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抗绝望的哲学包含两个侧面:一个侧面是打破一切幻想, 打破一切神话,清醒地面对现实中存在的一切生存困境;另 一个侧面,就是采取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直面生命的困境
首先,把个体生命放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纵坐标 中,来考察个体生命的存在困境。
将来:人类有种种幻想,西方世界有乌托邦,中国世界有大同,都是属于人 们对未来的想象。人们总是想象着未来是无限完美的、完善的、没有矛盾、 没有斗争的一个终结点,鲁迅把它概括成关于“黄金世界”的想象。鲁迅提 出一个疑问:如果有一天真的到了黄金世界,还有没有黑暗?鲁迅回答说, 有,不但有,还会有新的死亡。 曾经阔气的人想复古,正在阔气的人想维持 现状,还没有阔气的人想改革;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永远如此。到了黄金 世界也是一样。一般人认为,好像黄金世界是个没有矛盾、没有斗争的世界, 但是鲁迅却看见了新的矛盾、新的斗争,甚至看见了新的死亡。这就是《野 草·墓碣文》里所说的“于天上看见深渊”。人们看见是天堂的地方,鲁迅 看见的是深渊。由此,鲁迅得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结论:“至善至美的东 西是不存在的。”至善至美的未来,是人类给自己制造的一个神话。鲁迅的 任务正是粉碎这个神话,《野草》很多篇都是粉碎这个神话的。
——钱理群
鲁迅的生命哲学
《野草》是散文诗。诗是很难讲的,诗只能去领会;诗是含 混的,要你去感悟;鲁迅的哲学是非常丰富和复杂的。鲁迅 自己说过,有两种思想在不断起伏,一是人道主义思想,一 是个性主义思想。《野草》集中讨论的问题:作为个体的生 命,它的深层困境怎样。所以《野草》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它展现的是鲁迅哲学的一个侧面,而不是全部。
鲁迅作品难懂
• 鲁迅写作有“为他人”与“为自己”之别。
• “为他人写作”之三类“他人”:一是志士仁人。二 是正在做着好梦的青年。三是敌人。为敌人写作,就 不能把内心的痛苦说得太多,不能在敌人面前显示痛 苦。因此,他必须有所遮蔽。即:鲁迅作品就像冰山 一样,有浮出水面的,但底下隐藏着更多东西,他的 意思就表现在浮现和隐蔽之间。
(二)针砭社会痼疾。《失掉的好地狱》对军阀统治的中国 社会性质进行了揭露与否定;《狗的驳诘》对于人类进行深 刻自省;《复仇》凝聚着作者对民众愚昧状态的深刻思考和 无比沉痛、愤懑的情绪;《立论》写欲说真话而不可得的矛 盾;《求乞者》求乞者写自己所憎恶的奴才哲学;《聪明人和 傻子和奴才》挖苦伪善与愚昧,抨击了中国人的中庸之道和 奴才哲学,是对于愚昧众生的批判;《死后》写人生的处处 障碍;《我的失恋》和《颓败线的颤动》则严厉鞭笞了一部 分青年消沉空虚、自私负义的灵魂。
未来:《影的告别》
Leabharlann Baidu
未来是极境,极境就是绝境。 (《过客》)
“小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枣树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 秋”。 :“小红花”在微笑;枣树把铁似的枝干直刺天空。两种哲学: : “小红花”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并不可靠的“未来”,而枣树是真正的强者。 他的反抗完全是自己的独立选择,并且建立在自己的努力与奋斗上,不对 其他力量(包括未来)抱任何幻想,也就不存在任何依赖。 《秋夜》
鲁迅在讨论自我和群众的关系的时候,是充满了一种危 机感的。
