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
高考地理复习系列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ppt
![高考地理复习系列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ppt](https://img.taocdn.com/s3/m/3c8de911580216fc700afd3d.png)
大 小 7月(北半球),1 8月(北半球),2 月(南半球) 月(南半球) 1月(北半球),7 2月(北半球),8 月(南半球) 月(南半球) 小 大 分配不均,集中在 分配均匀 夏季
②平原和山地或盆地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高大的地形区都成为局部的低温 区,相反盆地形成局部高温区。
③迎风坡与背风坡
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背风坡降水稀少。例如,喜马拉 雅山南侧的乞拉朋齐因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而成为世界“雨 极”.其北侧因位于背风坡而少雨。
2010世界地理
复习系列课件
02《世界气候 和自然景观》
一、天气与气候概念及天气符号
1、天气概念:
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 的大气状况。天气的突出特征是时刻在变化。
2、常见天气符号: 3.气候概念:
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气候内容主要包括气温和降水。
常见天气符号
例如07年广东高考:下图是“公园(林草地)、操场 (裸地)、足球场(草坪)三个典型地点的地面温度变
化曲线图”。 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对应的地点是什么?
分析: ①为操场(裸地), 因温度变化最大 ②为足球场(草坪), 因因温度变化居中 ③为公园(林草地), 因温度变化最小
(2)时间分布
3.气候类型的分布
(1)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模式
⑧ 苔原气候 ⑦
冰原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⑥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② ①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
伦敦 罗马 开罗 阿斯旺 巴马科
世界的气候与自然景观
![世界的气候与自然景观](https://img.taocdn.com/s3/m/ab4e42ac680203d8ce2f24ca.png)
第二节世界的气候与自然景观巩固夯实基础一、世界的气候1.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南半球正好相反。
(3)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同纬度的海陆气温不同;在同一纬度地带内,高山、高原气温较低,平原、盆地气温较高。
2.降水和降水的分布(1)降水产生的条件:空气饱和时气温继续降低,有凝结核,水滴增大到能降落到地面。
②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③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降水季节分配:①全年多雨区、②全年少雨区、③夏季多雨区、④冬季多雨区、⑤常年湿润区。
二、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1.影响因素纬度、气压带和风带、海陆、地势、洋流等。
2.气候的地区差异理解要点诠释考点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和特点考点二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气候、动植物和陆地自然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植物的生长条件(阳光、空气、水分和土壤)与气候的关系非常密切,同时气候也影响着动物的生存。
不同气候条件下生存的植物不同,生活在那里的动物也不一样,其影响为:气候—植物—动物。
世界气候有冷热、干湿等地区差异,陆地上反映各地气候特征的自然景观也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多呈带状分布,故称自然带。
植物是自然带最明显的标志,有人喻为“植物是自然界的一面镜子”。
难点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1.纬度位置的影响——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地区(不能理解为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原因是不同纬度地带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一样。
低纬度获得的太阳光热多,气温高;高纬度获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
2.海陆差异的影响——陆地上的等温线多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则较平直;夏季陆温高于海温,冬季陆温低于海温。
原因是陆地受热快,所以夏季陆地比海洋温度高,冬季陆地比海洋温度低。
自然地理——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PPT课件
![自然地理——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6546eef12d2af90342e679.png)
③温带大陆内部气候成因及类型
中纬大陆内部由于受海洋影响小,气候成因主要按大陆本身性质决定其 气候特点,总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地,全年干燥,气温年日较差大。统 称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东西两岸的气候类型向内陆,因降水逐渐减少,依次出现: 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同时往北的亚寒带针叶林 气候也归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其中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两种是典型代表。 成因与特点简述如下:
④裸地和植被覆盖地(景观)
地面状况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使地面获得 的热量有多有少。例如南极大陆出现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就与 南极冰雪的强反射率有关。
⑤暖流与寒流 洋流能促进高、低纬度间热能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
量平衡有重要意义。暖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具有增温增湿的作 用。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第31页/共53页
(4)人类活动: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会改变大气成分(例如CO2浓 度的升高)和水汽含量;改变地表的物理特性(例如平整土地) 和生物学特性(退耕还林、滥伐森林),都可对气候产生影响。
