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
城市规划中的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策略
![城市规划中的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d70105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25.png)
城市规划中的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策略在当今社会,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大量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中的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策略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中的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策略,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资源节约策略1.1 能源节约能源是城市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为了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城市规划师应该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
此外,建筑物的能源效率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城市规划师可以制定建筑节能标准,并鼓励使用节能灯具和高效设备。
1.2 水资源节约水资源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
为了节约水资源,城市规划师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例如,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植物浇灌和公共设施冲洗。
此外,城市规划师还可以制定合理的用水政策,鼓励居民节约用水。
1.3 土地资源节约土地资源是城市发展中的有限资源。
为了节约土地资源,城市规划师应该鼓励高密度城市化,减少城市扩张。
此外,城市规划师还可以制定土地使用政策,鼓励合理利用土地,避免浪费。
二、循环利用策略2.1 废物循环利用废物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难题。
城市规划师可以制定废物分类和回收政策,鼓励居民进行废物分类,并建立回收系统。
此外,城市规划师还可以鼓励企业进行废物再利用,将废物转化为资源。
2.2 水资源循环利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可以减少对自然水源的依赖。
城市规划师可以建立废水处理系统,将废水经过处理后再利用于农业灌溉和公共绿化。
此外,城市规划师还可以鼓励居民使用雨水和灰水进行植物浇灌。
2.3 能源循环利用能源的循环利用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城市规划师可以建立能源回收系统,将废弃物转化为能源。
例如,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可以将垃圾转化为电能,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
三、建议与展望为了实现城市规划中的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策略,城市规划师需要与政府、企业和居民合作。
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鼓励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企业应该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
浅谈公园城市水资源利用
![浅谈公园城市水资源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dea53724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f.png)
浅谈公园城市水资源利用摘要:天府新区努力建设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
作为一名市政工程建设者也想为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贡献一份力量,笔者将根据自己的工程经验从城市雨水资源收集与利用、新型再生水技术等方面为建设天府新区而建言;同时,通过以上内容的描述为公园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建设在水资源利用方面提供一些参考,使未来的公园城市更自然、更科学、更合理。
关键词:公园城市;雨水收集;雨水利用;城市内涝;透水铺装;引言相关资料显示,到2030年,天府新区成都分区人口规划将会达到585万人左右,随着人口不断的增长,一方面水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大,城市水资源短缺情况越来严重,另一方面生活等污水排放也日益增多。
城市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水、地下水和雨水等。
雨水作为一种重要的季节性水资源,具有极大时间不均衡性和随意性,每年都有很多城市发生内涝“看海”,收集利用雨水既可以调节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压力,又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外的很多国家就开始研究城市雨水的收集、储存和净化技术,大量使用透水材料、修建地下蓄水管廊等海绵城市系统收集雨水,同时对城市公园等设施进行改造通过湖泊、湿地积蓄及起伏式绿地下渗等措施对雨水合理利用和调节。
1、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1.1 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多适用于车行道路面、人行道路面、园林绿化路面以及广场、露天停车场等,通过改变传统致密路面结构为类似海绵的多孔结构形成雨水下渗通道,采用预埋渗水管导排雨水至地下蓄水池收集,因其类似海绵吸水的特点和性能而得名。
通常海绵城市面层材料有透水混凝土路面、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透水铺装地面等。
1.1.1透水混凝土路面透水混凝土路面由骨料、胶凝材料、水等组成,多采用单粒级或间断粒级的粗骨料作为骨架,细骨料的用量一般控制在总骨料的 20% 以内;胶凝材料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并采用硅灰、粉煤灰、矿渣微细粉等进行掺和。
由于采用断级配或单粒级配材料,透水混凝土拥有约20%的孔隙,其透水速度甚至超过40L/(M2*h),即使中到大雨路面也不会积水。
循环利用水资源
![循环利用水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03b45079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24.png)
循环利用水资源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而且地球上的水资源并不多。
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循环利用水资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净化污水、雨水收集和家庭节水等方面来论述如何循环利用水资源。
第一部分:净化污水污水是我们生活中产生的一种废水,其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
通过净化污水,我们不仅可以提供清洁的饮用水,还可以进行其他用途的利用。
净化污水的方法有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两种。
物理处理主要是通过过滤和沉淀等过程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沉淀物。
这些过程通常使用过滤器和沉淀池等设备来完成,可以有效地减少废水中的固体颗粒物。
化学处理通过加入化学药剂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最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是将氯气注入污水中,通过氯化作用来杀灭细菌和病毒。
另外,还可以使用活性炭等吸附剂来吸附有机物。
净化污水的产出物可以被用于灌溉农田、冷却工业设备等用途。
通过净化污水,不仅可以减少用于灌溉和工业用途的淡水消耗,还可以减少废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第二部分:雨水收集雨水是一种天然的资源,通过收集雨水可以减少对地下水的依赖,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雨水收集可以分为简单的屋顶收集和综合利用系统两种方式。
屋顶收集是指通过屋顶上的排水系统收集雨水,再储存和利用。
屋顶收集雨水的设备主要包括雨水槽、过滤器和储水装置等。
收集的雨水可以用于冲厕、洗衣和浇花等日常用水,还可以通过简单的净化处理后作为饮用水。
综合利用系统是指在城市规划中将雨水收集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的系统。
例如,在建筑物的设计中考虑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将雨水用于大楼的冷却系统和景观水体等方面,以减少对城市自来水的需求。
通过雨水收集,不仅可以减少自来水的使用,还可以避免雨水排入下水道造成的水体污染。
这种循环利用的方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于保护水资源和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三部分:家庭节水家庭节水是一种个体的行为习惯,通过改变水的使用方式和减少浪费来实现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首先,要注意减少不必要的流水。
水资源回收利用实现循环经济
