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高技术试讲稿(2013.8.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事高技术试讲稿
2013.8.30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像大家展示的是军事理论课中,第四章、军事高技术的第一节军事高技术概述的内容。
军事高技术
学习目的: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了解高技术和军事高技术的基本含义及其分类,掌握各种高技术在军事上应用的基本原理和作用,领会高技术在国防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书目:请见幻灯片
引子:
人类已经跨进了21世纪,回顾世纪之交的机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特别是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人们不难发现,一大批高新技术的迅速涌现,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一方面直接催生出各类高技术武器装备,另一方面又间接从理论到实践对军事领域产生了全方位的深刻影响,催生了军事领域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变化。
举例:前两天看了一则新闻报道,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要对叙利亚发动攻击,并称攻击不会超过3天。
美国战争局部战争的时间变化,特别以伊拉克战争为例
1964-1975年的越南战争:12年
海湾战争:42天
伊拉克战争:21天
美军完成一个“发现-定位-瞄准-攻击-评估”打击链所需的时间
海湾战争:100分钟
伊拉克战争:30分钟以内
伊拉克战争是美英联军从2003年3月20日起向伊拉克发动的,在战争一开始,布什就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推翻萨达姆政权的战争开始,强调战争将“速战速决”。同时美国发动了代号为“斩首行动”和“震慑”行动的大规模空袭和地面攻势。正是由于军事高技术的发展才使美国具备了近乎点穴式的打击能力。美国当时投入的高技术装备很多,首先它能看到,用于侦察伊全境的有5颗卫星,其中有三颗“锁眼”卫星,每颗卫星每日飞越伊上空2次,另外2颗,每日飞越伊上空6次,辨率为0.1-1米,另外美军有2颗专门用于监视伊导弹发射导弹预警卫星,每30秒向地面发送一次电视图像,为美军进行拦截提供预警信息,这还不包括美国的先进侦察机。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说伊拉克对美国来说就几乎全部透明,一览无遗了。其次他能打到,"战斧"巡航导弹射程可超过2000公里,精确度在10米左右。此外还有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复合制导的精确制导炸弹,它几乎不受天气影响,可穿透30米厚的土地、6米厚的加固混凝土。爆炸后产生的类似核弹的热冲击波可杀伤和摧毁300米范围内的目标。
这就是军事高技术在战争中的应用。
今天我们来讲第一节军事高技术的概述
一、军事高技术的定义
要了解军事高技术,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高技术。
“高技术”一词最早来源于美国的建筑业,20世纪70年代才比较多的出现在各类媒体上,直到1983年它才被收入辞典,但是由于“高技术”的时代气息很浓,人们对它的含义可谓仁智相见、争论很多,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形成一致公认的定义。在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为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对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增强国防实力起先到作用的技术群。
军事高技术指的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在军事领域发展和应用,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高技术的总称。
二、军事高技术的特点:高智力、高投资、高竞争、高风险、高收益、高保密、高速度
(举例:美国核弹的投入让罗斯福为难)
军事高技术的发展对于决策层来说在任何时代都不会是一个轻松的过程。
科学家人数之多简直难以想象,在某些部门,带博士头衔的人甚至比一般工作人员还要多,而且其中不乏诺贝尔得主。“曼哈顿”工程在顶峰时期曾经起用了53.9万人,总耗资高达25亿美元。这是在此之前任何一次武器实验所无法比拟的
在“曼哈顿工程区”工作的15万人当中,只有12个人知道全盘的计划
高智力:
高技术是知识密集型技术,它的发展必须依靠创造性的智力劳动,依靠富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半导体集成电路为例:从成本上讲,原料及能源仅占其总成本的2%,其余98%都是其智力含量。
高投资:
有研究显示,高技术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占其产品销售额的比例高达10 - 30%;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投资又比研究开发投资高出5 - 20倍;比如,美国的B-2轰炸机,最初研制时的报价是366亿美元生产132架,后来就涨价了要425亿,美国空军就决定少买点,买75架,但仍然要付出350亿,后来飞机研制成功了,可以生产了,美国国会只采购了20架,但此时研发费用和生产费用加起来已经444亿美元了。最后生产厂家决定以每年3架的速度生产,每架费用大约为6美元,如果加上研发费用,那就是一架大约20亿美元。
高竞争:
诸多事例表明,高技术自身的特性决定了谁先掌握技术、谁先开发出产品用于战场,谁就能获得优势,占据主动,所以在高技术领域充满了竞争,事实上,自二战以来各国在军事高技术和装备质量和数量上竞争就没有停歇过,从冷战时期的倍受世界瞩目的美苏军备竞赛,到今
天离我们很近的被很多媒体报道的亚洲军备竞赛。
美苏限制战略武器会议,在会谈的过程当中,双方都必须如实地,把自己的导弹发射场,在什么位置,经度多少、纬度多少、高程多少,发射什么导弹,都要提供出来,双方要实地核查的。
所以各国也都制定了自己的战略竞争计划,试图在世界高技术发展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像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我国的“863、973”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旨在解决国家战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以及对人类认识世界将会起到重要作用的科学前沿问题,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旨在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以前沿技术研究发展为重点,
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曾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航天基地之一。曾经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前苏联航天员就是从这里走进太空,北纬46度、东经63度,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载人飞船,从这里出发进入太空,成为世界第一位宇航员。
美苏限制战略武器会议,在会谈的过程当中,双方都必须如实地,把自己的导弹发射场,在什么位置,经度多少、纬度多少、高程多少,发射什么导弹,都要提供出来,双方要实地核查的。而苏联当时搞了一个发射场,叫拜科努尔发射场,但他不公布,后来美国人就通过侦查找到了这个拜科努尔发射场,然后就在谈判上说,你那个地方还有一个发射场,苏联羞羞答答的,人家揭露了,被揭老底了这个不好不承认,就把这个发射场公布出来,但他公布的时候又耍了个小圈套,他把这个发射场的经度、纬度都故意的给他搞错,美国又进一步揭露他,你公布那个发射场的经度差2度10分,纬度差1度18分,你要说不是,咱们就实地核查,被逼得没有办法,逼得苏联又很不情愿的承认了,导致苏联在谈判中陷入了被动。这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
高风险:
军事高技术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研究本身蕴含着巨大的风险,甚至要以生命作为代价。而高技术竞争的失败,对企业而言,就意味着投资的失败;对国家而青,意味着国家利益将要受到损害。以航天技术的发展为例,50多年来,航天技术取得了神话般的巨大成就,但其风险也高得惊人。1961年,苏联的邦达连科就成为为航天事业献身的第一人,1986年美国挑战号航天飞机失事,7名宇航员死亡,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重返大气层时空中解体,7名宇航员死亡。
有人说,凡是高风险就很蕴含着高收益,
高收益:
高技术产品是高附加值产品,其形态是知识的物化形式,所以其价值远远超过所消耗的原材料和能源的价值。实践证明,高技术成果一旦转化为市场化的产品,就能获得巨大的经济收益,一旦得到实际应用,就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比如刚才提到的航天技术,其投资效益比高达1:14,充分体现了高效益。
以我国为例2003年第一艘在载人飞船飞入太空,2007年发射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1号,如果进展顺利那么人类将能获得巨大的收益。
高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