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湿地生态环境质量及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精)

中国湿地生态环境质量及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精)
中国湿地生态环境质量及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精)

中国湿地生态环境质量及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

赵广东1王兵1靳芳2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1;

2国家林业局科学技术司,北京100714

摘要阐述了中国湿地的特点、主要类型以及中国湿地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湿地进行就地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已经开始对湿地进行实质性保护工作,特别是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和中国加入《湿地公约》以后,我国在湿地保护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由于历史原因和国情特点,目前的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面临很多问题。在保持和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是中国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管理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of Wetland and Management

of Wetland Nature Reserve in China

Zhao Guang dong1Wang Bing1Jin Fang2

(1Resear ch I nstitute of F or est Ecolog y,Env ir onment and P ro tectio n,Chinese A cademy o f Fo restr y,Beijing 100091,China;2D epar tment o f Science and T echno lo gy,Sta te Fo restr y A dministr atio n,Beijing100714,China Abstract T he specialty,m ain types and the principal questions o f w etland ecolog ical enviro nm ent in China we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Establishing nature reserve is the m ost effectiv e approach of in situ conserv ation to w etland.In the1950`s,China beg an to protect the w etland,especially after“World Env ir onment and Developm ent Cong ress”in1992and the attendance to M arsh Treaty,China has g ain gr eat achiev em ents on the pr otectio n of w etland.How ever,Because of histor ical r easons and the situation of China,there are a lot of questions on the protection and m anagement of w etland.On the basis o f maintenance and

sustainable use,making g ood use of w etland reso ur ce w ill be the key question o n the pr otectio n and management of w etland in China.

Key words:w etland,nature reserv e,ecological enviro nm ent quality,manag em ent

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如同森林、耕地、海洋一样具有多种功能[1]。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受到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2]。

1中国湿地生态环境质量

1.1中国湿地的特点

(1类型多:中国有广阔的国土、复杂的气候条件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因而湿地类型极为丰富,《湿地公约》湿地名录中的31类天然湿地和9类人工湿地几乎在中国均有分布[3]。

(2面积大:据初步估计,中国湿地面积约6594万hm2,占世界湿地的10%,位居亚洲第1位,世界第4位[2]。而这个数字并不包括江河、水库、池塘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浅海水域等,其中天然湿地约为2594万hm2,包括沼泽约1197万hm2,天然湖泊约910万hm2,潮间带滩涂约217万hm2,浅海水域270万hm2;人工湿地约4000万hm2,包括水库水面约200万hm2,稻田约3800万hm2。中国河流众多,仅流域面积在1万hm2以上的河流就有5万条之多,此外,还有6500多个岛屿及

18000km的大陆海岸线,水深不超过6m的浅海湿地大于500万hm2,这些都没有计算在6594万hm2之内。

(3分布广:在中国境内,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都有湿地分布,而

第17卷第6期

2004年12月世界林业研究

W or ld Fo restr y R esearch

V ol.17N o.6

Dec.2004

X由科技部2002年度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森林、湿地和旱地生态系统监测规范与数据信息共享系统研建”资助收稿日期:2002-12-04

且还表现为一个地区内有多种湿地类型和一种湿地类型分布于多个地区的特点,构成了丰富多样的组合类型。

(4区域差异显著:中国东部地区河流湿地多,东北部地区沼泽湿地多,而西部干旱地区湿地少;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青藏高原湖泊湿地多,青藏高原和西北部干旱地区多为咸水湖和盐湖;福建沿海以南的沿海地区,分布着独特的红树林、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人工湿地。青藏高原具有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面积高原沼泽和湖群,这里又是长江和黄河等大水系的发源地,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4]。

(5生物多样性丰富:据初步统计,中国湿地植被约有101科,其中维管束植物约有94科,中国湿地的高等植物中属濒危种类的有100多种。中国海岸带湿地生物种类约有8200种,其中植物5000种,动物3200种。中国的内陆湿地高等植物约1548

种、高等动物1500多种。中国有水禽约300种,且许多为中国特有,如黑颈鹤、中华秋沙鸭等。中国有淡水鱼类770多种或亚种。中国湿地的鸟类种类繁多,在亚洲57种濒危鸟类中,中国湿地内就有31种,占54%;全世界鹤类有15种,中国仅记录到的

就有9种。中国部分湿地是南北半球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站,是世界水禽的重要繁殖地和东半球水禽的重要越冬地[5]。

(6拥有特有的青藏高原湿地:这是中国特有的湿地,湿地分布在海拔3300m以上的大河源区和一些山河谷地以及湖群洼地等,由于气候高寒,冻土发育,现代冰川的冰

雪融水补给充足,分布有大面积沼泽,尤其川西北若尔盖高原的沼泽,连片集中,成为中国面积最大的高原沼泽。

1.2中国主要湿地类型

(1沼泽湿地:中国的沼泽约1197万hm2,主要分布于东北的三江平原、大小兴安岭、若尔盖高原及海滨、湖滨、河流沿岸等,山区多木本沼泽,平原为草本沼泽。

(2湖泊湿地:中国的湖泊具有多种多样的类型并显示出不同的区域特点。据统计,全国有大于1km2的天然湖泊2848个,大于50km2的湖泊面积占全部湖泊面积的78.94%[6]。根据自然条件差异和资源利用、生态治理的区域特点,中国湖泊划分为东部平原地区湖泊、蒙新高原地区湖泊、云贵高原地区湖泊、青藏高原地区湖泊、东北平原地区与山区湖泊等5个自然区域。

(3河流湿地:中国河流中流长超过300km 的有104条,其中1000km以上的有22条,内流河和外流河分别占36%和64%[7]。因受地形、气候影响,河流在地域上的分布很不均匀。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东部气候湿润多雨的季风区,西北内陆气候干旱少雨,河流较少,并有大面积的无流区。

(4浅海、滩涂湿地:中国浅海湿地主要分布于沿海的11个省区和港澳台地区。海域沿岸约有1500多条大中河流入海,形成浅海滩涂生态系统、河口湾生态系统、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海岛生态系统等6大类、30多个类型。

(5人工湿地:中国的稻田广布亚热带与热带地区,淮河以南广大地区(即中国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稻田约占全国稻田总面积的90%[8]。全国现有大中型水库2903座,蓄水总量1805亿m3。另外,人工湿地还包括渠道、塘堰、精养鱼池等。

1.3中国湿地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1.3.1对湿地的盲目开垦和改造

盲目进行农用地开垦、改变天然湿地用途和城市开发占用天然湿地直接造成了中国天然湿地面积消减、功能下降。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沿海地区累计已丧失滨海滩涂湿地面积约119万hm2,另因城乡工矿占用湿地约100万hm2,两项相当于沿海湿地总面积的50%。全国围垦湖泊面积达130万hm2以上,由于围垦湖泊而失去调蓄容积350亿m3以上,超过了我国现今5大淡水湖面积的总和,因围垦而消亡的天然湖泊近1000个。昔日“八百里洞庭”的洞庭湖已从40年代末期约43万hm2,减少至目前的约24万hm2,水面缩小40%,蓄水量减少34%。鄱阳湖因围垦损失库容45.22亿m3,建国初至70年代每年因围垦减少湖泊面积逾4000hm2[9]。