对于某一个具体的地方的气候,这四个因素并不是并驾 齐驱的,而是以某一因素为主。但一般说来,大气环流和纬度 位置是一个地方气候的决定因素,具体的地方要具体分析。
第17页/共53页
(2)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第18页/共53页
第19页/共53页
• (3)锋面气旋
• 例- 读右图,图中P1、P2、
• P3表示等压线,甲处的箭头表
• 示风向,分析回答:
• (1)该天气系统位于南北半
• 球的
半
球,反映的是高空还是近地面
• 情况 。
• (2)从气压该系统属属于
高中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2 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
![高中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2 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https://img.taocdn.com/s3/m/71781a1f10a6f524ccbf859c.png)
2 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学习目标1.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明确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2.认识纬度位置、地形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对气候形成、分布及特征的影响。
3.学会等温线的判读方法、建立气候分布的模型,比较各大洲气候的突出特征。
4.运用气候要素统计图,判断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及特征。
5.结合地理分布图,比较两地气候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6.学科内综合,考查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气候对农业生产及其他方面的影响等。
◆图表落实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A 地附近降水____,因为这里是由____气压带控制,盛行____气流;D 地降水____,因为这里被____气压带和____风带控制,C 地由于受____影响,所以降水较____;B 地东侧因受____的影响,降水多。
温带地区由于多____和____,所以降水较多;而极地区受____气ABCDE压带和____风带的控制,降水较少,但是干湿状况却属于____地区。
(2)影响降水量的主要因素,首先是____环流,其次要考虑下垫面的情况,包括距海____,山地的____坡或____坡,洋流中暖流会起到____作用,而寒流则会起到____作用。
(3)世界的雨极是图中的①处,是____(填国家)的____。
降水多的原因是____季风迎着山地形成大量的____雨。
(4)A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面积广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丰富赤道低上升稀少副热带高信季风多地形锋面雨气旋雨极地高极地东湿润(2)大气远近迎风背风增温增湿降温减湿(3)印度乞拉朋齐西南地形(4)热带雨林位于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且三面位于山地迎风坡,沿岸暖流经过学海导航一.天气和气候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是时刻变化的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二.气温和气温的变化一天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
2.2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
![2.2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https://img.taocdn.com/s3/m/6737cfc0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60.png)
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mm
夏雨型
降水集中 在夏季
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 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mm
以“水”定“型”温带季风气候400-800mm 温带大陆性气候<300mm
冬雨型 降水集中在冬季 少雨型 全年降水少
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热带沙漠气候<200mm 极地气候<250mm
若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或 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
南半球 北半球
14
10
请问上面两幅图分别为哪个半球?
(2)判断陆地、海洋位置
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 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 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海 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 的陆地温度高)
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 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 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海 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 的陆地温度低)
水量自沿海 • 向内陆减少。右图表示我国辽宁省年
降水量等值 • 线分布状况,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
北内陆减少。
• 3.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 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多雨——迎风坡; 少雨——背风坡
• 4.等降水量线的弯曲状况
• 按照“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规律来判断。 若向数值高的地方凸出,则说明该地降水少, 若向数值低的地方凸出,则说明该地降水多。 分析原因时要考虑地形、海陆位置、洋流、 风向、天气系统等要素。
西岸。全年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 ③夏季多雨型:分布在南、北纬30º~40º附近大陆的东岸
