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苏教版数学四年级

合集下载

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上册《找规律(1)》公开课ppt课件课件PPT

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上册《找规律(1)》公开课ppt课件课件PPT
找规律
情景引入找出排列关系
每幅图中两种物体是怎样排列的?
两端物体 夹子 兔子 木桩
数目
中间物体 手帕 蘑菇 篱笆
数目
1、一根绳子被打了6个结,这根绳子 被分成了多少段?你110米跨栏,10个栏中间有多少个间隔?
国庆节就要到了,学校计划在校园主干道一 边按照一一间隔的规律来摆设鲜花美化校园。
79.要钱,就要努力干活;要美美的,就要努力保养;要成为聪明的人,就要努力读书;要有很多朋友,就要慷慨而热情。想要什么,就去争取什么。 87.远大的希望造就伟大的人物。 14.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31.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 10.目标决定高度,远大的目标成就非凡的人生。 17.美好是属于自信者的,机会是属于开拓者的,奇迹是属于执著者的!你若不想做,总会找到借口;你若想做好,总会找到方法!
(1)有25盆蓝花,猜猜看要摆放多少盆红 花?
(2)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23.让奋斗之花遍地盛开;让奋斗的清泉在泉眼中喷涌而出;让奋斗的雄鹰在蓝天下翱翔;让奋斗的果实丰硕地结满大树下吧!奋斗就是路,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人生需要 奋斗,去开辟属天你的那条新航路吧!
38.这个世界并不是公平的要学着去习惯它。 66.永远不要被阴云吓倒,只要我们相信自己,只要我们敢于接受挑战,我们的心就会得到冶炼,我们的前路就不会永远黑暗。 43.让生命的每一天都成为收获的小时。 22.对于一个简单的问题反复研究的结果就是这个问题比原先更为复杂。 24.成功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然后狠狠去做。 43.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 46.我们总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 43.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80.所谓没有时间,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利用它。 19.我来到,我看到,我征服!---罗马的凯撒 16.三十岁之前努力犯错,拼命尝试,三十岁之后开始靠岸,学着靠谱。有些事年轻的时候不做,就真的没有机会再去做了。不要怕失败和跌倒了重新再来,只怕把一些期望一直埋在心里,最后 变成了内心时常叨扰的痛。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找规律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找规律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找规律教案一、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为:1.了解找规律的概念和方法。

2.能够通过观察数据,找到其中的规律。

3.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在实际问题中找到规律并进行推广。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1.找规律的概念和方法。

2.观察数据,找规律。

3.运用所学的方法,在实际问题中找规律并进行推广。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找规律的概念和方法。

2.观察数据,找规律。

教学难点:1.运用所学的方法,在实际问题中找规律并进行推广。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

2.学生自主学习。

3.学生小组合作。

教学媒体:1.书本。

2.黑板、白板。

3.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来引入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比如说,教师可以给出以下问题:如果有10只小鸟排成一列,第一只小鸟有1个羽毛,第二只小鸟有3个羽毛,第三只小鸟有5个羽毛,那么第十只小鸟有多少个羽毛?第二步:讲授找规律的概念和方法(15分钟)接下来,教师可以讲授找规律的概念和方法。

找规律的概念找规律是指在实际问题中,通过观察数据、分析规律,找到其中的规律性质,并根据找到的规律性质进一步探讨问题。

找规律的方法找规律的方法有多种,比如说:1.观察数据中的规律,如数据的增减、规律的周期性等。

2.利用算式求出规律,比如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3.利用图形来描述规律,如图形中的对称性、周期性等。

第三步:观察数据,找规律(25分钟)接下来,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具体的数据,让学生通过观察数据,找到其中的规律。

以以下数据为例:1, 3, 5, 7, …学生可以观察到,这是一个从1开始的奇数序列。

因此,这个序列的通项公式为:a(n)= 2n-1在观察数据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分析数据中的规律,并根据所学的方法,推出规律的通项公式。

第四步:运用所学的方法,在实际问题中找规律并进行推广(30分钟)最后,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在实际问题中找规律并进行推广。

