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雕塑的成型技艺(精)
现代陶瓷雕塑的表现手法

现代陶瓷雕塑的表现手法作者:王春华来源:《佛山陶瓷》2016年第02期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陶瓷雕塑的手法与技巧也在不断的推成出新,日渐完善。
本文将在初步探究现代陶瓷雕塑表现手法的基础上,对其成型手法与装饰手法进行一定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现代陶瓷雕塑;表现手法;意义1 前言随着时代的变迁,陶瓷雕塑的手法与技巧也在不断的推成出新,日渐完善。
陶瓷雕塑艺术直到发展至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观念与审美情趣日新月异,陶瓷雕塑的发展不能再仅依靠传统的表现手法与技巧。
在这一发展背景之下,陶瓷雕塑艺术家反思以往的传统雕塑手法与技巧,同时受外来的现代化艺术思潮的影响,积极的将现代科技产品运用到陶瓷雕塑中来,将传统陶瓷雕塑表现手法与创新的技艺相结合,极大的丰富了现代陶瓷雕塑的表现手法。
本文将在初步探究现代陶瓷雕塑表现手法的基础上,对其成型手法与装饰手法进行一定的分析探讨。
2 现代陶瓷雕塑的表现手法2.1 现代陶瓷雕塑的成型手法2.1.1直接成型法直接成型的手法是最基本、最自由也是最单纯的陶瓷雕塑成型手法,陶瓷雕塑者直接使用手工盘就可完成陶瓷雕塑的最初创作,这种手法充满原始性和手工性,在雕塑的外形方面也是追求自由、淳朴,不过度的讲究比例的对称与外表造型上的华丽,这种手法以继承传统陶瓷雕塑艺术中部分优秀的雕塑技艺与创作思想为基础,再经过现代陶瓷雕塑艺术家的反复实践与再创作,改变传统雕塑中全然强调陶瓷创作的规整性,充分张扬雕塑艺术创作的个性,以最原始淳朴的雕塑艺术作品来为现代浮华的社会增添一抹宁静自然的美感。
在材料的选用上,其对材料的精细优劣没有过多的关注,当然也不是不加选择就胡乱的采用任意一种材料进行雕塑艺术的创作,而是更加强调和注重其实际运用的性质,例如若制作瓷器时一般选用高岭土为原料而不是一般的黏土,因为高岭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与很高的粘结性,并且其还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与抗酸溶性,因此制作瓷器再适合不过了。
在成型手法方面,盘泥条成型、泥板成型与泥条、泥板相间成型是最基本的几种成型手法。
江西景德镇民俗文化

景德镇瓷用毛笔制作技艺,中国江西省景德镇市传统技艺,江西省省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景德镇瓷用毛笔的制作历史,应当与景德镇的制瓷业同时兴起。并随 着瓷器生产品种的不断扩大、瓷器生产工艺的不断创新,瓷用毛笔的品种 及生产技艺也不断的增加和完善。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景德镇制作瓷用毛笔的店家有十五六家,主要分 布在现珠山区辖区内的毕(笔)家弄、汪家街、公馆岭及厂(御窑厂)前 一带。毛笔业的业主和工人,以江西临川李家渡人为多,少部分为金溪人。 在众多笔店中,以紫星堂和林文堂的画笔最好。20世纪50年代初,所有的 毛笔店联合组成瓷用毛笔合作社,后改称瓷用毛笔厂,厂址设在现珠山区 辖区内的马鞍山路。20世纪90年代,瓷用毛笔厂改制解体。瓷用毛笔的制 作呈分散状态。现全区有私营毛笔店8家。
瑶里镇长明村所属谢家园自然村,该村村民古代绝大部分为“施”姓。 该村的地形,村前有一大一小两座山丘(像两头昂首蹲坐的狮子),村后 有一座大山(像一头大象),后面的大象紧紧护着前面的狮子,构成了 “大象护狮”这样一种独特地形,“狮”又与该村“施”姓谐音,即“大 象”之神灵护佑着“施”氏村民。该村村民即此命名他们的灯彩为“青狮 白象灯”,每年正月,瑶里镇长明村都会举行《青狮白象灯》灯彩活动, 村民用迎舞青狮、白象灯来恭祝祖国国泰民安。
早在清朝康熙后期,景德镇的粉彩瓷就已问世,雍正时相当精致,乾 隆年间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珠山八友”留下很多粉彩画的瓷器珍品, 其领袖人物王琦,将一般的绘瓷方法应用于绘瓷板人物像,画技精深,画 风新颖,被人们称为“神技”。新中国成立后,粉彩瓷更有长足的发展, 许多具有健康、清新、大方特色的新作琳琅满目。
景德镇民窑器的美术装饰方法大致有胎体绘画装饰、釉下彩绘画装饰 和釉上彩绘画装饰。广义的还有颜色釉色彩美术装饰。
捏塑-陶艺基本技法

捏塑陶艺基本技法泥塑制作方法陶艺技法:捏塑法之小泥片叠加法2月10日起,已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琳山回顾展在杭州刀剪剑博物馆二楼临展厅展出,共有郭琳山大师生前创作的陶瓷作品75件,绘画作品13件,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2009年,较完整地展现了其从艺几十年的创作风貌。
展厅内貌郭琳山(1939—2011),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毕生从事陶瓷艺术创作,创作了大量优秀佳作,作品被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陶瓷馆和浙江省博物馆等单位收藏。
擅长陶瓷艺术雕塑,作品以材质与釉色的运用见长,尤其是人物和动物的创作。
他将南宋官窑釉和越窑釉与瓷塑结合,创作了一批具有地域风格的陶瓷雕塑作品。
多次参加国内外工艺美术及陶瓷艺术展览并屡获大奖。
《花釉卧虎》获陶瓷美术百花奖一等奖;作品《婴戏》获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弘一法师——李叔同》获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唐女系列》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鹅韵》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展出作品:《李时珍》白瓷1975年作《唐女舞(之二)》青花斗彩2002年作《妞妞》越窑青瓷捏塑2004年作《佛缘》越窑青瓷捏塑2005年作《禅》陶捏塑2001年作《弹琵琶少女》南宋官窑釉瓷雕1998年作《唐女舞》陶塑1996年作《捧桃女娃》越窑青瓷捏塑2004年作《梳妆少女》高温白瓷雕1983年作《躲》(之十)青花斗彩婴戏瓷雕2006年作《论剑》陶捏塑2005年作《卧虎》高温花釉1980年作《回头豹》陶花釉1986年作《向往》陶捏塑2005年作《鹅韵》陶捏塑2005年作《卧猫》南宋官窑釉瓷雕2000年作《游鱼》青釉捏塑2001年作《放牧》高温釉装饰瓷雕1979年作《伏虎罗汉》南宋官窑釉瓷雕1997年作《斗牛》黑釉陶塑2001年作《白天鹅》白釉瓷雕1990年作《豹》(之一)高温兰花釉瓷雕2004年作《卧虎》陶塑1994年作捏塑法是指徒手捏塑作品的方法,可以把泥球用手指捻捏的方法成形,也可以用叠加小泥片的方法成形。
中国当代陶瓷雕塑技法探析

