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政治练案25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5课文化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五课文化创新
一、选择题
1.河南坠子民间艺人白金山用村民通俗易懂的戏词,把一个个身边所见所闻的故事娓娓道来,时常引得村民开怀大笑。他自编宣传十九大精神的坠子小段“五湖四海气象万千,神州大地万民欢,同心同德奔小康,十九大精神天下传”深受村民喜欢,每次演出都是“保留节目”。这启示我们导学号 60922701 ( C )
①文化创作要呼应时代需求,体现时代价值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和重要源泉③与时代精神相融合是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④要创作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河南坠子民间艺人白金山自编宣传十九大精神的坠子小段受到欢迎,这启示我们文化创作要呼应时代需求,体现时代价值,①正确;人民群众并不是文化创造的重要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的重要源泉,②不选;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③错误;河南坠子民间艺人白金山自编宣传十九大精神的坠子小段深受村民喜欢,这启示我们要创作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C。
2.在传统戏曲发展面临困境的情况下,青春版《牡丹亭》在美国却场场爆满。该剧尽量保留原剧本中的精华部分,大胆借鉴电影等艺术形式的特点,从视觉、听觉、舞美等方面下功夫,用青春的演员演青春的爱情故事,让大批年轻观众触摸到了传统文化的温度。青春版《牡丹亭》让年轻人喜欢上老戏曲给我们的启示是导学号 60922702( A )
①对传统文化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②文化创作应自觉迎合年轻观众的实际需求③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实现形式的创新④坚持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青春版《牡丹亭》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让年轻人喜欢上了老戏曲,这启示我们对传统文化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①正确;“文化创作应自觉迎合年轻观众”观点不正确,②不选;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指的是实践,青春版《牡丹亭》借助现代电影等艺术形式的特点实现创新,这启示我们要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实现形式的创新,③正确;坚持文化的多样性并不是文化创新的途径,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
3.诗乐一体,是我国自古就有的诗词吟唱传统。《诗经》《楚辞》本就是歌词集,唐诗、宋词、元曲也都是配乐唱词,具有鲜明的音乐色彩。今天,人们以流传下来的古乐谱文献为基础,利用现代作曲技术,给古诗词重新插上音乐的翅膀,以吟唱的方式开展古诗词教育。这表明导学号 60922703( A )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②丰富传播形式有利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③与流行文化融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④现代技术不断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内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人们以流传下来的古乐谱文献为基础,利用现代作曲技术,给古诗词重新插上音乐的翅膀,说明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给古诗词重新插上音乐的翅膀,使文化具有生机与活力,故①符合题意;利用现代作曲技术,以吟唱的方式开展古诗词教育说明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方式,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故②符合题意;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故③错误;现代技术创新了文化传播的形式,并没有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内涵,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A。
4.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陕西博物馆利用藏品资源优势,通过官方微博、微信自助导览,使观众享受博物馆服务;启动中国“创意产品”设计大赛,通过文创产品把博物馆的影响力延伸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这对我们开展文物保护和利用的启示是导学号 60922896( B )
①要努力实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借鉴与融合
②要发挥新传媒在联系文物保护利用与人民生活中的作用
③要立足于实践,大胆创新,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文物创新利用之间的关系④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和根本目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材料中,启动中国“创意产品”设计大赛,通过文创产品把博物馆的影响力延伸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这对我们开展文物保护和利用的启示是要发挥新传媒在联系文物保护利用与人民生活中的作用,要立足于实践,大胆创新,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文物创新利用之间的关系,②③正确。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不同民族的文化的交流与借鉴。④错误,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但不是其根本目的。故选B。
5.传统戏曲曾经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今,曾被里三层外三层围观的戏台因为电视机的出现而逐渐门庭冷落,新型的大剧院由于票价高昂并不能成为大众日常消费所需的场所。近年传统戏曲借助新生的媒介进行传播和延续,获得很大成功,如台湾布袋戏的成功经验就是典范。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导学号 60922897( B )
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②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载体的变革③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基础④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材料中电视机对传统戏剧的影响、新型大剧院高昂票价对大众文化消费的影响,体现了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大众传媒对戏曲文化的生产、传播和人们的消费方式的影响,近年传统戏剧借助新生的媒介进行传播和延续,获得很大的成功,以及台湾布袋戏借助新兴媒体传播的成功经验,说明文化创新要立足于信息社会人们的新需求,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①④正确;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②错误;物质资料的生产才是社会发展的基础,③错误。故选B。
6.我国推进“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深
度融合,深入挖掘和拓展文物蕴含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时代精神,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这表明导学号 60922898( B )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②文化创新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③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④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推进“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和拓展文物蕴含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时代精神,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这表明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也表明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外来文化,②不选。材料未涉及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④不选。故选B。
7.《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2017年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一改传统煽情的模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通过欣赏这一节目,观众深深感受到优秀文化独特的魅力。这说明导学号 60922899( A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②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保证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④文化能够丰富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通过欣赏这一节目,观众深深感受到优秀文化独特的魅力,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①正确;《朗读者》是情感类节目的创新,它的成功说明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保证,②正确;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手段不是途径,③不选;优秀文化能丰富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说法片面;故选A。
8.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失去生命的历史文物,也不是只需原封不动地传下去的“传家宝”,而是取之不尽的文化富矿。我们要从中汲取文化营养,并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此我们要导学号 60922900 ( C )
①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②以汲取世界文化为主,滋养传统文化③结合实践和时代要求对传统文化正确取舍,与时俱进④以传统文化为根基,革故鼎新、推陈出新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对待传统文化必须批判继承、正确取舍,①③符合题意;对待外来文化应该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②说法错误;我们应该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④说法不科学。
9.《陋室铭》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名作,生活中,他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陋室”。“陋室”何陋之有?论景,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宁静雅致;论情,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君子之交。诗人刘禹锡将书房取名“陋室”所体现的情怀,给当今艺术创作者的启示是导学号 60922901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