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川陕(镇巴)革命史陈列馆》实践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川陕(镇巴)革命史陈列馆》实践报告
红军在陕西省镇巴县两年多的时间里,为苏区军民一道为建立、发展、保卫根据地做出了巨大牺牲,参加了数百次战斗,380多名烈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革命先烈们的业绩和英名与巴山同在,共和国旗帜上有他们血染的风采。

——前言实践时间:2012年8月7日
地点:川陕(镇巴)革命史陈列馆
一、镇巴县历史背景
夏、商时属梁朝域。

东周为楚地。

东汉永元七年(95年)汉和帝封平定西域名将班超为定远侯,县地为其封邑,置定远域,亦名平西域、班城。

三国蜀汉章武元年(221年)析城固县南部建南乡县,辖今镇巴、西乡两县地,县城设在归仁山,即今本县渔渡镇渔渡坝古城堡,此乃镇巴建县之始。

清嘉庆七年(1802年)析西乡南24地,取“汉定远侯封邑”之意置定远厅,其后,镇巴的县级行政区设置即稳定。

民国二年(1913年)废厅改称定远县,后3年改名镇巴县。

1932年,红四方面军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于次年9月在县境南部赤南乡曾建陕南县。

1935年2月红四方面军离境长征,陕南县名消失。

1949年12月17日镇巴和平解放,1949年12月19日镇巴县人民政府成立。

一、实践目的
镇巴县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抵达川陕边境镇巴县内,逐兵分三路,一举攻克了通江、南江、巴中,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领导当地人民群众同国民党反动统治展开了殊死斗争。

红军派出部队和地方工作队在镇巴剿灭匪患,建立苏维埃政权,实行土地革命,为拯救水深火热中的劳苦大众,发展和保卫川陕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一系列艰苦卓越的斗争。

红军在镇巴两年多的时间里,为苏区军民一道为建立、发展、保卫根据地做出了巨大牺牲,参加了数百次战斗,380多名烈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他们的业绩和英名与巴山同在,共和国旗帜上有他们血染的风采。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革命烈士精神长存。

镇巴县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军及无数革命烈士为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和镇巴县的和平解放做出了牺牲与奉献,是我们伟大的镇巴县儿女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们镇巴人民宝贵的财富,作为镇巴人的儿女,我们更需要了解它们。

通过《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学习,让我了解了全国其他各地人民在当时为反帝反封建、推翻帝国主义,革命斗争、实现全国人民的解放的英勇事迹。

但是对于自己家乡的
历史背景、革命先烈的精神以及对当代家乡人民的影响还是不胜了解。

于是我趁着本次实践活动的大好时机来到了川陕(镇巴)革命史陈列馆,亲自去调查和实践。

在这里亲自去了解镇巴县的历史沿革情况(通过川陕(镇巴)革命史陈列馆及革命烈士纪念碑的参观),去了解、去感受镇巴革命先烈的精神气概。

并学习把这种精神和我们大学生的理想相结合,提高我们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提高我们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三、实践过程:
本次实践调查我们是以:(1)访问纪念馆工作人员(2)实地参观考察
(一)访问纪念馆工作人员
1、请问你知道镇巴县的革命历史背景么?(查阅历史资料并回答)
答:镇巴县的革命历史背景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1932年,红四方面军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于次年9月在县境南部赤南乡曾建陕南县,1933年2月正式选举成立川陕省工农民主政府。

1932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及中共中央派往四方面军的代表张国焘等,率红军十、十一、十二、七十三师及少共产际团,离开鄂豫皖苏区,实行战略转移,经过两个多月的转战跋涉,歼敌近万名,终于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于12月9日到达汉中盆地作短暂休整。

经过浴血奋战后,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1933年2月正式选举成立川陕省工农民主政府。

第二,镇巴县人民积极参加革命战斗,纷纷加入红军队伍。

1932年12月,红军先后派部队和地方工作队进入镇巴县境,宣传红军宗旨、政策,消灭国民党驻军和地方反动民团、土匪,在简池等县内十余地方组织发动群众,建立党的地方组织和苏维埃政府,开展武装斗争,镇压土豪,实行土地革命。

先后建立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区委、区苏维埃政府等各级组织,发展根据地998.33平方公里,游击区903.1平方公里,组建20支游击队,18支赤卫军,参加数百次战斗,千余人参加红军。

第三,拥军爱民,人民群众积极为红军搞好后勤保障。

红四方面军在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两年多时间里,镇巴苏区人民在地方党组织和各级苏维埃政府领导下,为建立、发展、保卫根据地进行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拥护红军,支援红军,参军参战。

革命根据地刚建立时,各级苏维埃政府发动群众,组织赤卫军、游击队筹集粮秣支援红军。

赤北区群众不仅慰问当地红军,还组织鼓乐队,打着彩旗,抬上猪羊肉、豆腐等派代表到四川通江县洪口慰问红军。

陕南县组织妇女扎鞋队、洗衣队为红军做鞋袜数千双。

与此同时,陕南县还抽调游击大队两个分队奔赴万源参战,动员全县劳苦大众筹粮筹款,组织运输队、担架队支前。

1933年6月红四方面军与驻扎在陕境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签定秘密的互不侵犯协议。

1934年2月在十七路军任少校参谋的武志平(中共地下党员),以其公开身分前往苏区,将所购的药品、电池等物资从汉中经西乡运抵本县黎坝关门垭红四方面军总部设立的交接地点,打破了国民党对苏区的严密封锁,此路线被后人称之为“红色交通线”。