133文|叶云凤中国当代陶瓷雕塑技法探析摘要:现代陶瓷雕塑经过长期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整体传达出人与 社会、自然和谐相处的特点。
陶瓷雕刻技法是指具体的陶瓷创作实践中,雕塑者具体的操作、处理手法。
陶瓷雕刻特色的最终实现需要经过高温的窑火煅烧。
所以,对于陶瓷而言,就算在塑造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瑕疵,但经过一系列的高温锻烧也必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因此陶瓷雕刻要出精品,难度很大。
为了有效提升陶瓷的雕塑水平,本文对雕塑技法进行研究。
主要以陶瓷雕塑技法为主,对其作进一步的介绍。
关键词:现代陶瓷;雕塑;特点;研究分析一、我国陶瓷雕塑进化史陶瓷雕塑艺术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后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最终在明清时代发展到巅峰。
德化窑和景德镇窑是这其中的代表性产地,享誉中外。
陶瓷雕塑具体的实现步骤包括模印、镶嵌、堆塑以及雕刻等程序,保证在高温下进行锻造。
陶瓷雕塑根据操作手段的不同划分成圆雕、浮雕、镂雕、素雕和彩雕这几种。
素雕和彩雕是通过最终产品形态划分的,一方面可用于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供人欣赏把玩。
雕塑的含义是拥有可塑性可以雕刻的立体材料,制作者根据自己的灵感和理念利用特定的艺术手法将其制作成三维实体造型艺术。
陶瓷雕塑要求繁多,因此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特殊情况,要综合考虑各种情况,保证最终成品的完美。
二、陶瓷雕塑步骤陶瓷雕塑的制作步骤是复杂的。
准备阶段需要进行材料的寻找收集。
这一环节中,需要有选择有重点的搜集材料。
一般情况下,材料的收集一方面通过作者自己的灵感和想法,另一方面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创作,再加上艺术家自身独特的气质和理念,最终成就一件完美的雕塑艺术品。
创作主题确定后,要着手进行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绘制草稿,立足草图的研究进一步思索可以表现出主题和个人艺术风格的作品形式。
这个步骤既要传达作者的意图和主题,还要满足陶瓷烧制的工艺需要。
由于陶和瓷在质感方面是具有差异的,所以两种艺术作品传达的形式也是具有差异的。
大型陶瓷雕塑制作中的泥坯成型方法

作, 目前主要有泥条盘筑 、 泥版成型 、 模具
这 几 种 方 法。
要均匀。滚泥板 时, 应把泥块放在一块布
上, 从泥块 的 中心 向四周 扩散 , 注 意泥 的 厚度要适合所做 作 品的需要。
笔者 从 2 0 0 1 年 开始 创作 陶瓷雕 塑 , 在十 多年 的陶瓷雕 塑制作实践过程 中, 在 成型方法这 一问题 上有 许多失败 的经历 ,
术 出版 社 , 2 0 0 7 .
是 注浆 。 印坯就 是将 泥片压 于刻好 的模 具 中, 取 出就 成型。印坯多见于小件浮雕
作 品和 一些局 部装饰 。在大 型坯体 的成 型上采用 印坯虽然极为少见 , 但 印坯用于
局 部 的 部 件 制 作 还 是 很 有 效 的 。 印坯 模
直是笔者所关心 的问题 。其实 , 在 目前
以巧妙地 利用 鼻孔或嘴 巴等在 视觉 习惯
上 可 以 开 孔 的地 方 凿 孔 。 这 些 孔 洞是 通
出土 的绝大部分残俑 的主体 躯干 内, 我们 可 以清 晰地看 到泥条 盘筑 的痕迹 。可见 用泥条 盘 筑法制作 大型雕 塑是 已经被 先
长途 运输 , 就算 移动 到 5 米 开外 的地 方 ,
也是 相 当费力 的举 动 , 要 想其 完全 不 变
形, 即使在 今天 也很难做 到 , 更何 况 当时 有着 如此 大数量 的泥坯等 待烧 制。笔者
有 两种 最常见 的做法 , 一种 是 印坯 , 一种
[ 1 ] 刘志华. 世界彩陶鉴赏宝典. 上海科学技
人 文研 究
ART EDUCATl oN RE S EA RCH
当下景德镇写实陶瓷雕塑的技法与运用[权威资料]
![当下景德镇写实陶瓷雕塑的技法与运用[权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ef6217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6.png)
当下景德镇写实陶瓷雕塑的技法与运用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景德镇以其悠久的制瓷历史而闻名,其中自然淳朴的陶瓷雕塑得到人们广泛的喜爱,景德镇的陶瓷雕塑涵盖了绝大部分的陶瓷写实技法。
随着时代的进步,景德镇的写实陶瓷雕塑也在不断地改变和创新。
现在我们可以按照工艺的差异大致分为五种技法:雕塑法、直接成型法、浮雕法、翻制法、装饰法。
一、雕塑法与运用雕塑法是写实陶瓷雕塑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它在表现写实陶瓷雕塑的过程中容易操作。
陶瓷雕塑法是利用泥的可塑性进行加减处理,即雕和塑。
写实雕塑的创作不可能一步到位,常常需要反复推敲才可以将雕塑的结构、比例、重心、情感等做到满意,因此这种方法也得到很多写实陶瓷雕塑艺术家的喜爱。
写实陶瓷雕塑的技法与其他写实雕塑技法也有许多的不同。
前提就是材料的不同,如果你不了解材料的性能要想做好写实陶瓷雕塑,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如孟福伟创作的《生死时速》造型方式上主要运用雕塑法,他需要不断地调整才能完成。
烧成是这件作品的难点。
作者必须了解泥性才可以做出这样的作品。
他的作品里每个人物都是站立的且形态各异,在烧制中很容易坍塌。
这正是这件作品在造型上与传统造型的不同,使其作品与传统的写实陶瓷雕塑相比就显得更加的生动。
二、直接成型法及运用直接成型法主要靠手工,泥条、泥片成型,其特点是生动、艺术性强。
但写实技法的运用相对比较难。
这也是景德镇最原始塑造方法。
在写实陶瓷作品里我们可以见到很多这样的作品。
首先从构思看作品是否适合泥条泥片成型,有的写实作品如动态过大或者形体上大下小等都不适合。
泥条和泥片成型稍有不同,在泥条成型时,我们是将泥条一根一根的根据所塑造的内容从下往上盘,在盘的过程中要调整好结构比例。
如作品中有人物或动物,要考虑好结构的变化,有时候还要在内部进行加固。
泥片成型与泥条成型有所不同,泥片成型主要是以围合的方式进行。
在制作过程中往往很难控制好结构、比例和情感表现。
如吕品昌创作的《女人体》,便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陶瓷成型方法

