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的社会分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体育社会控制的机构
(一)体育的行政机构
政府对体育的管理和介入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1.增强民族体质,维护社会健康; 2.加强主要政治观念与价值观念一致性,促进社
会团结;
3.提高国家和群众组织、社会团体的威信和知名 度,提高公民对政治领袖的支持率;
4.保护公共体育秩序; 5.制定产业政策,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体育市场
第三讲
第二章 体育运动的社会分层、流动与控制
换教室
郑小凤 《体育社会学》周一(6,7)调整后 地点为博A208
第一节 社会分层与体育运动
一、社会分层概述 (一)社会分层含义 社会分层,指社会中的人们被区分为高低
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也就是说,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
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
繁荣。
(二)体育的事业、企业机构 体育的事业单位包括各级各类学校、业余体校、
运动学校、优秀运动队、体育科研所、社会体育 指导中心、体育新闻出版单位、体育博物馆、行 政性管理的体育场馆、体育部门开设的医院及门 诊部等。
体育的企业单位包括生产体育产品的工厂、经营 性管理的体育场馆、体育娱乐市场的经营单位、 企业化管理的体育俱乐部、体育中介机构、体育 事业单位兴办的第三产业等。
(二)社会分层标准
社会分层没有统一的标准,特定社会发展 阶段或者特定的社会类型有不同的社会分 层现象。
韦伯认为社会分层有三种秩序:法律秩序、 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
法律秩序是指权力分层
财富和收入
经济地位



权力

政治地位
声望
社会地位
社会分层的结果——呈现不同的社会阶层
社会阶层有以下之特征: (1)同一阶层的人群具有类似的行为。 (2)社会阶层的地位有高低。 (3)社会阶层乃是职业、所得、教育等综
国家对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社会体育指导 员、体育教师制定有技术等级制度,以及相应的 考试、审批制度。
运动员通常按照比赛成绩分层:国际运动健将、 运动健将、一级、二级、三级运动员之分;
教练员按照自己的技术水平和指导体育比赛的成 绩分层:执教国家队是职业追求的目标。
裁判员根据所掌握的知识、技术等被法律认定为 国际级、国家级、一级、二级、三级裁判员。
如:高尔夫、网球、台球、保龄球刚传入中国被认为贵 族运动,现在普及化程度大大提高。
2.体育参与的职业分层
体育职业:国际体育组织的官员、政府的 体育官员、体育社团的专职管理者、优秀 运动队的教练员、运动员、体育院校的教 师、职业俱乐部的运动员等。
3.体育运动的技术分层
体育运动的技术分层指按照人们掌握体育知识、 技术、技能的等级情况进行分层。
二、体育社会流动的方式
(一)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
垂直流动,指体育参与者或从业者的向上或向下 流动,这种社会流动的结果改变了他们处于社会 分层体系中的位置。
竞技运动员的选拔、深造、退役等
水平流动,指体育参与者或从业者不改变 社会地位层级,只改变了群体、组织或社 区关系的流动。
运动员的跨区域流动,职业运动员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转 会,体育教师工作调动等。
速度加快。 5.流动中的经济因素增加。 6.体育界与外界的流动逐步增加。
第三节 社会控制与体育流动
社会控制指一切正式的法律制度以及非正 式的社会规范、宗教、伦理道德等对人的 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的过程或手段。
一、体育的社会控制体系
(一)合法性控制(正式控制或硬控制)
1.法律对体育行为的控制 2.制度对体育行为的控制 3.行政力量对体育行为的控制 4.纪律对体育行为的控制
(二)自然流动与非自然流动
自然流动,指体育人才在人才链上的正常 的、顺向的流动,这种流动有利于体育资 源的有效利用。
非自然流动,指体育人才在人才链上的不 正常、逆向的流动,这种流动可能造成体 育资源的浪费,甚至影响体育社会内部机 制的紊乱,甚至产生不良社会影响。
(三)体育的职业流动
1.水平流动越来越频繁; 2.向上流动多于向下流动; 3.非自然流动、结构性流动增加。 4.体育人才个人一生中流动增加,范围加大,
社会体育领域,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 制度将其划分为国家级、一级、二级和三 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标准将其划分为 指导师、高级、中级和初级。
体育教师
4.参与方式与参与程度分层
(1)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
