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_钻石模型_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基础,对作为陕西省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的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从生产要素、需
求条件、企业战略与竞争的时空背景、相关与支持性产业、政府作用等角度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明确了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地位,并为提升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提供了研究基础。

关键词:钻石模型;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
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分析
余金香,谈大军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广州
510006)
作者简介:余金香,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谈大军,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产业。

1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期源于1988年10
月陕西省第1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西安高新技术产业试验园的成立。

1991年,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标志着西安高新技术产业进入起步阶段;2001年,我国第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成立,标志着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进入了加速成长期。

经过19年的发展,陕西省现有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示范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国家级产业开发带,97个国家级、国家部门或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有航空、航天、软件等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其中,西安高新区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已跃居第3位,是全国第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也是全国创办中小型科技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企业数量最多的高新区之一。

2波特产业结构模型
波特的“钻石模型”表明,一个具有较强竞争优
势产业的培育与形成,需要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战略与竞争的时空背景、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四大因素的互动与有机结合。

其中生产要素与需求条件直接决定了一个地区能否培育一个较好的产业,而另两个因素则决定了该产业能否形成竞争优势,这
4个因素是模型的内生因素,每个因素都会强化或
改变其他因素的表现,而机遇和政府则为模型的外
生因素。

模型的6个要素相互强化,共同构成动态的、激励创新的竞争环境,从而形成一国或地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源泉。

3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钻石模型的
内部因素分析
3.1生产要素状况
3.1.1无形资产聚集程度
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体现在技术、专利、人力资本等无形资产上,缺少不动产等抵押资产,因此,本文对高新技术资产聚集程度的研究首先从无形资产来进行分析。

2002-2005年陕西省专利的申请和授予量均处于全国中等水平,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陕西省作为科技大省的地位不相符(见表1)。

这表明专利这一无形资产在陕西省的聚集程度并不高,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并无明显优势。

3.1.2R&D资金投入强度
R&D投入强度是指R&D经费占GDP的比重,
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强度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日本R&D投入强度为3.0%,美国为2.7%,韩国为2.6%,瑞典为3.9%。

2000-2003年陕西省的R&D投入强度达到2.8%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数(见表2),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这表明陕西省是一个科技投入强省,但陕西省R&D经费总量偏低,因为陕西省的GDP基数很小,是一个经济发展弱省,这表明陕西省科技的投入与经济发展极不成比例,呈现不协调的发展态势。

第20卷总第117期
2007年6月第3期
31

20074第2116Science&TechnologyAndEconomy2007Vol.20No.3
年6月3期
第20卷总第117期
3.1.3R&D活动人员聚集度
具有创造性或者具有明显新颖成分的科研活动以及直接为研究与试验发展服务的活动,都属于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

R&D活动人员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R&D活动人员聚集度是指陕西省
R&D活动人员占全国R&D活动人员的比重。

陕西省R&D人员聚集度呈现逐年直线下降的趋势,陕西省R&D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数量逐年稳步上升,但是占全国R&D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见表3)。

3.2需求状况
3.2.1国内市场占有情况
陕西省中小型高新企业从事的产品和项目都具有很强的用户针对性和广阔的潜在市场。

从市场前景来看,多数产品具有较强的功能替代和成本降低作用,下游市场广阔,并且部分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已占据了相当的份额。

但是,总体而言,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缺乏名牌产品,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并不高。

因此,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占领西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品市场,拓展全国市场对其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2.2出口状况
2005年陕西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稳步增长,航
空航天技术、电子技术和生命科学技术位于出口前3位,出口产品主要为飞机发动机零部件、
电子元器表1
陕西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数量(件)
全国排名
数量(件)
全国排名
数量(件)
全国排名
数量(件)
发明专利申请实用新型申请外观设计申请申请量总计发明专利授权实用新型授权外观设计授权授权量总计
6481470376253014610533251524
1718241916172418
11911737493342116911053351609
1319241919172420
10991587531321745911933552007
1520241911182519
16931817656416644511313181894
资料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年鉴2002-2005》[1-4]、《
陕西省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1999年
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陕西省
全国
R&D经费
R&D经费/国内生产总值GDP
R&D经费
R&D经费/国内生产总值GDP
30.552.05%678.90.83%
49.52.98%896.01.00%
51.72.80%1042.51.07%
60.712.98%1287.61.23%
67.992.83%1539.61.31%
资料来源:陕西省科技信息统计网[6]
表3
陕西省及全国R&D人员情况
单位:万人/年
1999年
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陕西省R&D人员全国R&D人员
陕西省R&D人员/全国R&D人员陕西省R&D科学家和工程师全国R&D科学家和工程师
陕西省R&D科学家和工程师/全国R&D科学家和工程师
5.7482.176.99%3.0253.115.69%
6.4092.546.92%4.2069.806.02%
5.7395.655.99%3.7174.275.00%
6.05103.505.85%3.8281.104.71%
5.42109.504.95%3.5386.504.08%
资料来源:中国科技信息网[7],陕西省科技统计信息网相关资料整理
表2陕西省及全国R&D经费及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单位:亿元
32

科技与经济2007年6月第3期第20卷/总第117期
件、电子材料和生物医药,出口位居西部前列,且出口市场集中在欧盟、美国、新加坡和香港地区。

但是,出口主要集中在西安地区。

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的出口年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速度,占全国的比重很小,呈直线下降的趋势(见表4)。

这表明陕西在全国高新技术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在不断降低,对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贡献也越来越小。

虽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和全省的总出口量在增加,但是从2005年的数据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省出口额比重在下降(见表5)。

