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本草文献探讨附子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 年 8月 01
15 3
从 古 代 本 草 文 献探 讨 附子 的临 床 应 用
王 新 刚 ’ 刘敬 花
关 键 词 : 子 附
中图分 类 号 : 2 21 R 2. 9
文献 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0பைடு நூலகம்6 0 7 ( 0 1 1 — 1 5 0 10 — 9 9 2 1 )6 0 3 — 2
附子 在 临床 上为 常用 药 , 为历 代 医家所 重 视 。 载 于《 首 神农本 草 经 》称 之 为 “ , 百药 之 长 ” 张景 岳 《 经 》 其 为 “ 中 四维 ” 并 , 类 称 药 , 在《 景岳 全 书》 中将其 称 为 “ 世之 良将 ” 陈修 园 在《 乱 , 本草 经 读 》 中 更 是将 其称 之为 “ 回阳救 逆第 一 品 药 ” 近代 “ 神派 ” 。 火 以大 剂量 广 泛 地应 用 附子而 屡起 沉 疴 而著 称 于 世 。 因此 , 古代 本 草文 献 中 从 寻找 附子 临 床 应用 指 征 , 结 历 代应 用 附子 演 变 规 律 , 指 导 现 总 对 代 临床 具有 重要 的 现实 意 义 。 附子 一药 , 首见 《 农 本 草 经 ・ 经 》 “ 神 下 : 附子 , 辛温 , 风 寒 味 主 咳逆邪 气 , 症 坚积 聚 , 破 血瘕 , 疮 。 湿蹊 蹙 , 挛 , 痛 , 能行 金 寒 拘 膝 不 步 。” 述 附子 的应 用有 7 。 代 本 草文 献 多在 此 基础 上发 挥 , 描 个 后 其 临 床应 用 已 非常 广 泛 , 达 26症 , 高 0 这是 中 医理 论 的发 展 与 一 千多年 来 的临床 实践 相 互融 合 的结 果 _ 1 】 。 总结 前 贤众 多 医家 应 用 附 子 的 经 验 , 抵 不 越 “ ”“ ” 大 虚 、寒 二 字 。 内经 》 谓 “ 即《 所 阳虚则 寒 ” 虚 指 阳虚 , 见于脏 腑 功能 衰 弱性 。 多 疾 病 ; 指表 寒 、 寒 里寒 、 湿凝 滞 筋 骨脉 络 等 。 而 述之 , 历代 本 寒 分 将 草文献 中附子 临床应 用 总结 如 下 。
一
中药 , 干姜 附 子 缩砂 厚朴 之类 。”《 准 》《 修 政 和经史 证类 备 (药 )重 用本 草 》 载孙 用 和“ 大 泻霍 乱不 止 。 子一枚 重七 钱 , 治 附 炮去 皮脐 , 为末 。 服 四钱 , 每 水两 盏 , 半钱 , 取一 盏 , 服立止 。 宝庆本草 盐 煎 温 ”《 折衷 》 方 “ 载 治元脏 伤 冷 及 开 胃( 附子 炮过 , 去皮 , 捣未 , 两盏 , 水 入 药二钱 , 、 枣 、 同煎 , 一盏 , 盐 及 姜 取 空心 服 )火 暖下元 , , 肥肠 益气 。” 1 . 阳解 表 : 疗 阳 虚漏 汗 症 。汗 为 阴液 , 阳所 主 , 阳气 不 4扶 治 为 如 足 , 阳不 固 , 理疏 松 , 汗液 不 能 内守而 外泄 。 时 由于 体虚 , 卫 腠 则 此 也每 易感 受 风邪 , 使 营卫 更 加失 调 , 剧 汗 出 , 而酿成 漏 汗不 致 加 从 止 。或者 患 者感 受风 寒 之邪 , 医者 汗 不得 法 , 使过 汗伤 阳 , 致 阳不 摄 阴 , 可导 致 汗漏 症 。 