鲁迅在讨论自我和他者关系的时候,看到的是无物之阵的可 怕的消解力量,看到爱我者所可能产生的消解力量,看到群 众作为戏剧的看客所可能产生的消解的力量,他得到了十分 绝望的结论。所以鲁迅内心是非常绝望的。鲁迅最大的特点, 他是所有人的公敌,他也是他自己的敌人。
《这样的战士》
鲁迅反对三个东西。第一他反对“绝对”。绝对的、完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人的此岸世界的历史、社会、人性、现实都是有缺陷的。第二,他反对“完 全”。完全的、毫无弊病的人生是不存在的。此岸世界的历史、现实、人生、 人性都是有偏颇的。第三,他反对“永久”。永久的人生,永久的人性,都 是短暂的。他强调人的生存本身、现实本身、历史本身的不完美性,有缺陷 性和它的短暂性。他要我们正视这样一个此岸世界的现实。我们讲鲁迅清醒 的现实主义精神,正是表现在这一点上。他强调紧紧抓住“现在”,“现在” 是鲁迅一个最基本的命题。
二、《野草》的思想内容与主题
《野草》将鲁迅的个人经验原料创 造性调整为象征结构,以诗的语言 创造意象和意境,抒写作者对社会 人生的种种感触或思想感情的片段 与波动,以及深不可测的潜意识世 界。
(一)讴歌韧性战斗精神。不停奔 走的过客、“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 奇怪而高的天空”的枣树、在“无 物之阵”中举起了投枪的战士、 “看透了造化的把戏”的“叛逆的 猛士”。
鲁迅:在中国,搬动一张桌子,一个火炉都要流血的。
“爱我者”:父母亲、老师、同学、朋友、兄弟姐妹等。
爱我者总能给我以灵魂的安慰和安宁吗? 《过客》提出一个 命题——“诅咒爱我者的死亡”。令人费解的命题。在鲁迅看 来,当一个战士或者一个人,要取得思想和行动的绝对自由的 时候,这种爱我者的温情,常常会妨碍他的思想和行动的独立 自由。人的思想和行动的独立自由,常常容易挫跌在爱上。爱 固然可以给你以力量,但爱也会成为你的一个牵制。
反抗绝望:
鲁迅:“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 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鲁迅哲 学的总括。
许广平:“虽则先生自己所感觉的是黑暗居多, 而对于青年,却处处给与一种不退走,不悲观, 不绝望的诱导,自己也仍以悲观作不悲观,以无 可为为有可为,向前的走去。”
这种反抗绝望的哲学,包含两个侧面:一是看透一切, 大彻大悟,或者说就是一种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打破 一切幻想,打破一切神话,清醒地面对现实中存在的一 切生存困境,这是打破一切瞒和骗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精 神和态度。二是采取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 “为自己”写作从根本上说,一个人的思想,特别是 一个人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一种生命体验,是不能用 语言表达的。一旦用语言表达了,这思想就被简单化 了,甚至可能被曲解了。“当我沉默的时候,我感到 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我感到空虚。”真正的鲁迅是 沉默的,默默无言的鲁迅,才是真实的。为自己写作— 《野草》。
《野草》研究
《野草》:收鲁迅1924——1926年所作的散 文诗,连《野草》的《题辞》共24篇,1927 年出版。
一、《野草》的创作背景:比较特殊。 (一)时代的苦闷 (二)个人的苦闷
民族的深刻危机和鲁迅本人的极度苦闷相结合,形 成了产生《野草》的时代背景和心理根源。
《野草》篇目
反抗绝望哲学形成原因:强健的历史参与意识和刚健入 世的传统心态(把中国传统哲学当中的道家、佛家的大 彻大悟和儒家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新的历史条 件下的一个高度的结合)形成了鲁迅执著于“此在”的 生命追求与现实精神。