2、热压铸成型工艺
3、热压铸成型工艺 主要工艺参数:
(1) 腊浆温度:60~75℃,温度升 高,则腊浆的粘度下降,坯体致 密,但冷却收缩相应大。温度过 低,则易出现欠注、皱纹等缺陷。 (2) 钢模温度。决定坯体冷却凝固 的速度。一般为20~30℃。 (3) 成型压力:与浆桶深度、料浆 性能有关。压力升高,坯体的致 密度增加,坯体的收缩程度下降。 一般可以采用0.3~0.5 MPa。
3、强化注浆成型方法
(注浆方法的改进)
在注浆过程中人为地施加外力,加速注浆过程的进行,使吸浆 速度和坯体强度得到明显改善的方法。 1) 真空注浆 模具外抽真空,或模具在负压下成型,造成模具内外压力差, 提高成型能力,减小坯体的气孔和针眼。
2)
离心注浆
使模型在旋转情况下进浆,料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紧靠 模壁形成致密的坯体。气泡较轻,易集中在中间最后破 裂排出,故可提高吸浆速度与制品质量。要求:泥浆中 的颗粒分布范围窄,否则大颗粒集中在靠近模型的坯体 表面,而小颗粒集中在坯体内面,造成坯体组织不均匀, 收缩不一致。
2. 滚压成型的主要控制因素 (1) 对泥料的要求:水分低、可塑性好。成型时模具 既有滚动,又有滑动,泥料主要受压延力的作用。要求有 一定的可塑性和较大的延伸量。可塑性低,易开裂;可塑 性高,水分多易粘滚头。阳模滚压和阴模滚压对泥料的要 求有差别。阴模滚压受模型的承托和限制,可塑性可以稍 低,水分可稍多。 (2) 滚压过程控制:分压下(轻)、压延(稳)、抬起 (慢)阶段。 (3) 主轴转速(n1)和滚头转速(n2) :控制生产效率; 对坯料的施力形式,控制坯体的密度均匀和表面光洁。 滚压头的温度热滚压:100~130℃,在泥料表面产生一 层气膜,防止粘滚头,坯体表面光滑。冷滚压:可用塑料 滚压头,如聚四氟乙烯。
陶瓷雕塑制作过程步骤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陶瓷雕塑制作过程步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陶瓷雕塑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将人们的创造力与陶土材料相结合,通过制作、雕塑和烧制工艺,创造出精美绝伦的视觉艺术品。
陶瓷雕塑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它可以成为室内外装饰品、艺术品、珍贵收藏品以及文化遗产。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介绍陶瓷雕塑制作过程的步骤。
首先,我们将概述整个制作过程的总体流程;其次,详细描述每个制作步骤所需要注意的要点;最后,对陶瓷雕塑制作过程进行总结,并展望和思考未来可能发展的趋势。
1.3 目的本文旨在帮助读者了解陶瓷雕塑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技巧,并进一步认识到该过程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陶瓷雕塑制作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读者不仅可以增加对陶瓷艺术的欣赏力和专业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创造力,提高自己的制作能力。
2. 正文:2.1 陶瓷雕塑制作过程概述陶瓷雕塑是一门融合陶艺和雕塑技法的艺术形式,其制作过程涉及多个步骤。
在进行陶瓷雕塑制作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设计意图和形态构思。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陶瓷雕塑制作过程中的每个步骤。
2.2 制作步骤一:设计与原型在开始制作陶瓷雕塑之前,艺术家需要进行设计和原型建立。
设计阶段包括确定主题、构图和造型选择等方面。
然后,通过使用黏土或其他可塑性材料手工制作原型模型来呈现设计效果。
这个原型模型将成为后续工作的参考对象。
2.3 制作步骤二:捏塑与修整通过模具把原型复制成较稳定的胚体坯料,并根据需求进行进一步加工。
捏塑技巧被广泛应用于此阶段,其中包括压板法、拉坯法、揉捏法等以实现艺术家所追求的形态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可能需要用刀子、刷子等工具进行修整和细节塑造。
2.4 制作步骤三:干燥与装饰一旦完成雕塑的初步构建,它需要被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干燥。
这是一个耐心等待的过程,因为湿陶坯在干燥过程中会发生体积变化。
干燥完全后,雕塑表面可以进行装饰。
常用的陶瓷装饰方法包括彩绘、釉料涂抹以及其他特殊材料的运用。
陶瓷基本知识——陶器成型的六种方法

陶器成型的六种方法商·白陶刻饕餮纹双系壶陶器的成型方法有多种,它有一个不断进步的发展过程。
根据考古研究,已知的制陶方法有:1.捏制;2.泥片贴筑法手制;3.泥条盘筑法手制;4.轮制;5.模制;6.雕塑法手制等。
也许还有别的某种古代制陶方法,只是尚未考证出来,那就有待今后的发现。
1.捏制是最初的制陶方法,也是最简便容易的方法,也就是用手捏成形状,属于手制的一种。
捏制方法在小型陶塑中经常使用,捏制的器皿比较少见,往往是粗糙的、不规整的,也比较小型。
在其他进步方法大量使用的情况下,捏制也偶尔采用,只是用于不需要太讲究的陶器上,尤其是陶塑。
晚期陶塑如果仅仅只是捏制,没有采用雕塑方法,可以反映出制作的草率、随便,甚至可能缺乏工艺价值。
2.泥片贴筑法是一种较早使用的手制方法,它是用捏制的粘湿的泥片,在一个类似内模的物体外面,一块一块敷贴成陶器整体,一般是从下往上敷贴,至少以两层薄片贴合起来,有的多达数层。
有学者干脆认为它是一种模制法,但实际上同模制方法还是有明显区别的,所谓的内模,其实并不是模子,而应该是一种陶垫。
在外表加工上,也已使用了陶拍和抹子。
因而这已是初具成熟的方法,看来并不是最原始的。
从考古出土的陶器上观察,可以见到陶器上时有片块状剥落现象,在陶片上可看出成层挤压现象。
这种方法成型的陶器,常显厚重,形状不太规则,口沿也不很整齐。
考古发现和研究表明,在我国距今七八干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中,普遍都是采用这种泥片贴筑的制陶术。
这种制陶方法的发现和确认,也只是在七八十年代以来,大批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被认识和发掘出土之后,才被考古学家考证的。
泥片贴筑法大约在距今六七千年左右的时候,逐渐为新起的泥条盘筑法制陶术所取代。
3.泥条盘筑法是继泥片贴筑方法之后,较为进步的一种陶器手制方法,它是较广泛持久使用的制陶术之一。
此法是将泥料做成泥条,然后从下至上盘绕成型,再用陶垫、陶拍、陶抹等工具抵压、抹拭、仔细加工。
陶瓷雕塑技法介绍及使用探讨