(热带季风与湿润气候),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 降水多;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冬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少。另外热 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与温带季风气候区也是夏雨型。 • ④冬季多雨型:分布在南、北纬30º~40º附近大陆的西岸 (地中海气候)。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降水多;夏季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降水少。
高中区域地理--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
![高中区域地理--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https://img.taocdn.com/s3/m/2c16705e33687e21af45a976.png)
练 习 三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1、判断以上四地的气候类型 2、比较:罗马和北京两地气候特征的共同点和差异。
共同点-----夏季高温
差 异-----
气温: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0º C以上),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0º C以下);
降水: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寒带针叶林
亚寒带针叶林 北极圈附近 气候 中高纬地区
冬季严寒 夏季温和
寒带气候和高山气候的分布
寒带气候和高山气候的分布
寒带气候和高山气候的分布
寒带、高山 气候类型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高山气候
分布
特征 终年严寒 长冬无夏 终年低温
植被
南极大陆 北冰洋岛屿
亚欧、北美大陆 北缘 高山高原地区
一、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日变化 与地球自转有关
最低气温出现在 日出前后。
14时) 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正午过后(约 。
气温的年变化
与地球公转有关
月, 月。
一年当中,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 7 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 1 南半球刚好相反。
问:从赤道到两极气温有何变化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少雨型 夏雨型 冬雨型 年雨型 夏雨型 少雨型
练 习 二
1、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如亚欧大陆和北美大 陆中部的气候类型是( 温带大陆性气候 ) 2、主要分布于中纬度大陆西岸,其中欧洲西部分布最 广的气候类型是( 温带海洋性气候 ) 3、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的 气候类型是 ( 热带沙漠气候 )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气压带和风带 洋流因素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优品课件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优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e15c58269eae009581becda.png)
型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分
地中海气候
类
3.温带(3种)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三)温带气候(3种)的分布
(一) 温带海洋性气候
欧洲 西部
1.分布: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2.形成原因: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温/℃ 30
降水量/mm 600
15 0
············540000
影响气候分布的 自然因素
1.大气环流
气压带风带、季风、天气系统
2.纬度位置
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
3.海陆位置
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4.地形
地势高,气温低;地势低,气温高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5.洋流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世界地理】 世界的 气候和 自然景 观优品 课件
读降水量柱状图, 分析该地的干湿(降水)状况。
最冷的月份气温在10℃以上, →亚热带气候(0-15℃之间); 最热的月份气温在25℃以上。 得出:该地冬季温和,夏季炎热。
降水量1月多; 7月少。 得出:该地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综合: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地中海气候
1.热带(4种)
热带雨林性气候
2.3 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
授课人:宋梦影
气候的两大要素: 气温
降水
复杂多样的气候
1.热带(4种)
热带雨林性气候
气
热带草原性气候 热带季风性气候
候
热带沙漠性气候
类 2.亚热带(2种)
型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分
【高中地理】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ppt1
![【高中地理】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ppt1](https://img.taocdn.com/s3/m/88529f602b160b4e767fcf3f.png)
图7是“岛屿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
从西南向东北气温递减 (1)1月等温线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等温线走向与其流向一致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南向北递减 , (2)7月等温线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受太阳辐射的影响,等温线走向与纬线一致 。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成因和分布规律
西风带
副高 信风带 赤道低压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世界气候类型 的判读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读: 一、根据气候成因判读气候类型
二、根据气候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
三、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
