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成本效益分析:按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出发,分析某一项目
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净贡献的大小,包括对就业、收入分配、外汇及环境等方面的影响2.静态效率:如果资源配置方案实现了资源使用净效益的最大化,就可以说该资源配置
满足了静态效率标准
3.动态效率:资源配置跨越了n 个时期,如果所有可能的配置方式中存在净效益现值最
大化的方案,那么这项资源配置方案就满足了动态效率标准
4.存在价值:又称为非使用价值,即人们非常愿意为改善或保护那些永不使用的资源付
费
5.条件价值评估:又称为意愿调查评估,指通过调查,推导出人们对环境资源的假
想变化的评价
6.支付意愿:是指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或成本(或人们
对于环境改善的支付意愿)
7.受偿意愿:是指消费者对于一个具体的损失愿意接受的赔偿。
(或忍受环境损失的
接受赔偿意愿)
8.效益转移:将其他时间和地点作出的估值应用到其他相似的分析中
9.稀缺租金:在持续的长期竞争均衡中,生产者剩余被称为稀缺租金
10.租值耗散:本来有价值的资源或财产,由于产权安排方面的原因,其价值下降,乃至
完全消失
11.公共物品:是指那些具有消费上不可分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
12.公共池塘资源:是指那些消费上具有可分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
13.风险溢价:当预期收入与实际收入可能不同时,用于补偿资本所有者的额外资本成本
14. 边际使用者成本:跨期的稀缺导致的机会成本
15. 弱可持续性:维持总资本价值不变
16. 强可持续性:维持自然资本价值不变
17. 环境可持续性:保持某种重要的个别资源的特定物质流不变
18. 替换生育率:稳定人口下的总和生育率
19. 基金污染物:环境对其有一定吸收能力的污染物
20.累积性污染物:环境对其没有或只有很少吸收能力的污染物
21.非均匀混合基金污染物:造成的危害不仅依赖于其在大气中的数量,与其排放源
的位置也密切相关
22.纵向公平:分析收入水平不同的人群的平等状况
23.横向公平:指平等对待同等收入的人
24.新源歧视:根据目前的管制办法,新的污染排放者面临的控制要求比已有的污染排放
者更严格,为了达到管制要求,其要付出更高的污染控制成本
25.生态足迹:衡量为满足特定数量人口或者特定人类活动,需要多少面积的可再生和不
可再生生态生产性土地,以提供所需的自然资源供给和污染消纳能力
简答、论述与画图:
1.简述物质平衡理论的主要内容?人类经济活动不能产生任何新的物质,人类从环境中索取的物质,尽管进行了物质形态的转化,但是最终必然要回到环境中。
2.简述获得最优方案的三个步骤?
第一、我们将识别最佳解决方案。
第二、我们将尽力搞清楚我们的机构制定的最优解决方案的程度、现实的解决方案与最佳方案间的差异,试图揭示产生问题的行为上的原因。
第三、我们基于对这些问题本质和隐藏其下的行为原因的认知,设计适宜的政策解决方案。
3.简述成本有效性的内涵及基本原则?
(1)成本有效性是指寻找一个成本最低的方法去完成目标
(2)第二边际相等原则(成本效果边际相等原则):当所有可能方法的边际成本相等时,得到一个完成环境目标所需的最低的方法
4.简述环境价值评估的主要方法?
(1)直接市场评价:生产率变动法、疾病成本法和人力资本法、机会成本法、重置成本法(2)替代市场法:旅行费用法、资产价值法、工资差额法、预防支出法
(3)意愿调查法:投标博弈法、比较博弈法、无费用选择法
(4)选择试验
(5)条件排序
(6)联合分析
5.简述有效产权结构的主要特征?
1)排他性——拥有和使用资源产生的所有效益和成本属于所有者,并且只属于所有者,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出售给他人。
2)可转让性——所有产权都能以自愿交换的方式从一个所有者转移到另一个所有者。
3)强制性——产权应当受到保护以免被他人强制性地夺取和侵犯。
4)可分割性——自由配置产权
6.简述外部性有哪些类型,解决外部性有哪些途径?
7.简述“公地悲剧”的产生原因?
8.简述市场失灵的原因?
9.简述政府失灵的原因?