1、陶瓷雕塑技法介绍
陶瓷雕塑技法就是陶瓷成型的时候需要的模板,是镶嵌 以及手工等工艺操作的统称。需要提前构造出陶瓷的形状, 根据工艺的特点可以分为多种形式,主要是圆锥与捏雕、浮 雕、镂雕等形式。
(1)圆锥与捏雕 在宋代,湖田窑陶瓷中的圆雕非常的出名,圆雕是中国 古代一种非常常见的陶瓷雕塑产品,并经常通过捏雕的形式展 示出来,很多深受国内外欢迎的雕塑都是用瓷土塑造成立体形 象,然后配合釉色的施用烧制而成,与众不同、别具一格。 一般称捏雕为捏花,用手指将柔软的泥料捏成各种形 状,再将捏造好的形象粘到各个适合的部位,这种手工制作 保留了手捏的痕迹,细致精巧,完全没有机器制作出来的生涩 感,在保持材质自身美的基础上使器物本身显出生动逼真的 美。捏雕的制作都是通过手工来完成的,植物的花瓣花蕊,或 者是动物的羽毛,通过捏雕可以将其展示得栩栩如生。 (2)浮雕 通过线条的对比与空间上的差异,浮雕更像是绘画,与 圆雕有很大的差距。浮雕可以根据厚度有不同的分类,对日 常生活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我国陶瓷雕塑中,日用瓷的装点 就经常使用浮雕,以划花、篦花、“半刀泥”刻画和模具压 印为主要刻画手段。 (3)镂雕 镂雕又叫通花或者镂空,是把已经想象好的样子通过镂 空和一些雕刻手法的形式表现出来,把胚胎或者外边的花纹 进行镂空制作后,再把彩色的饰品粘贴上。这时就要以浮雕 作为基石,将它的表面弄空,镂空的装饰五彩缤纷、各种各 样、五花八门,就像我们常见的简单的几何图形,经过不同 顺序的排列,这样经过不同的形状变化以及不同的排列顺 序,可以达到非常美好的表现效果,具有不同凡响的美丽。 创作者形、神、意的有机结合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各种形式 让作品具有东方的美,利用作品中各种各样的变化表现出陶 瓷作品的独特,使陶瓷作品生动形象,深受人们的青睐。 生产工艺与雕塑造型的设计要相呼应,镂雕纹样的衔接
中国古代陶瓷雕塑的艺术精神