亦 汗漏 1久 , 3 必然 伤 阴 , 液亏损 , 能濡养 阴 不 筋脉 , 可 出现 四肢 微 急 , 于屈 伸 , 故 难 小便 不 利 等症 状表 现 。此时 阳气 虚 弱 , 营卫 不和 , 表 不 固 , 卫 营不 内守 是病 机之 关键 。治 疗宜 扶 阳 , 固表 敛 液 , 和 营卫 为 急务 , 回则 阴可 自生 。 因 调 阳 1 . 下寒积 : 5温 附子 “ 六 腑 之 沉 寒 , 三 阳 之厥 逆 ”《 古珍 珠 除 定 (洁 囊》 ,寒邪 犯本 ,急用 温 法 ,故 所 用 皆猛 烈之 药 ”《 府标 本药 )“ (藏 式》 。《 ) 洁古 珍珠 囊 》 :黑 附子 ( ) 阳治 脾 中大实 , 中寒甚 , 云 “ 辛 纯 肾 通行 诸 经 。 治疗 便秘 等 症 , 秘 结不 通 , 都属 热症 , 患 ” 大便 并非 有些 者平 素 阳虚 体弱 , 年迈 体 衰 , 或 阴寒 内生 , 留于肠 胃 , 阴 固结 , 凝 致 使 阳气 不通 , 液不 行 , 可 导致 便秘 。此 类患 者 常伴 面 白 , 津 亦 畏寒 怕冷 , 四肢不 温 , 清 长 , 夜尿 多 等 症状 , 象 沉迟 或沉 弦 , 小便 或 脉 舌 淡苔 白。治疗 宜 温 阳通 便 。
1 临床应 用
1 . 阳救 逆 第一 品药 : 修 园《 草 经 读 》 :附子 味辛 气 温 , 1回 陈 本 云 “ 火 性 迅 发 , 所不 到 , 为 回 阳救 逆第 一 品药 。 附子 秉性 纯 阳 , 有 无 故 ” 具 “ 阴 回阳之 力 , 病 回生之 功 ”《 退 起 (伤寒 蕴 要 》 。凡 遇亡 阳急危 重 ) 症, 可用 附 子 , 以达 温阳 救 逆 固脱 之 功 。吴绶 曰 :附 子 乃 阴证 要 “ 药 。 伤寒 传变 三 阴 , 中寒 夹 阴 , 大 热而 脉沉 者 , 用之 。 凡 及 虽身 必 或 厥 冷 腹痛 , 脉沉 细 , 则唇 青囊 缩 者 , 须 用 之 , 甚 急 有退 阴回 阳之 力 , 起死 回生 之功 。 《 修 政和 经史 证 类备 用 本 草》 孙 兆 口诀 : 阴 ”重 载 治 盛隔 阳伤 寒 , 人 必躁 热 , 不 欲饮 水者 是 也 。宜服 霹雳 散 : 其 而 附子 枚 , 为灰 存性 , 烧 为末 , 水调 下 为一 服 而愈 。 逼 散寒 气 , 蜜 此 然后 热气 上行 而汗 出 , 乃愈 。” 为病 及 少 阴 , 气式 微 , 此 阳 阴寒 内盛 , 四 肢厥 冷 , 面色 苍 白或灰 败 , 心悸 气 短 , 忱 不 定 , 躁 脉沉 细 微 , 浮大 或 数疾 无根 。多 见于 久 病重 病 , 大 吐 、 或 大泄 、 大汗 之 后 , 心衰 、 或 呼 衰 患者 。 疗均 宜迅 速 回 阳救逆 , 用 附子 温 阳逐 寒 , 治 重 力挽 残 阳于 重危 , 回 阳退 阴之 功 , 死 复 生 之妙 。但 “ 有 起 东垣 谓 其 有斩 关 夺旃 之功 , 非身 凉 四肢 厥者 , 可僭 用 。 ” 不 1 温 阳利 水 , . 2 治脾 湿 。 :藏府 标 本 药 式》 :寒 湿脾 中之 阳气 肾寒 《 云 “ 不 足 , 胃中之津 液不 行 , 阳乃 以健 脾 , 以燥 胃。故寒 去 而湿 则 补 亦 除 , 能上 输 津液 , 溉周 身 。 ” 性属 阴 , 制 于 阳 , 乃 灌 水 受 机体 阳气充 足 , 能化 气 行水 , 持体 内水 液 的正 常 代谢 若 阳气 不 足 , 能温 则 维 不 化水 湿 , 膀胱 气化 失常 , 开合 不 利 , 则水 液 内停 , 于肌 肤 , 成水 溢 形
