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测试:台湾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从气候条件方面简述嘉南平原发展种植业的利与弊。
(2)分析嘉南平原实施三年轮作制的主要原因。
(3)分析轮作制对嘉南平原土壤的有利影响。
16.台湾---美丽的宝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物产丰富,农业发达。
全国有三大著名的盐场,渤海沿岸长芦盐场,台湾岛西南沿海布袋盐场,海南岛西南部莺歌盐场。台湾有“东南盐库”之称,年产海盐四五十万吨。
(3)水量损失不能被利用的原因,按题目要求,从河流的水系、水文特征及气候、地形等角度思考。台湾中部为台湾山脉,地形以山地为主,故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河流短小;台湾省面积较小,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夏秋季节降水量大,且降水集中。
15.(1)利:纬度低,热量充足;(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任答其中1点)
3.A
4.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台湾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情况。
3.A.根据材料可知,兰屿位于热带,终年高温;处于东北信风带内,加上岛屿地势以低缓丘陵为主,对海洋暖湿气流阻挡小,降水多,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故A正确。
B.兰屿面积小,地表蓄水能力差,水资源缺乏,故B错误。
C.岛上大量安山岩与玄武岩,说明兰屿形成与火山活动有关,故C错误。
(1)请说出布袋盐场分布在西南沿海的区位条件。
(2)请说出 “火烧寮”一年四季多雨的原因?
(3)简述台湾岛的城市和人口分布特点及从地形、气候、交通线分布等方面分析这种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
(4)简述台湾物产丰富的原因?
参考答案
1.A
2.B
【解析】
1.台湾近年来粮食自给率呈下降的趋势,原因最有可能是生产成本上升,A对。随着经济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单产提高,B、C错。位于湿润区,水资源丰富,D错。故选A。
5.导致图中旗状树冠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风力B.光照C.地形D.水源
6.该旗状树冠最可能出现在台湾岛的
A.①地区B.②地区C.③地区D.④地区
下图是我国某省部分地区水系分布图。读图回答7~9题。
7.图中虚线范围内的地貌是
A.风蚀谷B.冰蚀谷C.张裂谷D.断层谷
8.虚线范围内的地势特征,从图中可推测出的是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台湾岛的有关内容,试题难度一般。
【详解】
(1)水资源的损失原因主要从水循环的环节,比如蒸发和蒸腾、地表径流、降水等环节分析。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蒸发和蒸腾、水汽输送、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降水等环节,图中降水量一部分通过径流流入海洋,一部分通过蒸发和蒸腾而损失,故甲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蒸发和蒸腾,乙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直接流入海洋。
(2)台湾岛东部地区河流径流量大于西部地区河流,其原因是台湾岛的河流以降雨补给为主,台湾岛属于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东部地区为迎风坡降水丰富,西部地区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
(3)台湾岛地表径流量中约80%的水量不能被控制利用而损失的原因是台湾(中央)山脉纵贯南北,平原面积狭小,使得河流短小;河道落差大,水流急;台湾岛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夏季台风带来大量降水,降水集中。
8.花莲溪西侧支流较多,流域较东侧广,流程较东侧长,可以判断西侧地势平缓,东侧陡峻。大富以南,根据支流流向,可判断出地势自北向南先降低,后升高。选A。
9.该地区虽河流众多,但河流多流经高山峡谷,河流短急,不利于航运;该地区东部海洋受到日本暖流的影响,对沿海地区起到增温增湿作用;海岸线平直不利于建设港口;该地区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不利于海盐晒制。选B。
弊: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易发生早涝灾害。
(2)嘉南平原年降水量不足且季节分配不均,天然降水不能满足作物生长需求;河流短小,流量小,灌溉水源不足;依据水资源状况,实施三年轮作,合理分配水资源,可更好地促进种植业发展。(其他答案合理可的情给分)
(3)各种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的数量和比例不同,采用轮作制可合理利用土壤各种养分,保持土壤肥力;旱田、水田轮耕,可减轻次生盐渍化。(其他答案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可的情给分)
10.下列关于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台湾省的居民以高山族为主
B.台湾省就是台湾岛
C.台湾岛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D.台湾与祖国大陆有着密切的地缘关系、血缘关系和历史文化渊源