![水资源回收利用实现循环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d2386560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77.png)
水资源回收利用实现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指一种资源利用方式,通过最大程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在当前全球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水资源回收利用成为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主要论述水资源回收利用的意义、技术和应用。
一、水资源回收利用的意义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但由于不合理的开采和使用,导致水资源短缺、水质下降以及水环境恶化等问题。
水资源回收利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具有以下意义: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回收利用废水,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从而提高利用效率,并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
2. 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回收利用废水可以补充可用水资源,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尤其是在干旱地区或水资源稀缺地区,回收利用可以起到关键作用。
3. 改善水环境质量:回收利用废水可以减少直接排放到水体中的污染物,避免对水环境产生污染,从而改善水环境质量。
4. 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废水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和污染物,如果不进行回收利用,就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通过回收利用,可以降低环境污染风险,保护生态环境。
二、水资源回收利用的技术实现水资源回收利用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水资源回收利用技术:1. 生活污水回收利用:通过污水处理设备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污染物和杂质,获得高质量的水源,可以用于农田灌溉、工业生产等。
2. 工业废水回收利用: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用物质,如重金属、盐类等。
通过适当的处理工艺,可以回收利用其中的有用物质,减少资源的浪费。
3. 雨水收集利用:雨水是一种天然资源,通过收集、储存和处理雨水,可以作为非常可靠的水源,用于农田灌溉、建筑景观绿化等。
4. 膜技术应用:膜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水处理技术。
通过膜分离、膜过滤等工艺,可以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获得高质量的水源。
三、水资源回收利用的应用水资源回收利用已经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再生利用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再生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fa4f748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96.png)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再生利用水资源是地球上最为珍贵的资源之一,对于人类和整个生态系统来说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过度开采和污染等不良行为,使得全球水资源逐渐枯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是指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将废水、废弃物水和降水等再次利用,达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等目的,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一、水资源的现状与问题当前全球水资源状况严峻,许多地区已经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困境。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水资源供需矛盾尤为突出。
据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城市化、工业化等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水资源造成了严重挑战。
另外,水污染也是当前水资源利用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城市生活污水等造成的水体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匮乏和不可持续利用。
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再生利用的意义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再生利用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还可以减少对自然水循环系统的压力,保护生态环境,减轻水污染等问题。
通过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可以节约用水量、减少排放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再生利用也有助于推动清洁生产、节能减排,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三、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途径1. 工业废水再生利用。
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盐等污染物,通过工业废水处理设备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去除有害物质,再通过水质净化设备进行处理,使之达到再利用标准,可以用于工业生产、农田灌溉等领域。
2. 城市污水资源化。
城市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通过城市污水处理设备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去除有害物质和营养物质,再通过水质净化设备处理,可以达到再利用标准,用于城市绿化、工业生产、农田灌溉等领域。
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及其应用与前景
![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及其应用与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0b59b655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f1.png)
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及其应用与前景水资源是人类生命所必需的基本状素之一,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人类的用水需求快速增长,使得水资源的紧缺性越发明显。
因此,研究和开发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技术成为了当前非常热门和迫切的需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技术被认为是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介绍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技术及其应用与前景。
一、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概念及其意义水资源循环利用,是指污水和废水在经过处理后,再次利用于工业和农业生产、城市绿化、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过程。
它不仅能有效减轻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还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水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的紧缺状况逐步加剧。
因此,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于缓解水资源压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1. 污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技术是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核心技术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将生活、工业等各类废水经过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或再利用水质要求。
目前常见的污水处理技术有生物法、物理法和化学法三种,生物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床生物反应器法等。
生物法主要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有机物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物理法主要是通过过滤、沉淀、气浮等手段来去除污水中的物质。