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上册《找规律(1)》公开课ppt课件

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上册《找规律(1)》公开课ppt课件
找规律
-
情景引入找出排列关系
每幅图中两种物体是怎样排列的?
两端物体 夹子 兔
数目
1、一根绳子被打了6个结,这根绳子 被分成了多少段?你是怎么想的?
2、经过了15个白天,那么经过了多 少个黑夜?
110米跨栏,10个栏中间有多少个间隔?
国庆节就要到了,学校计划在校园主干道一 边按照一一间隔的规律来摆设鲜花美化校园。
(1)有25盆蓝花,猜猜看要摆放多少盆红 花?
(2)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 生学的 知识, 教职员 躬亲共 学;要 学生守 的规则 ,教职 员躬亲 共守。2 021/4 /2920 21/4/ 29Thu rsday, April 29,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 21/4/ 29202 1/4/2 92021 /4/29 4/29/ 2021 2:26:00 PM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 21/4/ 29202 1/4/2 92021 /4/29 Apr-2 129- Apr-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 1/4/2 92021 /4/29 2021/ 4/29T hursday, April 29,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 21/4/29202 1/4/2 92021 /4/29 2021/ 4/294 /29/2 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 21年4 月29 日星期 四2021 /4/29 2021/ 4/292 021/4/ 29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 1年4月 2021/ 4/292 021/4 /2920 21/4/ 294/2 9/202 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 1/4/2 92021 /4/29 April 29,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20 21/4/ 29202 1/4/2 92021 /4/29 2021/ 4/29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9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9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9篇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 1第五单元找规律一、知识点:1、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

2、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目标要求: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使什么物体或图形,能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典型训练题:一、按规律在括号理画出每组第32个图形。

二、有249朵花,按5朵红花,9朵黄花、13朵绿花的顺序排列,红花、黄花、绿花各有多少朵?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一、知识点:1、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知道列举时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学会不同的列举。

二、目标要求:1、通过实践活动,经历收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认识并掌握用列举法解决问题的策略,能正确运用列举法解决问题,体验事件发生有多种的可能性结果。

2、学生能结合经验对具体情境中的有关数字信息作出合理解释;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3、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主动参与意识和质疑精神。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体会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行和结论的确定性。

三、典型训练题:李红的书桌上有一本故事书、一本杂志,一本漫画。

她想把这三本书顺次放在书架上,她有多少种不同放法?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 2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找规律》怎么写好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找规律》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到您!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排列规律。

2、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习发现规律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数学教案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数学教案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數學教案設計教案设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让学生掌握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些有规律的数字或图形,让学生观察并尝试找出规律。

然后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如何找到这些规律。

”2. 新课讲授(1) 观察规律:教师出示一组数字或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其排列规律。

(2) 分析规律: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进行总结,并解释规律的形成原因。

(3) 推理规律:出示新的数字或图形,让学生根据已知的规律预测下一个数字或图形。

3. 巩固练习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题目可以包括数字规律、图形规律以及实际生活中的规律。

4. 课堂小结请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寻找规律的方法和步骤。

5.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找规律的习题,以巩固和深化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完成作业的情况,评估他们是否掌握了找规律的方法,能否独立解决相关的问题。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个别辅导,确保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找规律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找规律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找规律一、教学目标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具体的数字序列、图形和项的变化,让学生了解“找规律”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难点1.学生在思考和归纳分析时的能力是否能够得到提高。

2.如何引导学生领会“找规律”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1.导入新知识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观察数字的变化,并尝试找出变化规律。

2.学习具体数字序列的规律以数字序列为例,引导学生分析数字变化规律,并用“加减乘除”方法来预测接下来的数字。

3.学习图形的规律以具体的图形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图形的形状规律,并用“加减”方法来预测下一个图形的形状。

4.学习项的规律以一个含有若干个项的数字序列为例,引导学生分析项之间的变化规律,并用“加减乘除”方法来预测下一个未知的项。

5.总结“找规律”的方法通过多个例子的讲解和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出“找规律”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2.课前热身游戏3.小组合作学习4.课堂互动问答5.课后作业布置五、教学手段1.教具:数字序列卡片、图形卡片、练习册。

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幻灯片。

六、教学过程1.热身游戏教师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观察一组数字序列的变化,然后尝试找出规律。

每个小组尽可能多地找出规律,找到规律最多的组获胜。

2.学习数字序列和图形的规律教师展示一组数字序列和一组图形,并依次分析每个数字的变化和每个图形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学习项的规律教师设计一组项的数字序列,并让学生尝试找出规律。