11.台湾多地震,2016年4月27日台湾附近(北纬24度,东经121度)就发生了一次4.9级地震。此次地震的发生地点位于
A. B.
(2)比较河流径流量差异,主要考虑河流补给的类型、气候类型、降水条件、地形等因素。河流补给的类型有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湖泊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和高山积雪融水补给等,台湾岛位于我国低纬度地区,河流以降雨补给为主;气候类型主要是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降水量丰富;地形以山地为主,东部地区为迎风坡,降水丰富,西部地区为背风坡,降水较少。所以台湾岛东部地区河流径流量大于西部地区河流。
高中地理知识点测试:台湾省
一、单选题
台湾是祖国的神圣领土,是富饶的宝岛。读图回答1~2题。
1.台湾有“海上粮仓”的美誉,但近年来粮食自给率呈下降的趋势,原因最有可能是
A.生产成本上升B.单产低C.技术水平低D.水资源短缺
2.台湾有“东方盐库”的美誉。与高雄附近的盐场无关的要素是
A.沿海地势低平,沙滩广布B.东南信风的背风坡
【解析】
【分析】
通过图形材料判断嘉南平原的纬度位置、气候类型,根据气候类型特点得出该平原发展种植业气候方面的有利于不利条件;结合图形,嘉南平原位于台湾山脉夏季风背风坡,降水不足;结合水系分布得出河流短小,水资源不足;结合轮作制每年种植作物种类、耕种方式不同,分析对土壤带来有利影响。
【详解】
(1)根据图文材料,嘉南平原位于台湾山脉西部,低纬地区,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有利气候条件:纬度低,热量充足;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不利气候条件:降水不均,旱涝灾害频发。
A.终年高温多雨,降水季节分配均匀B.河流短促,河网稠密,水资源丰富
C.属于珊瑚岛,与火山活动无关D.海滨地区多台风和海浪堆积地貌
4.关于兰屿社会经济特征推断合理的是
A.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B.民居有房高顶尖窗多的特点
C.岛内主要交通工具为摩托车D.旅游业发达,环境承载量大
读台湾岛地理位置示意图和台湾岛某地区旗状树冠图片,完成5~6题。
B、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B错误;
C、台湾岛中部为山地,岛上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C正确;
D、从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导向型经济,因此台湾岛经济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D错误。
故选:C。
14.(1)甲为蒸发和蒸腾;乙为地表径流直接流入海洋。
1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嘉南平原位于台湾山脉西部浊水溪以南,降水集中在夏季,旱季几乎无降水,耕地多为旱地和望天田。嘉南平原实施三年轮作制,即灌溉区分三大区域,以三年为一循环,每一区域依次得到较多岛供水可种需水量大的水稻)、较少的供水(可种甘蔗)、完全不供水(只能种耐旱的杂粮),三种农作物轮换种植。下图示意嘉南平原主要灌溉水道的分布。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世界上许多地区的水资源越来越紧张。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人类共同研究的主题
(1)图中的甲和乙表示水资源的损失,分别说明主要原因。
(2)比较台湾岛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河流径流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从河流的水系、水文特征及气候等角度,说明台湾岛地表径流量中约80%的水量不能被控制利用而损失的原因。
D.旅游业发达,但是村落小,环境承载量小,故D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C。
5.A
6.D
【解析】
5.旗形树冠风力使迎风面树枝受到损伤,背风面树枝不断生长,形成旗形树冠.这就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旗形树冠对这的长期风向有指向作用,影响图中旗状树冠的主导因素是盛行风,A正确;与地形、水源和光照无关,BCD错误。故选A。
火烧寮,位于台湾的北部。乾隆年间来此地开垦的先民用茅草搭建房舍,曾因煮饭造成火灾,将全村烧为灰烬,后来人就为这里取名为“火烧寮”。这里年平均降雨量达五、六千毫米,不仅远超全台湾,也是亚洲最高。火烧寮位于基隆、台北、宜兰三县市交界处的平溪乡,火烧寮“见云就落雨”,一年中有两百天在下雨。号称“雨极”。
请结合台湾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6.④地处夏季东南季风迎风坡位置,东南风从东南部广阔洋面上来,摩擦力小,风力较大,且位于冬季西北季风的背风坡,冬季风力小,因此该旗状树冠最可能出现在台湾岛的④地区,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D
8.A
9.B
【解析】
7.1.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判断出此地区位于台湾岛的东岸,位于板块碰撞带,多断层发育。图中此地降水多、气温较高。A选项风蚀谷多形成于干旱半干旱的内陆地区,故A错;B选项冰蚀谷多形成于高海拔、高纬度地区,故B错;台湾位于板块消亡边界,不可能形成张裂谷(多位于生长边界),故C错;台湾东部为因断裂而形成的南北“纵谷断裂带”。所以选D。