化学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将污水中的杂质分解,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 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在城市满地铜钱的今天,雨水也成为被广泛利用的水资源之一。
在城市的屋顶、道路上安装雨水收集设施可以采集雨水。
经过处理,再用于绿地、冲洗卫生间、地下水位补给等。
3. 海水淡化技术:海水淡化技术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人工方式去除海水中的盐份,使得荒废的海水成为一种可以利用的水源。
常见的海水淡化技术有蒸馏法、反渗透法、电渗透法等多种,其中反渗透法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应用最为广泛。
4. 微生物处理技术:微生物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对废水、污泥进行生化分解和转化的技术。
城市水循环系统的重要性
![城市水循环系统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56921085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1.png)
城市水循环系统的重要性城市水循环系统是指城市内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雨水收集利用、污水处理再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
城市水循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资源节约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探讨城市水循环系统的重要性。
首先,城市水循环系统有助于资源节约利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传统的城市供水方式主要依靠引江济河,长途输水,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而城市水循环系统通过雨水收集、污水处理再利用等方式,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传统水资源的依赖,从而节约水资源,降低城市用水成本。
其次,城市水循环系统有助于水资源保护。
城市污水排放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往往只是简单的去除污染物后排放到江河湖泊中,导致水体污染加剧。
而城市水循环系统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可以将污水处理后再利用于农业灌溉、景观水体补给等方面,减少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开采,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质量。
此外,城市水循环系统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集中地,城市化进程不仅带来了经济的发展,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城市水循环系统可以有效地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减少城市热岛效应,促进城市生态平衡的形成,为居民提供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城市水循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对于资源节约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城市水循环系统建设的投入和支持,推动城市水循环系统的健康发展,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只有不断完善城市水循环系统,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水环境,建设宜居城市,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城市水循环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其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aa1dea7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0.png)
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摘要】水资源是地球上至关重要的资源,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都至关重要。
当前水资源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水污染和水资源枯竭等问题。
为了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我们需要加强水资源保护意识,推广节水理念,开展水资源利用技术研究,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并推动跨区域水资源合作。
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才能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有共同努力,才能确保未来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局面。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做出贡献。
【关键词】水资源、保护、利用、意识、节水、技术研究、管理制度、合作、可持续发展。
1. 引言1.1 介绍水资源的重要性水资源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是维持生命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必需品,也是生态系统的生命之源。
人类无法生存和发展,没有水资源。
水资源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人体70%以上的组成是水,没有水就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水是农业、工业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几乎所有行业都需要水作为生产和生活的基础。
水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水资源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对于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日益紧张的水资源形势,我们必须增强保护意识,建立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理念,共同努力保护水资源,确保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1.2 指出当前水资源面临的挑战当前,全球水资源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导致水质恶化,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破坏。
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也使许多地区陷入了水资源紧缺的困境。
气候变化的影响导致降水不均,水资源分布不均,一些地区面临着水资源枯竭的风险。
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跨区域水资源合作不足等问题也给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带来了障碍。
水与城市规划在城市中建设可持续的水环境
![水与城市规划在城市中建设可持续的水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42ce0851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f.png)
水与城市规划在城市中建设可持续的水环境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城市又是人类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因此,水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在城市建设中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建设可持续的水环境,成为现代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水资源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水资源作为生命之源,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规划中,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利用、调配和保护,是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城市建设之初,就应当从水资源保护的角度出发,科学规划城市的水资源分布和利用方式,确保城市用水的经济、高效和环保。
二、建设可持续的水环境需注重的关键点1.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在城市建设中,应当注重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通过建设雨水收集系统、中水回用系统等,最大限度地利用雨水和废水资源,减少对地下水和自然水资源的开采,从而达到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2.城市绿地的规划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的肺部,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净化空气,还可以调节城市气温,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在城市规划中,应当合理规划城市绿地布局,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促进城市的水资源循环利用。