三江平原本来是中国最大的平原沼泽分布区,据统计,1949年该区仅有耕地面积78.6万hm2,仍是一片“北大荒”的景象。自50年代中期开始大规模开垦以来,已有将近300万hm2的湿地变为农田,到1995年耕地面积已达366.8万hm2,相当于1949年的466.7%,使得湿地面积迅速减少[10]。

1.3.2生物资源过度利用

中国重要的经济海区和湖泊,酷渔滥捕的现象十分严重,不仅使重要的天然经济鱼类资源受到很大的破坏,而且也严重影响着这些湿地的生态平衡,威胁着其它水生物种的安全。在内陆湿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由于围垦和砍伐(木材、薪柴等过度利用,中国的天然红树林面积已由20世纪50年代初的约5万hm2下降

36世界林业研究

第17卷

到目前的1.4万hm2,已经有72%的红树林丧失。红树林的大面积消失,使中国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处于濒危状态,同时使许多生物失去栖息场所和繁殖地,也失去了防护海岸的生态功能。珊瑚礁是中国南部海域最富特色的景观和自然资源,多年来由于无度、无序的开发,已使珊瑚礁受到严重破坏[9]。

此外,沼泽湿地中的泥炭资源、北方沿海的贝壳砂以及沙岸,也都因过度或不合理开采而受到破坏。

1.3.3湿地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湿地是工农业和居民生活等的主要水源地,过度的和不合理的用水已使中国湿地供水能力受到重大影响。因过度从湿地取水或开采地下水,使西北、华北的部分地区湿地水文受到威胁[11]。

建国以来,仅长江流域就修建了近4.6万座水坝、7000多座涵闸,但由于缺乏规划和措施,造成中下游大部分湖泊与江河隔断,长江的鱼、蟹、鳗苗种不能进入湖泊,湖区的鱼卵不能溯江产卵繁殖,使水产资源大大下降,其潜在的危害尚无法估量[9]。

1.3.4湿地污染加剧

污染是中国湿地面临的最严重威胁之一,湿地污染不仅使水质恶化,也对湿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危害。目前许多天然湿地已成为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承泄区。

据中国科学院抽样调查分析,20世纪80~90年代的10年间,已有20%的湖泊因污染而丧失了基本使用功能(水质为V类。中国湖泊普遍受到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污染,富营养化程度严重,部分湖泊汞污染也很严重。

中国酸雨主要分布于西南、华中、华东、华南地区,中心区域酸雨年均pH值低于4.0,酸雨率在90%以上。由酸雨造成的天然水体酸化现象,对湿地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危害。

1.3.5泥沙淤积日益严重

长期以来,一些大江、大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的森林资源遭到过度砍伐,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影响了江河流域的生态平衡,河流中的泥沙含量增大,造成河床、湖底淤积,湿地面积不断缩小,功能衰退。

根据水利部门全国实测河流泥沙资料分析,平均每年约有12亿t泥沙瘀积在外流区下游平原河道、湖泊和水库中,或被引入灌区以及分洪区内。洞庭湖接纳湘、资、沅、澧四水和长江三口的分流,由岳阳市城陵矶泄入长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166×1012m3,水位年度变幅较大,湖泊容积现为1.88×1011m3,湖泥沙总数为

1.61×109m3/ a[12]。

水库是中国重要的人工湿地,目前其泥沙淤积的状况也已令人担忧。自1949年以来,中国已建成的8.4万座大中小型水库现在已经淤死1000多亿m3,直接经济损失200亿~300亿元。

1.3.6海岸侵蚀不断扩展

海岸侵蚀在中国滨海湿地区是较普遍的问题,尤其在中国南部海区更为明显。海浪、潮流、飓风、植被破坏、开采矿物和砂石是造成海岸侵蚀的主要因素。在沙质海岸区,由于采挖建筑用沙,已使许多良好的沙质海岸遭受破坏,海岸侵蚀加剧。在渤海湾沿岸的天津、河北、山东等地,因大量采挖贝壳沙用于建筑、饲料等,使许多岸段的贝壳堤消失,也造成了海岸严重侵蚀。一些沿海湿地的破坏,使许多沿海城镇受到海水严重的侵蚀和渗透,海水对淡水系统的影响直接威胁着当地的淡水资源供应。

2中国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

2.1中国湿地保护成就

湿地的概念在中国被提出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实际上中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对湿地的实质性保护工作,特别是自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和中国加入《湿地公约》以后,我国在湿地保护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很大成就,并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在第四届世界自然资源大会上,中国被授予“自然保护领导奖”[3]。

2.1.1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湿地保护工作,2002年国家主席江泽民指出“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保护湿地重要性的认识。要严格控制湿地资源开发,在具备条件的地区要采取抢救性措施建立一批湿地保护区,同时要管护好已经建立的湿地保护区”。自1992年7月31日正式加入《湿地公约》以来,已经将黑龙江扎龙、吉林向海、江西鄱阳湖、湖南东洞庭湖、青海鸟岛、海南东寨港、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上海市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大连国家级斑海豹自然保护区、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内蒙古达赉湖自然保护区、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洪河自然保护区、鄂尔多斯遗鸥自然保护区、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西山口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湖南南洞庭湖湿地和水禽自然保护区、湖南汉寿西洞庭湖(目平湖自然保护区、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苏盐城保护区(盐城

37

第6期赵广东王兵靳芳:中国湿地生态环境质量及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

沿海滩涂湿地等21个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而且江苏盐城珍禽湿地保护区、浙江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广西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被列入“人与生物圈”(M BA网络,加入“东亚-澳大利亚涉禽保护网络”(1996的有山东黄河三角洲、辽宁双台河口、辽宁鸭绿江口、江苏盐城、上海崇明东滩和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等重要迁徙水鸟中途停歇地。加入“东北亚地区鹤类保护区网络”(1997的有兴凯湖、黄河三角洲、鄱阳湖、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入“雁鸭类迁飞网络”(1999的有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

2.1.2与湿地保护相关的法律和政策

1994年3月国务院通过并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其中许多章节关系到湿地保护及合理利用,尤其是它所阐述的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各个方案及其各个领域所涉及的内容,是制定《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的重要依据。