中国古代 陶瓷雕塑的艺术精神
■ r EX T/苏全 晓
中国古代 陶瓷 的起 源 夏 文化 , 形 成 中 国式 的独 特 的陶瓷雕 塑 。 出来 , 这 种在 画像 砖 上 的雕 刻 与 绘 画 , 体 现 m 陶瓷 是一 项 伟大 的 发 明 , 它凝 聚着 我 国古 三、 不 同时代 陶瓷雕 塑 的艺术 精神 了汉 人 自由驰骋 的思 想意 识 , 也 显 示出 了 中罔 ( 一) 原 始陶瓷 的艺 术精神 代 【 匠 的心 血 与智 慧 , 将 中 国的灿 烂文 化 呈现 人独特 的审 美情趣 。 于世 界文 明 当中 。 目前 所 知 中国 最早 的 陶器 石 器时 代 的 陶瓷雕 塑 较 为单 一 , 在新 石 器 ( 四) 唐 代陶 瓷的艺 术精 神 制 作 活 动 开 始 于新 石 器 时 代 , 以泥 土 制 作 , 并 时 期 , 彩 陶 出现 了 + 古 人 开 始 尝试 用 丰 富 的 颜 唐 朝 经济 文化 空 前繁 荣 , 生产 力水平 的提 用火 烧 制 成 器 , 用于贮存食物与水, 陶器的出 料 在 陶瓷 上进 行 图 案的创 作 , 彩 陶艺 术 在这 一 高 丰 富 了美 的 内容 。唐 朝 人 对佛 教 的崇 敬 也 现 也 被 视 为 我 国 农 耕 和定 居 生 活 的 开 始 。 中 时 期得 到 了 充分 的发 展 , 是新 石 器时 期 的文 化 达到 了中 国历史 的顶 峰 , 所 以唐 朝 的陶 塑 文化 国有 几千 年 的 陶器烧 制 与使 用 经验 , 这 些 制 陶 代 表 。 当然 , 那 时候 的彩 陶无 论 是造 型还 是 内 的艺 术精 神 中 , 都 有 着对 佛教 思想 的体 现 。但 技 术 为 以后 瓷 器 的 产生 创 造 了条 件 。 约在 东 在 精 神 , 都 有 着 雕 塑 的影 子 , 虽 然制 作 工 艺 有 这与 魏晋 时 期 的陶瓷 艺术 又 有所 不 同 , 唐 朝 的 汉时期 , 江 浙地 区首 先 将 瓷 器烧 造 成 功 , 从 此 了非常 大 的进 步 , 但 基本 的方 法 还是 与雕 塑 创 陶瓷 作 品是 将艺 术与 宗教 思 想 , 完美 地 融合 在 中国 就进入 了 陶与瓷 并举 的崭新 时代 。 作 一样 , 都 是 让物 体 发生 形 变 。此时 的 陶器 因 了 一 起 , 最 典 型 的 就 是 敦 煌 莫 高 窟 的 彩 塑 艺 陶瓷 的原 料 仅仅 是 泥 土 , 但 中国 的古 人却 为是从 实 用 出发来 制 作 的 , 所 以往往 具有 一 种 术 , 艳 丽 而丰 富 的色 彩 、 高超 的表 现 艺术 手法 . 在这种随处可取 、 毫 不 起 眼 的 材料 上 , 将 自己 均 衡和对称之美 , 艺 术 价 值 没 有 破坏 其 实 用 将 佛 国世 界里的 景象展 现得 淋漓尽 致 。 的智 慧 发 挥 到 了极 致 , 让 泥 土在 火 的洗 礼 下 , 性, 并 且让 我 们知 道 , 艺 术就 是来 源 于生 活 , 艺 唐代 , 三 彩釉 逐 渐 形 成 , 这 是 陶塑 艺 术 的 变成 一件 件 神奇 而 美 丽的 物 品 , 不 仅满 足 了 中 术 的 价值 来 自其 对社 会需 求 的满 足 , 美 与效 用 个 历 史 高 峰 。 三彩 陶瓷 雕 塑 用传 统 的写 实 国古 人 的 日常需 要 , 还 将 中 国的绚 烂 文化 永久 是结 合 在 一 起 的 , 这 就 是 原 始 陶 塑 的 艺 术 特 手法 , 不 仅 赋予 了艺 术 作 品 以浪 漫 气 质 , 还 将 的保存 了下 来 。 征, 它 真实 、 质朴 、 雅拙 , 可 以被 称作 艺 术 前 的 色彩 的表 现 力充 分发 挥 出来 , 低 温铅 釉 色彩 的 二、 古 代陶瓷 雕 塑的 艺术性 艺术 , 没有 压 迫 、 没有 私 心 , 那个 时期 的 原始 居 斑斓 绚 丽 , 使 得 人 们 能 够从 唐 代 陶 塑 作 品 中 , ( 一) 装 饰性 民们将 自己 淳朴 的情 感 融入 了陶塑 物 品 , 让 这 看到 盛唐 的景象 。 占代 陶瓷 雕 塑 的装 饰性 特 点非 常 突 出 , 这 时期 的作 品不 仅 有 着高 超 的] 艺, 还 具 备 了丰 唐三 彩 色彩 华丽 而造 型 丰满 , 艺术 家 们 的 是 艺 美术 带来 的 必 然 , 反 映 出 了我 国传 承悠 富的精 神 内涵 。 想 象力 与 智 慧 凝聚 其 中 , 潇洒而浪漫 , 并且 由 久的 装饰 趣 味 。 与西方 艺 术作 品相 比较 , 我 国 ( 二) 秦代 陶瓷 的艺 术精 神 于唐 朝 与其 他地 区 的文 化交 流频 繁 。 唐三彩中 的宗 教 陶塑 作 品 带 有 艺 术性 比较 高 的 装饰 文 秦 朝 实现 了我 国历史 上 的大统 一 , 但 同时 不仅 体现 出中 国文 化艺 术 的特 征 , 还将 外来 艺 化, 这 带 有 某种 神 秘 的图 腾 意 味 , 装 饰 图 案 的 也 终结 了春秋 战 国 时代 百家 争 鸣的 多元 文 化 . 术 的精华 也 融入 进 来 , 正是 这种 富 有时 代 特色 独立 个 性受 到扼 制 。这 种 的艺术 精神 , 使得 唐三 彩 中弥漫 着盛唐 之音 使 用 让 宗 教 艺 术 作 品 显得 更 加 庄 严 。 通过 形 统 一 的意 识被 强 调 , ( 五) 宋 代 陶瓷的艺 术精 神 式 E的夸 张 、 变形 , 并 使 用线 刻 纹 饰 来 加强 装 高 度 统 一 的 政 治思 想 也 影 响 了 当时 的文 化 艺 饰品格 , 都使 得 陶 瓷雕 塑 的装 饰功 能得 到 充 分 术 的表 现 形 式 。 秦俑 就 是 专 制 制度 下 典 型 的 宋代 陶瓷 雕 塑 在 技 术 和艺 术 水平 上部 f 的 发挥 。 陶瓷 艺 术 形 象 , 它 形 象 威 武而 庞 大 , 彰显 了秦 了 一个 台阶 , 陶瓷 作 品 的 观 赏 、 艺 术 价值 非 常 ( 二) 绘 画性 国作 为一 个 强大 帝 国的 实力 , 也 成 为我 国历 史 高 。宋代 的陶瓷 强 调写 实 , 图案 的 处理 相 当精 中 国陶瓷 雕 塑具 有 比较 明显 的绘 画性 , 陶 上 一种 独特 的 陶塑 艺术 风格 。 妙 。 因为在 当时 的宋 代 文人 中 , 追求 细 节 和写 塑与 绘 画之 间联 系紧密 , 这 一 点在 原 始彩 陶艺 经 过数 千 年 的发 展 , 中 国到 秦 时 已经 进 入 实上 的传 神 是一 种 流行 , 这 也影 响 到 当时 的审 术 中就 有 所 体 现 。 在 陶 塑上 加 彩 可 以 提 高 塑 了 封 建 社 会 , 人们在社会生 活与生产实践 当 美标 准 , 宋朝 瓷 塑在 这种 美 学思 想 下发 展 出 了 造 形 态 的表 现 力 . 在 现 在 的 民 间 陶瓷 雕 塑 中 , 中, 增 进 了对 美 的认 识 , 陶瓷 作 品也 由粗 到精 , 本时 代 的特 点 , 清雅 端庄 、 莹 润 秀丽 、 追 求 真实 仍 然 保持 着 这种 风 貌 , 并且 不 同地 区 与 民族 的 从 简人 繁 , 并 开 始 了艺术 上 的 自由创 造 。秦 俑 是其 艺术特 征 。 塑、 捏、 刻、 贴 等方 法 的 宋代 的陶 瓷 作 品 各具 特 色 、 层 出 不穷 . 尤 陶魍 作 品 之 中 , 都 有 这 种 绘 画性 的体 现 , 例 如 的塑 造 技法 非 常 丰 富 , 汉唐 的釉 彩 陶 俑 、 莫高窟的唐塑等, 既 塑 又彩 使 用 , 标 志着 当时 的 雕 刻技 法 已 日臻 成熟 , 秦 其是 这一 时 期 的青 瓷 、 白瓷 , 类 似冰 玉 , 成为了 的艺 术 形式 被不 断 传 承 , 所 以在欣 赏古 代 陶瓷 代 的陶俑 在我 国陶 瓷雕 塑史 上 . 起着 承 上启 下 人 们 的 玩 赏 之 物 , 满 足 了 士大 夫 们 的 精 神 需 雕 塑的艺术性时 , 可 以借 用 中 国 画 的 审 美 眼 的作 用 , 不仅 继 承 了原 始社 会 的制 陶技 艺 , 也 求 。瓷器 在 图案 的处 理上 , 无论 是 对人 物 从表 光。 开 创 了新 的艺 术 境界 。这种 写实 的 、 强 调形 神 情到 躯 干 的细致 描绘 , 还 是 对衣 纹 井井 有 条的 ( ) 意象性 具 备 的艺 术 风格 . 用 壮观 磅 礴 的气势 反 映 出了 处理 , 都 反 映 出了制 作 者高 超 的写 实技 法 。宋 艺术 作 品是 源 于 生 活 , 但又高于生活的 , 秦朝的强盛 , 这 种 现 实 主 义 的美 学 思想 , 也 是 代 的 陶瓷 , 虽 然流 传 下 来 的并 不 多 , 但其 艺 术 成 就 也足 以让 它 与 其他 时 期 的 优 秀 艺术 作 品 中 国的 陶瓷 雕 塑作 品具 有 较强 的 意象 性 , 主要 那 个时 代的 基本艺 术特 征 。 是根 据生 活 和精 神 体验 所 得到 的 印象 , 再 加 以 ( i) 汉代 陶瓷 的艺 术精 神 共 同载人史 册 。 想象而成 , 作 品 的 注 意 力 也 放 在 了对 物 象 的 汉代繁荣强盛 , 统 治 者 胸 怀 宽 广 而 自信 , “ 神” 的 表现 中 , 是 一种 经过 主 观加 工 的艺 术形 文化 艺术 作 品 中 . 也 将这 种 势 不可挡 的强 大 力 参考 文献 : 象, 这 一 点 与 中国 的写 意绘 画 的美 学 观点 是一 量 所 表 现 出 来 , 汉 代 的 陶 瓷雕 塑 , 充满 了生 机 【 1 】 赖荣伟 . 德化 瓷雕 创作 的传 承与 艺术创新 【 『 l l 致的。 与活 力 , 艺术 形 象 活 跃 而 丰富 , 尽管 看 起 来 很 中国陶瓷 _ T - _ , l k , 2 0 1 0 , 1 7 ( 6 ) : 5 1 - 5 4 . ( 四) 审美 的特殊 性 多作 品显 得有 些 拙笨 , 但 没 有多 �
陶瓷雕塑的成型技艺