(1)特殊利益集团利用政治程序进行寻租
(2)信息不对称
(3)政策目标可能有副作用
10.简述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人口增长对经济最直接的影响:劳动就业率和人口年龄结构①人口增长速度越快,年轻人口比重越大②“青年效应”超过“退休效应”和“妇女就业效应”决定了快速增长的人口会降低可雇佣劳动力的比例,从而对以人均衡量的经济增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2)人口增长与人均产出人口增长开始可能是有益的,但最终会由于资本约束的限制,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制约因素。
(3)人口增长与收入分配快速的人口增长会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
11.简述人口转变理论?
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的人口增长都曾经经历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即在进入工业化之前,出生率比较稳定而且略高于死亡率,从而确保了这一阶段人口的增加。
第二阶段,是在工业化开始之后,人口死亡率此时大幅下降,而出生率没有出现与之类似的变化趋势。
第三阶段,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并超过了死亡率持续下降的幅度。
12.如何理解“自然资源诅咒”假说?(1)“自然资源诅咒”假说是指资源资源丰富的国家不太可能实现快速发展(2)解释一:“荷兰病”即资源丰富的国家通常可以从原材料出口中大幅提升财政收入。
这一现象导致资本和劳动力从传统的生产制造业转移出来,从而导致制造业衰退。
解释二:伴随着资源产业繁荣而来的国内物价上涨,阻碍了制造业出口的国际竞争力,进而阻碍出口带动的发展模式。
解释三:资源丰富的国家可以从资源部门获得大量租金,从而导致其他部门缺少企业家精神和创新能力。
13.简述污染避风港假说及其污染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
(1)污染避风港假说是指生产者在一国受到严格的环境管制影响后,会把他们污染最严重的生产能力转移到环境管制相对宽松的国家(低收入),或者面临市场份额的损失。
环境管制严格的国家的消费者,收到低价格的激励,将会选择消费在污染避风港生产的产品。
(2)污染避风港的污染水平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结构效应、技术效应、规模效应
14.简述波特的“诱导性创新”假说?在环境管制最严格的国家,企业具有竞争优势而不是竞争劣势,因为严格的环境管制促进企业创新,而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更具有优势。
因此,更严格的环境保护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下促进就业,而不是损害就业。
15.简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主要内容?
在转折点之前,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退化程度提高;转折点之后,随着收入的增加,环境退化程度降低。
16.画图说明贴现率对动态效率配置的影响。
如上图所示,若贴现率上升,则“第二期边际净效益现值”的曲线沿横轴交点向下转动。
这个转动产生两个直接结果:交点向右移动(意味着第一期的数量更多),交点在距横轴更低的位置上(意味着边际使用者成本增加)。
同理,若贴现率下降,则会导致第二期的数量更多和边际使用者成本下降。
17.图示说明供需框架建立的生育决策模型
影响需求曲线的因素:
·人口从农村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移会降低人口的出生率。
(需求下降)
在拥有简单储蓄系统的国家,在仅有的几种用于养老保障的方法中,养育较多的子女防老
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若养老保障有了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法,养育子女的边际收益就会下 降) · 在一些国家妇女的地位几乎是完全依据其所生育的子女数量来界定的。
(如果个人地位与 其期望的家庭规模成正比, 那么生育子女的边际收益就会上升; 如果个人地位不再与子女数 量有关,那么边际收益就会下降)
·婴儿死亡率的降低也能导致需求曲线的向内移动。
·有证据证明, 边际收益曲线向下移动的程度取决于与经济发展所依赖的且为社会成员所共 享的劳动就业的方式。
影响成本曲线的因素: ·子女抚养成本的主要构成之一是母亲所花费时间的机会成本。
·随着社会向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 居住空间会由于对特定地点居住需求的集中化而使得其 成本变得更加昂贵。