然后教师逐一讲解每个数字之间的变化,引导学生理解项之间的规律。

4.总结“找规律”的方法通过多个例子的讲解和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出“找规律”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形成一个“找规律”的思维模式,包括观察、发现、推理和验证。

5.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作业,包括练习册上相关知识点的练习和找规律的问题。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课件ppt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课件ppt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探索事 物搭配的规律,同学们细 心观察,认真思考。自己 总结事物的搭配规律。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小组讨论: (1)怎样选配才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应该有顺序、有条理地选配。 (2)木偶的个数和帽子的顶数,与有多少种 搭配方法有什么关系? 木偶的个数×帽子的顶数=搭配方法的种数。 (3)你能列式计算出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吗?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如果用下面的图形表示帽子和木偶, 你能用连线的方法很快找到答案吗?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用8、2、5三个数字能组成几个 不同的三位数?
男生29人 女生30人
29×30=870(种)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四个球队踢足球,每两个球队都要比赛一场, 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红队
黄队
绿队
一共要比赛6场。
蓝队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

《找规律》PPT课件6-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找规律》PPT课件6-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两种物体间隔排列, 如果两端 的物体相同, 那么, 排在两 端的那种物体的个数比排在中 间的另一种物体多一个。
你能举出生活中这种规律的例 子吗?
植树数 = 间隔数 + 1 间隔数 = 植树数 - 1
24个
4段
4段 5次
74棵
75棵
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成一圈, 两 种物体的数量相等。
植树数 = 间隔数
1 2 3 4 5 6……2005
• 求这列数中单数多少个?

双数多少个?
我校要举行家长会,保安叔叔手中 有 红色彩旗10把,黄色彩旗8把,你能 帮忙把这些彩旗布置在校门口的两 侧吗?你准备怎么布置?
村庄小学准备在长80米的跑道一 边植树, 请小组讨论植树方案。 (可围绕以下几个问题来且两端都是 (夹子), (夹夹子子)比手(手帕帕)多1个。
(兔子)和(蘑菇)间隔排列, 并且两端都是 (兔子), (兔兔子子)比(蘑蘑菇菇)多1个。
(木桩)和(篱笆)间隔排列, 并且两端都是 (木桩), (木木桩桩)比(篱篱笆笆)多1个。
摆摆看
小棒和围棋是间隔排列的, 并且两段都是小 棒, 小棒的根数比围棋的个数多1。
• 【教学要求】
• ⒈让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 似现象中的简单规律。
• ⒉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等活 动,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发生问题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 数学思考。
• 3、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 【重点难点】
• ⒈通过自主研究、与人合作感受数学与生活之密切联系。 • 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栽什么树? 2、怎样栽? 3、需要多少棵?

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上册找规律课件ppt

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上册找规律课件ppt

摆摆看
任意拿几根小棒,在桌上摆成一排,再在每两根小棒中 间摆一个圆。数数小棒的根数和圆片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关 系。
小棒和圆片是间隔排列的,并且两端都是小 棒,小棒的根数比圆片的个数多1。
两种物体间隔排列,如果 两端的物体相同,那么,排在 两端的那种物体的个数比排在 中间的另一种物体多一个。
你能举出生活中这种规律 的例子吗?
秦南小学
孔祥东
夹子 手帕 (夹子)和(手帕)间隔排列,并且两端都是 (夹子),(夹子)比(手帕)多1个。 夹子 夹子 手帕
蘑菇 兔子 (兔子)和(蘑菇)间隔排列,并且两端都是 (兔子),(兔子)比(蘑菇)多1个。 兔子 兔子 蘑菇
木桩 篱笆 (木桩)和(篱笆)间隔排列,并且两端都是 木桩 木桩 篱笆 (木桩),(木桩)比(篱笆)多1个。
植树数 = 间隔数 + 1 间隔数 = 植树数 - 1
24个
4段
4段 5次
74棵
75棵
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成一圈, 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
植树数 = 间隔数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 有什么收获?
1 2 3 4 5 6……2005
• 求这列数中单数多少个? • 双有红色彩旗10把,黄色彩旗8 把,你能帮忙把这些彩旗布置在校 门口的两侧吗?你准备怎么布置?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 找规律 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 找规律 教案