1994年完成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综合阐述了包括湿地生物资源在内的各种生物资源及其生态系统所受到的威胁现状及原因,提出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的总目标、具体目标以及行动计划实施的具体措施,对制定《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995年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提出了中国林业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和对策,并提出了湿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目标和行动框架,也对制定《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996年国务院批准的《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包含了国家和地方的大量水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工程;1998年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对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全国的生态环境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该规划的公布和实施对今后中国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十几年来,中国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1996、《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99等15部法律法规与湿地保护有关。与湿地保护有关的主要行政法规有《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985、《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0、《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1990、《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3、《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4、《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等18部。

2.1.3湿地保护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与国际社会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参加了有关国际公约,并与许多周边国家和地区签订了一系列有关湿地保护的协议或协定。已加入的国际公约主要有:《国际捕鲸管制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

约》、《防止倾倒废物及其它物质污染海洋公约》、《保护世界和自然遗产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中国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湿地国际(WI等国际组织在湿地野生动物保护、湿地调查等方面进行了合作。1996年9月,“湿地国际中国项目办事处”在北京成立,这是中国湿地保护对外合作的一大成果[3]。

此外,为加强湿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我国有关部门正在开展全国重点湿地资源调查,编制《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并将“中国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纳入了《中国21世纪议程》优选项目计划,将湿地保护提到了优先地位。

2.1.4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中国政府已经将11种水禽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将22种水禽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对部分珍稀、濒危物种,除在保护区内就地保护外,进行了人工繁育。朱是当今世界最濒危的涉禽。到1999年,朱野外种群和饲养种群总数达到约200只。中国已建立了扬子鳄、中华鲟、达氏鲟、白鲟、白鳍豚、大鲵及其它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或繁殖中心。

2.1.5宣传和教育

为了提高全社会全民的湿地保护意识,有关部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湿地的功能效益和湿地保护的重要意义。利用“世界湿地日”、“爱鸟周”和“野生动物保护月”等时机,积极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并编辑出版了大量宣传湿地保护的书籍、画册、电影以及录像片,收到

38世界林业研究

第17卷

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促进了全民湿地保护意识的提高。

2.1.6科学研究

自20世纪50年代始,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些研究所及有关院校在湿地的分类、保护、生态研究、资源监测及防止湿地污染与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成果。尤其是1995年中国科学院陈宜瑜院士主编的《中国湿地研究》的出版和中国科学院湿地中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湿地研究已被纳入议事日程。

2.1.7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培训管理人员

加入《湿地公约》后,中国政府明确指定由林业部门代表中国政府负责执行公约的有关工作,大多数湿地保护区相应建立了管理机构,配备人员,制定管理制度,把各种保护措施落到实处。自1989年以来在有关国际组织的大力支持下,在香港等地举办了多期湿地管理培训班,提高了管理人员的素质。

2.1.8建设湿地保护性工程

我国许多已完成或正在建设的各种工程对湿地保护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等,都对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及湿地生物多样性,保障湿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发挥湿地的经济和生态综合效益起到了关键作用。

2.2面临的问题

中国虽然在湿地保护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国情特点,目前的湿地保护工作还面临很多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这一事业在中国的发展。如,(1自然保护区管理亟待加强;(2法制体系不完善;(3缺乏湿地管理协调机制;(4基础研究薄弱,人才缺乏,技术水平落后;(5资金缺乏;(6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滞后。

2.3今后的工作重点

湿地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资源之一。湿地保护工作决不可能采取封闭式的和绝对的保护,而只能是在保持和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湿地对现代化建设的支柱作用,合理利用湿地资源。这是今后中国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核心[3]。

(1制定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湿地开发利用政策,并严格执行,保证各条例的实施。

(2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尤其要注意少年儿童的保护意识,这项工作要长抓不懈。

(3开展湿地资源调查,监测其动态变化,加强湿地研究,为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4进一步加强国内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在重大问题上取得共识,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综合效益。

(5强化机构建设,加强对湿地的开发管理,继续培训湿地保护管理人员,提高我国湿地管理水平;建立示范点并以其经验指导全国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工作,使我国湿地生态系统朝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6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扩大中国在国际湿地保护领域的影响,努力争取国际资金与技术援助;关注国际新动向,积极参与国际湿地保护[13]。

参考文献

1张峥,等.湿地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农业环境保护,1999,18

(6:283~285

2徐海珠,陈奇.湿地自然保护区与生物多样性.环境导报, 1999,5:42~43

3谢文海,王晓平.中国的湿地及保护.玉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1,22(3:98~101

4陈克林.中国的湿地与水鸟.生物学通报,1998,33(4:2~4

5沈茂成.保护湿地造福子孙.国土资源,2002,2:9~12

6陈伟烈.湿地及其保护利用(上.生物学通报,1996,31(7:1 ~4

7于砚民.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对策.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1998,19(3:100~104

8陈建伟,陈克林.中国湿地现状、保护与目标展望.野生动物, 1996,(4:3~9

9国家林业局,等.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10张明祥,等,中国湿地资源的退化及其原因分析.林业资源管理,2001,(3:23~26

11沈茂成.重视生态用水和湿地保护.资源产业,2001,(10:5 ~6

12邓立斌,陈端吕.洞庭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林业资源管理,2002,(1:60~63

13甄仁德.中国的湿地保护.野生动物,1997,(4:2~3

39

第6期赵广东王兵靳芳:中国湿地生态环境质量及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

我国城市环境管理问题思考

我国城市环境管理问题思考 人口的变动趋势主要是城市化,随着这一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环境管理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也越来越复杂,从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的现状入手,借鉴国城市环境管理的经验,提出改善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的建议。 标签: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城市化 城市环境管理是利用可持续的方式解决城市环境中污染问题的管理。而城市环境污染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城市环境污染已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的现状 在很多城市推进城市化的过程当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牺牲环境来求得一时的发展,换一个角度就是用桎梏眼前的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环境污染的加重和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我国城市环境的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城市水和大气污染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垃圾处理水平低,噪声污染较重,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在我姑,城市基建设施和管理水平难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生态环境不能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且环境建设水平还需要极大的提高。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城市环境管理的制度和政策不完善。①没有明确合理的管理目标。对于城市环境管理,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须制定符合本地区的目标,有的城市盲目制定大的目标,不仅不切实际还浪费了众多的人力和财力,最终也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有的城市则根本没有计划,只做面子工程,更无法改善城市环境,所以,不仅仅要制定目标,更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学的目标,才能遵照科学的发展规律,逐步推进。②管理制度不合理。城市管理的机关众多,各自为政,并没有很好的协调合作,人浮于事,管理的责任不明确,缺乏统一的指挥和领导,难以形成有力的管理制度,缺乏效率。③缺乏公众参与和引导。政府在政策制定上的作用远远强过了公众对于此领域的作用和影响力,同时,人们的价值观也受到了社会变迁的影响,尊重财富,如果不进行有利的引导,不能调动大众对于环境建设和保护的热情,政府即使再有投入也难见收效,环境管理,要治本还是要从公众的角度入手。 (2)资源运用不合理和政府的投入不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到,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城市的环境治理和保护都需要突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但是由于公共事务的经费短缺,使得城市环境管理处在不利的局面,只能被动地等待被解救。 (3)法律法规意识的淡薄和执法不力。①尽管人们对于环境保护都有认识,但是往往当这种集体利益碰撞上个人的经济利益,很多人还是选择了后者,忽视

