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

作者:印巧云李星

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年第18期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进程,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树立信息化理念、实现信息化共享、培养或引进信息化所需复合型人才、加强制度规范、保证网络安全等方面展开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财务管理;信息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021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8-00-03

0 引言

人类社会发展已进入到第三次信息革命阶段,社会、经济、生活、工作、学习等发生的巨大变化。早上坐公交车上班,扫个二维码,就知道所乘坐的公交车还有几站,是不是买个早点还来得及,当然主干道公交站台都有自助显示屏滚动显示;如果要出行,上携程网,一下搞定来回机票和目的地的住宿问题,不用担心到了目的地找不到满意的宾馆;上天猫或京东商城,鼠标点击几下就买到您所满意的宝贝,无需去商场或超市排队购物、排队结账。生活节奏加快,都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把人们带到了信息时代。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一批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兴产业。云计算被确认为是继个人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技术。这不仅是数据爆炸的时代,更是一个大数据爆发的时代。2012年是云计算实践元年,2013年是大数据元年,2014年是物联网元年,PC时代是以计算机为中心,而到了网络时代则是以软件为中心,云计算时代以服务为中心,物联网时代以应用为中心,最后大数据则以用户价值为中心。所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成为互联网的三大核心技术。无处不在的网络,无处不在的应用,无所不能的服务,正全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走进高考阅卷现场,重庆市教育局运用物联网对阅卷现场进行全天监控;云计算对高考分数进行快速合成避免人为失误;大数据分析考生成绩,纠偏异常信息。

1 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信息化是大势所趋

经济环境瞬息万变,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高校财务管理必须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来实施科学化管理。随着第三次信息革命的到来,在经济全球化、生活数字化、计算机普及、移动通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传递、应用和共享是大势所趋,高校财务管理如何加强信息化建设以适应形势发展所需,以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已成为高校工作的重点。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模式向传统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成为必然趋势。

2 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不足

2.1 对信息化的认识不足

信息化的概念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由日本学者提出来,在世界推进经济宏观信息化的环境下,“经济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会计信息化”和“财务管理信息化”等概念应运而生。工作中应用信息化,个别人可能仅仅停留在计算机的应用上,比如:工资发放系统模块、财务软件凭证录入模块、银行付款采用无现金方式等,这些都是会计核算的范畴,而财务管理信息化应属于财务管理范畴。

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规模和程度均未达到一定的高度,与世界先进国家的高校财务信息化仍有差距。1993年,美国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就正式提出NII(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俗称“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克莱蒙特大学教授Kenneth C.Green在1990就提出了“校园信息化”(Campus Computing)概念;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在2002年共同启动一个国际性合作项目ACCS(Asian Campus Computing Survey)来了解亚洲地区各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情况。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构建“数字化校园”提供了技术支撑。高校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体现,对高校财务处内部工作而言,是如何规划业务流程,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对财务管理人来说,想了解资金动态存量、会计核算流程、对外服务情况,领导在办公室,就能了解具体情况。不管是领导、财务处工作人员还是教职工,都能通过计算机或移动通讯设备在财务处综合信息查询平台查询到相关信息。

2.2 财务信息冗余

对会计相关信息要作出快速、及时、正确、全面的判断,并利用信息为领导决策、对外投资、筹集资金、资金调度等提供准确的依据。财务处大量信息堆积,没有被很好地利用起来,信息公开渠道不畅,信息了解存在不对称现象。比如:有关资金存量的信息有权限的管理人员应该随时随地可以掌握单位的资金状况而不是银行存款由甲提供、财政资金由乙提供、银行贷款信息由丙提供,一相工作的完成要几个人来进行,工作效率就低了,信息的时效性也失去了。信息社会是透明的社会,对财务处存在的大量海量信息要有效利用起来,能对外公布的要全部对外公布,财务处要主动利用财务信息和现代管理技术为教职员工服务,而不是被动地等待他人找上门来去处理事情。此外,重要的信息要加强管理和应用。

2.3 复合型人才短缺

我国高校会计人员大都是会计专业出身的,也有计算机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工程管理专业的、还有半路出家的,这就导致会计人员良莠不齐。如今信息化发展飞快,高校财会人员中存在这样的现象:懂财务的不精通信息技术,懂信息技术的又不熟悉财务会计知识。现如今既懂财务会计知识又精通相关信息技术的人才真的很少,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计划尚未注重对这种复合型人才培养,相对于时代的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有点落伍了。因此,信息化时代复合型人才短缺严重。

2.4 关于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在财务和会计方面,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约束、规范财务会计工作,其中会计法律有5个,会计制度有16个,财务制度有22个,会计准则19个,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2个,会计核算方法11个,会计处理规定35个,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有关问题的规定6个,其他会计制度9个。而信息化方面工信部等也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文化部令51号,2011年2月17日发布,2011年4月1日施行)、《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广电总局令39号,2004年7月6日公布,2004年10月11日施行)。2000年11月6日,国家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发布《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2000年9月国务院令291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信息产业部令9号《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管理规定》(2001年5月10日发布施行),1994年国务院令14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安全安保护条例》(1994年2月18日发布实施),共6个。“互联网”“互联网+” “移动通信”政府也在大力推广中,只是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涉及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运用方面的有点滞后,只能参照执行财务、会计、信息化的法律法规。。高校财务工作者必须遵守财务、会计、高校、信息化方面的法律法规。

2.5 存在信息化安全隐患问题

信息化都是借助计算机和网络及相关财务软件来完成的,比如:要查询某部门个人的相关信息,其他相关部门的相关人员经过财务部门的授权就可以进行访问并调取相关信息,教务部门亦有权限进入财务信息系统查询或调阅相关信息。如此一来,统一信息库的相关信息,全校可能有好几个职能部门的人员经过授权进行访问。但是不稳定的局域网、存在安全隐患的互联网、个别居心不良的不法分子及网络病毒或黑客,都威胁着高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安全。杀毒软件再多,版本再高,总有存在的漏洞,加之信息使用者不是信息方面的专家,软件操作不熟练,这都有可能导致计算机被攻击,故信息化安全尤为重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开展工作。

3 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3.1 树立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理念

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的观念要与时俱进,在互联网时代,要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树立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理念,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在原有会计核算现代化、自动化的背景下,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要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来支撑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融入到信息化社会的大潮中。当然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应该是全校的大事,要得到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才能更有效地贯彻执行。

3.2 整合有效资源,实现高校内部信息化共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