(2)当然参与和或然参与 当然参与,指在总人口中有一部分人从事
专业体育工作,或职业要求经常从事体育 训练,以及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了国家法 定的体育标准,这部分人属于当然体育参 与。
(1)竞技运动类社团 (2)社会体育类社团 (3)体育科学学术社团 (4)体育观众社团 (5)体育娱乐享受型社团 (6)体育经济型社团
4.我国体育社团存在的基本特征
(1)体育社团的整体基础薄弱 (2)体育社团的官民二重性 1 民间与政府对社团的双向推动 2 民间与政府的组织交叉 3 服务与管理功能的错位
(4)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
主动体育参与,指人们接受了正确的体育 价值观念,对体育运动和身体娱乐产生浓 厚兴趣,自觉主动地坚持体育活动。
被动体育参与,指人们迫于某种社会压力 被迫进入或在特定环境下被卷入体育中来。
第二节 社会流动与体育运动
一、社会流动理论
社会流动是一定社会分层体系下的社会位 置或社会地位的变动过程或现象,人可以 从一个阶级转变为另一个阶级、一个阶层 转变为另一个阶层、一种职业转变为另一 种职业、一种社会地位转变为另一种和会 地位。
合的结果。 (4)社会阶层的内涵会变动,而且个人亦
会提升到较高阶层或下降到较低阶层。
把社会成员划分成若干个层次。20世纪40年代美 国社会学家W.L.沃纳等人依据多重标准曾提出 6 个层次的划分方法。
这实际上是把上、中、下三个阶级各分两层,即: a.上上层。由世世代代的富有者所组成,这些人 既拥有大量的物质财富,又有上流社会特有的生 活方式。b.下上层。他们虽然在财产上并不逊色 于上上层,但他们还没有具备上流社会的生活方 式。有人称之为“暴发户”。c.上中层。他们是 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居住的环境 优美的郊区,有自己舒适的住宅。d.下中层。主 要包括一些小店员、神职人员等。e.上下层。他 们的收入并不比上中层和下中层的人少,但他们 主要从事体力劳动。f.下下层。主要是指无固定收 入者、失业者以及只能从事一些非熟练劳动的人。
(三)体育的社会团体
1.体育社团的性质 (1)民间性 (2)非盈利性 (3)互益性 (4)同类相聚性
2.体育社会团体的功能
(1)代表群体参与政治活动; (2)协助政府体育部门完成某些政府职能; (3)成员发展; (4)维护成员的个别权益和群体权益。
3.体育社团的种类
中国社会分层的五群结构图
二、体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
(一)社会分层与体育制度之间的相互影响 社会分层(尤其是种族、宗教、性别、阶级等)
与体育制度息息相关。 古代奥运会体育制度,拒绝女性参加。 古代奥运会是祭奠众神的一种宗教形式。 社会分层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体育制度的形式,同
样,体育制度影响体育参与者的社会分层结果。
围棋为主,社会普通人则以麻将、象棋为主。
在竞技体育领域,运动员对运动项目的选择也表现出明 显的社会分层的特点。
举重、摔跤、跆拳道、柔道运动员出自农村的较多,特 别是女运动员。击剑被视为绅士运动,运动员大多来自 城市条件较好的家庭。
运动项目体现了参与者的社会阶层,社会分层体系发生 变化,运动项目的大众化、普及化都会随之改变。
(二)体育运动的社会分层现象
1、运动项目的社会分层
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参加运动项目的偏好不同。 “贵族化”项目:高尔夫、网球、骑马等在欧美发达国
家是财富、地位、品位、时尚的象征。 中产阶级通常加入休闲健身俱乐部健身。 普通百姓则参加散步、慢跑、打拳、跳舞、气功等项目。 智力游戏的社会分层区分:社会上层、中层多以桥牌、
体育制度与社会分层相互影响。
有社会地位的人,更具有话语权,比如比赛规则、 比赛选址、场馆建设等,由权力体系决定。
国家或地区的体育制度不同,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的人的社会分层也不同。
由体育行政部门带来的社会分层,获得金牌的运 动员成为体育明星,除了高额的经济奖励,还具 有一定的政治地位。被淘汰的运动员,在退役后 很难生存。
或然参与,是指人们经过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的 感召,可能参与,也可能不参与体育,或然参与 者对体育的参与表现出很大的偶然性。
(3)终身参与和间断性参与
终身体育参与,是指人们自接受学校体育教育以 来,坚持至今,并能持续到老。
间断体育参与,是指社会成员离开体育教育后, 因种种原因离开了体育活动,中年或老年后又恢 复参加体育活动。
(二)合理性控制(非正式控制或软控制)
合理性控制是主要依赖社会规范、舆论 监督、道德伦理等进行控制。 1.社会规范对体育的控制 2.道德规范对体育的控制 3.风俗对体育的控制 4.信仰和信念对体育的控制
二、体育的社会控制作用
(一)减少人类的攻击性行为 (二)充当人类社会的安全阀 (三)对国际争端的缓解作用 (四)对社会犯罪的抑制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