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要关注学生深度思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要注重学生的深度思维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其最基本的目标就是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发展数学思维。对于这个点,现在绝大部分教师都清楚,所以在教学中常通过独立思考、互动交流等教学方式促动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是教师虽然注重了,但在具体实施中,学生的想法“有量无质”,对问题的思考流于表面,不够力度、不够广度、不够深度,常给人隔靴搔痒的感觉。那么,怎样让学生的思维纵深发展,让课堂充满浓浓的“数学味”,让学生数学素养得到培养呢一、重视教材解读是深度思维的基础。

教材是表现知识的载体,如果说教材中的数学基础知识是一条明线,那么数学思想方法就是一条暗线,它通过知识的表现,反映着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如:化归思想、优化思想、集合思想、函数思想、分类思想、转化思想,还包括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作为教师,首先要了解数学教材中蕴含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要站在发展学生思维水平的高度上来研究和处理教材,明确每个知识点的出现,分别使用了哪些不同的思维方法,并且能通过什么样的形式和手段,充分地体现出来。这样,我们就能取得教学的主动权,充分利用这样的时机,促动学生思维的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教材有时会把数学知识以定论的形式直接表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数学结论,而看不到思维活动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仅仅把结论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不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给学生,学生则无法感知数学思想方法的存有。如何让学生体会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应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例如《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材的例题是:“已知36×30= 1080,如果其中的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得到的积会有什么变化?用计算器计算,并填表。”然后在表格下方出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这个结论。教材是直接揭示结论的,因为它是静态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展示如何让学生观察比较因数变化的过程、使用分析综合的方法找出积变化规律的思维过程。要充分体现教材内容的思维因素,就要以教材为参照,还原知识形成和发展的本来面目,让学生尽量经历完整的思考过程,让思维纵深发展。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的:第一步,出示36×30=1080,让学生基于已有的计算经验实行思考,初步提出猜想:如果36不变,30乘一个数,得到的积有什么变化?如果30不变,36乘一个数得到的积又有什么变化呢?第二步,学生填表格表示积的变化情况。第三步,把每一题的因数和积分别与36×30=1080作比较,说出另一个因数和积各是怎样变化的。第四步,让学生再找一些例子,并尽可能举出不同的例子,以丰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材料,最后概括出积变化的

规律。思维的深度是要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思维才由猜想到验证、由具体到抽象,才会分析比较、归纳总结……

二、组织有效交流是深度思维的途径。

课堂教学实际上是师生在交流中实现知识共享、共同发展的过程。因为不同的学生即便面对相同的知识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建构,而交流的作用就是分析比较理解知识的思路和方法,使生生思维、师生思维产生碰撞,相互启发,从而思考问题更全面、更深刻。但纵观现在的绝大部分课堂,教师往往顾虑课堂教学时间,在问题提出之后,学生还未思考明白就急于交流;面对一些难题,当学习水平强的学生摆出自己的想法后,绝大部分同学还不明就里,教师就立刻接过话题实行解释……这些都难免会使学生思考肤浅、理解浅尝辄止。怎样让交流有效,让课堂拥有“质的对话”呢?

1、在等待中酝酿。

等待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是实行有效交流的基础。教师静静地等待,孩子就悄悄地酝酿。有了可供交流的观点之后,再与他人交流与碰撞,这样的教学活动才能有意义的展开,思维才能在一步步的肯定与否定中走向深刻,反之,一切的交流与讨论都可能是无价值的。当然,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个问题都去等待,这就要求教师恰到好处地掌握提问的频率,疏密相间地设置问题,尤其要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使之提纲挈领,避免浅显琐碎,让学生有深入思考的空间。

2、在互动中萌发。

“一个苹果交换一个苹果,每个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而如果一种思想去交换另一种思想,就能够获得两种思想”。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看法,一个人发表了看法,其他人便是一种积收,所以思维需要在互动中萌发,在交换中发展。一般来说,课堂教学离不开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与课本的互动三种方式,但无论哪一种方式,都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交流、冲突、介入与融合,都不乏有讨论、思辩、争议,这些都促使个体的理解从吸取到感悟,从青涩到成熟,从片面到全面。

3、在追问中创生。

充满数学味的追问,能够引领学生聚焦问题本质,一步步往问题的纵深处探索;能够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努力证明或解释自己的观点;教师通过持续抛出的阶梯式问题,让学生在学中思、思中悟、悟中创,提升思维层次,有效避免思维流于表面的现象发生。

上《百分数的意义》,其中一个教学片断令我印象深刻。课前我让学生收集带有百分数字样的信息,课中让学生汇报收集的资料。一个男生汇报:姚明投球

的命中率是52.5%。我顺势追问:“命中率52.5%表示什么意思?”男生答:“52.5%表示投了100个球,进了52.5个球。”教室里笑声一片:“哪有半个球的…,应该表示大约进了52个球左右”。但随即又学生站起来说“不,用四舍五入法就是大约进了53个球”对出现的不同观点,学生一时不知怎样确定,大家面面相觑陷入困惑。这时,我不紧不慢地追问:“姚明是不是只投了100个球?”有学生像悟到了什么:“52.5%表示假设姚明投了1000个球,进了525个球”。绝大部分学生点头附议,似乎认为已经解决了0.5个球的问题。这时,我第三次追问:“大家想一想,姚明是不是只投了100个或1000个球?”学生毫不犹豫地说:“肯定不是!”教师第三次追问:“那么命中率52.5%这个数是怎么得到的?”片刻的思考后,学生豁然开朗,纷纷举起了手。教师仍然叫起了课始交流这条信息的男孩。这次,男孩充满自信地说:“命中率52.5%这个数是姚明中球的个数除以投球的总数得到的,不表示具体的量,所以不能说投中了52.5个球……”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当学生说出“姚明进了52.5个球”,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课堂生成资源,并没有轻易评价和随意处理,而是沉住气通过三次追问即时将这个有价值的信息纳入教学环节,放慢教学速度,抓住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持续的追问,引导学生去争论,把课堂上生成的信息加工成阶梯式攀升的问题,促使学生思维持续深入:讨论—争辩—产生自悟—达成共识。在这里,质疑和解疑自然舒缓、水乳交融,追问和思考亦步亦趋,精彩纷呈,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4、在引导中积淀。

能够说,实施有效的交流,必然要把引导作为一种策略选择。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该怎样深入、驶向哪个目的地,就需要教师的价值引领和智慧启迪。

要在交流目标游离时引导。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思维明显带有跳跃性和盲目性,在就一个现象追寻下去时,往往不知不觉跑题,忘记出发点。这时,教师的任务就要适时的提醒引领学生朝着目标逐步前进。

要在难点突破上引导。学生的认知发展要经历同化、顺应和平衡三个过程,在顺应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障碍和困惑,这时就会形成思维难点。在交流中,只有教师握准这个点,给以适当的引导,才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神奇效果。

要在问题关键处引导。交流时,教师善于发现关键问题,善于抓住关键要素实行合理引导,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在理解提升时引导。对事物现象的理解往往是表层的,而对不同事物属性的理解,并从中找出共同的本质的东西,那是是系统的,深刻的,体现了思维的深刻性。正是这样,数学学习不能满足于表面理解,而要将理解提升。交流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