例1: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例2: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3)图中15℃等温线在两岛中间向南弯曲,其原
, _。
夏季海洋气温较低,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因是_____ __ _。
(5)与该岛纬度位置大体相当的纽芬兰岛, 1月份的气温比该岛要低20℃,分析其主要原因。
该图位于大陆西岸,受西风影响,及沿岸有 北大西洋暖流流过,增温增湿,气温比同纬度
图7
地区高;纽芬兰位于大陆东岸,沿岸有拉布拉多寒流流过,降温减湿, 气温较低。
例5 :下图为22°S纬线上穿过的部分区域, 试分析图中各点气候类型
甲、A、①为 热带沙漠气候
乙、B、②为 热带草原气候
丙、C 、③为 热带雨林气候
例6 下图是海口、武汉、济南、开普敦四地的气候资 料,析图完成以下问题: (1)海口为 D 点; 武汉为 B 点; 开普敦为 C 点; 济南为 A 点。 (3)造成D点一月气温高于其它三点的主要原因 是 纬度低,太阳辐射强 ;造成C点一月气温高于 A、B两点的主要原因是 位于南半球,一月为夏季 。
2025年高考地理人教版配套课件 第4讲 课时4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气候与自然景观
![2025年高考地理人教版配套课件 第4讲 课时4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气候与自然景观](https://img.taocdn.com/s3/m/cb1c8c6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1.png)
2025年高考地理人教版配套课件第四讲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课时4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气候与自然景观强基础必备知识基础落实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热带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气候成因气候特征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亚马孙平原分布面积最大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 和信风带交替控制信风带控制时为干季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明显赤道低压带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气候成因气候特征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至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西南季风的成因全年气温高,旱、雨两季分明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部 或信风带控制全年高温少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副热带高压带(2)亚热带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气候成因气候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的大陆 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西岸(3)温带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气候成因气候特征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5°的大陆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60°的大陆内部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冬寒夏热,干旱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控制 全年温和多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全年受西风带(4)寒带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气候成因气候特征苔原气候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全年严寒,降水 冰原气候南北半球极地附近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全年酷寒,降水少少2.气候与自然景观(1)同一纬度地区,不同气候类型自然景观不同项目撒哈拉沙漠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终年炎热、少雨,温差大雨热同期,降水丰富水文河流稀少河网密集地貌风力作用强,空气极为干燥,风沙地貌广布流水作用强,河流地貌广泛发育植被只有少数耐干旱的植物生存,形成荒漠景观植被繁茂,形成常绿阔叶林景观(2)不同纬度地区,同一气候类型的不同时间,自然景观不同。
第二节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
![第二节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https://img.taocdn.com/s3/m/0cfe4307b4daa58da1114a00.png)
2.世界主要陆地自然带
作业
• 1复习巩固本节所讲 • 2画“气压带和风带”图 • 3画“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
C 热带雨林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A
B
C
D
E
A
A
F
G
H
I
J
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
步骤:1.判断南北半球 7月:北半球
最热月 1月:南半球
2.“以温定带” “以水定型”
例1 :读下表,判断A、B两地气候类型 A为 热带草原气候 B为 热带雨林气候
例2 : 读下图,判断A、B两地气候类型
A
A为 地中海气候
例1: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例2: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温带海洋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例3: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草原气候
(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地中海气候 (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暖”
等温线
3.等温线的判读
大陆
“切线法”
气
→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低 温 →北半球冬季
低
→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高 →暖流经过(南半球)
过 气 暖 流 经
温
高
-4℃ -2℃
0℃
海洋
12℃ 10℃
8℃
海洋
→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低