鲁迅在考察自我和爱我者的关系的时候,他发现了一种矛盾: 一方面,渴望着爱我者对我的爱、理解和温情;同时,又恐惧 甚至于要拒绝这样一种爱。渴望爱又拒绝爱,这就构成鲁迅这 样一个具有强大的独立的自由意志的知识分子的生命困境。
群众:鲁迅对中国的群众有一个高度的概括,叫做“戏 剧的看客”。这高度概括了中国人的生存状况和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
鲁迅把“个体生命的存在困境”、“个体生命与他人的关系” 的命题推向了绝望的极致。一个人绝望到顶点的时候,会大 彻大悟,即鲁迅所说的“于无所希望中得救”,“绝望之为 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很多事情你之所以失望,原因就在 于你原来抱的希望太大了。所以一开始,你就把所有的问题 都看透了,都想透了,你就不绝望了。这就叫做“于无所希 望中得救”。绝望到底,就成了大彻大悟,达到了超越。所 谓大彻大悟,就是看透了人生社会历史的局限性、有限性, 看透了自我选择的有限性。大彻大悟之后,人们还可能出现 两种态度。一是“知其不可为而不为之”;二是“知其不可 为而为之”,明知前面是坟,但还要努力地往前走,要反抗, 要奋斗。因此鲁迅的哲学就是要“反抗绝望”。
过去:罪过既不能弥补也不能宽容。 (《风筝》)
要正视生活(生命)中一切严峻的东西,包括我们在“过去”所犯的一切过失,不要在回忆 中把它美化或理想化了。
死亡:不是灾难的结束,而是更大的痛苦与荒谬的继续。 后》)
(《死
鲁迅关于人的生存困境的揭示:人生,现实,历史,都是不完美的,有缺憾的,极其短暂的。
作为被看的另一种人,就像《药》里的夏瑜那样。他们 怀着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牺牲,结果在《药》里面就转化 成为茶馆里面大家议论的材料。即:像夏瑜这样的中国 的志士仁人们,他的理想和崇高,在看客现象中都转化 成为一种表演,从而失去了它的意义和价值。看客即鲁 迅所说的“做戏的虚无党”,什么都不相信,就只剩下 做戏了。看客现象,消解着崇高,神圣,正义,严肃。
无物之阵特点:一是无物之阵实际上是敌人玩的一种花样,或是反对 改革的人的一种手段。一般来说,当要做一件事情,提出一个革新的 倡议的时候,反对你的人就要利用他的权力把你压下去。如果压不下 去,他一定改变面孔。其实他是反对你的,但他对你点头微笑。二是 无物之阵其实就是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习惯势力,是千百万人的习惯势 力,这是最可怕的。鲁迅称它们是“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它一 方面要杀人,阻碍你;另一方面,它没有名称,又不是故意的,甚至 是出于善良的动机来反对你。鲁迅说,无物之阵可怕,在于它含混不 清,有某种模糊性,所谓“事出有因,查无实据”,让人无法。
《过客》:“过客”不断地往前走,半路上遇见一位老人,老人问了三个问 题:第一,你叫什么名字,你是谁?第二,你从哪里来?第三,你到哪里去? 他的回答是: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一个人的生命是怎么来到这 个世界,又怎么离开的?你被一种你所不能掌握的力量抛到这个地球上来, 然后又被一种你无法把握的力量带走了,这都不由你所掌握的。鲁迅要我们 正视:人的生存的无奈、无依托、无归宿,即人的生存本体的一种荒谬性、 黑暗性和悲剧性。这都是人的现实的生存的一种深层困境。鲁迅把人的生存 绝境的命题发挥到了极致,从而推出他的现实主义哲学——走:反抗绝望。
以上内容体现了鲁迅对现实的关怀和批判精神。
(三)《野草》中传达出鲁迅独特的人生存 在体验和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野草》作为