3.水资源的污染防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
在城市规划中,应当注重对水资源的污染防治工作,建立健全的水环境监测系统,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水质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城市水环境的问题。
4.水与城市规划的结合水与城市规划应当是紧密相连的,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应该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始终。
在城市规划中,应当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分布、供应和利用,合理规划城市的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实现水与城市规划的有机结合。
在城市建设中,水资源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城市规划应当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建设可持续的水环境。
通过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科学规划城市的水资源分配和利用方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水与城市规划的良性互动,为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d460356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ea.png)
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摘要】水资源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从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在探讨了水资源保护的意义和方式,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同时也提出了加强水资源利用的建议。
结论部分强调了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性,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引起人们对水资源保护的重视,共同努力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水资源、保护、利用、问题、措施、建议、重要性、展望、未来、总结、环境保护。
1. 引言1.1 水资源的重要性水资源是地球上最为珍贵的资源之一,是维持生命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品,无水则无生命。
水资源不仅对人类生活、农业生产和工业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是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资源的不均衡分布、量的减少以及水质的恶化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严重问题,亟需我们高度重视和有效保护利用。
水资源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对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
人体70%以上是水分,人类每天都需要摄入一定量的水来维持生命活动。
其次是对农业和工业生产的支撑。
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水来灌溉农田,工业生产中也需要大量的水作为生产和冷却用水。
水资源还在城市建设、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水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在当前全球水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本文主题介绍水资源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展开讨论,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和有效利用这一宝贵的资源。
在当前全球水资源日益紧缺的形势下,水资源的保护及其合理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增强人们对水资源保护的重视,同时也希望提出一些实用的建议,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城市再生水循环利用亟待加强
![城市再生水循环利用亟待加强](https://img.taocdn.com/s3/m/4744a377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e.png)
城市再生水循环利用亟待加强再生水被誉为城市的“第二水源”,在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改善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城市再生水循环利用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
2023年,包头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19个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
作为极度缺水城市,包头市近年来围绕“两河一湖”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布局建设污水处理厂、再生水管网、水体治理和生态修复等方面的重点项目,不断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但目前仍然存在的一些制约因素亟待引起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管理制度尚未建立。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新鲜水的价格偏低,再生水没有价格优势,市场机制在推动再生水利用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这种情况下特别需要住房城乡建设、水利、生态环境、国家发展改革、财政、税务部门联合建立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长效运营管理机制。
二是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规范标准尚未建立。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GB/T 18919—2002)对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于工业、农田灌溉、城市杂用、景观环境、地下水回灌、绿地灌溉等都有相对应国家标准,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水源仅是区域再生水循环体系中的一种水源,不能完全套用于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领域。
三是再生水推广利用尚未形成广泛社会共识。
当前,国内大部分民众对再生水了解还远远不够,通常是一提再生水就和污水联系起来,认为再生水是由污水作为原水进行处理的,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存在强烈的抵触心理。
二、几点建议:一是建立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长效运营机制。
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不仅要支持各地结合市场情况和价格体系实际,充分调动潜在再生水用户的积极性;而且要支持鼓励跨行政区域联动、协调分工、明确职责,确保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系统能够长期有效地稳定运行。
二是建立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的标准与规范。
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在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总结基层试点经验,形成相关技术指南,推动各地积极开展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项目,切实从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三方面协同解决我国缺水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如何在水资源管理中实现循环利用
![如何在水资源管理中实现循环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4803b722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c.png)
如何在水资源管理中实现循环利用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以及环境的变化,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日益严峻。
在这样的背景下,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成为了缓解水资源压力、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要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首先需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规划。