构建城市环境管理长效机制

构建城市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市容市貌篇(上) -------------------------------------------------------------------------------- https://www.360docs.net/doc/c65160513.html, 四川在线( 2009-4-23 9:34:27 ) 来源:眉山日报 市容整洁需要“六归一进” 抓环境就是推动发展,就是营造民生。通过多年来的精心建设,特别是“城市大变样”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行动,千载诗书城越来越美丽。要永葆这份美丽,必须构建城市环境管理长效机制。而这种长效机制的基石是让文明生活成为一种市民习惯,让净化、绿化、美化和爱护环境成为一种都市生活方式。最近,记者就市民应当掌握的这些文明习惯和有关的城管法规,采访了市城管执法局负责人。 记者:什么是“六归一进”,店铺、商家应做到什么? 城管:六归一进是指“摊点归区、座商归店、广告归栏、农贸归市、停车归点、建筑归线、炉灶进店”。店铺、商家应做到店内经营,物品不能齐门或在店外摆放。 记者:临街空调外机该怎样放置? 城管:临街空调外机应距离地面2.5米高,且空调机排出的废水应妥善处理,不影响行人。 记者:申请占道经营该怎么办?下岗工人、困难家庭需要占道经营有何优惠政策? 城管:申请占道经营,当事人应向城管部门递交书面申请并附相关证件,由城管人员按城区占道经营规划要求到现场勘查、定点,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经调查属实的特困户,免收占道费用;困难户、下岗工人、失地农民凭证件,在收费标准的基础上减免10%。 记者:批准的占道经营摊主对摊区内卫生、秩序有什么义务? 城管:经批准的占道经营摊主要自备垃圾装置,保持摊区范围卫生整洁,占道经营要在城管人员划定界线内经营。 记者:摊主在摆摊过程中应该亮挂什么证件? 城管:应到城管部门办理和在摊位醒目位置亮挂《占道经营许可证》。 记者:哪些路段可以设置跨街彩虹门? 城管:除环湖路、红星路、诗书路、南北干道、106线以外都可以设置跨街彩虹门。 记者:为什么不能跨街拉横幅广告?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由来示范文本

文件编号:RHD-QB-K6775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由来示范文本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由来示 范文本 操作指导:该安全管理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ISO14000标准介绍 ISO14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207技术委员会(TC207)从1993年开始制定的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的总称,它同以往各国自定的环境排放标准和产品的技术标准等不同,是一个国际性标准,对全世界工业、商业、政府等所有组织改善环境管理行为具有统一标准的功能。 它由环境管理体系(EMS)环境行为评价

(EPE)、生命周期评估(LCA)、环境管理(EM)、产品标准中的环境因素(EAPS)等7个部分组成。 其标准号从14001至14100,共100个。 我国于1997年4月1日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将已公布的五项国际标准ISO14001、ISO14004、ISO14010、ISO14011、ISO14012等同于国家标准GB/T24001、GB/T24004、GB/T24010、 GB/T24011和GBT24012正式发布。 这五个标准及其简介如下: 1、ISO14001(GB/T24001-1996)环境管理

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规范该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描述了对一个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注册和(或)自我声明可以进行客观审核的要求。通过实施这个标准,使相关确信组织已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 2、ISO14004(GB/T24004--1996)环境管理体系--原理、体系和支撑技术通用指南该标准对环境管理体系要素进行阐述,向组织提供了建立、改进或保持有效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议,是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环境管理体系的工具和教科书。 3、ISO14010(GB/T24010--1996)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该标准规定了环境审核的通用原则,包括了有关环境审核及相关的术语和定义。任何组

中国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中国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滕玉军 进入!$世纪,我国的治水理念发生了较大转变,治水实践也进行了大胆探索。但在水资源管理体制上,还是以行政手段为主配置、管理水资源,水行政与水服务职能基本未分开,还保留着计划经济的基本架构。中国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治水制度长期滞后于治水需求的累积结果,要解决中国的水问题,必须对水资源管理体制进行大的变革。在国际上,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是多数中等发达以上国家在其发展的道路上所遇到的共性问题,许多国家根据本国的国情,在!"世纪下半叶对水资源管理制度进行了变革,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充分借鉴国际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一个中国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构想。 一、改革的动因与阻力 $、内生驱动因素 人口增长,致使粮食需求大量增加,农业灌溉用水成倍增长,$%&%年为$""$亿’(,$%)"年为$%()亿’(,!""&年为(*)&亿’(;经济发展尤其是转型期高耗能工业的发展,致使工业用水大量增加,$%&%年为!&亿’(,$%)"年为&*+亿’(,!""&年为$!(!亿’(;由于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用水逐年增加,$%&%年为#亿’(,$%)"年为#)亿’(,!""&年为#&%亿’(。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工业污水、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快速增加,$%&%年为!&亿吨,$%)"年为($*亿吨,!""&年为#%(亿吨。可以看出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是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水资源短缺使水资源的经济价值增加,不同区域、部门和团体用水的竞争性增强,水资源的财产属性不断增强,由于上下游对流域水权的争夺日益激烈,对区域用水权利做出界定在很多流域成为必要。水环境恶化一方面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另一方面水污染带来的负外部性问题,提高了对水资源财产权界定的要求,也对国家提供的水权质量提出了要求。在新的经济社会背景下,仅仅用行政手段已不能满足调解水事纠纷、优化配置水资源、吸引水利投资和改善水环境的要求,需要更加明确各种利益集团关于水资源的财产权。 !、改革的阻力 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既得利益集团。首先在改革过程中政府是主导力量,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本身也成了改革的对象。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公共管理型政府,包括机构的精简、权力的削弱、身份的转换等,涉及政府工作人员的权力和利益,困难和阻力很大。二是高耗水、高污染企业,其中一部分是地方的利税大户,如造纸、重化工企业等,它们游说政府为了地方利益,以解决就业、保持稳定为理由阻挠改革。三是位于河流上游的区域,具有先天的优势,改革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来自庞大的贫困人群,主要是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建立水权制度,可防止农业用水被无偿挤占,但农民对用水权界定带来的长远利益还未充分理解,而对提高水价反应强烈。城镇供水水价改革,逐步实行全成本回收政策,水价提高影响低收入者和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质量。 二、改革的路径选择 $、改革的方向性选择 ($)建立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配置水资源的国家水权制度。我国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十一五”时期,基本完成主要江河,尤其是北方缺水流域的省际水量分配,逐级明晰初始水权;确定单位产品生产或服务的用水量定额,初步建立起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在水资源配置领域发挥政府职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这 &$