非通俗化的个人文本,以诗的语言记录下了特定时 期鲁迅最“黑暗”的思想,最“悲凉”的人生体验, 展示了一个与现实理性世界相对立的潜意识世界,
集中体现了鲁迅的人生哲学。
心灵的炼狱中熔铸的鲁迅诗
别人都是为了光明和希望而奋斗,鲁迅却是 为了反抗绝望――他不相信未来是光明,有希 望的。他对人生充满了绝望,但他还是奋斗 ――仅仅是为了和黑暗捣乱。
其次,在人与“他人”关系的横向坐标中考察 个体生命的生存困境。
“他人(反对者)”:敌人、爱我者和群众。
敌人:办事情对你形成阻力的东西。《这样的战士》:“无物之阵”。 做一件事情,分明阻力重重,事情办不成却找不到原因在哪里,找不 到反对你的阻力之所在。改革二两,反动十斤。
“影”:历史中间物。(《影的告别》)
《影的告别》是所有知识分子的深层困境――在光明中,在黑暗里,都 没有立足之地――无地彷徨。与黑暗斗争,黑暗强大的到来,影子不 存在了;战胜黑暗,光明强大的来临,影子也不存在了。像鲁迅这样 的历史中间物,他不仅在黑暗中没有自己的地位,同时在光明中也没 有自己的地位,他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他只能够彷徨于无地。这 “无地彷徨”四个字,实际上说尽了知识分子的深层困境。
• 《野草》题辞
《秋夜》 《影的告别》 《求乞者》 《我的失恋》 《复仇》 《复仇(其二)》 《希望》 《雪》 《风筝》 《好的故事》 《过客》
• 《死火》 《狗的驳诘》 《失掉的好地狱》 《墓碣文》 《颓败线的颤动》 《立论》 《死后》 《这样的战士》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腊叶》 《淡淡的血痕中》 《一觉》
反抗绝望
“死火”:冻灭?或者,烧完? (《死火》)
《死火》是具典型鲁迅式想像力的名篇。等生死,齐有无,把死亡与生 命,绝望与希望并置来讨论,并提炼出“死火”的意象――人生或是 坐以待毙,或是垂死挣扎。“冻灭”,是空虚的存在,“烧完”,是 充实的生命。体现了鲁迅那种重视过程而不重视结果的人生哲学。鲁 迅选择后者: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直面生命的困境
首先,把个体生命放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纵坐标 中,来考察个体生命的存在困境。
将来:人类有种种幻想,西方世界有乌托邦,中国世界有大同,都是属于人 们对未来的想象。人们总是想象着未来是无限完美的、完善的、没有矛盾、 没有斗争的一个终结点,鲁迅把它概括成关于“黄金世界”的想象。鲁迅提 出一个疑问:如果有一天真的到了黄金世界,还有没有黑暗?鲁迅回答说, 有,不但有,还会有新的死亡。 曾经阔气的人想复古,正在阔气的人想维持 现状,还没有阔气的人想改革;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永远如此。到了黄金 世界也是一样。一般人认为,好像黄金世界是个没有矛盾、没有斗争的世界, 但是鲁迅却看见了新的矛盾、新的斗争,甚至看见了新的死亡。这就是《野 草·墓碣文》里所说的“于天上看见深渊”。人们看见是天堂的地方,鲁迅 看见的是深渊。由此,鲁迅得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结论:“至善至美的东 西是不存在的。”至善至美的未来,是人类给自己制造的一个神话。鲁迅的 任务正是粉碎这个神话,《野草》很多篇都是粉碎这个神话的。
——钱理群
鲁迅的生命哲学
《野草》是散文诗。诗是很难讲的,诗只能去领会;诗是含 混的,要你去感悟;鲁迅的哲学是非常丰富和复杂的。鲁迅 自己说过,有两种思想在不断起伏,一是人道主义思想,一 是个性主义思想。《野草》集中讨论的问题:作为个体的生 命,它的深层困境怎样。所以《野草》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它展现的是鲁迅哲学的一个侧面,而不是全部。
鲁迅作品难懂