这意味着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对水资源的分布、使用情况以及潜在的可回收利用资源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评估。
通过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监测体系,实时掌握水资源的动态变化,为科学合理的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同时,制定长远的水资源发展战略,明确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目标和路径,将其纳入到地区的整体发展规划之中。
在工业领域,推行清洁生产是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手段。
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用水,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废水。
如果这些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企业应当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从源头上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的产生。
例如,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设备的用水效率;采用闭路循环用水系统,使工业用水在生产过程中多次重复利用。
对于产生的废水,要建设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进行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后回用于生产,或者用于厂区的绿化、清洁等非生产用途。
农业作为用水大户,在水资源循环利用方面也有着巨大的潜力。
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往往存在水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可以有效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完善灌溉渠道的防渗措施,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水资源损失。
此外,还可以通过种植结构的调整,选择耐旱作物,减少高耗水作物的种植面积。
在农村地区,鼓励发展生态农业,推广沼气池的建设,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能源和肥料,实现水资源和其他资源的综合利用。
城市生活中,也有许多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途径。
比如,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如节水马桶、水龙头等,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用水量。
城市规划中的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策略
![城市规划中的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c043d4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d9.png)
城市规划中的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策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水资源问题。
水资源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但由于过度开发和污染等原因,城市水资源的供应量和质量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城市的水资源,城市规划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
一、加强水资源保护意识城市规划中的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策略的第一步是加强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水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节水意识。
同时,政府还可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违法行为的成本,增强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优化城市供水系统城市供水系统是城市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供水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城市规划中需要优化供水系统的布局和结构。
首先,可以通过建设多元化的水源,如地下水、河流水、湖泊水等,减少对单一水源的依赖,提高供水系统的抗灾能力。
其次,可以推广利用海水淡化技术,将海水转化为可供生活和工业用水的淡水,缓解城市面临的供水压力。
此外,还可以加强供水管网的建设和管理,减少水资源的损失和浪费。
三、改善城市排水系统城市排水系统是城市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减少城市排水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城市规划中需要改善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和运营。
首先,可以采取雨水收集和利用的措施,将雨水用于植物浇灌、冲洗马路等非生活用水领域,减少对淡水资源的需求。
其次,可以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水质的净化程度。
此外,还可以推广利用城市生态系统,如湿地、河流等,对污水进行自然净化,减少对人工处理设施的依赖。
四、推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城市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城市规划中可以通过建设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将废水、雨水等资源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例如,可以采用灌溉用水回收系统,将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回收利用于农田灌溉,提高农田的水肥一体化效果。
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5e4ae2d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1.png)
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全球范围内的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水资源的意义、当前面临的问题、以及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等方面展开探讨,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水资源问题的重视,并促进人们更加科学地对待水资源。
一、水资源的意义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对于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是构成生命的基本要素,是维持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必需物质。
人类的饮食、生活、农业、工业等几乎所有的活动都需要水的参与。
水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平衡与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且,水也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是生产、生活和工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由此可见,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尽管水资源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水资源的总量却很有限,尤其是淡水资源的状况更加严峻。
据统计,全球有近30%的人口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2.水资源污染严重。
随着工农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污水和废水被排放到水体中,导致水质下降、河流、湖泊的富营养化以及地下水的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
3.水资源治理不善。
在一些地区,政府治水不力,存在水资源过度开发、滥用、浪费等问题。
相关管理和监管措施不到位,水资源保护工作存在一定的盲区。
以上种种问题的存在,增加了水资源的稀缺性和价值,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水循环原理的利用与应用
![水循环原理的利用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9a76975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2.png)
水循环原理的利用与应用引言水循环(又称水循环系统)是指地球上的水在不同形态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它包括了水的蒸发、凝结、降水以及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流动等环节。
水循环的利用与应用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水循环原理的利用与应用,并列举一些具体的案例。