C. D.
12.读“沿北回归线台湾地形剖面图”,其中数字序号表示台湾山脉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3.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台湾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B.台湾岛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C.台湾岛上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D.台湾岛经济以农业和林业为主
二、综合题
14.读“台湾岛2004年的水量平衡收支流程图”和“台湾岛简图”。回答问题:
D.兰屿多风,风浪大,海浪侵蚀强,多海蚀地貌,导致海滨怪石林立,故D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A。
4.A.兰屿面积小,平地少,不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渔业应是主要农业方式,故A错误。
B.由于多风,夏秋多台风,房屋矮小,开窗小,当地特色民居为地下屋,防风且冬暖夏凉,故B错误。
C.兰屿面积小,平地少,摩托动力强,速度快,联系方便,故C正确。
11.地震发生在(北纬24度,东经121度),经纬网图中,向北纬度递增为北半球,故C、D错误;向东经度数值增大为东经区域,故B错误,综上A正确。
12.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②为海域,应为台湾海峡,故B错误;台湾山脉海拔较高,故④正确,①、③不符合题意。故D正确。
13.C
【解析】
【详解】
A、台湾的人口、城市与农业集中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A错误;
C.气温高,蒸发多D.晴天多,降水少
兰屿位于台湾岛东南约五十海里处,是世界著名风岛。全岛周长38千米,海岸线十分曲折,岛上丘陵起伏,最高处海拔493米,岛内安山岩和玄武岩遍布,海滨怪石林立,形状各异。岛屿沿海狭窄的平地上分布着六个村落,人ロ约3500人。右图为兰屿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兰屿
(2)根据图形嘉南平原位于台湾山脉西侧,夏季风背风坡,降水量较少,且分配不均,水分条件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嘉南平原位于台湾岛,同时结合图形水系分布特征,该平原河流短小,流量小,水资源不足;三种作物轮作能够保持土壤肥力、减轻对土壤破坏,土地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同时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保证种植业发展。
(3)根据材料,轮作制每年种植作物种类、耕种方式不同,不同作物需求不同土壤养分,土壤肥力得到调节与保持;水田、旱地两种不同的耕作方式,降低土壤破坏,减轻盐碱化。
A.花莲溪西侧平缓、东侧陡峻B.花莲溪西侧陡峻、东侧平缓
C.大富以南,北部高、南部低D.大富以南,北部低、南部高
9.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众多,内河航运便利B.暖流流经,沿岸增温增湿
C.海岸平直,建港条件优越D.地处低纬,利于海盐晒制
台湾省都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据此完成10~11题。
2.台湾有“东方盐库”的美誉,与高雄附近的盐场无关的要素是东南信风的背风坡,东南信风位于南半球,B无关。沿海地势低平,沙滩广布 ,利于盐场晒盐,A有关。该地气温高,蒸发多,C有关。晴天多,降水少,D有关。故选B。
【点睛】
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一般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进行考虑。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地形: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便于晒盐。
10.D
11.A
12.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台湾的地理环境的相关知识。
10.台湾的居民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中高山族最多,故A错误;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和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故B错误;台湾北临东海,南临南海,台湾省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故C错误;台湾岛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该岛的西部和北部,,台湾的居民大多是来自福建和广东两省移民的后裔,故D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