→地势高(北半球)
山地
气 温 低
8℃ 10℃
12℃
高中地理 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
![高中地理 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https://img.taocdn.com/s3/m/08a52dbaa45177232e60a264.png)
7.0
1.7
1.按下表资料,在 下图上绘出气温 年变化曲线。
2.该地最高气温出 现在8月,最低气温 出现在 月2。这种 气温年变化情况 反映该地气候受 的影响海较突洋出。
3.该地年降水量1780毫米,但一般情地说,降水量逐月变化
趋势是 夏季略高。于该冬地季属
。温带季风
4.这个地方位于 亚洲的
(日国本家)。
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成因:受季风的影响
开普敦
珀斯
地中海气候 分布: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特点:夏 季炎热干旱,冬季暖湿多雨 成因:在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 交替控制下(降水量300~1000毫米)
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特点: 终年温和湿润 成因:终年盛行西风
对应图上的 C 地。
巩固练习
下图甲是某地气温和降水月份分配图, 图乙中与此气候相对应的地点是 C 。
下图是四个地点1月(▲)7月(●)气温及降水情况示意 图,据之完成下列要求:
1.a属于 热带气雨候林,其形成原是
赤道低。压控制
2.b属于 热带沙漠气候,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是
。
3.c属撒于哈拉沙漠 气候,这种气候特点的形成原因是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练习六:分析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温与降水资料,并结合 分布图回答
甲
60° C
B
30° I
乙
H
F
G D
A 30°
·E
丙
丁
甲属于 地中海 气候,
60° 对应图上的 B 地; 乙属于 温带季风 气候,
对应图上的 D、G 地;
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
![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https://img.taocdn.com/s3/m/af1ccb99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08.png)
contents
目录
• 世界气候类型 • 自然景观的形成 • 世界各地的自然景观 • 气候变化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 如何保护自然景观和应对气候变化
01 世界气候类型
热带气候
总结词
热带气候通常出现在赤道附近的地区,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没有明显的四季之 分。
详细描述
热带气候区的典型特点是全年高温,通常在20°C以上,并且降水量非常丰富。这种 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如亚马逊雨林、刚果盆地等。由于高温多雨的 气候特点,热带地区的植被茂盛,生物多样性丰富。
温带气候
总结词
温带气候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温差较大。
详细描述
温带气候区主要分布在地球的南北纬40°-60°之间,由于受到季风和洋流的影响,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气候区的典型代表包括欧洲、北美洲和亚洲的许多地区。温带气候区的植被和动物群落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寒带气候
详细描述
地中海气候区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地中海沿岸地区,这些地区夏季受到副热 带高压的控制,降水稀少;冬季受到西风带的影响,降水丰富。地中海气候区的典型代 表包括地中海沿岸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如罗马、雅典和巴塞罗那等。地中海气候区的植被
主要是常绿灌木和硬木林。
02 自然景观的形成
地形地貌的影响
等行为。
社会参与
03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气候变化和自然景观保护的行动,形成全社
会的共同意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恢复退化生态系统
通过植树造林、湿地修复等措施,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提高生态 系统的碳汇能力。
可持续利用资源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推广循环经济和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对生态系 统的破坏。
第3讲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
![第3讲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https://img.taocdn.com/s3/m/849429615727a5e9846a6133.png)
气温的影响因素
a.太阳辐射(纬度)
不同纬度的差异
b.海陆(比热)
空间差异
c.洋流
同纬度的差异
d.地形(海拔)
e.季节
时间差异
f.人类活动(全球变暖)
地球最热的纬度并不是赤道,而是在北半球纬度 10°的地方,这个纬度被称为“热赤道”。
等温线的弯曲: ①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还是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 两极递减。 ②北半球,1月份(冬季)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 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7月份(夏季)正好相交。这 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至。高高低低规律(气温高向 高纬度弯,低相反向低纬度弯) ③若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表明该地受海洋影响显著。 如我国7月份平原区气温分布情况。 ④如若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则表明该地气温受地形影 响。比如1月份我国东北地区,等温线平原向高纬突出, 是受东北地形成“马蹄形”影响。 ⑤洋流因素: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凸,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寒流等温线向低纬凸,沿岸地区降温减湿。 ⑥闭合曲线:等温线是封闭状曲线,线内气温高,为盆 地、低地,线内气温低,为高原、山地。
(2)气温的垂直分布(变化)