15 3
从 古 代 本 草 文 献探 讨 附子 的临 床 应 用
王 新 刚 ’ 刘敬 花
关 键 词 : 子 附
中图分 类 号 : 2 21 R 2. 9
文献 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0பைடு நூலகம்6 0 7 ( 0 1 1 — 1 5 0 10 — 9 9 2 1 )6 0 3 — 2
附子 在 临床 上为 常用 药 , 为历 代 医家所 重 视 。 载 于《 首 神农本 草 经 》称 之 为 “ , 百药 之 长 ” 张景 岳 《 经 》 其 为 “ 中 四维 ” 并 , 类 称 药 , 在《 景岳 全 书》 中将其 称 为 “ 世之 良将 ” 陈修 园 在《 乱 , 本草 经 读 》 中 更 是将 其称 之为 “ 回阳救 逆第 一 品 药 ” 近代 “ 神派 ” 。 火 以大 剂量 广 泛 地应 用 附子而 屡起 沉 疴 而著 称 于 世 。 因此 , 古代 本 草文 献 中 从 寻找 附子 临 床 应用 指 征 , 结 历 代应 用 附子 演 变 规 律 , 指 导 现 总 对 代 临床 具有 重要 的 现实 意 义 。 附子 一药 , 首见 《 农 本 草 经 ・ 经 》 “ 神 下 : 附子 , 辛温 , 风 寒 味 主 咳逆邪 气 , 症 坚积 聚 , 破 血瘕 , 疮 。 湿蹊 蹙 , 挛 , 痛 , 能行 金 寒 拘 膝 不 步 。” 述 附子 的应 用有 7 。 代 本 草文 献 多在 此 基础 上发 挥 , 描 个 后 其 临 床应 用 已 非常 广 泛 , 达 26症 , 高 0 这是 中 医理 论 的发 展 与 一 千多年 来 的临床 实践 相 互融 合 的结 果 _ 1 】 。 总结 前 贤众 多 医家 应 用 附 子 的 经 验 , 抵 不 越 “ ”“ ” 大 虚 、寒 二 字 。 内经 》 谓 “ 即《 所 阳虚则 寒 ” 虚 指 阳虚 , 见于脏 腑 功能 衰 弱性 。 多 疾 病 ; 指表 寒 、 寒 里寒 、 湿凝 滞 筋 骨脉 络 等 。 而 述之 , 历代 本 寒 分 将 草文献 中附子 临床应 用 总结 如 下 。
一
中药 , 干姜 附 子 缩砂 厚朴 之类 。”《 准 》《 修 政 和经史 证类 备 (药 )重 用本 草 》 载孙 用 和“ 大 泻霍 乱不 止 。 子一枚 重七 钱 , 治 附 炮去 皮脐 , 为末 。 服 四钱 , 每 水两 盏 , 半钱 , 取一 盏 , 服立止 。 宝庆本草 盐 煎 温 ”《 折衷 》 方 “ 载 治元脏 伤 冷 及 开 胃( 附子 炮过 , 去皮 , 捣未 , 两盏 , 水 入 药二钱 , 、 枣 、 同煎 , 一盏 , 盐 及 姜 取 空心 服 )火 暖下元 , , 肥肠 益气 。” 1 . 阳解 表 : 疗 阳 虚漏 汗 症 。汗 为 阴液 , 阳所 主 , 阳气 不 4扶 治 为 如 足 , 阳不 固 , 理疏 松 , 汗液 不 能 内守而 外泄 。 时 由于 体虚 , 卫 腠 则 此 也每 易感 受 风邪 , 使 营卫 更 加失 调 , 剧 汗 出 , 而酿成 漏 汗不 致 加 从 止 。或者 患 者感 受风 寒 之邪 , 医者 汗 不得 法 , 使过 汗伤 阳 , 致 阳不 摄 阴 , 可导 致 汗漏 症 。 亦 汗漏 1久 , 3 必然 伤 阴 , 液亏损 , 能濡养 阴 不 筋脉 , 可 出现 四肢 微 急 , 于屈 伸 , 故 难 小便 不 利 等症 状表 现 。