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重庆历史人文情况的调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历史人文资源的调查研究

一、调查背景

1.问题的提出

历史人文遗产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城市文脉的延续需要依靠历史人文作为载体来传递。一个城市的历史人文有其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唯一性表现出历史人文具有独特的文化、科学、教育、美学价值,而不可再生性则表明今天的工业是不可代替作为历史人文的工艺的。但是,一些大城市却在致力于加快现代化的同时没有足够重视本土传统历史人文的宣传,以至于其作为城市记忆,慢慢在市民心中淡去。在物质文化的快速发展形势下,我很容易顺着建设新城市的发展潮流,把城市中的文化遗产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令作为“文物大国”的中国,成为历史沦为绝版的中国和传统成为绝响的中国。

重庆,其历史人文的构成源远流长,雄厚深广。有以巫山古文化、铜粱文化和巫溪文化为代表的巴渝文化传统(或古文化);有以陪都遗址和抗战文学、艺术、绘画、戏剧等为代表的陪都(抗战)文化;还有以红岩革命遗址、歌乐山烈士陵园及其文艺作品为代表的红岩革命文化。而在直辖的十余年时间里,重庆的现代化发展非常快,整个山城正朝着“高楼林立”的都市风貌发展。但是,作为精神文明之一的重庆自身历史人文却没有得到政府和市民的足够重视。在我的初步调查中发现,不少重庆本地人对自己所在城市的历史人文知之甚少(尤其是年轻人),不少人都几乎不了解重庆许多具有历史人文特色的地点以及地名的来由,对一些具有民俗风情的手工艺活同样也了解甚少。

虽然现在政府部门和一些此方面的专家学者已经认识到了这一问题,但是有关重庆本土居民对其历史人文的认知现状的调查几乎还处于空白,因而做这样的调研非常具有时代性与紧迫性。而在雄厚深广的重庆历史人文中,此次我选择重庆城区中的经典老建筑作为调研内容,调查城市居民对重庆经典老建筑的了解程度来一定程度上反映本土居民对其历史人文认知现状。重庆作为一座历史人文名城,保留下了不少向征重庆历史人文的经典老建筑,选其作为具体调研内容不仅对重庆历史人文具有高度概括性,而且显得较为实在和具体。

2.研究意义及背景

“一栋老建筑,一处文化遗址,包容着城市的某种回忆,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化,不可再生。如若在城市化进程中,短视文化旧址和遗址的价值,就是背叛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尽管文化遗产发出的呻吟显得那么微弱,但这是可以穿透时空的历史回响。对这些地方进行拆迁时,通常采取图文资料保存,或者原样复建,很明显文化价值就将会巨额损耗,甚至消失。”重庆社科院文史研究所所长张凤琦说。

资料显示,20世纪60年代后期,日本各地的开发浪潮使历史街区、特色建筑大量消失。面对这一紧急状态,对旧有《古都保存法》中未涵盖的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一些城镇通过制定条例的方式先后开展起来。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历史环境保护问题的关心,不仅反映在保护对象的扩大方面,而且还反映在对历史环境保护的物质价值的认识方面,以及对历史环境在精神、文化方面的价值理解与评价上,包括如何通过保护给地方城镇带来活力的问题等。

重庆是一个具有悠久发展史的历史人文名城。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重庆形成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个性的地域文化,丰富的文化资源也为重庆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重庆虽有灿烂的历史人文,但是这种“城市记忆”正在现代居民脑中慢慢淡去。本课题从重庆城区内的经典老建筑为调研内容,作为突破口,深入调研居民对重庆历史人文的认知程度,不仅可以唤醒社会对城市记忆的重视,还可以起到提醒政府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城市历史人文。因此,对重庆本土居民对其历史人文认识现状的调研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首先,本次调研可以弥补重庆当地在历史人文教育方面的一个空白,为政府机关掌握城市居民对重庆历史人文的认知情况提供一定的数据资料。对于重庆推广自身的文化和实现重庆在提高自身软实力上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其次,通过本次调研可引起社会对此方面的重视,从而在青少年的教育过程中加强对本土历史人文传统方面的教育。同时,让重庆本土文化得到良好的发展和传承,对于保护重庆本土文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三,本次调研活动课激发重庆居民的本土情节,强化当地居民对保护本土文化的意识,让全民参与文化保护成为一种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提升本土居民的乡土自豪感增强对自己城市的感情。

附:参考资料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曾经作为城市精神旗帜的历史人文遗产,已经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步消解,浮躁市井文化的盛行更是凸显出人们对于历史人文的漠视,东北财经大学在“城市营销研究-----城市品牌资产的开发、传播与维护”中指出: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的城市都曾经或多或少扮演着某种影响历史进程的角色,有一些历史人文遗产己经开发为某些城市的旅游资源,但是仍有许多历史典故、历史遗迹、历史名城和历史名人还没被熟知。此文从城市营销的角度对城市品牌资产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注重城市历史人文特色对塑造城市品牌的影响。

此外,苏州科技大学的倪明在“国家历史人文名城空间发展研究---- 以淮安古城为例”中阐述了以下观点:在历史人文名城城市空间进一步发展阶段中,如何处理新旧空间之间的关系,如何保存其历史延续性,成为了古城空间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持续发展带来的新旧空间冲突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社会、政府,学界的重视,古城历史的、现代的、未来的空间发展缺少系统的梳理和理论的总结,缺少对历史人文名城未来空间发展科学的预测和有效的指导。

早在2001年,西南大学历史与旅游学院就提出重庆是一座著名的历史人文名城,如何发掘、保护、开发、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塑造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使之在提高重庆综合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问题,似应引起社会各界更加广泛的重视。见于“文化形象与城市发展——关于塑造重庆历史人文名城形象的思考”一文。还有新闻媒体对此问题的关注,如卢铿在重庆晚报关于“四城对话重庆人文”的采访中认为,重庆缺的不是历史和故事,而是一种文化,一种历史人文的传承,重庆需要在传统文化的保护、发掘上下功夫。

在这一特定时代背景下,重庆市对历史人文保护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但仍应看到,尚有诸多不足之处。以历史建筑为例,仍有令人遗憾的拆建文化遗产事件发生,我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应不断思考,努力探索与悠久历史对接的平衡点。

二、实施方案

1.调研地的选择及说明

本次研究地点选定主要集中在重庆主城区,研究对象以年龄段做为基本划分,以此可以了解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文化的了解程度,我根据这一划分的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