• 鲁迅写作有“为他人”与“为自己”之别。
• “为他人写作”之三类“他人”:一是志士仁人。二 是正在做着好梦的青年。三是敌人。为敌人写作,就 不能把内心的痛苦说得太多,不能在敌人面前显示痛 苦。因此,他必须有所遮蔽。即:鲁迅作品就像冰山 一样,有浮出水面的,但底下隐藏着更多东西,他的 意思就表现在浮现和隐蔽之间。
(二)针砭社会痼疾。《失掉的好地狱》对军阀统治的中国 社会性质进行了揭露与否定;《狗的驳诘》对于人类进行深 刻自省;《复仇》凝聚着作者对民众愚昧状态的深刻思考和 无比沉痛、愤懑的情绪;《立论》写欲说真话而不可得的矛 盾;《求乞者》求乞者写自己所憎恶的奴才哲学;《聪明人和 傻子和奴才》挖苦伪善与愚昧,抨击了中国人的中庸之道和 奴才哲学,是对于愚昧众生的批判;《死后》写人生的处处 障碍;《我的失恋》和《颓败线的颤动》则严厉鞭笞了一部 分青年消沉空虚、自私负义的灵魂。
未来:《影的告别》
Leabharlann Baidu
未来是极境,极境就是绝境。 (《过客》)
“小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枣树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 秋”。 :“小红花”在微笑;枣树把铁似的枝干直刺天空。两种哲学: : “小红花”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并不可靠的“未来”,而枣树是真正的强者。 他的反抗完全是自己的独立选择,并且建立在自己的努力与奋斗上,不对 其他力量(包括未来)抱任何幻想,也就不存在任何依赖。 《秋夜》
鲁迅在讨论自我和群众的关系的时候,是充满了一种危 机感的。
鲁迅在讨论自我和他者关系的时候,看到的是无物之阵的可 怕的消解力量,看到爱我者所可能产生的消解力量,看到群 众作为戏剧的看客所可能产生的消解的力量,他得到了十分 绝望的结论。所以鲁迅内心是非常绝望的。鲁迅最大的特点, 他是所有人的公敌,他也是他自己的敌人。
《这样的战士》
鲁迅反对三个东西。第一他反对“绝对”。绝对的、完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人的此岸世界的历史、社会、人性、现实都是有缺陷的。第二,他反对“完 全”。完全的、毫无弊病的人生是不存在的。此岸世界的历史、现实、人生、 人性都是有偏颇的。第三,他反对“永久”。永久的人生,永久的人性,都 是短暂的。他强调人的生存本身、现实本身、历史本身的不完美性,有缺陷 性和它的短暂性。他要我们正视这样一个此岸世界的现实。我们讲鲁迅清醒 的现实主义精神,正是表现在这一点上。他强调紧紧抓住“现在”,“现在” 是鲁迅一个最基本的命题。
二、《野草》的思想内容与主题
《野草》将鲁迅的个人经验原料创 造性调整为象征结构,以诗的语言 创造意象和意境,抒写作者对社会 人生的种种感触或思想感情的片段 与波动,以及深不可测的潜意识世 界。
(一)讴歌韧性战斗精神。不停奔 走的过客、“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 奇怪而高的天空”的枣树、在“无 物之阵”中举起了投枪的战士、 “看透了造化的把戏”的“叛逆的 猛士”。
鲁迅:在中国,搬动一张桌子,一个火炉都要流血的。
“爱我者”:父母亲、老师、同学、朋友、兄弟姐妹等。
爱我者总能给我以灵魂的安慰和安宁吗? 《过客》提出一个 命题——“诅咒爱我者的死亡”。令人费解的命题。在鲁迅看 来,当一个战士或者一个人,要取得思想和行动的绝对自由的 时候,这种爱我者的温情,常常会妨碍他的思想和行动的独立 自由。人的思想和行动的独立自由,常常容易挫跌在爱上。爱 固然可以给你以力量,但爱也会成为你的一个牵制。
反抗绝望:
鲁迅:“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 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鲁迅哲 学的总括。