标题: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找规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找出图形、数字、算式中的规律,并进行推理和验证。

2. 运用所学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探究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分析、归纳,发现规律。

2.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共同探究规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探究让学生观察图形、数字、算式,找出规律,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规律,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形成完整的规律描述。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讲解和点评,纠正错误,巩固知识。

5. 实践应用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巩固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6.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收集生活中的规律现象,与同学分享,提高观察能力。

3. 尝试编写一道找规律的题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七、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质量。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江苏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找规律

江苏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找规律

说课稿一.说教材《找规律》是江苏教育出版社新课标教育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章内容。

本单元内容是让学生探索两物体间隔排列的简单规律,并进行简单运用。

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比较熟悉,容易发现相应规律,因而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知识的积累。

对此,我有如下的教学目标:1 让学生发现并探索两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规律,以及体会数学规律的过程。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应用现实生活的能力。

对数学产生好奇心逐步形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经历间隔物体间找规律的过程,用恰当得语言描述规律。

二.说教法一)观察发现,引出规律在新课开始之前,我将在黑板上写下135问同学们知道下面该写什么吗?还有拍手游戏,我先拍12节奏让学生跟着学,然后拍13节奏让学生跟拍,问接下来老师将会怎么拍?(在此,课前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数学游戏中探索规律的存在,为新课找规律奠定基础。

)二)开设情景,探索规律打开多媒体(图片1):同学们在小兔子家中看到了那些物品啊?这些物体间有什么关系,同学们相互交流?层层递推,体会规律。

图中有几组物体,每组物体是怎样排列的,同一种物体的个数是怎样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认真分析这些数据看存在什么规律。

小组讨论并总结:当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个数比被夹物体要多一个,被夹物的个数比两端物要少一个。

(这个环节是为了突出学生的主题探索活动。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观察发现交流,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达规律,增强他们的探索欲和研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现在我们在马路上有什么(想想做做)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通过观察得出答案,鼓励学生思考第二题锯木头四.深入体会,感受规律课堂游戏。

请4个男生到讲台上站成一排,要求每两个男生中间站一个女生。

问需要多少个女生?(此游戏主要让学生应用规律于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五.课堂总结,延伸规律请学生谈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是怎样发现规律的。

苏教版四年级上找规律

苏教版四年级上找规律

苏教版四年级上找规律在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找规律”这一板块可是相当重要且有趣的。

它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帮助孩子们打开数学世界中充满奇妙和惊喜的大门。

找规律,简单来说,就是在一系列的事物、数字或者现象中发现隐藏的、重复出现的模式。

这种能力可不只是在数学考试中有用,它对于孩子们培养逻辑思维、观察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比如说,我们来看这样一组数字:2、4、6、8、10。

聪明的小朋友很快就能发现,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大 2,这就是一种简单的数字规律。

通过这样的规律,我们就能够预测下一个数字是 12,再下一个是 14 等等。

再来看一个例子,教室里按照红、黄、蓝、绿的顺序挂着彩灯。

那么按照这个规律,第 7 盏灯是什么颜色呢?这就需要孩子们认真思考这个排列的周期,也就是重复出现的一组彩灯的数量。

在这里,周期是 4 盏灯。

7÷4 =1……3,余数是 3,所以第 7 盏灯的颜色就和第 3 盏灯的颜色相同,是蓝色。

在生活中,找规律的例子也随处可见。

比如一年四季的更替,春天温暖、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寒冷,年复一年,这就是一种规律。

还有一周七天,从周一到周日不断循环,也是一种规律。

那孩子们在学习找规律的时候,会遇到哪些困难呢?有的孩子可能观察不够仔细,错过了关键的信息;有的孩子可能在理解规律的本质上存在困难,只是机械地记住了数字或者现象,而没有真正理解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规律;还有的孩子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时,容易出现计算错误或者思路混乱的情况。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找规律这一知识,老师和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们多观察身边的事物,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规律的存在。

比如,观察家里的地砖是如何排列的,街道上的树木是怎样分布的。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和活动来让孩子们感受规律的魅力。

