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文主义地理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人文主义地理学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文地理学的多元化基本上改变了过去以区域地理学为主导的格局,使人文地理学由战前孤独的内部自行演化转变为战后的与其它社会科学互动,由此大大丰富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其中人文主义(或称人本主义)地理学(Humanistic Geography)也成为西方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而在中国地理学界,人文地理学无论在流派,还是在理论上上均较为单调和贫乏,对人文主义地理学的重视和研究程度很不够(顾朝林、刘海泳,1999;顾朝林,1995;马润潮,1999;张祖林,1995 )。

一、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渊源

人文主义地理学在西方兴起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6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迅速而激烈的社会变化,如经济增长长期停滞,贫困和不平等现象加剧,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和地理学家,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希望找到对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解决办法。另外,此时的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加深了人的物化,人越来越成为机械的附庸,再加上帝国主义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这些均任意践踏着人类的理性、尊严。在这种形势下,人文主义思潮,譬如存在主义、现象学等十分流行,并且成为一种国际性的、引起社会各阶层强烈反响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方式运动。二战后流行于西方世界的这种人文主义哲学思潮和有关地理学思想结合,诞生了人文主义地理学(顾朝林、刘海泳,1999;许学强、朱剑如,1988)。

从整个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看,50年代伴随计量地理革命,空间分析学派和实证主义占统治地位。60年代末一些人文地理学家对空间分析学派和实证主义的研究方式和模型日益不满,认为空间分析学派和实证主义方法存在许多不足,表现在:(1)空间分析学派降低了人的显著作用,不能对人类问题作出合理地解释,其研究具有很强的机械性。正如伯顿(Burton)所说,“实证主义分析将我们与‘地理环境决定论’拉得越来越近,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一个没有人的地理学,在知识上不完善的,在理论上也是极为盲目”( Ley D.,1982 );(2)实证主义的空间分析所追求的普遍性、客观性的空间规律过于抽象。实证主义所追求的科学推断,不符合实际或仅仅涉及到事物的个别特征,而忽略了整体的把握。

基于以上空间分析学派的种种不足,一些历史地理学家和文化地理学家倡议,地理学中的实证主义应为人文主义替代,以人及其所处的环境为中心,将人作为地理研究的出发点,改变人作为空间奴隶的地位,重视意义(Meanings)、价值(Values)、目标(Goals)和目的(Purposes)(Ley D.,1981 )等的研究。1976年,当代国际著名地理学家段义孚(Yi-Fu Tuan)在美国地理学协会会刊(AAAG)发表的论文中,首次使用了“人文主义地理学”这一称法(Tuan Y-F.,1976 ),至此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研究进入了高峰时期。

二、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一)第一发展阶段

人文主义地理学虽然在以上诸背景下形成和兴起,但其渊源可至少追溯到1947年。这一年,赖特(Wright J.K.)引入了“Geosophy”一词,定义为“地理知识研究”(Study of Geographical Knowledge)。赖特认为,对人的主观意念的研究能为其他地理工作提供必不

可少的背景,但并不能使用严谨的科学准则。“对事物的地理认知普遍存在于整个人类中,

并不仅仅是地理学家的专利。这种认知首先从许多观察中获取,其成果被文化、意识、背景

等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所限定,几乎任何一种人类从事的活动都被他任意倾向的地理认知所

影响”(Wright J K., 1947 )。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不是只有一个而是多个的,同一事物

在不同人看来,也会不同。就地理现象而言,该观点强调了地球表面的异质性及独特性(Uniqueness),而并不强调其共通性(Generality)(马润潮,1999 )。可见当时地理学家

已经意识到了对“主观”研究的需要,但是赖特的这些思想却一直未被得到应有的重视。

直到20世纪60年代,洛温撒尔(Lowventhal D.)重新论及“Geosophy”,并就“外部世

界和人脑画面”作了阐述。他认为,个人的经历是非常有限的,许多诸如方向、距离、物质

空间等基本要素,都是个人在文化、社会、舆论等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被观察的,这种外

部世界及其观察者对它的理解的一致程度如何,都需要人文地理学家对其进行检验(Lowenthal D.,1961 )。另一位主张采用人文主义方法的英国地理学家柯克(Kirk W.)

的思想则起了更广泛的影响,他认为,地理环境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事物”,而是由“形状、内聚力和人类活动附加其上的意义”等各种因素组成的整体,一旦这个意义形成,就会

世代延续下去。另外,柯克将“地理环境”划分为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两部分,即:现象

环境和行为环境。前者是地球表面的物质实体,后者则是那些被人类觉察并再开发的一部分

现象环境(Kirk W.,1951 )。所有这些相对较为零星的阐述,可以认为是地理学家从不同

角度所作的探讨和研究,虽然其研究方向尚不甚明确,没有哲学基础和方法论的指导,但其

逐渐积累起来的成果,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为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第二发展阶段

人文主义地理学发展的第二个发展阶段相当重要。当时的人文主义地理学萌芽思想与有

关的人文主义哲学思潮结合起来,逐渐完善形成自己的学派。由雷尔夫(E.Relph)(Relph E.,1970 )、段义孚(1971)(Tuan Y-F., 1976 )、默塞尔(D.C.Mercer)和鲍威尔(Powell J.M.)(1972)(Mercer D C and Powell J M.,1972 )等,将胡塞尔(Hussel)的现象学哲学

引入地理学的研究中,以期用现象学的有关方法来取代实证主义方法。同时,理想主义、存

在主义和实证主义等也被人文主义地理学家吸收和利用(Johnston R J.,1986 ),使人文

主义地理学的发展有了比较牢固的基础。因此现象学等哲学和早期人文主义地理学萌芽思想

的结合,可谓是人文主义地理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三、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哲学基础

人文主义地理学具有浓厚的哲学韵味,其中现象学、理想主义和存在主义异彩纷呈。(一)现象学

现象学首先被人文主义地理学家广泛地采用。现象学方法将其重点放在人的主观能动性上,与实证主义相比,它不认为存在一个单一的客观世界,更不认为这个世界可用数学公式

或通过“假想─检验”模式来认知,重视通过“时期”(Epoche)的方法,集中注意直接的

知识,另外通过“本质还原”的方法,获得非经验的、无预先假定的本质和本质的规律(刘

放桐等,1993 )。

恩特里金认为,现象学注重描述,而不采用“解释”的论证,其原因在于解释往往被看

作是观察者的重新构建,与现象学追求的“面向事物本身”的原则相佐(Entrinkin J N.,1976 )。

西蒙(Seamon D.)将现象学再定义为“描述科学”。在人文主义地理学中,现象主要指的

是柯克所分的现象环境这一方面。现象环境会因人而异,它的每个要素由个人经过意识作用

赋予意义,不能脱离意义而存在,意义反之又影响个人的行为,现象学就是要研究意义是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