利头的大小及合适程度直接影响到利坯刀具,第 二步就是根据坯的质量要求。利坯时陶车运转速度 慢于拉坯,大部分刀具的刀口均有明显的龀纹,是 锉制刀具时有意留下的,其目的在于增加刀具刀口 的锋利程度,以提高利坯功效。利坯刀具均为铁质, 在锉制时首先将其放入炉火内烧红,随即取出置于 水中急冷,即淬火,然后再锉制。采用淬火工艺的 目的,是为了提高利坯刀具的强度各硬度,并增强 其抗蚀性,以使用刀具在利坯刀具在利坯时不晚磨 损,也可减少刀具锈蚀而将铁锈带入坯内。如果刀 具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因磨损而使刀口变钝,则需 将刀具按上述过程重新淬火锉制,以使刀口经常保 持锋利。磨制利坯刀具是学坯工的第一道程序,在 磨制刀具时,首先要将刀口磨平,使刀具保持刀口 平直,利于修直瓶,尤其是板刀;然后再锉磨刀的 内面刀口,最后定口时用力留下锉齿痕。通常每个 利坯工所用的刀具不下十余种,每种均有大小之分。
雕塑挖空工艺造型塑造办法 与一般雕塑相同,具体操作 时应注意塑时使泥与泥之间 相贴密实,不得形成空洞。 尤其是后期塑造往往补贴泥 料时,更应注意不留间隙, 否则,在烧制过程中易变形 或炸裂。还应注意在塑造是 老谋深算考虑下一工序的掏 挖泥方便和为掏挖泥需要在 某些地方截断的位置。需截 断的部位塑形改善量单纯。
镶器成型工艺
镶器成型是传统成型方法之一, 基本工艺并不复杂,但要做好也不 是一件容易的事。第一步是将泥料 放在麻布或变通布单上拍打滚压成 片,待干至一定程度时,再用泥浆 镶接,干燥后将表面加以修整即成 器。大件镶器在制作时极为耗时, 主要是泥板的干燥要自然阴干,稍 急则成废品。泥板的平整也很讲究, 几乎全是人工用刮刀刨开出来的。 黏接时,提拿泥板很需要技术,用 力不当极易破损,一般要多置几块 泥板备用,以免破损后另做泥板干 湿度不一致。如不是专学此道是很 难做成的。
陶瓷成型方法

陶瓷工艺学
3)压力注浆
通过提高泥浆压力来增大注浆过程推动力,加速水分的 扩散,不仅可缩短注浆时间,还可减少坯体的干燥收缩 和脱模后坯体的水分。注浆压力越高,成型速度越大, 生坯强度越高。但是受模型强度的限制。 模型的材料:石膏模型、多孔树脂模型、无机填料模型。 根据压力的大小可将压力注浆分为: 微压注浆:压力<0.03 MPa 采用石膏模型 中压注浆:压力0.15~0.4 MPa 强度较高的石膏模 型,树脂模型 高压注浆:压力> 2 MPa 高强度树脂模型
陶瓷工艺学
§ 2 可塑成型
利用外力对坯料进行成型。基本原理是基于坯料的可塑性。 一、滚压成型 1.工艺原理和特点:成型时盛放着泥料的石膏模型和滚压头分 别绕自己的轴线以一定的速 度同方向旋转。滚压头在旋 转的同时逐渐靠近石膏模型, 对泥料进行滚压成型。 优点:坯体致密、组织结构 均匀、表面质量高。 阳模滚压(外滚压):滚压 头决定坯体形状和大小,模 型决定内表面的花纹。 阴模滚压(内滚压):滚压 头形成坯体的内表面。
陶瓷工艺学
陶瓷工艺学
3. 等静压成型与干压成型的主要差别 (1) 粉料各个方向受压,粉料颗粒的直线位移减少,利于 把粉料压到相当的密度,同时消耗在粉料颗粒运动时 的摩擦功相应减少,提高了压制效率。 (2) 粉料内部和外部介质中的压强相等,因此空气排出 困难,限制通过增大压力来压实粉料的可能,故生产 中有必要排除装模后粉料中的少量空气。 4. 等静压成型的优点 (1) 与施压强度大致相同的其它压制成型相比,等静压成 型可以得到较高的生坯密度,且密度在各个方向上都 比较均匀。 (2) 生坯内部的应力小(压强的方向性差别小于其它成 型方法,颗粒间、颗粒与模型间的摩擦力减小)。
一 概述: 工艺过程:将制备好的坯料泥浆注入多孔性模型内,由于 多孔性模型的毛细管力吸水性,泥浆在贴近模壁的一侧被 模子吸水而形成一均匀的泥层,并随时间的延长而加厚, 当达到所需厚度时,将多余的泥浆倾出,最后该泥层继续 脱水收缩而与模型脱离,从模型取出后即为毛坯.
浅谈陶瓷泥片成型人物雕塑的造型语言

浅谈陶瓷泥片成型人物雕塑的造型语言摘要:泥片成型陶瓷人物雕塑是依托于泥片成型技法的一种雕塑形式,它是以陶瓷泥片成型为主体,同时吸收并结合捏塑、泥条等技法进行装饰,是一种以泥片为主的综合成型技法.同时也是利用丰富的泥片线条语言配合陶瓷泥料和釉料的丰富变化来完成艺术表现的一种陶瓷雕塑形式。
本文从泥片艺术的发展谈起,着重分析研究现代泥片成型人物雕塑的造型语言,并指出了泥片陶瓷人物雕塑制作时要注意的造型要领。
关键词:陶瓷泥片成型人物造型泥片成型是一种常见的陶瓷成型方式,也称为泥板成型,是将未干的泥土用工具挤压成片状,并将片状泥土进行卷叠塑造的一种成型方式,泥片成型人物雕塑对泥土的运用相对灵活,可卷可塑,也可以在泥片表面进行刻划,相对与其他陶瓷成型方式,泥片成型的制作方式具有更加丰富的艺术语言。
泥片成型艺术从古至今一直存在,在良渚文化时期的陶罐上就出现了泥片成型进行装饰的把手,秦始皇兵马俑发饰采用泥片成型进行塑造,变化丰富,写实性强,是雕塑和泥片艺术的完美结合,再到晚唐的瓷枕,明清的紫砂壶,泥片艺术工艺愈发精湛,运用也日趋广泛,解放后中国陶瓷作为纯艺术门类,它的发展进程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是滞后的。
85美术运动后,中国艺术逐渐向当代艺术转型,陶瓷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媒介,不断被研究和探索,艺术家舍弃其传统的实用性,甚至是工艺性,将陶瓷艺术上升到观赏性,观念性的纯艺术的形式,同时造就了泥片成型陶瓷雕塑特殊的造型语言。
1.意象造型意象造型的过程是以观察形象为基础,经过主观艺术加工、提炼再到客观技法表现对象的艺术创作过程。
泥片艺术的制作和表达方式,决定了泥片艺术人物作品不易进行写实的表达,例如动作幅度大的人物动态,难以烧成,描绘对象的颜色时,不易控制釉料的成色,这些问题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陶艺家的创作思路,将其艺术创作的思路逐渐引向侧重概括和提炼的意象造型。
1.1立象以尽意“意象”精神最早可以追溯到《易传》,其中有一段话:“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陶瓷雕塑艺术