比如,玩“猜一猜”的游戏,老师先给出一部分有规律的数字或者图形,让孩子们猜猜接下来会是什么。

还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孩子们合作找出给定材料中的规律,并展示自己的发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10
我的 小兔子 呢???
12 1
2 3 4 5
9 8 7 6
HAPPY DAY~~~~~
六、总结评价,延伸规律
• 请学生谈谈,这节课找到了什么规律?是 怎么找到规律的?利用规律我们可以干什 么? • 归纳总结:通过观察、数数、画图、摆学 具等方式发现了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 ,如果排成一行,排在两端的那种物体就 比排在中间的物体多一个;如果排成圆圈 ,两种物体的个数就一样多。
实践性作业
采蘑菇的小兔子
所需图片
• 手 • 小白兔· 蘑菇(多媒体显示:音乐声中,小 兔们在欢快地唱歌跳舞的场。每两只兔子 之间有一蘑菇,12只兔子) • 夹子· 手帕(每两个夹子之间有1块手帕 ) • 木桩· 篱笆 • 树· 绳子 • 桥的栏杆;长廊;路边的香樟树和冬青; 花栏;地砖;路灯;课桌;梳子;直尺; 空调的叶片;学生的队伍 • “想想做做”第一,二题的图
四、联系实际,寻找规律
• 1· 请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这样的规律现象 • 2· 图片:桥的栏杆 长廊 • 路边的香樟树和冬青 • 花栏 • 地砖 • 路灯 • 课桌 • 梳子 • 直尺 • 空调的叶片 • 学生的队伍
五、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 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图
• 激励学生联系实际思考、解决“想想做做”第二 题“锯木头”的问题 • 回到主场景中 • 1· 如果12只小白兔手拉手做游戏,每两只小白兔 之间有一个小蘑菇,想一想应该有几个小蘑菇? • 2· 如果12只小白兔想围成圈做游戏,每两只小白 兔之间有一个小蘑菇,那应该有几个小蘑菇呢?
教学目标
• (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个物体间隔 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多1,中间的 物体比两端的少1”这一规律。 •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 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
教法与学法
• 1、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境,重视 学生的动手操作,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 2、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鼓励他们互相合 作,共同提高。 • 3、面向现实生活,让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 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意义
运用课上找到的规律,结合生活实际,做 一个小小的设计
谢谢
所需图片
• 手 • 小白兔· 蘑菇(多媒体显示:音乐声中,小兔们在 欢快地唱歌跳舞的场。每两只兔子之间有一蘑菇 ,12只兔子) • 夹子· 手帕(每两个夹子之间有1块手帕 ) • 木桩· 篱笆 • 树· 绳子 • 桥的栏杆;长廊;路边的香樟树和冬青;花栏; 地砖;路灯;课桌;梳子;直尺;空调的叶片; 学生的队伍 • “想想做做”第一,二题的图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找规律》说课稿
11级小教转本2班 岳媛
说教材
• 《找规律》是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小学数 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 本单元内容是让学生探索两种物体间隔排 列中的简单规律,并进行简单应用。 • 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经历间隔现象中简单 规律的探索过程;难点是用恰当的方式描 述这一规律。
教学思路
• • • • • • 一、游戏导入,引出规律 二、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三、动手操作,提升规律 四、联系实际,寻找规律 五、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六、总结评价,延伸规律
一、游戏导入,引出规律
• 游戏:“跟我学” • 观察双手
去小白兔家
12小白兔
• 把12只小兔分别用12个数字来表示,如果 每两个数字之间出现一个蘑菇,有多少个 蘑菇呢? • 课件演示12个数字围成一圈,形成一个钟 面(钟面是学生比较熟悉的,通过以前的 学习,都知道钟面上有12个数字和12个间 隔)。 • 师提问:现在蘑菇的个数有变化吗?为什 么?这样的排列又有着怎样的规律呢?
二、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 小白兔· 蘑菇(多媒体显示:音乐声中,小 兔们在欢快地唱歌跳舞的场。每两只兔子 之间有一蘑菇) • 夹子· 手帕(每两个夹子之间有1块手帕 ) • 人小组合作学习:每人任意拿几根小 棒在桌上摆成一排,并在每两根小棒中间 摆上一个圆片,将小棒的根数和圆片的个 数分别填入表格中,并观察小棒的根数和 圆片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