2016年中国水环境治理行业分析报告(经典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4月

目录 一、水环境治理行业概述 4 1、行业概况 4 2、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5 (1)上游行业 5 (2)下游行业 5 二、行业监管体制与相关法律法规 6 1、行业主管部门6 2、行业法律法规8 3、行业政策影响8 三、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9 1、行业发展历程9 2、行业发展的周期性、季节性、区域性特征10 (1)周期性10 (2)季节性10 (3)区域性10 3、行业规模10 (1)我国生态水体现状10 (2)水环境治理业总体发展现状13 4、行业发展趋势14

(1)国家高度重视水环境治理行业,环保投入将不断加大14 (2)水环境治理技术不断创新和成熟15 四、行业壁垒17 1、技术壁垒17 2、工程经验壁垒17 3、资金壁垒18 五、行业竞争程度18 六、行业主要企业19 1、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19 2、本洲(北京)纳米科技有限公司19 3、浙江天韵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20 4、宁波清川环保工程有限公司20 5、上海太和水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1

一、水环境治理行业概述 1、行业概况 现阶段我国水污染处理行业包含工业废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以及水环境污染治理三大方面内容。水环境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其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到水的利用价值,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目前,我国水环境污染情况较为严峻,一方面,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发展,居民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均保持不断增长,与之相对应,产生了大量的污水排放,不达标的污水排放使得水环境进一步污染。另一方面,农业的发展也是湖泊水环境受到污染的一个原因,农用化肥及农药的大量使用,使排入湖泊、水库的磷、氮、钾等营养物质增加,使湖泊富营养化严重。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田排水都含有大量的氮、磷及其他无机盐类,天然水体接纳这些废水后,水中营养物质增多,促使自养型生物旺盛生长,随着富营养化的发展,最后变为以蓝藻为主。藻类繁殖迅速,生长周期短。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死亡后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不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或被厌氧微生物分解,

中国水环境管理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元素,是生物生存必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同土地、能源等一起构成了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城市是人赖以生存发展的空间,是受人类活动强烈影响的生态实体。水环境是城市的命脉,城市的发展与水息息相关,不少城市都是依水而建发展起来的,水环境是城市文明的源泉,是城市经济和城市人居的生态基础。因此重视和加强水环境规划,己经成为一件事关城市发展全局的大事,对当前加速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在城市水环境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功能至上的城市规划观念自100多年前工业革命以来一直在城市规划中起主导作用,城市水利口益偏重于狭义的城市供排水和污水处理。在本世纪中叶后,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常忽视保留和开发城市丰富的水文化遗产、忽视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往往注重近期利益,土地不适当的利用,填埋、侵占河道,过多开发低洼水域,将河道改成暗渠,这不仅造成城市防洪排水的隐患,也使城市风貌受到破坏,并为以后挖掘其潜在价值受到无法估量的损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口益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城市环境面临的压力却越来越大,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愈来越沉重。在此背景下,城市河流除了给排水功能以外,它在保持城市生态平衡、调节区域微气候、塑造城市景观、营造宜人的滨水空间、传承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作用也逐步被人们认识和发掘。本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国家对功能主义的城市规划观念进行

了反思,重新研究旧城市,研究古代“自然城市”的风味,城市规划观念开始更新,并建立和完善起以“创造优美城市环境”为宗旨的城市规划理论。具体则表现为包容物质形体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在内的城市综合规划的施行。许多发达国家在城市规划中,对城市范围的河道整治除满足防洪、排涝、供水等目标外,将河道、水域看成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美化城市的重要载体,将河道建成城市特有的风景带和体闲旅游场所,改善生态环境,并形成城市新的经济开发带。 近二十年来,由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城市的发展和人们对亲水的需求,景观和生态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希望居住在一个良好的亲水环境中。水环境规划在注重防洪和水质等问题的前提下,理应转变思路,注重以人为本的生态、景观建设,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将生态和景观的概念引入到城市水环境规划研究中,是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该地区的城市水环境,同时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己经成为迫切的研究课题。 近年来,国内诸多城市开展了城市水环境整治建设,并己经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值得借鉴。武汉市汉阳四湖连通、桂林“两江四湖”、天津市海河、杭州市西溪湿地以及扬州、南通等一大批城市水系大规模的治理工程不仅改善了使城市水环境,而且显著提升了所在城市的社会和人文环境。 2004年武汉市编制了《武汉市汉阳地区城市水环境生态综合规

城市环境管理

第10章城市环境管理 环境问题是城市问题的主题和核心。人类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的阶段,主要是受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在生产物质生活资料时,发生着污染环境的趋势;另一方面,随着物质和精神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渴望生活在不受污染的自然环境中。人类正是带着这种困惑告别20世纪,迈向21世纪。随着经济的发达和公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在各国城市,环境管理已经或将要成为城市政府的最重要职能。10.1城市环境和城市环境问 题 10.1.1城市环境及其特征 1、城市环境的含义 环境,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是指在主体 周围并与主体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因素或 条件。 城市环境也是相对于城市中的主体——人 而言的,是指影响城市居民生活和生产活 动的各种自然的和人工的外部条件,即由

动物、植物、微生物、水、土壤、大气、 阳光等组成的自然环境和由建筑物、构筑 物等组成的人工环境的复合体。城市环境 是一种特殊的自然一人工复合的环境,有 其特殊的结构、功能和特征。 城市环境包括两大部分:城市的自然环境 和城市的人工环境。城市的自然环境又称 城市的自然条件,包括地质(包括矿产资 源)、地貌(地形)、土地与土壤、水文、气候与大气、生物(植被、动物和微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 城市的人工环境是指由人工建造的或由人 类活动形成的物质环境,主要是指人类生 产和生活所依赖的各种人工设施,包括生 产设施(厂房、生产设备、仓储设备等)、市场设施(包括商店、酒店、广告和营业 性娱乐设施等)、生活设施(住房及相关 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等)和基础设施(公 共场所和建筑物、道路和交通设施、供排 水设施、供电设施、供气设施、垃圾收集 和处理设施、福利性娱乐设施等)。 2、城市环境的基本特征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环境管理5.2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习题含答案湘教版选修6

第二节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 国家环保总局环监局与美国环保协会联合提出:大气污染罚款上限可设定12万元/日;水污染不低于2 600元/日。据此完成第1~2题。 1.这两条规定依据的环境管理政策是( ) A.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B.谁污染,谁治理 C.强化环境管理 D.环境保护 2.对造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企业罚款,是因为这些企业利用了资源( ) A.水 B.大气 C.环境容量 D.土壤 解析:第1题,对污染企业罚款依据的是“征收排污费制度”,贯彻的是“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管理政策。第2题,环境不仅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的空间,还提供资源和消纳废弃物的场所,环境容量也是一种资源。 答案:1.B 2.C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三十次会议于2002年10月28日通过,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据此完成第3~4题。 3.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包括( ) ①重大工程建设②区域开发③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人类活动④防止不利于环境事件的发生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体现了环境管理中的政策( ) A.预防为主 B.三同步 C.强化环境管理 D.三统一 解析:第3题,防止不利于环境事件的发生属于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目的,不是其评价的范围。第4题,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对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人类活动事先作出预测和评估,论证工程建设项目能否立项建设,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政策。