许广平:“虽则先生自己所感觉的是黑暗居多, 而对于青年,却处处给与一种不退走,不悲观, 不绝望的诱导,自己也仍以悲观作不悲观,以无 可为为有可为,向前的走去。”
这种反抗绝望的哲学,包含两个侧面:一是看透一切, 大彻大悟,或者说就是一种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打破 一切幻想,打破一切神话,清醒地面对现实中存在的一 切生存困境,这是打破一切瞒和骗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精 神和态度。二是采取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 “为自己”写作从根本上说,一个人的思想,特别是 一个人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一种生命体验,是不能用 语言表达的。一旦用语言表达了,这思想就被简单化 了,甚至可能被曲解了。“当我沉默的时候,我感到 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我感到空虚。”真正的鲁迅是 沉默的,默默无言的鲁迅,才是真实的。为自己写作— 《野草》。
《野草》研究
《野草》:收鲁迅1924——1926年所作的散 文诗,连《野草》的《题辞》共24篇,1927 年出版。
一、《野草》的创作背景:比较特殊。 (一)时代的苦闷 (二)个人的苦闷
民族的深刻危机和鲁迅本人的极度苦闷相结合,形 成了产生《野草》的时代背景和心理根源。
《野草》篇目
反抗绝望哲学形成原因:强健的历史参与意识和刚健入 世的传统心态(把中国传统哲学当中的道家、佛家的大 彻大悟和儒家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新的历史条 件下的一个高度的结合)形成了鲁迅执著于“此在”的 生命追求与现实精神。
鲁迅在考察自我和爱我者的关系的时候,他发现了一种矛盾: 一方面,渴望着爱我者对我的爱、理解和温情;同时,又恐惧 甚至于要拒绝这样一种爱。渴望爱又拒绝爱,这就构成鲁迅这 样一个具有强大的独立的自由意志的知识分子的生命困境。
群众:鲁迅对中国的群众有一个高度的概括,叫做“戏 剧的看客”。这高度概括了中国人的生存状况和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
鲁迅把“个体生命的存在困境”、“个体生命与他人的关系” 的命题推向了绝望的极致。一个人绝望到顶点的时候,会大 彻大悟,即鲁迅所说的“于无所希望中得救”,“绝望之为 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很多事情你之所以失望,原因就在 于你原来抱的希望太大了。所以一开始,你就把所有的问题 都看透了,都想透了,你就不绝望了。这就叫做“于无所希 望中得救”。绝望到底,就成了大彻大悟,达到了超越。所 谓大彻大悟,就是看透了人生社会历史的局限性、有限性, 看透了自我选择的有限性。大彻大悟之后,人们还可能出现 两种态度。一是“知其不可为而不为之”;二是“知其不可 为而为之”,明知前面是坟,但还要努力地往前走,要反抗, 要奋斗。因此鲁迅的哲学就是要“反抗绝望”。
过去:罪过既不能弥补也不能宽容。 (《风筝》)
要正视生活(生命)中一切严峻的东西,包括我们在“过去”所犯的一切过失,不要在回忆 中把它美化或理想化了。
死亡:不是灾难的结束,而是更大的痛苦与荒谬的继续。 后》)
(《死
鲁迅关于人的生存困境的揭示:人生,现实,历史,都是不完美的,有缺憾的,极其短暂的。
作为被看的另一种人,就像《药》里的夏瑜那样。他们 怀着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牺牲,结果在《药》里面就转化 成为茶馆里面大家议论的材料。即:像夏瑜这样的中国 的志士仁人们,他的理想和崇高,在看客现象中都转化 成为一种表演,从而失去了它的意义和价值。看客即鲁 迅所说的“做戏的虚无党”,什么都不相信,就只剩下 做戏了。看客现象,消解着崇高,神圣,正义,严肃。