高层大气: 范围:平流层顶到大气上界。 特点:在80~500千米高空,大气处 于高度电离状态,又称电离层。影响 无线电通迅。本层又可以分为:中间 层、热层、外层(散逸层) 平流层: 范围: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 特点: ①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小,在30千 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上升 ②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③有利于高空飞行、天然屏障
问:一天中,陆地与海洋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分别
出现的时间相同吗?一年中呢? 比热不同
气温的年变化 气温的年较差
气温℃
最冷月 是1月
30
编第二单元第二节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
![编第二单元第二节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https://img.taocdn.com/s3/m/8606fe5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2.png)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在地球的南北极地区。
特点
全年低温,降水少,风力强。
自然景观
冰川、冰盖、冰山等。
人类活动
科学研究、探险旅游等。
02
世界自然景观
热带雨林
01
02
03
分布区域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 附近的地区,如亚马逊盆 地、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北 部。
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炎热湿润, 年降雨量高,植被茂密, 生物多样性丰富。
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气候干燥,降水极 少,植被稀少,地形以沙丘和戈壁为主。
温带森林
高山高原
分布在地球中纬度地区,气候温和,降水 适中,植被以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生物 多样性较高。
分布在地球的高海拔地区,气候寒冷,降 水较少,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植被以 草甸和针叶林为主。
气候和自然景观的演变过程
气候变化
由于地球气候系统的复杂性和自然因素(如火山喷发、地球轨道变化等)以及人为因素( 如温室气体排放、土地利用变化等)的影响,地球气候不断发生变化,导致自然景观的演 变。
自然灾害
如地震、火山喷发、飓风、洪水等自然灾害,会直接导致自然景观的破坏和改变。
生物活动
如植物生长、动物迁移等生物活动,也会影响自然景观的变化。
生态系统和物种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重要 的生态系统之一,拥有丰 富的动植物资源,包括许 多珍稀和濒危物种。
沙漠景观
分布区域
沙漠主要分布在地球上的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如撒 哈拉沙漠、澳大利亚沙漠 和戈壁沙漠。
特点
沙漠气候干燥,降雨量极 少,昼夜温差大,植被稀 少。
生态系统和物种
尽管沙漠环境恶劣,但仍 有一些适应干旱环境的动 植物生存,如骆驼、仙人 掌和沙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年温和湿润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冬寒冷干燥夏高温多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寒夏热,常年干旱少雨 深居内陆不受海洋调节
冬长而严寒夏短而凉爽 全年严寒,降水较少
纬度高、 气温低
全年酷寒,降水较少 垂直变化明显
随高度增加水热变化
小结:
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 沙漠气候、极地气候
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海洋的热容量比陆地大,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造成在同纬度上由于海陆分
布不同,气候差异十分显著,形成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不同的气候。其差别如下表 :
项目
大陆性气候
海洋性气候
气温日较差
大
小
气温年较差
气 最高气温月 温
大
7月(北半球),1月 (南半球)
小
8月(北半球),2月(南 半球)
最低气温月
1月(北半球),7月 2月(北半球),8月(南
东部:低矮山地、高原 对大西洋湿润气 流阻挡作用不显著
中部:大平原贯通南北, 使冷暖气流影响 范围广阔
(二)分析北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形成
3、特点:冬冷夏热 温差大
小结:气候的形成因子
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 大气环流
季风环流
海洋与陆地
气候形成因子
地形
下 垫 面 洋流 暖流 ——增温增湿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活动让学生掌握和理解影响气候类型的因素,掌握 气候类型 判断的一 些步骤和基本方法。
2. 让学生理解掌握判断气候类型,引导学生归纳特征。让学生理解气 候的成因 和分布规律。
3.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应用地理信息的技能。培养组织协调 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教学重难点:判断气候类型和气候类型的的特征、成因、分布。
(3)总结:气候分布的特殊地区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
热带雨林气候 巴西高原东南部
澳大利亚东北部 中美地峡东部
热带草原气候 非洲赤道东部 热带沙漠气候 索马里半岛沿海 温带大陆性气候 巴塔哥尼亚高原
纬度 地形、 信风、 暖流
地形
洋流、地形
地形(背风坡)
伦敦 罗马
莫斯科
开罗 阿斯旺 巴马科
孟买 新加坡
沈阳 上海
35°
亚8热00带--1500 m亚m 热带
25°
(少)
20°
5-10月多,700-1000
mm
>1500 mm 热带
冬 赤低 (多) 10°全年多雨,降水量大,约在热200带0 mm以上 10°
0°
0°
第二课时
北冰洋
苔原气候
大 60°
全年
降水稀少
60°太
副高
西
湿润
40°夏干冬雨
洋
30°
全年少雨
大致在南北纬10°之间
(2)热带草原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10°—回归线之间西
(3)热带季风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10°—回归线陆东
(4)热带沙漠气候:
大致在回归线—30°陆内、陆西
2、亚热带:大致在南北纬30º—40º之间
(1)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25°-35°陆东
(2)地中海气候:
30°—40°大陆西部
根据图中数据,分析A、B两地区的气候特征,并说明形成原因。
答案:
• A地区年平均气温高,各月均温都在20℃以上,年 降水量约1800㎜,且各月分配均匀,属于全年高温 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形成原因:地处刚果盆地,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 B地区年平均气温稍低,各月均温在15℃~20℃之 间,年降水量约800多㎜,且6~10月份少,11~次 年5月份多,属全年气温较高、分明显干湿两季的 热带草原气候。形成原因:地处东非高原,由于地 势较高,气温低,对流不旺盛,形成了凉爽、降水 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