答案:3.D 4.A 2013年7月6日,广西贺州市发生水体镉、铊等重金属污染事件。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表 示:“将组织对所有可能影响饮用水安全的化工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实行最严厉的措施,确保饮用水源安全。”据此完成第5~6题。 5.在对污染企业惩罚的措施中,“罚款”依据的环境管理制度是( ) A.征收排污费制度 B.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C.“三同时”制度 D.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6.事件发生后,贺州市政府贯彻的环境管理政策是( ) ①预防为主,防治结合②谁污染,谁治理③强化环境管理④考核决策者的政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5题,“罚款”是对污染企业浪费环境资源的一种惩罚措施,依据的是征收排污费制度。第6题,“排查”是“防”,“实行最严厉的措施”贯彻的是“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答案:5.A 6.C 排污交易权的主要思想是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这种权利通常以排污许可证的形 式表现),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7~9题。 7.“排污交易”依据的是制度( ) A.征收排污费 B.污染源限期治理 C.三同时 D.环境影响评价 8.“排污交易”对类企业有利( ) A.造纸 B.钢铁 C.有色冶金 D.微电子 9.“排污交易”是环境管理中的手段( )

中国水环境治理浅析

中国水环境治理浅析 作者:绎心 摘要: 水环境治理主要包括污染物减排和环境修复,而污染物减排是关键,因此水环境治理应该以污水处理为主,以环境修复为辅。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污水的成分越来越复杂,排放量越来越大,我国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越来越难以满足目前城市化进程中污水处理的需求,目前的污水处理率仍然较低,现有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转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密度大,经济欠发达且发展不平衡,技术力量薄弱(尤其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发达国家的污水处理政策和技术虽然有值得借鉴之处,但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制定和完善污水处理产业政策,促进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才能实现我国的污水处理和水环境治理目标。 本文基于目前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政策和现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就我国污水处理和水环境修复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污水处理、发展现状、发展方向

一、污水处理的历史与现状概述 我国是13个贫水国之一。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53个国家中,我国的人均水资源排在第88位,且地域和季节分布不均。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水污染问题已非常严重。这不仅危害人居环境,形成黑臭河涌,使生态环境受到很大破坏,而且导致水质性缺水,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用水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1我国污水处理的历史: 我国污水处理事业始于 20 世纪 20年代,相比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发展相对较晚。但是,翻看我国污水处理的历史,还是能够看出我国对污水处理的不懈努力与决心。总体看,有以下个发展阶段:一是从 1920 年—1949 年。全国各地开始出现污水处理厂,我国在各个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大中城市相继建设了污水处理厂。通过不断摸索与对外先经验的引进和学习,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污水处理体系;二是从 1950 年—1960 年。建设综合整治工程及一级污水处理厂,主要是整治老城区污水处理管道,改造城市周边工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或开始建设一批一级污水处理厂;三是从1961—1978 年。国家提出利用污水灌溉进行科学的污水土地处理,主要就是通过将污水过滤处理,以达到进行土地灌溉,实现污水循环利用;四是从 1979 年—2000 年。开始全面与国际并轨,主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与技术,学习国外污水处理与管理经验,这一时期是污水处理先进技术取代传统方法的时期;五是从 2001 年—2010 年。这一时期是我国污水处理业的高速发展与壮大时期,主要是国家加大了污水处理的治理力度,制定各种战略规划和方针,提出各项指标与发展计划。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发展越来越快,城市的规模与数量也在快速扩张与增长,但与之配套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也就出现了严重的不足,甚至出现了高度污染的局面。 1.2污水处理的现实困境: 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水环境的 COD 承载力为 740.9万吨,可我国现在实际排放量为 3028.96 万吨,远远超出了我国水环境的承载能力。 2005 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处理率为 52%,而西方发达国家早在 1980 年就已经达到了70%。全国有大约 75%的城市直接排放未经任何处理的污水到附近水域,一些

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流域水是水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性比较强。水资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时的过程中,流域水环境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工业生产中应用的水资源量比较大,各种污染问题的出现导致流域水环境受到了比较严重的污染。目前我国缺乏完善的流域水环境管理制度和法律规定,无法实现对这方面内容的有效管理和约束,所以导致流域水环境管理中出现许多问题,需要加强对流域水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视。 一、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现状与问题 1、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现状 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水问题,包含洪涝灾害、水资源不足、水污染三大问题,有资料显示,我国先后成立并恢复珠江、黄河、长江、淮河、松辽、海河等 6 大太湖流域与水利委员管理局,刊出了《长江水系流域整体应用规划重点报告》等与水资源应用相关的政策规划与法规法律、政策规划于以往的流域水环境管理内容中加入了科学方法与手段,于合理保护水资源与建立科学制度下,逐渐引用了水环境与水资源的生态模拟的一种新兴的互联网程序,从而对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产生促进作用,进而可提升流域水环境管理技术。 2、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问题 (1)流域水环境保护观念比较低 许多地区的城市居民对水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比较低,环境保护观念比较差,这就无法将人民群众监督机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在水环境管理问题上,都是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方法,城市中人们对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了解其与自身生活、城市发展、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虽然有些群众对这方面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整体环境保护工作来讲,没有起到太大的用处。城市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行各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都在增加,过度的应用就会导致水资源出现短缺的情况,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许多人在流域水环境管理工作中都处于旁观姿态,没有参与到其中,不利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未健全管理机制与管理机构 我国当前由中央统一拟定流域水管理制度中存现一定问题;比如:流域水资源环境管理有关的部门较多,如环保部门主要负责流域水环境的治理与维护;水电水利部门主要负责对水能与水量监督;市政府主要负责城市区域水道的排水状况。每个部门的职责与权利看似虽然密不可分,但实际上部门间互相干涉并不多,致使各不同部门拟定的管理机制与方案均从各自利益实行,对自身管辖的流域水给予管理与规划。因此,不仅不能使流域水环境与资源的有效性达到高度化,且在发生事故时,各部门可出现互相推诿责任的状况。 (3)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 目前我国关于水环境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法律比较多,但是却缺乏流域水环境管理方面的法律条例,没有制定专门的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相关标准,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那么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就无法实现责任的有效划分,影响流域水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另外,目前应用的管理手段比较单一,管理效果得不到保证。想要实现对流域水环境的有效治理和对水资源用量的有效控制,不光要各地区的政府部门加强重视,还需要应用多种治理手段,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到其中,创新管理手段,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实现对流域水环境的科学管理。 二、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对策建议

