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
摘要:目前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抓住教材的内容,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自身的人力资源,发挥课堂教学的最佳整体功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正确的、全面的历史知识。
关键词:教学模式学习兴趣高效教学
一、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参与,使整体过程呈封闭式单向传递,因而学生的兴趣不浓,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创设历史情景,营造历史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时空隧道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集中了注意力必然会提高教学效率。如在讲普法战争一节时,先作了简短的“埃姆斯急电”故事的介绍,然后着重指出:“普法战争爆发是路易.波拿巴的扩张野心同俾斯麦利用王朝战争统一德国的政策发生了冲突,而埃姆斯急电仅起到了导火线的作用。”将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过来了。采用与课文有关的传闻、秘史,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渲染、烘托气氛,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如:1848年欧洲革命中有一幅《梅特涅夹着尾巴逃跑》的漫画插图,让学生先看这幅图,紧接着简短的介绍:“梅特涅是奥地利首相,擅长外交权术,一贯仇视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在十九世纪上半期的欧洲舞台上显
赫一时,而在1848年却男扮女装仓皇出逃,堂堂的一国首相,为何会如此狼狈呢?”学生们边看图边发出会心的微笑,自行归纳出了1848年欧洲革命规模大,对反动统治打击深,震动大的信息,对整体课文的讲述起到了铺垫作用,兴趣也油然而生了。
2、利用启发式教学,注重质疑能力的培养
首先,教师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并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先让学生分组去思考、在此过程中教师可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组织学生讨论、合作,在不妨碍学生独立思考的前提下,配合并促进他们解决问题。
如讲到《明治维新》一课时,在学生掌握了明治维新的基本内容后,引发学生思考:“(1)如何评价明治维新?(2)日本历史上两次重大改革对日本社会有什么影响?(3)比较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为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而戊戌变法却不能呢?”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问题,既牢固地掌握了基础知识,又学会了灵活运用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教学为例,导入新课后,揭示教学目标,展示自学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1)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哪些危机?(2)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和特点。(3)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有哪些?新政的实质是什么?有何影响?问题的设
计总揽全课内容,因而能吸引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
其次,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如商鞅变法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变革,历来都是被肯定的。有学生在课堂上质疑:商鞅“禁止弃农经商”重视农业反对经商,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学生能提出这种问题,说明他们的思维正在得到拓展。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学生们分析这段话后,提出质疑:唐朝由盛转衰的根源是否就是杨玉环?得出这句话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在历史教学中通过这些问题的质疑,来训练学生的独立思维,开阔他们的眼界。
最后,教师要创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探求新知,开发潜能。由于历史课本身的特点,学生无法当场体验。为创设历史情境,必须善于通过实物、图片、影像资料的运用,使学生“触景生情”,产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例如:在讲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利用了电影《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的片段,以及语文课本《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内容的结合,使学生仿佛置身于那段耻辱的历史时期,切实感受到清朝统治者的腐败和侵略者的疯狂、无耻。如此种种,将学生引入漫长的历史时空隧道,置身于不同的历史时期,让他们不再是历史结论的接受者,而是一个参与者,从而引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让学生主动参与,合理组合史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1、引导参与、启迪思维
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思考,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如查阅有关背景材料、比较分析、紧张思考等,都是自主学习中常见的方式。
在讲到香港、澳门回归时,提前布置学生预习,上网查阅资料,追溯“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既复习了旧知识,又牢固掌握了新知识。
2、面向全体,培养合作意识
多媒体课件教学,是最好的学生参与方式。现在多媒体手段却以其直观生动的优势,在这方面起着良好的辅助教学的作用。我在备课时根据教学过程设计一些问题,在授课中通过课件声像结合、动态展示的演播,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思考问题。如讲《丝绸之路》一课,我特意在现代化的网络教室中上课,使所有学生均面对电脑,可以亲自动手。先用悠扬的《塞上曲》伴着几副西域风光图片,酝酿气氛,导入新课;接着播放了一段有关张骞的纪录片;演示了自制的张骞通西域的路线图、丝路图后,将课堂交到学生手中。学生们自己在电脑上绘制路线图,使学生感受到了只有在影视中才能见到的地图动态表现手法;通过一步步的演示,模拟前进路线引导学生逐一回答问题。力争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特别注意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有效参与,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
学生的个人思考还应当与同伴合作相结合,开展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认知,也是为了培养合作意识和技能,学生难以解答的问题和在阅读中发现的新问题是小组讨论的主要内容。如罗斯福新政
“新”在何处?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有何影响?围绕这些问题在讨论中畅所欲言,各持己见,纠错改误,培养了团结协作攻关的精神。对一个小组提出的质疑,我让其他小组解答、补充,在全班同学的讨论下得出正确的结论。仍以《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一课为例,有小组同学发问:罗斯福新政为什么会取得成功?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把这个问题交给各个小组进行讨论,启发引导他们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美国的国情(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及民主传统)、以及借鉴苏联计划经济发展的经验等方面进行讨论,经过共同努力,使问题得到圆满解答。
总而言之,历史教师应抓好每一个教学环节,以情感教育为突破口,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会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教师课堂教学常见技能问题》项家庆主编
[2]《开讲艺术》刘显国著
[3]《新课程典型课案例与点评》朱煜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