水循环原理的利用1.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循环原理可以用于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通过收集、净化和储存降水,我们可以为人类提供洁净的饮用水以及用于农业和工业的水资源。
例如,一些地区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将降水收集起来用于灌溉和其他用途。
2.水力发电:水循环原理可以通过水力发电的方式转化为能源。
当水从高处流向低处时,可以通过涡轮发电机将水流的动能转换为电能。
这种利用水循环原理的发电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水电站中。
水循环原理的应用1.农业灌溉:水循环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系统中。
通过将地下水或表面水引入农田,可以为作物提供所需的水分,并满足其生长的需求。
农业灌溉系统的合理设计和运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城市供水系统:水循环原理在城市供水系统中有重要应用。
通过将水资源收集、净化和储存,城市供水系统可以为居民提供干净的饮用水。
同时,合理运用水循环原理可以提高供水的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生态恢复:水循环原理在生态恢复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可以增强自然界对水循环的调节能力,减少洪涝和土壤侵蚀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此外,水循环原理在植被的生长和种植过程中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4.水污染治理:水循环原理可以用于水污染的治理。
通过建设废水处理设施和采用其他水质改良措施,可以将污染水处理成洁净的水资源并重新投入循环系统。
这样既可以达到环保的目的,又可以有效利用水资源。
结论水循环原理的利用与应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合理利用水循环原理,我们可以高效地利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水循环原理的应用也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
浅谈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浅谈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455d3825b14e852459fb5785.png)
浅谈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分两大类:一类是从水资源取走所需的水量,满足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后,数量有所消耗,质量有所变化,在另外地点回归水源。
另一类是取用水能、发展水运、水产和水上游乐,维持生态平衡等,这种利用不需要从水源引走水量,但是需要河流、湖泊、河口保持一定的水位、流量和水质。
本文主要讨论第一类用水形式。
标签:水资源; 利用; 保护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工业化以及灌溉对水的需求日益增加,21世纪将出现许多用水紧缺问题。
在可供淡水有限的情况下,应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宝贵的资源。
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一、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这是目前解决水资源紧张的重要途径,主要方法有:1、降低工业用水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降低工业用水量的主要途径是改革生产用水工艺,争取少用水,提高循环用水率。
2、实行科学灌溉,减少农业用水浪费。
全世界用水的70%为农业灌溉用水,但其利用率很低,浪费严重。
据估计,全世界有37%的灌溉水用于作物生长,其余63%都被浪费掉了。
因此,改革灌溉方法是提高用水效率的最大潜力所在。
渠道渗漏是世界各国在发展灌溉事业时遇到的共同问题。
灌溉方式的改进,是农业节水的重要途径。
60年代在以色列发展起来的滴灌系统,可将水直接送到紧靠植物根部的地方,以使蒸发和渗漏水量减到最小。
当前,国外灌溉节水技术的发展趋向是采用完整的灌溉排水管道系统,它具有能源消耗少,输水快,配水均匀、水量损失小,不影响机耕等优点。
此外,一些国家还研究了新的灌溉技术,如涌流灌溉、水平畦田灌溉、采用自动升降竖管等。
内布拉斯加农业和自然资源研究所设计了一种灌溉计算机程序,利用各小型气象站收集来的数据计算各地区生长的不同作物的蒸发蒸腾率,指导农民调整灌溉日期。
自动灌溉技术,利用计算机控制流量、监测渗漏、调节不同风速和土壤湿度条件下的用水量,并使肥料用量最佳化。
我国最新的研究表明,覆盖滴灌对水的利用效率更高,是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新型灌溉技术。
本市淡水资源储备、循环使用等方面的做法
![本市淡水资源储备、循环使用等方面的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cbe68899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66.png)
[标题]本市淡水资源储备、循环使用等方面的做法【引言】淡水资源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而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淡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为了保障城市的供水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本市不断探索淡水资源的储备和循环利用,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实践和措施。
本文将从储备、循环使用等方面入手,深入探讨本市在淡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做法。
【储备淡水资源】1.多渠道引水本市通过多渠道引水的方式,不断增加淡水资源的储备。
在引水之前,需要对水源地进行评估,确保水源的质量和数量满足城市的需求。
在引水的也需要考虑对水源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尽可能减少生态破坏和生态改变。
2.建设水库和水塘除了引水外,本市还在一些适宜地区建设水库和水塘,以储备雨水和地下水资源。
这些水库和水塘起到了调蓄水流、防洪抗旱、供水等多种功能,为城市的供水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
【淡水资源的循环使用】淡水资源的循环使用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本市也在该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
1.推行水资源回收利用本市通过建设中水处理设施、采用中水回用技术,将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中的废水进行收集和处理,再次利用于相关领域,达到节水和保护淡水资源的目的。
2.发展雨水收集利用本市在建设新的居住区和工业园区时,普遍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将屋顶雨水、道路雨水等进行收集和利用,用于植被灌溉、冲洗道路等,有效节约了自来水资源的使用。
【个人观点和总结】淡水资源的储备和循环利用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市在这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和探索。
然而,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去解决,如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性、政策法规的完善等。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新,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淡水资源,让城市的发展与环境的可持续性相协调。
【回顾性总结】在本文中,我们深入探讨了本市在淡水资源储备和循环利用方面的做法。
通过多渠道引水、建设水库水塘、推行水资源回收利用、发展雨水收集利用等一系列举措,本市在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和保护淡水资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探讨
![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6a466fe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4.png)
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探讨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是实现资源节约、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循环利用城市水资源可以减轻城市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的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水资源的浪费,为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模式有多种,主要分为二次供水和三次供水两种。
二次供水是指将城市排放的污水经过处理后作为工业用水和景观用水等非生活用水再次利用。
三次供水则是指将城市排放的污水经过处理后再作为生活用水供应给居民。
下面将对这两种模式进行详细探讨。
一、二次供水模式二次供水模式是将城市污水通过不同的处理方式再次利用于非生活用水方面,比如用于工业、农业、景观等领域。
常见的二次供水技术包括生物反应器、膜过滤、活性炭吸附等。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减轻城市供水压力,增加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还能够降低城市污水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次供水模式的实施有一定的难度和局限性。