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管理

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管理 夏青 摘要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管理是处在两个不同的决策层次,有不同的内涵,但基本单元和运行机制的动力是共同的。两种管理的思想境界都需共同提升。 关键词水资源水环境管理 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管理处在两个不同的决策层次,有不同的内涵,界定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管理的内涵,这将有利于水利与城建、环保、国土资源等部门的协调合作和开创新局面。 一、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管理处在不同决策层次 水资源管理要从掌握水的自然属性和商品属性规律出发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最大化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所谓水的自然属性,可概括为“三流”和生态效应: ——流量:指水量大小和时空分布。 ——流态:指流速、流势和水位。 ——流质:指污染物、泥沙浓度与盐度。 ——生态效应:指水资源时空变化带来的生态系统和构成变化。 “水多水少”的传统水患,与“水浑水脏”的新问题,以及“某些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过大”“某个水利工程的不利生态影响”都是不恰当地改变了“三流”中的某 一项或几项,导致水资源调控失衡或引起生态破坏。 水的商品属性,源于水资源是有价资源,只有变无偿使用为有偿利用,才有可能运用市场机制实现从取水、给水到排水、回用水全过程的优化调控和资源永续利用的目标。因此,水资源管理处在经济发展中某一种资源的调控层次。 水环境管理首先体现为对人的管理。经济发展战略、区域发展规划、项目环境影响、生产活动污染控制等等都需要进行不同层次的环境影响的评价,制定防治对策。为了实现水环境质量与公众健康双保障。水环境管理还要针对具体水域,按环境功能区进行分类管理,对污染源分级控制。现代环境理念把人作为环境的一部分,人的理念灌输、发展战略都作为环境管理的优先领域。因此,水环境管理不是仅以水资源、土地资源、林业资源的管理和影响水环境质量的城市、农村经济活动为对象,还要对从事开发、利用、保护活动的人进行教育、监督指导和协调。这就使水环境管理处在高于单项资源管理的决策层次。 温家宝副总理要求重视水环境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和社会性,要我们在人口、资源、环境、灾害的大系统中决策水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揭示出水环境管理面

环境卫生管理基本知识

环境卫生管理基本知识

来源:考试大【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0年2月25日 环境保护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必须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多方面措施,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以求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扩大有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保障人类社会的发展。 环境保护的内容大致包括两个方面l(1)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居民身心健康,防止机体在环境影响下产生变异和退化;(2)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境,以及保护自然资源(包括生物资源)的恢复和扩大再生产,以利于人类生命活动。 环境规划的种类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环境规划主要有三种:(1)污染控制规划。主要是对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生活等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而规定的防治目标和措施。内容包括:工业污染控制规划,城市污染控制规划,水域污染控制规划,农业污染控制规划

等。(2)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它是在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相应的安排环境规划。(3)国土规划。要保持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维护一个适宜于人类的环境,不能只靠消极地治理,而要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国土规划被认为是预防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有效方法。一种规划确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战略布局,确定生产力配置和人口增量相一致原则,为国民经济长远规划提供依据。 环保任务 我国环境保护的任务,是保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人民创造清洁适宜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保护人民健康,但进经济发展。 环保方针 我国的环保方针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环境污染综合防治

中国水环境治理行业发展概况

中国水环境治理行业发展概况 1、行业发展背景 水是维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要素,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为水覆盖,但是 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在全部水资源中,97.47%是无法饮用的咸水,而余下的2.53%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不足世界淡水资源 的1%,且淡水资源分布不均。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消费方式转变等因素,目前全球的水资源需求正在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而这一速度在未来20 年还将大幅加快,水资源缺乏已成为关系到贫困、可持续发展乃至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 大问题。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8 年版)》表明,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2017 年中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074.5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缺乏的国家之一。中国有1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均低于1,000 m3的缺水警戒线。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社会经济得

到飞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污染问题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水环境治理已日渐成为经济发展和水资源保护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大力发展水环境治理技术和产业化,是防止水体污染、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水环境治理行业将在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极其重要作用。 2、全球水环境治理行业发展概况 19世纪以来,经济发达国家相继出现了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随着工业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剧增,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使得许多国家的河湖水域溶解氧降低,水生物减少甚至绝迹。由于水环境污染,居民发病率增加,政府开始认识到加强污水处理的必要性。上世纪中叶,随着美国《清洁水法案》的颁布,人们开始系统关注废水处理,并先后提出了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的理念。全球水环境治理行业自上世纪70年代起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到90年代时,发达工业国家的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到80%以上,部分发达国家已达到或者接近100%的污水收集和处理率。以美国为例,现阶段美国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已经全面普及,污水处理程度都达到了二级处理以上的标准,城镇污水回用也已经从研究试验阶段进入生产应用阶段,城镇污水回用设施的数量和功能增长迅速。

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读书笔记

研究生课程读书报告 院系名称城环学院 课程名称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 任课教师宋** 专业自然地理学 学号20122**** 姓名刘*** 日期2013年1月20日 西北大学研究生院制

水孕育了人类的文明,从原始人类的进化到人类文明社会的产生都与水有着不解之缘,整个自然进化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约300万年的人类历史中,人类选择自然所迈出的第一步是逐水草而居,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重要城市都偎依着一条河流。人类的生存与健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前提,而人类的生存又需要人与水的和谐关系作为支撑,因此,人水和谐是人类文明进步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水孕育了人类的文明。 人类治水历程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是人类利用河流并听命于河流的自然阶段,大致相当于原始社会时期,虽有保护居民区的护村堤埂,但人们对水的自然状态无力加以明显的改变,不得不听命于大自然的主宰。 二是人类利用河流并抗御河流的阶段,大约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人们有能力一定程度地控制洪水的威胁,也有条件兴建较大型的灌溉和航运工程,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有限,严重的旱灾或水灾还常常成为改朝换代或重大社会动荡的直接原因。 三是改选河流为人类服务的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和生产力的迅速提前,人类支配河流的能力远远超过历史水平,但也带来对河流健康的伤害。 四是人类与河流和谐发展的阶段,当主要依靠工程技术措施治水出现困境时,人们重新认识到,人类与河流的关系应该是既要改造和利用,又能主动适应和保护,人类要由河流的征服者,转变为河流的朋友和保护者,把人类的治水实践推进到人与河流和谐发展的阶段,即人水和谐。 水资源现状 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困扰着国计民生,而且也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国家已达四十多个。我国同样面临水资源紧缺的现实。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2700m3,仅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1/4。近年来,生产和生活用水需要量不断增加,因此甚感水资源之不足。尤其是北方地区气候干旱,雨水烯少,水资源更加缺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工业集中的城市、地区,如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豫北、胶东和辽河流域,人口占全国的17.6%,土地占全国的6%,工农业产值却占全国的25%,而水资源仅占全国的3.4%,人均仅517m3/人,为全国人均值的1/5。