无物之阵特点:一是无物之阵实际上是敌人玩的一种花样,或是反对 改革的人的一种手段。一般来说,当要做一件事情,提出一个革新的 倡议的时候,反对你的人就要利用他的权力把你压下去。如果压不下 去,他一定改变面孔。其实他是反对你的,但他对你点头微笑。二是 无物之阵其实就是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习惯势力,是千百万人的习惯势 力,这是最可怕的。鲁迅称它们是“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它一 方面要杀人,阻碍你;另一方面,它没有名称,又不是故意的,甚至 是出于善良的动机来反对你。鲁迅说,无物之阵可怕,在于它含混不 清,有某种模糊性,所谓“事出有因,查无实据”,让人无法。
《过客》:“过客”不断地往前走,半路上遇见一位老人,老人问了三个问 题:第一,你叫什么名字,你是谁?第二,你从哪里来?第三,你到哪里去? 他的回答是: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一个人的生命是怎么来到这 个世界,又怎么离开的?你被一种你所不能掌握的力量抛到这个地球上来, 然后又被一种你无法把握的力量带走了,这都不由你所掌握的。鲁迅要我们 正视:人的生存的无奈、无依托、无归宿,即人的生存本体的一种荒谬性、 黑暗性和悲剧性。这都是人的现实的生存的一种深层困境。鲁迅把人的生存 绝境的命题发挥到了极致,从而推出他的现实主义哲学——走:反抗绝望。
以上内容体现了鲁迅对现实的关怀和批判精神。
(三)《野草》中传达出鲁迅独特的人生存 在体验和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野草》作为
非通俗化的个人文本,以诗的语言记录下了特定时 期鲁迅最“黑暗”的思想,最“悲凉”的人生体验, 展示了一个与现实理性世界相对立的潜意识世界,
集中体现了鲁迅的人生哲学。
心灵的炼狱中熔铸的鲁迅诗
别人都是为了光明和希望而奋斗,鲁迅却是 为了反抗绝望――他不相信未来是光明,有希 望的。他对人生充满了绝望,但他还是奋斗 ――仅仅是为了和黑暗捣乱。
其次,在人与“他人”关系的横向坐标中考察 个体生命的生存困境。
“他人(反对者)”:敌人、爱我者和群众。
敌人:办事情对你形成阻力的东西。《这样的战士》:“无物之阵”。 做一件事情,分明阻力重重,事情办不成却找不到原因在哪里,找不 到反对你的阻力之所在。改革二两,反动十斤。
“影”:历史中间物。(《影的告别》)
《影的告别》是所有知识分子的深层困境――在光明中,在黑暗里,都 没有立足之地――无地彷徨。与黑暗斗争,黑暗强大的到来,影子不 存在了;战胜黑暗,光明强大的来临,影子也不存在了。像鲁迅这样 的历史中间物,他不仅在黑暗中没有自己的地位,同时在光明中也没 有自己的地位,他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他只能够彷徨于无地。这 “无地彷徨”四个字,实际上说尽了知识分子的深层困境。
• 《野草》题辞
《秋夜》 《影的告别》 《求乞者》 《我的失恋》 《复仇》 《复仇(其二)》 《希望》 《雪》 《风筝》 《好的故事》 《过客》
• 《死火》 《狗的驳诘》 《失掉的好地狱》 《墓碣文》 《颓败线的颤动》 《立论》 《死后》 《这样的战士》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腊叶》 《淡淡的血痕中》 《一觉》
反抗绝望
“死火”:冻灭?或者,烧完? (《死火》)
《死火》是具典型鲁迅式想像力的名篇。等生死,齐有无,把死亡与生 命,绝望与希望并置来讨论,并提炼出“死火”的意象――人生或是 坐以待毙,或是垂死挣扎。“冻灭”,是空虚的存在,“烧完”,是 充实的生命。体现了鲁迅那种重视过程而不重视结果的人生哲学。鲁 迅选择后者:知其不可为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