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和谐理念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关和谐理念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我国社会正处于急剧转型的过程之中。

转型是为了发展,转型是为了发展,而发展的目标是要发展出一个和谐社会。

同时,发展也十分需要以和谐为基础,以和谐为条件。

不和谐,难以发展。

转型期既可以是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也可以是社会矛盾的高发期。

这一矛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以往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如果人与人之间不和谐,社会不和谐,加快发展便是空话,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而深远。

关键词:公共关系;人;和谐社会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建设翻天覆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又一次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更多的社会群体在改革中受益,更多的人享受着改革带来的成果,真切地感受着改革带来的幸福。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的新理念。

“和谐”成了我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因此,从更深层次的把握“和谐社会”的要点也随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发展社会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

一、和谐社会思想的渊源
从中国古人追求的“大同世界”到西方人追求的“理想国”,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

从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魏特林,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者毛泽东、邓小平,对社会和谐思想都有程度不同的论述。

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空想社会主义者首先提出建设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处的和谐社会的目标。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社会和谐思想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指出,由于历史的局限,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具有空想的性质。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主张和谐社会是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在内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

未来社会不仅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而且在人与自然之间都应形成和谐的关系。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把共产主义定义为“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毛泽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提出了要消除社会不和谐,实现社会和谐的思想。

这些宝贵的思想无疑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探讨的先声。

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发展、完善的邓小平理论更是充满了社会和谐的思想。

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中的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到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都体现了社会和谐的思想。

特别是,一手抓社会发展,一手抓社会稳定;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
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的一系列“两手抓”论断,都是从每个不同反面说明社会的发展和不断和谐的结果。

二、公共关系与和谐社会的概念
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也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策略和管理职能;而和谐社会则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简单地从字面上说,和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社会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也叫社会形态”。

因此,和谐社会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

具体说,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从定义上,不难看出公共关系注重的是过程,社会和谐关注的是结果,他们的最终目标一致:追求社会和谐。

尤其在我国是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现代公共关系在实践摸索中不断走向成熟,和谐理念体现也更加明朗化。

提出了“双向对称”的公关模式,即组织与公众利益的对称,不仅要重视组织的利益,而且要重视公众的利益;还要做到组织信息输出与输入的对称,不仅要把
组织的信息,想法向公众传播和解释,同时也要把公众的想法和信息向组织进行传播和解释,使之互相适应,互利双赢、达到和谐。

公共关系作为社会组织解决矛盾,化解冲突的管理机制,作为社会为摆脱社会危机困境,谋求新发展的一种选择,进入了社会组织的管理领域,为缓解社会矛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公共关系从诞生伊始就具有和肩负有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的使命。

三、公共关系管理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一)公共关系作为一门学科,一种体系,它的角色中的传播沟通,教育引导;功能中的协调关系;原则中的真诚互惠,遵纪守法等无不体现着和谐理念、和谐思想。

公共关系作为协调社会关系的重要管理机制,其目的就是通过对组织社会环境关系的管理,为组织创造适合其生存、发展的和谐的社会生态环境。

组织的公共关系管理是以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理论标准,追求公共利益与组织利益的和谐一致,强调组织与社会、公众利益一致性下的发展。

近20年来,中国社会中不同阶层因在改革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出现了分化和组合。

新的利益群体的出现,也必然会使各阶层在维护自身既得利益和预期利益的过程中产生各种矛盾。

在管理的实践中,公共关系强调通过人性化管理、组织的社会责任和一套行之有效的沟通机制,化解矛盾、协调对立和冲突,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加以全面有效的调整协调,使组织内部、组织与组织,组织与整个外部社会环境形成和谐安定、协调有序的良好关系。

(二)和谐、社会和谐是公共关系事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公共关系要追求的最终目的,尤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从更高角度来构建人类的生存和繁衍环境,是公共关系事业建立和生存的土壤.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更为宽泛与更为宏观的"公共关系大事业".公共关系则是从微观角度来为这种社会和谐进行修补和沟通,是在为构建这种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公共关系只有在和谐的宏观社会环境里才能建立和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才能达到和谐组织与塑造形象等目的.社会环境因为有公共关系事业才能更好地走向和谐与健康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不断寻求、建立、完善一套能够不断解决社会矛盾和化解社会冲突的有效管理机制的公关过程。

而这一点对于转型中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公关与和谐社会是一个问题系列,充分认识公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影响着其他问题的研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就是“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有卓越的公关支撑,所以构建和谐社会也赋予了公关新的使命,公关理念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积极意义。

一是公众服务意识。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但是,现在国家机关和人民群众还没有鲜明的公众和服务意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主政治的不断成熟,自觉的公众和服务意识会不断提升,这种意
识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注重社会和经济效益意识。

人民群众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也应该是现代化建设成果的主人,以人为本既重视经济效益又重视社会效益是公关的灵魂,体现的是社会责任。

党和政府领导工作中加入这样的意识就会深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社会组织贯彻这个意识都会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二是珍视信誉重视形象的意识。

