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化学课堂教学环境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化学课堂教学环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长期以来,教育一直受教师单项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影响,传统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学生学习被动且负担过重,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不强,独创精神欠缺。

因此,如何优化化学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下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核心。

下面我结合自己在近几年教学实践,就如何让学生多思考、多设疑、多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巧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

而学生学习欲望和兴趣的产生又往往是由疑问引起的。

在教学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立足学生的现有水平,要充分考虑到哪些方面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一定联系?哪些学生对所讲知识虽然了解一些,但仅凭已有知识又不能完全解决?教学中一定要把握住这个结合点。

把握住了这一点,就最容易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认知冲突,并能能有效地驱使学生有目的去探究。

如:讲授”盐类水解”时,先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判断nacl 、nh4cl 、ch3coona 水溶液的酸碱性,然后做实验用ph 试纸来测定ph值,并根据现象做出思考。

学生会发现盐溶液有的显酸性、有的显中性、有的显碱性,在”惊讶”之余产生疑问,使学生们带着渴求的心理探索其中的原因。

把学生的思维很自然地带入预定的教学情境中去,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

二、优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和探究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化学实验以其直观性、形象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信息。

因此,利用实验内容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对实验的观察、研究、分析,获得感性信息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从而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化学实验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

例如:在学习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时,我们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将co2气体通入燃着的棉花,结果燃着的棉花火焰熄灭。

再用棉花裹住过氧化钠,向裹在棉花中过氧化钠中通入co2,结果棉花自燃。

co2能灭火,为什么在这个实验中却偏偏能点火?这”一反常态”的实验现象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的思维特别活跃。

在这样的情境中开展教学活动,会收到不同凡响的教学效果。

同时,化学实验教学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手段,而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塑造品质,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本中理论知识与实验的结合点,通过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使学生在实验中变被动为主动,在实验技能、知识应用、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诸多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

例如,在fe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制取fe(oh)2时,可事先提出以下问题:(1)实验室里如何保存易被氧化的物品?(2)该
实验过程中生成的fe(oh)2易被氧化,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加以保护?学生依据以前学过的na、k、白磷等易被氧化药品的保存原理,联想到应在fe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遇水不溶且比水轻的有机物如苯、汽油等来隔绝空气,进而联想到应先对溶液煮沸,排出其中溶解的空气,然后将吸有naoh溶液的滴管插入到feso4溶液的液面以下,得到fe(oh)2白色沉淀,现象十分明显。

这样就避免了实验过程中fe(oh)2被氧化成红褐色的fe(oh)3时对实验现象的干扰,既优化了实验的演示过程,强化了学生对易被氧化药品的保存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整体性和积极参与的意识。

三、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努力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放下精神上的包袱,冲破心理上的枷锁,自由联想,畅所欲言,还应启发学生善于敏锐地发现和提出问题,主动地探索问题,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

作为化学科任老师,我要求自已在很短的时间内叫出班上每一位学生的名字,课余时间经常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谈心,了解学习、生活等情况,建立一种平等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质疑,发表不同的见解,阐述自己的观点,并想方设法从不同角度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即使学生认识有偏差,甚至非常幼稚,也都要耐心引导。

不怕见解错,就怕没见解;不怕问题提得不好,就怕没问题。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所犯错误一定要有
高度的容忍精神,按照知识的连贯性和深刻性,设计好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所发现问题展开积极讨论。

同时,老师还要作好有效的调控,使讨论始终处于宽松的气氛中,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努力营造有疑问、有惊讶、有争论、有竞争,宽松和谐、生气勃勃的化学课堂氛围,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更好的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多媒体不仅可以显示信息,使学生获得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准确灵活地运用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智力、挖掘潜能。

学生的学习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承认与尊重个体差异是必要的。

多媒体辅助教学就能适应个别化的教学。

在教学课件编排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各种思路和解题方法,让学生自主选择,达到培养学生做出决策能力的目标。

这样人机交互、迅速反馈、视听合一,使学生学习过程由教师单一的讲、枯燥的练习,上升到上机操作、与计算机对话,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充分提高。

在人机交互的多媒体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这就为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总之,如何落实素质教育,优化化学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一个时代的课题,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课题。

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提倡创新精神,不断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
性,真正有效地组织和优化化学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