城市环境管理的现状及改善措施简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65160513.html, 城市环境管理的现状及改善措施简析 作者:李雨 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5年第10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也给城市环境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的现状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要充分吸收和借鉴先进城市环境管理经验,提出城市环境管理的改善措施,确保更好地推动我国城市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环境管理;环境保护;现状;改善措施 前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污染越来越严重,再加之雾霾席卷大半个中国,这也更加剧了城市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所以改善环境,解决城市环境污染已迫在眉睫。面对当前城市环境的形势,我们需要找到解决的途径,加强城市环境管理。环境管理是通过运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等多种手段,来达到预期的环境目标,可以说环境管理是协调发展目标与目标的有效方法,属于一项综合性的活动,是解决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是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城市环境污染的原因 首先,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城市环境保护在整体上缺乏规划性,再加之环境管理机构众多,各部门之间权限重叠,在管理工作中互相牵扯,又相互推诿,缺乏统一的团队指挥,导致城市环境建设目标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完善,从而使城市环境的污染不断加剧。其次,资源得不到合理运用,环境管理投入资金不足。近年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不断增加,但是在这些垃圾的处理上不仅投入不足,而且人员配备也跟不上,这就导致城市环境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难度,缺乏长远的规划,再加之当前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人们只注重眼前利益,对环境与发展缺乏统筹和综合性决策,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意识下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二、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的现状 1.城市环境管理的制度和政策不完善 1.1没有明确的管理目标

中国水资源现状和规划管理.

中国水资源现状和规划管理 12级资环 徐孝笑 1214021012 摘要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改革开放 30多年来,中国以占世界平均水平 60%的人均综合用水量,保障了国民经济 3倍 于世界平均增长率的高速增长;在连续 30年农业灌溉用水量零增长的情况下,扩大 有效灌溉面积 1.2亿亩,实现粮食增产 50%。中国以占全球 6%的淡水资源、 9%的耕地,保障了占全球 21%人口的温饱和经济发展, 水利发展改革惠及亿万人民群众, 这是中国对世界繁荣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但目前中国水资源问题仍然是限制 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如何完善水资源规划体系, 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 加强水资源管理基础与能力建设, 做好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工作仍然是政府的重点工程。 关键词:现状,节水,社会影响,管理制度,水生态文明 一、中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地域辽阔,国土面积 960平方千米,江河湖泊众多,加之中国处在季风气候区域,受暖湿气团影响, 使得我国东南地区、西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有充分的水汽补充, 降水量充沛, 成为世界上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之一。 据统计, 我国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 27115亿立方米, 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 6190 平方千米, 水资源总量较大,居世界第六位,但它面积辽阔,需要养育的人口众多,这就导致人均水资源量较小, 居世界第 85位。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 2100立方米, 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 28%, 比人均耕地占比还要低 12个百分点;

我国曾经是个洪涝灾害频繁、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脆弱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水利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改善了水资源条件, 积极支持了社会经济发展, 但从全国范围看, 我国仍面临着三大水资源问题:一是防洪标准低, 洪涝灾害频繁, 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威胁巨大; 二是干旱缺水日益严重, 全国年平均缺水量 500多亿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农村有近 3亿人口饮水不安全;三是水环境恶化。不少地方水资源过度开发,像黄河流域开发利用程度已经达到76%,淮河流域也达到了 53%,海河流域更是超过了 100%,已接近或超过其承载能力,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水体污染严重, 2010年 38.6%的河长水质劣于三类, 2/3的湖泊富营养化,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为 46%。 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 我国的水问题将更加突出。总体看来, 造成我国水问题严峻形 势的根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 这与气候条件的变化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有关。二是人为因素, 这与经济社会活动和人们不合理地开发有关。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时期, 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增加和农业灌溉面积的扩大, 使得水资源的需求量不可避免地迅猛增加。长期以来的水资源浪费, 过度开采, 废水排放等破坏了生态系统,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二、水问题带来的社会影响 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水环境污染等水问题严重威胁了我国乃至世界范围的经济社会发展,其造成的社会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资源紧缺会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损失。 目前, 我国水资源短缺现象越来越严重, 尤其是北方地区, 水资源的开采量已接近或超过了当地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同时, 水资源短缺引又起农业用水紧张, 北方地区由于缺水而不得不缩小灌溉面积和有效灌溉次数, 只是粮食减产, 干旱缺水成为影响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2、水资源问题将威胁到社会安全稳定。

河流水环境管控论述

河流水环境管控论述 水环境管理的社会化,指的是厘清政府与社会的合理边界,将本属于 社会的水环境管理职能还与社会,具体包含了3个层面:一是组织的 社会化,将政府水环境管理下属的咨询型机构由以往的事业单位或非 营利机构推向社会,如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监测站等;二是管理职 能社会化,如将排污权交易、科技成果转化等经济管理职能交给市场,将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运营交给市场;三是管理方式社会化,即通过 政府管理决策的社会参与、政府管理决策的社会替代、政府管理绩效 的社会评估等几个方面,使社会力量渗透于政府管理的整个过程之中,如召开规划听证会、建立环境污染公众监督平台等。 水环境管理社会化的意义一方面在于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实行参与式 管理,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掌好舵”,把“划浆”的事尽量交给社会,不但节约财政开支,减少人员,而且还将大大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另 一方面水环境管理社会化还将带动水污染防治相关社会组织、咨询服 务机构的广泛兴起,对促动环境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辽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结构根据 《辽宁省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辽河流域指辽宁省行政区域内 辽河、浑河、太子河、大辽河的干流及其支流所流经的区域和集水区域,见图1。省和流域市、县(含县级市、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对流域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辽河保护区管理机构依照其职 责负责对辽河保护区内的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辽河流域水环境 管理主要可归纳为3个层面[6]: (1)饮用水水源和水生态保护。主要通过政府层面确定流域饮用水 水源保护区方案及保护措施,并予以实施。该层面涉及的环境风险管 理可引入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市场化机制。 (2)点源污染防治。主要通过实行流域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制度、环评制度、“三同时”制度、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组织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规定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规定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清洁优美、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实行城市化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管理。 第三条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负责本市城市环境卫生的统一管理工作。 县(市、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辖区内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负责保洁责任区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规划、建设、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市政公用、环境保护、卫生、房产、园林等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第四条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环境卫生事业发展所需要的经费,使环境卫生事业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第五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建设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设施,制定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提高垃圾的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置率,促进其产业化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社会服务体系。 市、县(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应当会同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编制环境卫生设施专业建设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卫生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树立以讲卫生为荣、不讲卫生为耻的道德风尚。 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爱护环境卫生设施,尊重环境卫生作业人员的劳动,不得妨碍和阻挠环境卫生作业人员正常作业。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切实改善环境卫生作业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切实保障环境卫生作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 第八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对在环境卫生工作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环境卫生保洁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