信誉是社会责任的体现,是公众对组织个人言行信用总体评价。

信誉是在交往中遵守信用逐步积累起来的。

信誉是抽象的,形象却是直观的,对组织个人的认识一般都是从外在形象开始的。

重视信誉珍惜形象可以使组织个人在同一价值上实现行为自律,有利于社会关系和谐发展客观上营造了和谐氛围。

三是信息双向沟通交流意识。

双向信息沟通交流是科学公关的基础。

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双向沟通意识还有利于党和政府了解民意,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执政能力,使企业和公众结成双赢的关系,把事业作大作强。

与社会公众的信息双向沟通和交流可以减少误解,协调社会阶级阶层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真诚互惠合作道德法律意识,社会越发展,分工越专业,没有合作就不会有事业,更谈不上发展。

和谐社会是法治保障的公正、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关的真诚合作遵循道德规范和法律的意识更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的意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卓越有效的公关工作,更需要将公关中的和谐理念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联系起
来。

过去的十几年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但不是群众意见最少的时期。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有高素质的公关专家和卓越的公关工作。

尤其是政府公关就要以党的要求为理念,理论一定要和实际结合起来,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总之,公共关系和和谐社会所达目的一致,公共关系中体现着和谐社会理念,社会和谐是公共关系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四、人与社会的和谐
(一)人与社会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
一般来说,我们所讲的和谐社会包括三个方面,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

其中,人与社会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这是因为人不但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既有独立的自我,但同时又是社会的一份子。

所以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和谐就是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都必须建立在人与社会和谐的基础之上。

在绝大多数时候,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起着主导
作用,但在极少数情况下,整体利益对个体利益也要作出妥协和让步。

因为,和谐作为一种关系,关系是有两面性的,必须从两方面来看问题,从两方面共同建立和谐,什么时候都不能只看一面,否则和谐就建立不起来。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人与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些矛盾与问题使得各社会成员处于不同的利益群体,这些利益群体之间又不能得到有效调节,致使社会成员之间存在贫富差距,同时在权利、机会、规则等方面出现不平等,导致人与社会有一定矛盾和冲突。

人与社会和谐,就势必在坚持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前提下,整体利益也要为个体利益的存在提供权利、机会、规则等方面的平等要求。

其实,从本质上来说,人与社会在利益目标追求上是一致的,在一个各方面利益关系能够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里,人与社会应该是和谐的。

首先,人与社会的和谐要以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物质财富为基础,贫穷的社会是不可能使人与社会产生和谐。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说得明白,“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

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协调性。

”比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医
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都是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既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人与社会的和谐还必须有相应的制度。

只有制度才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毕竟一个和谐社会必然是一个有序的社会,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以社会秩序为保障的。

维护社会有序正常的发展有两种途径,一是法律制度,二是道德力量。

民主和法治既是现代政治文明的主要标志,也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

人与社会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只有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使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我们的每一个公民都具有平等的人格、权利和机会,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民主法治意识深入人心,人与社会和谐的愿望必然达成。

(二)如何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
生活富足是人与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

在自然经济时代,房不漏雨、缸不断米、厨不断烟是生活好过的表现。

温饱、富足一直是中国人的生活追求。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工业化、市场化进程,生产力大幅度提升,人们的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并开始走向比较富裕、满足的富足阶段,逐步达到小康水平。

物质生产和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比较彻底地改变了城乡的旧面貌,也大大改变了人的精神面貌,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建立在充足物质生活基础之上的各种物质交往,日益出现文明、健康、大方、得体景象。

人们
安居乐业,进取创造,注重发展和享受,注重提高生存质量,生命意义日益得到关注,人在社会上的尊严、价值有了更多可靠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逢其时。

生命安全是人与社会和谐的必然追求。

在人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安全需要也被激发起来,所谓“福莫大于平安”,就是中华民族对生活质量的传统评判标准。

日益积累的富裕生活,不断勃兴的市民社会,相应也产生了财产安全、生命安全的需要。

在这里,“安全”已经被赋予全新的意义,是一个更新的概念。

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命安全成为社会和谐的必然追求。

没有优越的安全环境,酿造小康生活、建设小康社会就根本没有保障。

因此,只有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安全保障体系和危机应急机制,才能保护现代化建设成就,才能促进人与社会的整体和谐。

心理平衡是人与社会和谐的内在根据。

心理平衡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它会形成积极的情绪感染他人,催人奋进;相反,心理不平衡就会形成消极情绪,影响心理健康,使人悲观失望、不思进取、甚至堕落犯罪。

因此,经常调节自我心态,积聚、保持平常心,形成积极心理水平,使之适应于不断变动的社会生活,是促进人与社会和谐的内在根据。

精神协调是人与社会和谐的关键环节。

社会稳定需要精神协调。

精神协调主要是指民族精神的共同化得到认同,社会精神的普遍化得到包容,个人精神的道德化、高尚化得到尊重与理解,三者和谐一致。

精神协调成为促进人的完善、
推动社会和谐的关键环节。

近代社会,开明人士提出了“大同”、“民生”、“民享”等思想,谋求人民大众的幸福、康乐,实质上就是要追求精神协调、实现人与人和睦相处、社会秩序井然的良好局面。

中国共产党站在开放时代前沿,呼应时代渴望,提出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人民生活的富足、生命的安全和精神的协调、平衡,把实现社会的人际和谐、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崇高价值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