大部分在热带,全年高温 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比较湿润 位于信风的迎风地带,多地形雨 东侧海域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处于赤道附近的热带草原气候
B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
• 由于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改变了此处的气 温和降水状况,从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索马里半岛 热带沙漠气候
C、索马里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
40°
亚寒带
55°
⑩
温温带带季风气候
④ 地中海气候
35°
30°
③ 热带沙漠气候
20°
② 热带草原气候
10°
① 热带雨林气候
0°
⑨ 亚热带季风气候
25°
⑧亚热热带带季风气候 10°
0°
理想大陆气候分布模式图
(2)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和规律、成因及特点
1、热带:大致在南北纬30º之间
(1)热带雨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寒带苔原气候 寒带冰原气候 高山气候气候
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
气候成因 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 全年高温,旱雨季交替 全年炎热干燥
冬温和少雨夏高温多雨 冬温和多雨夏炎热干燥
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 带风带季节移动
副高带或信风带控制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副高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热 带 亚热带 温 带 亚寒带 寒 带
平均 气温
气温 特点
最冷月> 最冷月
15℃
0℃-
15℃
终年 冬暖 高温 夏热
最冷月 <0℃
冬冷 夏热
最热月 <10℃
冬寒 夏凉
最热月< 5℃
终年 严寒
气候 类型
雨林 草原 沙漠 季风
亚热带季 风和地中 海气候及 温带海洋 性气候
温带季风 气候温带 大陆性气 候
亚寒 带针 叶林 气候
对于某一个具体的地方的气候,这几大因素并 不是并驾齐驱的,而是以某一因素为主。但一般说来, 大气环流和纬度位置是一个地方气候的决定因素,具 体的地方要具体分析。
典例分析
(一)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典例分析
(一)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1、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约在 40°N —60°N,地处温带
20°
赤低
干湿分明
10°
全年多雨
0°
平
35°
夏雨冬干 25°洋
10°
大气环流—决定降水特点
• 3)地面状况
• 下垫面是大气(对流层)的直接热 源和水源,地面状况对气候的影响很大。
①海陆位置
-距海远近:近---海洋性强 远---大陆性强 ——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控制,形成季风气候 ——大陆西岸主要受气压带风带控制,形成沙漠、地中海、海洋性气候
三.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互动交流法
四.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4、世界气候类型及判别
极地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 热带季风气候
带 草
热带雨林气候
原
气
候
世界不同区域 气候类型不一 样。为什么?
1、气候的组成要素 ---------------气温、降水
(南半球)
半球)
降 年平均降水量 水 年内季节分配
小
分配不均,集中在夏季
大 分配均匀
同一纬度,山地与平原气温差别大 ②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山地迎风坡与背风坡降水的差别
• 山地的走向对盛行风有明显的影响:
东西走向的阿尔卑斯山、天山山脉有利于西风的深入,带来 降水;
秦岭、南岭等对南北气流有削弱作用,加剧南北温差;
城市雨岛
2、气候的形成因子
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 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 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1)太阳辐射 ——决定气温特点(气候形成的最基本因子)
太阳辐射在地表不同纬度上分布不均及其 随时间变化,导致了各地气候的差异及其季节 变化。
2)大气环流—决 定降水特点
大气环流促进了高低纬度 之间、海陆之间发生热量 和水分交换,调整全球热 量和水汽的分布,显著影 响各地的气候。不同的气 压带风带控制降水特点不 同
(2)海陆位置:亚欧大 陆西岸,面对广阔的大西 洋,深受海洋水汽调节, 气候的海洋性较强
(一)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2、大气环流:终年受西 风带控制
3、地形:平原面积广阔, 东西走向的阿尔卑斯山 对海洋水汽阻挡很小, 利于海洋水汽深入
4、洋流:有北大西洋暖 流流经,增温
增湿
典例分析
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成为西南季风的通道,这是藏南谷地气 候湿润的关键。
③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例如:澳大利亚 西海岸、秘鲁太 平洋沿岸的荒漠 环境与沿岸的寒 流影响密不可分
4)人类活动: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会改变大气成分(例如CO2浓度的 升高)和水汽含量;改变地表的物理特性(例如平整土地)和 生物学特性(退耕还林、滥伐森林),都可对气候产生影响。
• 索马里寒流的影响 •
巴塔哥尼亚高原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西风带内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
• 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 侧,东面距海洋较近,并处于西风带内, 但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 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 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的活动有关
(3)总结:气候分布的特殊地区
•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 十地形迎风坡十沿岸 暖流”
东北信 风+地形 迎风坡 十沿岸 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