葫芦 壶等各 式酒壶 ; 有形 神兼备 、 姿态动人 的孟姜女 、 王 镇 。 明代 瓷 制 雕 像 以 福 建 德 化 窑 最 为 著 双龙 壶、 牛 96 91 名, 诞生 了何朝 宗这样 的世界级 陶瓷 艺术 昭 君 、 郎织 女 等 人 物 造 型 的 瓷 器 … … 笔 者 曾于 1 7 年 至 1 9
雕 塑 艺术 也在 我 国发 展 与传 承 开 来 。
一
中国工 艺美术大 师卢 山义老人就在 界首瓷厂 工作。笔者 曾有 幸 于 1 7 年 在界首 师从卢 山义老先 生进 行学 习和 深造 , 96 同时也得
、
陶 瓷雕 塑 艺术 的发 展
哺 计 宝 林
安徽省 博物馆 一级美 术 师闰玉敏老 陶瓷雕 塑作 为 一种 艺术 , 约始 于秦 到 了 中国美术 家协 会会 员 、 受益匪浅。这都为笔者后来 的创作打下 了基础 。 汉, 发展 于隋唐 , 而盛于 明清。 隋唐 时期, 师的指导 , 由于佛 教 的兴起 , 陶瓷 雕 塑 多为佛 教 造
进行 美瓷设计 、 塑。期 间设计并 制 雕 大 师。其作 品有瓷制观音 、 仙人、 摩等 , 年 间在庐 江美术瓷 厂工作 , 达 凤 、 哺》 《 、观 等 均 名 扬 海 内外 , 北 京 故 宫 博 物 院 、 为 台北 作 了《 鸣酒壶》 《 、 刘海戏 蝉》 《 音洒露 》 陶瓷作 品。 《 雕塑 的是 一只金色 的凤凰 站在牡丹花苞 上, 凤 故 宫博物 院等所 收藏 。清代 的 陶瓷 艺术 其 中,凤 鸣酒壶》
在 我 国具 有 悠 久 的 历 史 , 古 时代 就 有 瓷 上 1界 首 陶 瓷 .
制 的 生 活 器 皿 和 生产 工 具 。 到 了奴 隶 时
界 首 陶瓷具有 浓厚 的 乡土 气息 。在 当地 , 艺人们 巧妙地借
浅析陶瓷捏塑艺术的表现手法

一、“泥性”的充分体现“泥性”有两层内涵:一是泥的客观属性,即陶土的化学特性和物理特性;二是人与泥的契合程度,即陶土在创作中展现的“性情”。
首先,陶泥为软质材料,是陶瓷创作最基本的原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非常适合进行手工捏制。
陶泥种类众多,各自具有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尽相同,可塑性也有一定的差异,相应的制作技艺也稍有变化。
其次,陶泥具有独特的“泥巴味”,充满自由、欢快和灵动的乡土气息,可以自然地保存雕琢的印记,还原创作的情景,它不同于木雕线条的锐利感和金属雕塑的质感,也不同于石雕的厚重感和气势磅礴。
因此,泥土是陶瓷艺术创作的语言介质,极富情感内涵和表现力,谙熟“泥性”是陶瓷捏塑创作者必须具备的能力。
泥的语汇是丰富多彩的,每一个创作者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感悟“泥性”。
优秀的陶艺师能够运用揉、捏、按、挤等技法,将自己的情感甚至极小的情绪波动表现在作品上,使捏塑作品或精巧细致、或热情奔放,展现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泥性”的“性情”。
其中,“泥性”的自然美是由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决定的。
孜孜不倦地追求完美表现,不仅体现了创作者的审美取向,还是领悟和超越“泥性”的永恒主题。
同时,泥因种类的不同,可表现的性格也存在差异,如粗质泥的“性格”是质朴情愫和粗犷气魄的统一,展现的是古朴、原始、厚重而单纯、不修饰的自然美;而细质泥偏向委婉、精致、细腻情感的倾诉,展现的是典雅、宁静的自然美。
在陶瓷捏塑的创作中,“泥性”不仅仅指泥质的物理、化学属性,更指其包含的精神内涵,是人与泥之间经过长时间接触、磨合达成的默契。
“泥性”融入了人性的精神内涵,就具有了光辉、灿烂的艺术属性。
“泥”是创作者创作艺术作品的物质载体,对“泥性”得心应手的驾驭需要创作者用身心感悟,这也是创作者进行陶塑创作的前提。
陶塑的“泥性”具有自然的物质性,承载着“德”“义”理念的精神性,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默契与融合。
“泥性”的释放是陶瓷捏塑的一个重要的特点。
在陶瓷的漫长发展过程中,陶瓷捏塑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兴盛起来,最终形成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摒弃了对原来形状的极致雕饰,不过度追求外形上的一致,而是充分利用泥土的特性,尽可能采用简单、朴素的方式刻画出原型的线条、神情等,追求作品的精神内涵和欣赏价值。
陶瓷雕塑的八大技法

