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司法改革》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往开来,奋斗不息

——《中国的司法改革》读后感

民商法学院研究生2012级第一党支部左云帆

2012年10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这是中国首次就司法改革问题发布白皮书。该白皮书的发表,旨在系统、全面地向国内外介绍中国司法改革的情况,展示我国致力于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态度和决心,增进国内外对中国司法改革以及法治建设的了解、认同和支持。在认真阅读完《中国的司法改革》之后,我的总体感觉是:内容全面,语言简要,资料详实,态度客观。

首先,白皮书的主体内容包括五大部分,全面、系统地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司法改革的历程和正在进行的各项工作。其中第一部分“司法制度和改革进程”,阐释了中国司法制度的基本特点和司法改革的目标、原则和进程。这一部分既有对我国司法制度基本构成的介绍,也有对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不断推进司法体制革新的道路上的探索和成就的叙述,可以说是全面、概括地介绍了我国司法改革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部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包括: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扩大司法公开、加强司法民主和加强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五个小节。这一部分的标题充分表明了我国司法改革的价值取向——公平和正义。司法是保障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任何一个理性的、进步的司法体制都应当将维护公平正义当做自己的价值追求。因此,白皮书从上述五个方面较为细致地介绍了我国的司法改革是如何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从口号一步步变为现实。

第三部分“加强人权保障”则更为具体,以制度层面十个实实在在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在刑法方面——展示出我国在保障人权方面的不懈努力。中国社会在未来不管如何发展,“以人为本”必将是不可动摇的主旋律。司法制度既要顺应这一大的趋势,也应当作为先行者引领方向,用制度的力量去推动人权保护的不断进步。

好的制度也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去实施,司法是实施法律的机关,无论是法院、检察院、公安民警还是律师,都有着非常高的专业知识的要求。反过来,只有拥有更多更优秀的法律人才,才能把中国的司法改革道路更好地向前推进。因此,白皮书第四部分“提高司法能力”就从法律职业准入制度、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道德建设、提升经费保障能力等方面介绍了我国在司法改革中所做的努力。实际上,中国近年来司法专业人群的素质的不断提高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这也逐渐反映在司法工作的质量上。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司法制度对整个社会的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必然需要服务于全体人民,保障民众方便、快捷、低成本地得到司法资源的保护。这就就要求司法工作必须以“以人为本、司法为民”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五部分“践行司法为民”就从多个方面体现了这一理念在实践中的落实。

其次,《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语言简洁,既能系统地介绍中国司法改革的各个方面,也能凭借其通俗易通、简明扼要的语言向大众充分展示。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的司法体制改革毫无疑问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如何用简洁的语言让国内外的受众认识、理解,不单单是一个文字技术的问题,它还直接关系到这本第一次公开发表的白皮书的被接受性——越简洁的语言,就会被越多的人认可、接受。人当然,此书在这一点上处理的很好。

再次,作为首次将我国司法改革的问题加以公开发表的白皮书,其内容具体还是空洞,也会直接影响到外界对它的评价。如果中国的司法改革只能展现它的骨骼,而缺少鲜活的肌肉,这样一种骨感的机体也不会有多大价值。可喜的是,这本白皮书全文随处可见具体的数据——包括五个直观的图表。从全国法院内专门成立的审判管理机构的数量,到律师为刑事案件提供辩护的增长率,再到近年全国法律援助案件的经费总额,可以说是“该有数时皆有数”。有了这些详细、具体的数据,司法改革的各项工作就变得形象而不枯燥,也具有了更强的说服力。

最后,通观整本白皮书,其用语和反映出的态度应当说是相当客观的。既有对现有改革成果的肯定,也不乏对现行状况的不满足,甚至对文革十年期间中国司法制度所遭受的严重破坏也直言不讳。这样客观、务实的态度,使得白皮书免于沦为一篇歌功颂德的官样文章,使得人们对它有了更多的信赖和更长远的期待。同时,以白皮书的形式向国内外做出如此客观的陈述,也表明了中国司法改革勇于、乐于接受监督的态度和决心。

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研究生,我对于《中国的司法改革》一书还有更多的关切。中国的司法体制改革起步晚、起点低,况且还是在走一条前人未曾走过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其经历的曲折和困难可想而知。作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司法改革在整个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的历史实践和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法治社会是现代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即便中国这样一个法治传统并不算深厚的国家也不能例外。既然如此,我们就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这个艰巨的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司法制度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寻求创新,先后在多个方面逐步推进司法改革,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依然存在大量问题。中国社会现在处在社会转

型的关键时期,政治体制改革无法避免,司法制度改革也是大势所趋,而且在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有着更多的现实意义、承载着更多的价值追求。中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要真正达到和实现法治社会还依然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因此,在这样的时刻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确定未来一段时间司法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无疑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既要增进国内外的认识和了解,也要让改革之内的人端正态度,树立勇于探索、乐于奉献、自觉接受监督的作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