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吟诵与现代朗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才智 211 古典诗词吟诵与现代朗诵

王 梅1 刘 冲2

1.河北大学新闻学院 河北 071000;

2.河北金融学院 河北 071000

摘要:吟诵是一种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类似歌唱般地有声语言表达。吟诵是诗人在诗歌感受、创作以及审美过程中由内心感发生成的语言表达艺术,它原是古典诗歌密不可分的重要部分。它与现代朗诵艺术形式是两种不一样的语言表达样态。现代朗诵艺术应积极借鉴古诗吟诵精髓从而更好的发展自身。

关键词:古典诗词 吟诵 朗诵

《现代汉语词典》中“朗诵”一词解释为“大声诵读诗和散文,把作品的感情表达出来。”本文谈论的现代朗诵艺术是一种通过丰富多彩的有声语言表达技巧,把文学作品转化为精细、高级的有声语言艺术。现代朗诵艺术多出现于“大庭广众之下”,融入了舞台表演元素,呈现为舞台表演艺术形式,但其主要支撑还是有声语言表达,故仍属于“说话”的范畴 。 而吟诵是指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类似歌唱般地读。因地域、方言、师承关系、品性修养等不同,每个人对诗歌理解感受不同,故吟诵没有一定之规,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哼哼”是其初级形态,还有类似唱歌般带有曲调的“吟唱”。 吟诵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古体诗歌感受兴发的语言表达方式。一门古代语言艺术,它的美存在于创作及感受的双重过程。从诗歌创作角度看,吟诵是诗人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懂得吟诵就做不出好诗;从诗歌感受角度看,吟诵还是外人感受诗作、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不懂得吟诵就无法感受诗歌的美。从“哼哼”到“吟唱”,都是诗人学习、感悟以至创作的艺术表现,故而吟诵是实用中的“美”。吟诵是一种在对诗歌内涵意蕴精熟基础上由内心感发的有声语言表达,即使古人三五成群一齐吟诵,也还是以实现自我与诗人、诗作本身的精神契合为目的。吟诵艺术的特质在于吟诵者的“感我”,不为外物所动,自然质朴,属于自我欣赏、自我陶醉。吟诵者将自身定位于“诗人”本身,吟诵目的在于吟诵者与诗人二者间心灵的融会交流。 现如今伴随大众电子媒体的迅猛发展,朗诵作为一门舞台表演艺术,喜爱者越来越多,艺术表现形式在以有声语言为主基础上越来越丰富。广播中能听到朗诵者优美的声音,电视中更是声画并茂,还能看到朗诵者举手投足间一颦一笑的神态,还有站姿、走位等等。如果说吟诵产生了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朗诵则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响亮美和形体美。朗诵艺术中朗诵者将自身定位于表演者,朗诵目的在于“感人”,即在自我融入、自我感发基础上达到“推己达人”的传播目的。如果从传播学来看,吟诵属个体传播,朗诵则属于群体或大众传播。 吟诵和朗诵,仅一字之差,意义大不一样。一个是传统的、内在的“自我”艺术,一个是现代的、外在的“舞台”艺术;一个是质朴自然、浑然天成的璞玉,一个是精雕细刻、包装精美的工艺品。它们拥有截然不同的艺术创作道路,它们是两种风格不一的艺术表现形式。吟诵和朗诵之间其实是传统与现实、原生态

与现代的艺术表征。在我看来,二者并非水火不容。其实古代吟诵之美,正是现今朗诵之痛。现代朗诵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隔靴搔痒、无病呻吟的矫情之作,还有一部分朗诵作品竟演变成了“舞台剧”,剧情表演大于有声语言表现。它们仅仅是为了追求声音的形式美或舞台表现力,即所谓的“好听”、“好看”;语言华而不实,内心虚情假意。有声语言表现与诗词语言的内涵美严重脱节,变为单纯卖弄声音、表现自我的僵化形式。而吟诵留给后人最大的精神财富是要始终立足于挖掘诗歌本身意蕴基础上的内心感发,这是有声语言表现诗歌的精髓。现代朗诵是一门语言艺术,理应秉承这份传统。

吟诵艺术作为古典诗歌的“活化石”,是一份珍贵的非物质遗产,后代子孙应该予以珍视和继承,但普通话毕竟是现今语言

的统一标准,也是未来语言的大趋势。古典诗词吟诵传统可以保留下来,比如有些字古今异义差异很大,可发古音以示区别,又比如为了诗歌平仄押韵的审美需要,可以把押韵之字改读古音。这类改发古音的例子毕竟是少数,教师可以依据古音读法教学生

们朗读。现如今古入声均已归入普通话四声。如果我们现在强行规定不许用普通话朗诵,全部取而代之为古音朗读,也难免会落入因循守旧的窠臼。正如中国明代音韵学家、著名藏书家陈第指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从周秦两汉到现代,各个时代的语音都有所不同。一般初分为上古音、中古音、近古音、现代音等。倘若现代人朗诵古典诗词之前必须先行掌握作者当时当地之方言、古音,这也是不现实和不必要的。对于古典诗词,古人用他们的古音读法去读,是时代使然,我们不必刻意追求古音读法,现代人应根据自己的理解,这是对文本的再创造,也是激发现代人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每个时代的人都习惯用自己熟悉的语言来表情达意。普通话朗诵也能很好的传递古典诗词语言的内涵,也能营造诗一般的意

境,关键在于是否对古典诗词的内涵理解到位,是否对于作者当时当地的创作心情感同身受,是否能用现代的表达方式将古典诗词的情感意境准确生动地传达出来。现代人与古代人生活环境、成长经历、语言表达等各方面差别很大,但古典诗词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在今天感受诗歌语言精妙之时,我们应积极汲取古代吟诵艺术的精髓,用古代艺术之美改造现代艺术,将各自的美感特质有机融合,从而让中国古典诗歌增添现代意义。 古人对唐诗宋词的吟诵是百花齐放,所以今人朗诵唐诗宋词也应该是百花齐放。倘若我们现今朗诵艺术中能逐渐地汲取古人

吟诵的精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的有声语言表达艺术一定会走得更加坚实有力!

参考文献:

1、叶嘉莹.《谈旧诗之美感特质与吟诵之传统》.[J].《文

学与文化》.2012.2 2、许芳红.《声情诗情两相宜——浅议吟诵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J].《语言文学研究》.2011.2 3、刘麟轩.《音义之间——试论古典诗词的吟诵教学》.[J].《现代语文》.2012.03 4、叶嘉莹.《中国古典诗歌之美感特质》.[J].《河南大学学报》.201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