年10月,肌少症被正式纳入国际疾病分类ICD-10疾病编码中,标志着医学界将其视为一种有独立特征的、独立的疾病(M62.8)。 1.2 肌少症的流行病学情况 目前肌少症的诊断标准未完全统一。肌少症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性更常见。据推测全球目前约有5000万人罹患此症,预计到2050年患肌少症的人数会达5亿。亚洲老年人肌少症的患病率低于欧美人群,可能因亚洲人群的峰值骨骼肌含量(SMI)阈值低于欧美人群。

1.3 肌少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肌少症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无明确病因仅有衰老时,为原发性肌少症;当存在除增龄以外的病因时,则为继发性肌少症。继发性肌少症与活动、疾病、营养等相关。多种机制可能引起并加重肌少症,涉及多个肌肉生理学水平。 1.4 肌少症的临床表现与发病特点 肌少症最显著的表现是肌肉力量减弱或肌肉无力、虚弱、疲劳、行走困难和疼痛。临床特点:(1)平衡能力下降、易跌倒,并因此受伤。(2)疲劳,难以集中精力。(3)肌肉疼痛,呈持续性,影响身体多个部位,患者描述为“僵硬和持续疼痛”。(4)其他的健康影响和共病状态,如体重减轻、关节炎、骨折、心血管疾病、腕管综合征和红斑狼疮。(5)对情感和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老年人中和年龄相关的肌力和肌质量的丧失与不良临床结果(如跌倒、行动受限、意外致残和骨折)有关,最终导致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增加。 2 骨质疏松症 2.1 骨质疏松症的定义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将其定义为以骨强度下降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疾病,骨

2020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防治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防治专家共识(完整版)关键词:围绝经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防治;专家共识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骨质疏松症已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的健康,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男性的3倍。据估计到2020年,国内骨质疏松症患者将增至 2.866亿人,髋部骨折人数将达到163.82万人,骨质疏松症患者2050年将会上升至5.333亿人[1]。在中国,随着预期寿命的增加和7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骨质疏松和骨折的负担将大幅增长,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的骨折到2035年将增加1倍。骨质疏松症和相关的骨折是增加绝经后妇女死亡率和患病率的重要因素,更年期的女性发生较严重的骨折后的剩余寿命比发生乳腺癌后的剩余寿命要短[2]。绝经后骨量快速减少,如绝经后早期,前臂远端每年平均减少骨密度约3%,脊椎和股骨颈绝经后3年内平均每年减少骨密度2%~3%,绝经早的女性(45岁前),骨密度下降更快速,平均每年骨密度减少3%~4%[3]。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妇产科专家委员会及围绝经期骨质疏松防控培训部基于国内外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参考近年国际最新相关指南,结合妇产科诊疗具体情况,制定中国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防治首个专家共识。 01

绝经的分期 根据WHO的标准,研究绝经时可分为4个时期:①绝经前(月经停止以前的生命过程);②绝经(卵巢功能彻底衰退,月经停止>12个月,出现绝经相关的生物学改变,卵泡刺激素>40IU/L);③围绝经期(依据STRAW+10分期[4],从临床特征、内分泌学及生物学上开始出现绝经趋势的迹象,直至绝经1年);④绝经后期(绝经后的生命过程)。 02 围绝经期或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绝经后骨质流失加速与雌激素缺乏有关。围绝经和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初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疼痛、骨骼变形,严重者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同时可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影响[5],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绝经后妇女腰腿痛的主要原因,可引起脊椎变形及椎体压缩性骨折,又称I型骨质疏松症,主要由绝经后卵巢合成的雌激素减少所致[6]。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主要基于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检测(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nmetry ,DXA)结果和/或脆性骨折,需满足以下3个条件之一:①髋部或椎体脆性骨折;②DXA测量的中轴骨骨密度或桡骨远端1/3骨密度的T-值≤-2.5;③骨密度测量符合低骨量(-2.5<T-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