此时 阳气 虚 弱 , 营卫 不和 , 表 不 固 , 卫 营不 内守 是病 机之 关键 。治 疗宜 扶 阳 , 固表 敛 液 , 和 营卫 为 急务 , 回则 阴可 自生 。 因 调 阳 1 . 下寒积 : 5温 附子 “ 六 腑 之 沉 寒 , 三 阳 之厥 逆 ”《 古珍 珠 除 定 (洁 囊》 ,寒邪 犯本 ,急用 温 法 ,故 所 用 皆猛 烈之 药 ”《 府标 本药 )“ (藏 式》 。《 ) 洁古 珍珠 囊 》 :黑 附子 ( ) 阳治 脾 中大实 , 中寒甚 , 云 “ 辛 纯 肾 通行 诸 经 。 治疗 便秘 等 症 , 秘 结不 通 , 都属 热症 , 患 ” 大便 并非 有些 者平 素 阳虚 体弱 , 年迈 体 衰 , 或 阴寒 内生 , 留于肠 胃 , 阴 固结 , 凝 致 使 阳气 不通 , 液不 行 , 可 导致 便秘 。此 类患 者 常伴 面 白 , 津 亦 畏寒 怕冷 , 四肢不 温 , 清 长 , 夜尿 多 等 症状 , 象 沉迟 或沉 弦 , 小便 或 脉 舌 淡苔 白。治疗 宜 温 阳通 便 。
1 临床应 用
1 . 阳救 逆 第一 品药 : 修 园《 草 经 读 》 :附子 味辛 气 温 , 1回 陈 本 云 “ 火 性 迅 发 , 所不 到 , 为 回 阳救 逆第 一 品药 。 附子 秉性 纯 阳 , 有 无 故 ” 具 “ 阴 回阳之 力 , 病 回生之 功 ”《 退 起 (伤寒 蕴 要 》 。凡 遇亡 阳急危 重 ) 症, 可用 附 子 , 以达 温阳 救 逆 固脱 之 功 。吴绶 曰 :附 子 乃 阴证 要 “ 药 。 伤寒 传变 三 阴 , 中寒 夹 阴 , 大 热而 脉沉 者 , 用之 。 凡 及 虽身 必 或 厥 冷 腹痛 , 脉沉 细 , 则唇 青囊 缩 者 , 须 用 之 , 甚 急 有退 阴回 阳之 力 , 起死 回生 之功 。 《 修 政和 经史 证 类备 用 本 草》 孙 兆 口诀 : 阴 ”重 载 治 盛隔 阳伤 寒 , 人 必躁 热 , 不 欲饮 水者 是 也 。宜服 霹雳 散 : 其 而 附子 枚 , 为灰 存性 , 烧 为末 , 水调 下 为一 服 而愈 。 逼 散寒 气 , 蜜 此 然后 热气 上行 而汗 出 , 乃愈 。” 为病 及 少 阴 , 气式 微 , 此 阳 阴寒 内盛 , 四 肢厥 冷 , 面色 苍 白或灰 败 , 心悸 气 短 , 忱 不 定 , 躁 脉沉 细 微 , 浮大 或 数疾 无根 。多 见于 久 病重 病 , 大 吐 、 或 大泄 、 大汗 之 后 , 心衰 、 或 呼 衰 患者 。 疗均 宜迅 速 回 阳救逆 , 用 附子 温 阳逐 寒 , 治 重 力挽 残 阳于 重危 , 回 阳退 阴之 功 , 死 复 生 之妙 。但 “ 有 起 东垣 谓 其 有斩 关 夺旃 之功 , 非身 凉 四肢 厥者 , 可僭 用 。 ” 不 1 温 阳利 水 , . 2 治脾 湿 。 :藏府 标 本 药 式》 :寒 湿脾 中之 阳气 肾寒 《 云 “ 不 足 , 胃中之津 液不 行 , 阳乃 以健 脾 , 以燥 胃。故寒 去 而湿 则 补 亦 除 , 能上 输 津液 , 溉周 身 。 ” 性属 阴 , 制 于 阳 , 乃 灌 水 受 机体 阳气充 足 , 能化 气 行水 , 持体 内水 液 的正 常 代谢 若 阳气 不 足 , 能温 则 维 不 化水 湿 , 膀胱 气化 失常 , 开合 不 利 , 则水 液 内停 , 于肌 肤 , 成水 溢 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