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填空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填空题

1.19世纪40至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千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

2.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3.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4.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

5.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合理内核”是辩论法。

6.费尔巴哈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

7.被列宁称为“科学思想中最大的成果”的是唯物史观。

8.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9.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0.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物质。

11.哲学上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指的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2.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斗争性。

13.规律的根本特点是客观性。

14.辩证法是关于普通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

15.发展的最本质含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6.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17.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18.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19.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四个方面的特征。

20.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1.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22.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23.承认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承认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24.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

25.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26.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27.“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反映的是一种宿命论的历史观。

28.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29.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劳动工具的状况。

3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3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斗争。

32.人民群众的主体是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33.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34.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适应的制度和设施。

35.价值或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使用价值。

36.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37.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38.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39.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生产剩余价值。

40.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在于生产、贸易、金融、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4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42.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分别是危机、萧条、复苏、高涨阶段。

4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在生产上是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单项选择

1.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千年思想家”网上评比中,名列榜

首的是(马克思)。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

的科学体系)。

3.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不进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段基础和实践基础是(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

舞台)。

6.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人是(亚当.斯密)。

7.马克思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指(劳动价值观).

8.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9.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0.“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11.既是自然界人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的是(实践)。

12.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只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

系)。

13.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既克服又保留)。

14.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发了事物发展(方向和道路)。

15.从本质上看,认识是(主体对客观的能动反映)。

16.辩证唯物主义认识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

17.感觉、知觉、表象是(感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

1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这表明作者强调(行先知后,重在行)。

19.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而现在联合国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

从哲学上看,这表明(人的认识随社会实践变化而变化)。

20.要辩证一种观点的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以实践中是否达到预想目的地的定是非)。

21.马克思说;“搬运夫与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

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22.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拓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表明(真理

具有相对性)。

23.社会意识相对独立的最突出的表现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

24.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25.“手推磨产生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生

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2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这说明(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27.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括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