首先,二次供水需要相当高的技术,并且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建设和维护设施。
其次,部分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等,如果不加处理直接使用,不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可能威胁到人体健康。
因此,二次供水需要专业化技术和强有力的监管,才能够保证水质安全和环境卫生。
三次供水是指将城市排放的污水经过初度、二度处理后,再将处理后的水作为生活用水供应给居民。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将城市污水再次利用,不但增加了城市生活用水的供应量,还能够减少城市污水的排放,缓解了城市环境污染的压力。
三次供水模式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水质安全和供水稳定两个方面。
为了保证居民用水的质量和安全,三次供水需要采用高效的处理技术,如生化法、MBR法等,并且要设立专人负责监管,确保水源的安全和可靠。
同时,三次供水也需要结合城市规划和市民生活习惯进行设计,以提高供水的适用性和舒适度。
总体而言,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的实施需要科学规划和管理,需要各方共同配合,以达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水循环知识:水循环中的城市生态系统水循环建设和管理研究
![水循环知识:水循环中的城市生态系统水循环建设和管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36c34e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1.png)
水循环知识:水循环中的城市生态系统水循环建设和管理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生态环境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其中,城市水循环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于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城市生态系统水循环建设和管理成为了当下城市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一、水循环的基本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中水分从地表、大气层、海洋、土壤中不断转化、流动、蒸发和降水的过程。
水循环总体上是一个封闭的循环过程,它起到了维持自然环境平衡的作用。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水循环最显著的特征是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
二、城市生态系统水循环建设城市生态系统的水循环建设是指在城市环境中建立和完善水文信息网络、水平衡调节系统,借助水资源条件,优化水循环,并达到保护城市水资源和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一)循环利用城市水资源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是城市生态系统水循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生活产生的废水和工业废水可以通过生物、半导体、物理等处理技术,变成可以安全使用的回收水,用于浇灌公园、大草坪和建筑物的绿化。
在城市中,雨水可以通过“城市绿地雨水花园”和“雨水收集池”等设施进行收集和利用,用于灌溉、清洗和冲洗等一系列用途,并避免了因城市化进程引起的城市洪涝灾害。
(二)提高城市内涝的排水能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土地的大量流失使得城市地表水循环系统不断恶化,进而引发城市内涝等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城市生态系统的排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可以通过建设绿色廊道、公园绿地、雨水花园等工程建设,改善城市地表网络和排水系统,恢复城市土壤的自然渗透能力,以达到提升城市生态系统排水能力的目的。
(三)维护城市地下水系统的水量平衡城市土地开发和城市化进程会破坏和改变原有的水文特征,引起水循环平衡和地下水水量的减少,使得城市生态系统的水循环功能受到损伤。
为了达到维护城市地下水系统水量平衡的目的,可以对原有城市地下水系统进行改造和建设。
城市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城市水资源保护与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029d7f7a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b6.png)
城市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水,是生命之源,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水资源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水生态破坏等。
因此,加强城市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
城市水资源短缺是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
一方面,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用水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气候变化等因素使得水资源的供给变得不稳定。
在一些城市,特别是北方干旱地区的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规划,制定合理的用水定额和水资源分配方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例如,通过推广节水器具和技术,鼓励居民和企业节约用水,减少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
其次,要加大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积极开发非常规水资源,如雨水、再生水等。
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将雨水用于城市绿化、道路冲洗等;提高污水处理水平,将处理后的再生水用于工业生产、景观补水等,从而增加水资源的有效供给。
水污染是城市水资源面临的另一个严重问题。
城市中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等,使得河流、湖泊和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不仅影响了水资源的质量,也威胁着居民的身体健康。
治理水污染,需要加强污染源的控制。
工业企业要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加强废水处理,实现达标排放;城市要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排放标准。
同时,要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防止污染物进入水体。
此外,还需要加强水环境的监测和监管,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和长效机制,对违法排污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保护城市水生态系统对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往往会破坏原有的水生态环境,如河道的填埋、湿地的消失等。
这不仅影响了水资源的涵养和调节功能,也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因此,我们要加强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水资源的利用也是越来越多。
然而水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本文主要就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也不断加快。
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对于水资源的使用范围以及使用量是非常大的。
当前,全球都面临着资源紧缺的挑战,我国亦是如此。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如何有效利用水资源是人们及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在城市化的建设中,水资源更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在城市化建设中循环利用水资源就显得极为关键。
一、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必要性分析
1、是全球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须的
水是生物起源的发祥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资源,是维持和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
随着世界人口的膨胀及经济快速发展,全球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但由于水资源总量有限,水资源匾乏己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并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目前,世界人口仍处于不断膨胀阶段,据统计,世界人口在进入90年代后每年的增加的人口虽已降到8100万以下,但并未缓解总人口的增长势头,据联合国预测,21世纪末全世界人口可能达到100亿以上,水资源供给形势非常严峻,而由此引发的水资源的争夺将可能直接导致大规模战争的爆发。