陶瓷雕塑的八大技法一、捏塑法捏塑法可是陶瓷雕塑里超有趣的一种技法呢。
就像是我们小时候玩泥巴一样,用手把陶泥捏成想要的形状。
这不需要啥复杂的工具,全靠一双手的感觉。
你可以从简单的小物件开始捏,比如小珠子、小花瓣啥的。
捏的时候呢,要注意陶泥的湿度,太湿了就软趴趴的不好成型,太干了又容易裂开。
而且在捏的过程中,你可以随意发挥想象力,捏出各种奇奇怪怪又超级可爱的东西,像小怪兽啦,小外星人之类的。
二、盘筑法盘筑法有点像搭积木的感觉哦。
把陶泥搓成条,然后一条一条地盘起来,慢慢地就可以盘出一个形状。
这个方法可以做出很大型的作品呢。
不过在盘的时候要小心,要让泥条之间紧密连接,不然等干了之后很容易散架。
就像是盖房子,如果砖头之间没砌好,那房子肯定不牢固啦。
在盘筑的时候,你还可以在泥条上做一些装饰,比如刻上一些小图案或者压出一些小纹理,这样作品就会更加精致。
三、印模法印模法是借助模具来制作陶瓷雕塑的。
先把模具做好,可以是石膏模具或者硅胶模具。
然后把陶泥放进模具里,按压、填满模具的各个角落,再取出来就有了模具的形状。
这个方法很适合批量生产相同形状的作品。
但是呢,模具的制作要很精细,不然印出来的作品就会有瑕疵。
而且在取陶泥的时候也要小心,要是不小心弄坏了刚印好的形状就太可惜了。
四、拉坯法拉坯法超级神奇,就像变魔术一样。
把陶泥放在拉坯机的转盘上,随着转盘的转动,用手去塑造陶泥的形状。
可以拉出碗啊、盘子啊、花瓶之类的。
不过这需要一定的技巧,要掌握好力度和手的位置。
新手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把陶泥弄得到处都是,但是只要多练习就会越来越熟练。
而且在拉坯的过程中,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改变形状,拉高一点或者压低一点,做出独一无二的作品。
五、雕刻法雕刻法就是在已经成型的陶坯上进行雕刻啦。
可以用各种雕刻工具,像刻刀之类的。
你可以雕刻出精美的花纹、人物的表情或者动物的毛发。
这需要有耐心和细心,因为一旦刻错了就很难补救。
在雕刻之前,最好先在陶坯上画好要雕刻的图案,这样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雕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堆贴塑造工艺
除上述挖塑、围塑、拉坯塑办法 以外,在长期的陶瓷雕塑塑造实践 中,陶瓷艺人们还创造出了堆塑、 贴塑等手工塑造办法。堆塑是用可 塑性泥在坯体表面堆补高浮雕乃至 圆雕的手工塑造工艺.贴塑是在坯 体的某些部位贴补浮雕的手工塑造 方法。其中道理,有些与注浆成形、 拉坯成形、手工成型有类同之处。 主要用于陶塑的局部装饰。 最后,需提请注意:无论何种成型 工艺,凡陶瓷坯体,烧制后体量都 将比泥塑原型要小。注浆成型的坯 体收缩比率更大。因此,在塑造时 要预先将此因素考虑在内。
镶器成型工艺
镶器成型是传统成型方法之一, 基本工艺并不复杂,但要做好也不 是一件容易的事。第一步是将泥料 放在麻布或变通布单上拍打滚压成 片,待干至一定程度时,再用泥浆 镶接,干燥后将表面加以修整即成 器。大件镶器在制作时极为耗时, 主要是泥板的干燥要自然阴干,稍 急则成废品。泥板的平整也很讲究, 几乎全是人工用刮刀刨开出来的。 黏接时,提拿泥板很需要技术,用 力不当极易破损,一般要多置几块 泥板备用,以免破损后另做泥板干 湿度不一致。如不是专学此道是很 难做成的。
挖塑工艺
挖塑是为适应陶瓷雕塑烧制需空膛的要求,
而在造型完成后挖空内膛的工艺。 挖塑可采用陶质泥料或瓷质泥料制作,但大 体量雕塑主要采用陶投影泥料制作。瓷性泥 料有一个特点,水分挥发到一定程序就相当 硬,较难塑造。而较湿时,稍微多加触动就 会渗水流淌,甚至坍塌,所以瓷性泥料不适 于手工塑造体量较大形态复杂的雕塑。
围筑塑造工艺
围筑塑造是以泥条按照设想中的雕塑外形形
体变化,一圈圈围着筑起造型。传统工艺是 多用此法做规则的器皿造型,称之为“泥条 盘筑”。由于此法能够充分显示材料性能和 工艺制作特点,表现创作的随意性,质朴、 粗放,又自然形成胚体的空膛,故是现在陶 艺创作的主要方法之一。
将软硬、厚薄适宜的泥板切成所需 宽窄的泥条,再搓成圆形的泥条, 用湿布盖好备用。围筑第一步是根 据设定的底部形态用泥条盘出最基 部的第一圈,然后泥条接泥条一圈 压一圈盘旋上筑,一边筑一边用指 端轻压上圈泥条,使之间下面粘接。 (压指手势易轻,因为泥条自身有 下压重力。手重会破坏圆形泥条自 岙形态。)在操作过程中,始终要 把握好随着往高处的盘筑雕塑重心 的变化。如果盘筑的圈始终围着一 个圆心,造型可能会因缺乏变化而 显得单调(有时也故意追求这种形 态)。
利头的大小及合适程度直接影响到利坯刀具,第 二步就是根据坯的质量要求。利坯时陶车运转速度 慢于拉坯,大部分刀具的刀口均有明显的龀纹,是 锉制刀具时有意留下的,其目的在于增加刀具刀口 的锋利程度,以提高利坯功效。利坯刀具均为铁质, 在锉制时首先将其放入炉火内烧红,随即取出置于 水中急冷,即淬火,然后再锉制。采用淬火工艺的 目的,是为了提高利坯刀具的强度各硬度,并增强 其抗蚀性,以使用刀具在利坯刀具在利坯时不晚磨 损,也可减少刀具锈蚀而将铁锈带入坯内。如果刀 具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因磨损而使刀口变钝,则需 将刀具按上述过程重新淬火锉制,以使刀口经常保 持锋利。磨制利坯刀具是学坯工的第一道程序,在 磨制刀具时,首先要将刀口磨平,使刀具保持刀口 平直,利于修直瓶,尤其是板刀;然后再锉磨刀的 内面刀口,最后定口时用力留下锉齿痕。通常每个 利坯工所用的刀具不下十余种,每种均有大小之分。
雕塑挖空工艺造型塑造办法 与一般雕塑相同,具体操作 时应注意塑时使泥与泥之间 相贴密实,不得形成空洞。 尤其是后期塑造往往补贴泥 料时,更应注意不留间隙, 否则,在烧制过程中易变形 或炸裂。还应注意在塑造是 老谋深算考虑下一工序的掏 挖泥方便和为掏挖泥需要在 某些地方截断的位置。需截 断的部位塑形改善量单纯。
利坯也称“修坯”或“旋坯”, 是陶瓷成型中极为重要的工序之一, 使器物表面光洁,形体连贯、规整 一致,是最后确定器物形状的关键 环节,内外修坯是制瓷工艺中一项 极为重要并优于其他窑系的成型技 术,是形成陶瓷风格的一个独特的 技术保障。利坯工不仅需要熟悉泥 料性能,而且要熟练掌握造型的曲 线变化和烧成时各部位的收缩比, 以及各部他留泥的厚薄程度。一般 来说,在同一器物的不同部位坯体 厚度各不相同。因为不同部位在高 温烧成时的收缩率和受力情况不一 致,因而利坯时应控制不同部位的 泥坯厚度,以防止烧造成变形。此 外,利坯工还需根据不同样式的造 型锉制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刀具的弧度,角度,配 制陶车上的利头(也称利脑、坯 座)。
陶瓷雕塑的成型技艺
■古窑渣胎碗的拉坯工艺 ■揉泥与拉坯工艺 ■挖塑工艺 ■围筑塑造工艺 ■堆贴塑造工艺 ■镶器成型工艺
古窑渣胎碗的拉坯工艺
渣胎碗是陶瓷成型过程中少 有的一次拉坯基本至位、修 坯较少的品类之一。由于初 坯栽在料板上均有不同程度 的收缩变型,且手工拉坯难 保件件符合规范,帮需在一 定规格标准的模子上印坯定 型。印坯模范一般以山土制 作,经烧结而成,有一定的 吸小性和坚实度,其形状与 需定型的碗内形状一致。
揉泥与拉坯工艺
在拉坏之前,需先奖泥房内经过陈腐的泥料取出踩练,踩练的第一步为 踩泥,俗称“踩莲花墩”。然后再以手工揉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将泥 料中残余的气泡以手工搓揉的方法排出,并使泥料中的水分进一步均匀, 以防止烧成过程中产生气泡、变型或开裂。揉泥大约有两种方式:一种 类似揉面,泥形呈旋涡状;另一种形似羊头,俗称“卷羊头”,揉泥操 作一般是在一条长板凳或平整的青石板(俗称“码头”)上进行,泥凳 前低后高,便于用力。操作时于凳面上垫上一白布,操作者骑坐在凳上 双手用力揉压泥团,依次将空间排挤出;。搓揉成长条形后,竖起压短, 进行第二次搓揉。强此反复数次即可。 拉坯是成型的第一道工序。由于陶瓷泥的柔软性,且需内外修坯,拉 制的坯体均比其他黏土要厚。拉坯不仅要注意到收缩比,而且还应注意 到造型。根据不同的造型,较大的制品还要分段拉制。根据不同的造型。 较大的制品还要分段拉制。从在哪个部位分段,可以看出拉坯师傅的技 艺好坏和水平高低。
一般做法是重心若在这一段 偏左,再往上时有意向右倾 斜,此段重心向前倾,再往上则 向后倾。为追求形体变化的 丰富,有时下面构筑一个圈 组成的腔体上面可能演变成 两个腔体,或者再合二为一。 也可能由圆圈变为椭圆再变 成扁圆或波浪式圆等形态。 盘泥条时可以水平盘,也可 以在某个部位局部垫起泥条, 使之呈倾斜状上盘。泥条自 身形态可以上下粗细一致, 也可以由粗变细,也可以粗 细相同,只要是泥条形成的 造型能自我支撑即可。围筑 的雕塑下部是需封底,上部 是否需要封口,根据造型需 要可以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