这表明高新技术企业的出口在全省总出口中的比重下降,对陕西省总出口额的影响力逐渐减小。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已经
成为国际贸易新的增长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GDP的比重已从1999年的2%增加到2004年的
10%,而近年来陕西省一直在0.4%左右徘徊。

虽然
陕西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和GDP总量成正相关关系,但是2004年、2005年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省GDP比重低于2003年的水平(见表6)。

这表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GDP的比重在不断下降,它
对陕西省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在减小。

3.3相关及支援产业
3.3.1金融机构支持
目前陕西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处于成长期,资金缺口不断加大,除了国家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更需要风险投资来保障其对大量流动资本的需求,但是这一阶段企业产品和市场都不够成熟,经营风险较大,银行出于规避风险考虑,不愿提供贷款,而我国的资本市场品种和规模却又狭小、效率不高,因此,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成本高等问题已成为了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颈瓶,这就需要构建一个区域性资本市场来解决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3.2科技机构支撑
雄厚的科技资源是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
依托,仅在西安,就有高等院校37所,研究生培养单位52个,市级以上科研机构67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55个,专业技术人员40多万人,规模庞大的科技机构是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的动力支撑点。

3.3.3科技人员聚集
科技活动人员亦称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包括科
表4陕西省与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情况
单位:亿美元
1999年
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
2005年
年增幅
陕西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陕西省出口额/全国出口额
0.452470.182%
0.683700.184%
0.79464.570.170%
0.87677.070.128%
1.251101.60.113%
1.401655.40.085%
1.8021830.082%
26.6%46.8%

资料来源:《陕西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状况分析》、《
陕西省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表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陕西省出口贸易的贡献
单位:亿美元
1999年
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高技术产品出口额陕西省总出口额
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全省出口额
0.4511.503.913%
0.6813.105.191%
0.7911.107.120%
0.8713.768.721%
1.2517.357.025%
1.4023.975.840%
1.8030.645.875%
资料来源:王曾涛,阎奕荣《陕西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状况分析》国际贸易.2006
[8]
表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陕西省GDP的贡献
1999年
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亿美元)陕西省GDP总量(亿元)高新产品出口额/全省GDP
0.451487.60.24%
0.681660.90.32%
0.791844.30.34%
0.872036.00.34%
1.252398.60.41%
1.402883.50.38%
1.803674.750.39%
注: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单位为美元,以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9月29日外汇牌价1:7.9087为基准换算成人民币后进行计算。

资料来源:《陕西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状况分析》、《
陕西省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高新技术产业化
余金香,谈大军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分析
33

20074第2116Science&TechnologyAndEconomy2007Vol.20No.3
年6月3期
第20卷总第117期
学家和工程师、技术员和辅助人员。

高新技术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的最大特点就是在生产要素中人力资本对该产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陕西发展高技术产业最大的资源禀赋就是人才。

陕西省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多、规模庞大,但存在着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科技活动人员和科学家工程师的数量都在逐年递减,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留住人才的机制以及激励创新者积极性的制度安排。

3.4企业竞争战略、
结构与竞争方式3.4.1企业聚集情况
2006年西安高新区企业聚集位居全国第二,但是近6年来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的个数呈现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见表7),这说明企业的夭折率比较高。

同时,陕西高新区内企业和产业“有山无峰”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在全国有影响力和知名度、对产业起带动效应的大企业和大项目还比较少,多为中小企业或微型企业。

3.4.2
高新区内产业集群专业化程度低
依靠土地和税收等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进区形
成企业空间聚集是陕西高新区的特点,但这些在空间上已形成一定聚集的企业并未显现出强烈的植根性、支援性、依存性,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尚未形成,高新区内产业集群专业化程度不高,产业链不完整,企业之间的产业和技术关联不高。

3.4.3国力关联度
从陕西省高新企业主营业务的产业链位置、产
品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产品对整个国家经济效率、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的作用和贡献来看,高新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具有较高的关联。

当地高新企业的产业分布大多集中在产业链高端行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环保和新材料等领域。

4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钻石模型的外部因素分析
政府作用是指通过政策的调节来影响上述四项内生变量。

政府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扶持体系涉及面广,包括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税收政策、融资政策、财政政策以及价格、专利、外贸、关税、环境、知识产权、人才培训与流动政策等各个方面。

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先后颁布了《关于加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若干意见》、《陕西省促进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创业投资业发展暂行规定》、《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西安海关关于对大型高新技术产业适用便捷通关措施的实施办法》、《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建设和发展的决定》等条例。

5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波特的产业结构模型可以看出,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存在着挑战。

陕西省必须充分利用其人才优势,加快科技创新的力度和产学研的结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通过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来加快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参考文献[1]
曾培炎.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年鉴2002[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年鉴2003[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3]
张晓强.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年鉴2004[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10.[4]
张晓强.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年鉴2005[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8.[5]
陕西省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
2006-09-29.http://www.sei.sn.cn/ShowArticle.asp.
[6]
陕西省科技信息统计网.http://www.sninfo.org/kjtj/ke-
ji-tong-ji.htm.
[7]中国科技信息网.http://www.cstnet.net.cn/
[8]
王曾涛,阎奕荣.陕西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状况分析[J].国际贸易,2006.[9]
赵昕.构建区域性资本市场推动陕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J].理论导刊,2004(3).
(收稿日期:2007-04-01)
开发区企业数
高新技术企业数
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
310735584758546558287490
6457808639288941141
表7
陕西省开发区企业数及高新技术企业数
单位:个
数据来源:陕西经济信息网
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