因此,如何解决水资源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成为关乎国际和平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2、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己经没有了发达国家工业化时的廉价的水资源和充足的水环境容量,人口的增长与城市化进程的扩张,使得我国水资源的利用量已经逼近水资源的可供给量,被列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
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压力,维护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的持续、协调发展,必须要采用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
发展水资源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通过将传统的对水资源的线性利用模式变为闭合的循环使用模式,增加水资源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使用强度,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此外,通过各个环节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还能产生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不仅可以解决水资源匾乏的问题,还能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水循环经济是保证水资源的永续利用进而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二、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的主要方式
1、城市雨水综合利用
城市雨水利用是指在城市范围内,有目的地采用各种措施对雨水资源进行收集和利用,其利用方式主要包括:(1)经过简单收集、储存和净化后的直接利用;(2)利用各种人工或自然水体、池塘、湿地或低洼地对雨水径流实时调蓄、净化和利用,改善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环境;(3)通过各种人工或自然渗透设施使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
雨水的利用可以分为雨水直接利用(回用)、雨水间接利用(渗透)、雨水综合利用等几类。
2、跨流域调水
跨流域调水是根据各地区或流域水资源的情况,进行人为的、有目的的调配,最终实现水资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合理配置。
我国水资源“南富北贫”的特点,为实现水资源的跨流域调节提供了可能,通过全国范围的跨流域调水,重新合理配置水资源,有利于缓解与解决部分地区资源性缺水的问题。
为取得最大的综合效益,本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三先三后”的原则,即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科学确定调水量,研究工程配套、筹资方案,建设管理体制、水价政策和运营模式等。
目前我国制定并实施了“南水北调”战略工程,实现了水资源的自由南北调配与东西互济,可以基本改变我国北部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状况,从总体上缓解我国的水危机。
而对于调入水资源地区来讲,跨流域调水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必须以节水为基础,这是进行地区间水资源再分配的基本原则。
3、城市中水回用
中水回用是水资源循环利用中比较典型的一种方式,水资源在利用过程中不是经过一次性的使用便排向自然界,而是将不同生产环节中排出的水,直接或经过简单处理后再投入到生产过程中。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新水的用量。
目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了75%以上,而我国除了北京、天津等城市的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以外,大部分城市的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仅为30%-50%,有的城市甚至更低。
现在一些缺水情况比较严重的城市正在加大重复用水的研究和应用。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同生产环节对水质的要求不同,而经过一些对水质污染不很严重的环节的排出水,污染程度较轻,不经处理或经过简单工艺处理即可投入再利用。
中水回用系统将生活、生产污水处理之后再次使用,可以节约大量的生活和工业用水。
回用中水主要用于冲厕、浇灌花草、清洁道理、清洗车辆或基建施工、设备冷却、工业用水及其他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用水需求。
中水回用有赖于技术和工艺的改进,通过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可以加大中水回用力度,从而可以效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局面。
三、加强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具体措施
1、建立完善的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法律体系
建立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法律体系,以法律形式规定符合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要求的水资源制度是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的基础和前提。
在立法时要明确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指导思想,把提高城市用水效率作为目标;从法律角度规定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制度体系;通过设置合理的管理执法体系保证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法律的严格执行,以最终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2、完善水价收费标准
针对我国城市水价不能反映城市水资源价值的问题,我们应该完善城市水价构成,改变水资源费的征收方式,将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纳入供水成本,让水价能够充分体现城市水资源的资源性和稀缺性,满足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从而促进城市用水主体节约用水,循环用水。
在实践中供水企业可以根据水质的不同,来源的不同对不同的水制定不同的价格,实行不同水质不同价格的“区别水价”机制。
对高品质的饮用水可以实行高价位,对经过处理的污水,达到回用标准的中水实行相比较饮用水较低的价格。
3、逐渐实现清洁生产模式,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
清洁生产是从源头消减污染,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或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的重要措施,是坚固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协调的双赢策略。
这既是对传统污染治理方式和传统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也是实现环境保护和优化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清洁生产具有巨大的节水潜力,譬如,对于居民生活用水,可在家里使用节水容器来减少水的浪费,或尽可能多次重复使用,例如用洗菜或洗衣服之后的水冲厕所等方式加大水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的强度,从而起到过程中控制水的使用量;对工业用水,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各行业、各流程之间的水循环利用组合形式,如可用生产产生的中水进行设备冷却,然后再用于道路除尘等。
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清洁生产模式如下图:
4、转变城市供排水规划理念
要保证城市水资源规划符合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的要求,就要转变城市规划理念,把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融入城市水资源规划理念中。
实现城市水资源规划不仅仅为城市供水用水排水服务,还要为实现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服务,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科学合理的城市水资源规划体系。
结束语
总之,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有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有效促进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参考文献:
[1]徐丽. 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研究[J]. 才智,2009,14:38.
[2]田岳林,李汝琪,李建娜,安鸣,刘旭. 城市水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及体系构建[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06:157-162+181.
[3]高颖. 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J]. 给水排水动态,2013,03: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