第四,红军离开后人民群众继续积极为革命奋斗,镇巴县解放。

红军离开镇巴后,土豪劣绅、民团土匪纷纷卷土重来,对苏区各级组织的干部、红
军家属进行阶级报复,国民党镇巴县政府成立清乡委员会,捕杀革命群众。

简池区委书记王再元、区革命肃反处长任兴才、运输队长王仲祥等200余人惨遭杀害;崔家乡苏主席冯联辉一家8口,6人被害。

简池区侦探长田善珍,被大本团捆绑吊打,脱险后流落他乡。

但根据地人民在白色恐怖下,念念不忘党的深情,红军的恩情,盼望红军早日归来,终于盼来了当年随红军长征的小战士符先辉为师长的解放军55师,于1949年12月重新解放了镇巴。

2、请问镇巴县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是什么?
答: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是:前仆后继自我牺牲的英雄气概和他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顽强精神。

红军部队和地方工作队在镇巴剿灭匪患,建立苏维埃政权,实行土地革命,为拯救水深火热中的劳苦大众,发展和保卫川陕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一系列艰苦卓越的斗争,留下了他们英勇光辉事迹,留下了他们的革命英雄气概。

3、请问镇巴县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内涵及现实意义是什么?
答:在那场挽救民族危亡、异常艰苦卓绝的战争中,全县革命儿女、无数革命志士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建立苏维埃政权,实行土地革命,为拯救水深火热中的劳苦大众,发展和保卫川陕革命根据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许多人在镇巴县这片土地上顽强奋战、慷慨就义并长眠于此。

他们的业绩可歌可泣、感人肺腑,他们的英灵永载史册、永垂不朽。

进入改革开放、和平发展的新时代,革命战争已远去,但革命先烈的精神永放光芒,必将成为推动镇巴县发展进步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动力。

2、实地考察(据资料显示)
(1)革命烈士纪念塔的修建。

镇巴县属革命老区,是川陕革命根据地陕南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土地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县有380多名优秀儿女为祖国、为人民的事业英勇献身。

为缅怀先烈,启迪后人,褒扬革命烈士丰功伟绩,1958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修建镇巴县革命烈士纪念塔。

由于十年洗劫和其他原因,被迫停建。

1983年经省地关怀,重新拨款修建;1984年9月竣工落成,是陕南最大的烈士纪念塔。

纪念塔整体造型庄严,塔向高15.3米,肃穆宏伟,四周雕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和烈士英名。

东面半坡建有革命烈士陵园,塔区下部设有“定远、班程”两亭。

镇巴县革命烈士纪念塔1987年8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第一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1964年6月,徐向前元帅为镇巴县革命烈士纪念塔题词:“烈士们永远活着,我们要发扬先烈们前仆后继自我牺牲的英雄气概和他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顽强精神,来保卫和加速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


(2)革命历史陈列馆的建立。

红四方面军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时,县内留有许多重要遗物及革命斗争史料、文献,为妥善保存各个时期先烈们的重要遗物和史料,2001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又动工修建了占地800余平方米的“革命历史陈列馆”,馆内收藏的革命文物400余件,由革命烈士纪念塔管理所负责管理,并配有专门的讲解人员,以宣传革命烈士英勇事迹,发挥烈士纪念建筑物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基地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川陕(镇巴)革命史陈列馆1995年5月被列为“汉中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四、调查过程中的问题
由于以前没有过这方面的经验,所以在此次的社会实践调查中出丑了。

问了许多当地的民众,结果愿意回答的、能够答得上来的却没几个人。

也许是他们不懂我们到底在干什么,也许是我们态度不够好。

而且事先没有准备好要问的问题,结果只好硬着头皮上了,赶鸭子上架。

临时想了几个问题,感觉问得很乱,笔记也做得不是很清楚,只好回来结合网上查找到的资料和做的笔记进行整理。

此次调查中我约了两位高中同学,并发现团队的力量的确是很大的,我们三人分别去问不同的人,然后再集中在一块整合我们所做的笔记,写出了这篇报告。

五、个人体会
走向家乡镇巴的历史沿革,重温那一段段历史,再现那些画面,作为时代青年的我们不禁感慨万千。

在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时代、在大学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里,学习、理解、发扬革命圣地精神尤其的重要。

未来的道路才刚开始,往下走,革命先烈的精神是我们胜利的信念,当海上的小船被汹涌的波涛打翻,信念是希望的灯塔,当安静的夜空被炮弹划破,信念是反击的长枪。

信念所在,平凡的生命就会点缀成烂漫的山花。

镇巴县“革命先烈精神”这盏灯指引了他们走向胜利,信念是他们心中不灭的灯。

当代大学生若是坚守这盏不灭的灯,照亮我们的前行的路,还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呢?还有什么梦想的彼岸是到达不了的?
作为当代革命军人、大学生的我们,应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坚定信念,就没有趟不过的河,没有翻不过的山,我们遇到困难算什么,跌倒了,站起来,学会“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气概。

以“革命先烈”精神引领队伍思想观念转变。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

要破除思想上的惯性思维,破除习惯做法,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培养求真务实的工作、学习作风。

巴山革命先烈的精神,等着我们当代大学生去发扬光大。

作为镇巴儿女,我们不能忘记历史。

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我们不能忘记先辈的奋斗。

二十一世纪的新一代青年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先进性,树立坚定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学习、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优秀的革命军人,为今后的消防部队的建设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