·对父母而言,抚养子女的成本很大程度上会受子女教育成本的影响。
·随着社会进步,父母通常希望为子女提供更多和更高质量的教育。
18. 画图说明 N 个时期的边际开采成本不变的资源配置模型。
如图所示,图( c )表示不同时期的资源开采量,图( b )表示边际使用者成本和边际开采成 本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假定条件:边际开采成本不变,时间延长为 n 期;需求函数是已知,不随时间变动。
由图可以看出, 尽管边际开采成本不变, 但有效率的边际使用者成本呈现稳定上升趋势。
这 种上升趋势代表资源日益稀缺和剩余存量减少导致当前消费的机会成本相应增加。
此外, 随 着时间推移,成本不断上升,开采数量也随之不断下降, 最终当价格等于总边际成本时,开 采
数量下降为零。
即使开采成本没有任何变化,有效配置也会使资源平滑过渡到耗竭状态。
N 时期的有效配置及其c )
19.图示说明边际开采成本持续增加的N期资源配置模型
如图所示,边际开采成本不断上升,资源的有效开采数量随时间推移而下降。
与此同时,边际开采成本的持续增加使得后代所做的牺牲将减少,他们从保留下来的资源中所获得的净效益会越来越少。
因此,边际使用者成本随时间推移而不断下降直至零。
此外,资源储量并未耗尽,因为价格高于替代资源后,仍剩余的可耗竭资源将会留在地下,不被使用。
20.图示说明垄断行业的污染控制成本决策。
如图所示,起初,垄断表现为在产量Q0和价格P0点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平衡。
如果环境管制迫使所有企业的边际成本从MC1变为MC2 ,企业将放弃Q0点的产量最大化,必须对产量进行调整。
在Q0点,边际成本超过了边际收益,随着产量减少,利润将增加,直到产量为Q1 时,边际成本再次等于边际收益,对应的价格为P1。
21.图示说明竞争性行业的污染控制成本决策。
最初,行业是处于长期均衡状态的,对应市场决定的价格p0,在边际成本等于价格时,企
业利润最大化,产量是q 0。
因为价格也等于产量为q0时的平均成本,经济利润为0,企业没有激励进入或退出该行业。
现假设政策要求每一家企业减少污染排放,则企业的边际和平均成本曲线均垂直向上移动,距离为d。
因此,供给曲线也要向上移动距离d,市场价格从p 0 上升至p1,价格增加的幅度低于d。
在短期均衡下,价格的上升幅度达不到边际成本增加的幅度,所有企业都减少产量至q1,得到的利润为负。
此时,企业纷纷退出行业,则市场供给曲线进一步向左移动。
长期情况下,随着有企业退出行业,在价格变为p2时重新恢复平衡,利润恢复为0,但所有存活下来的企业的产量与成本变化前的产量是相同的,价格增
加的幅度恰好等于边际成本增加的幅度。
22.比较排污(环境)收费政策与排污(环境)许可证交易政策的区
别,说明两者配合使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进一步论述中国环境政策未来的改革方向。
(随意看看吧。
)
一、区别
(1)收入效应:环境收费政策能够获得收益,而许可证交易政策在排污者之间无偿分配排污权,无收益
(2)对管制环境发生变化的反应:①许可证交易政策下,价格上升,控制成本上升,而环境收费政策会增加减排成本②许可证交易政策下,控制成本的通货膨胀会自动提高许可证价格;环境收费政策下,会降低控制水平③技术进步降低减排的边际成本,许可证交易政策下的控制水平不变;环境收费政策下增加受控制的排放数量。
(3)价格波动:环境收费政策会调整费用,价格波动无影响;而许可证交易政策调整数量,市场决定价格,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的显著变化会导致价格的大幅波动。
(4)出错成本:许可证交易政策对控制污染量具有更多确定性,而环境收费政策在边际管理成本上有更高的确定性
二、必要性和可能性当不同水平的污染带来的损害程度与预防成本信息缺失不确定性情况
下,不能确定环境收费政策和许可证交易政策谁更优,因此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
三、环境政策改革方向
中国未来环境政策应充分考虑到不确定情况下环境收费政策和许可证交易政策的试错成本。
由于许可证交易政策对控制污染量具有更多确定性,而环境收费政策在边际管理成本上有更高的确定性。
因此,
①当目标是降低成本时,且试错成本对于污染量变化的敏感性高于边际成本变化的敏感性,
应选择许可证交易政策
②当目标是管理成本时,应选择环境收费政策。
23.有效率的市场能否自动导致可持续发展?如何能够实现向可持续
发展过渡?
24.考虑到实现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市场与政府之间的恰当平衡,你赞
同政府需要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还是你赞成政府减少对市场的影
响?为什么?
25.你对未来是持乐观态度还是悲观态度?为什么?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