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俗语说得好,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谓苦,就是挫折所带来的苦, 所谓人上人,并不是一般功利的想法,而是说,他可以在生活上比一般人更为 豁达开通,眼光远大,处事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知识窗
先秦诸子散文的创作成就及特色
•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丰厚的文化土壤,在这块神圣的土地上,古往今来 ,诞生了无数的政治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依据时间和散文样式、特点的不同 ,可分为三个阶段。 家、思想家、哲学家,他们相继出现,共同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 献。探 第一阶段:从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 ,诸子散文的产生及早期发展阶段这一时 索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之源头,就会发现,两千多年前先秦时期的诸子散文无论是思想上 ,还 期的代表作是《论语》、《墨子》。 是文学上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 诸子散文繁盛于春秋战国时期,有其政治和历史的原因。自周平王东迁之后,奴隶制社 第二阶段:战国中期 ,诸子散文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孟子》、 会已经开始动摇,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阶级的斗争相当激烈。各个阶级、各个阶层的 《庄子》。 代表人物,从维护本阶级、本集团的利益出发,对政治问题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掌 第三阶段:战国后期 ,先秦诸子散文的进一步发展及完善,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权者公开实行自己的主张;无权者也奔走游说,发表政见;观点对立者相互争辩不休, 同时各派政治势力的代表人物又竞相著书立说,系统地阐述各自的政治观点和立场。于 是《荀子》、《韩非子》。 是,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对此,《汉书·艺文志》即已作了明确阐述:“诸子十 作为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发扬者 ,我们有必要去回顾历史 ,回顾民族文 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 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 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 化发展之历程 ,理清民族文化发展的脉络,以利于民族文化的弘扬和发展。 亦相生也。”诸子活跃的思想,单纯用诗歌的形式是难以表达的,于是论辩说理的哲理 散文就大大发展起来。
绪 论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中国古籍《易经》。其中说到“关乎天文, 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就是人类创造的 文化,它是人类实践能力、方式及成果的总称。“人文素质”是指人之所 以为人的各种理性觉识、理论阐述和实践规范。它包括对人的立身处世的 行为规范,也包括对人的精神和价值追求的理论升华。“人文教育”是将 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以及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集 合成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一种内在品格。“人文素质 教育”是人文科学、人文教育在教育对象身上所体现出的成果,也称文化 素质。它包括语言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 养、政治理论修养、历史和哲学修养等。它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 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 现。在人类自 我修养、自我塑造的漫长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无论是隐性还是显性 的)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

离 骚
——悲愤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也是一篇光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于屈原的名作《离骚》,意 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 思是说: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 全诗可分为前后两部分。从篇首到“岂余心之可惩”为前一部分;从“女 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须之婵缓兮”到篇末为后一部分。前一部分是诗人对已往历史的回溯。他叙述 • 屈原(约前340年—约前277年)名平,字原,是楚国的同姓贵族,祖 了家世出身、生辰名字,以及辅助楚王进行政治改革的斗争。 先封于屈,遂以屈为氏。屈原年轻时受到楚怀王的高度信任,官为左徒, 《离骚》后一部分是描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屈 上下而求索。”诗人被腐朽的贵族集团排斥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之外,他苦闷彷 原贾生列传),是楚国内政外交的核心人物。据推算,他当时仅 20多岁, 徨地面对着未来,究竟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呢 ? 可谓少年得志。后有上官大夫在怀王面前进谗,说屈原把他为怀王制定的 《离骚》通过诗人一生不懈的斗争和身殉理想的坚贞行动,表现了诗人为崇 政令都说成是自己的功劳,于是怀王“怒而疏屈平”(同上)。屈原被免 高理想而献身祖国的战斗精神;表现了与祖国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 去左徒之职后,转任三闾大夫,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负责宗庙 义感情;也表现了他的热爱进步、憎恶黑暗的光辉峻洁的人格。它虽是一首抒 祭祀和贵族子弟的教育。 情诗,却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现实内容;它虽是一首浪漫主义作品,却具有深刻 的现实性。不愧为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诗篇。
第三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政治家的高远抱负
• 《龟虽寿》的创作是曹操当时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踌躇满志,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东汉末年Baidu Nhomakorabea治家、军 备统一中原。 事家曹操的诗作《龟虽寿》中最著名的诗句。全诗如下: 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他说,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停息啊!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这首诗始于人生哲理的感叹,继发壮怀激烈的高唱,复而回到哲理的思辨: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曹操对人生的看法颇有一点辩证的思维,他首先讲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死的。接着讲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建功立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业。
当大书一笔的。
知识窗
建安文学的艺术魅力
• 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起止时间为公元196年~220年。这时期的政治 • 在艺术上,建安文学不仅使五言诗更加成熟,达到炉火纯青的程 大权完全操纵在曹操手里。所以,那时的文学领袖都是曹氏家族的成员,著 名的七位诗人“建安七子”也大都死于建安年间,因此,史学界把这一时期 度,也使四言诗重放光彩,七言诗首开先河,并取得初步成就。 的文学称为建安文学。 风格上清峻、慷慨、通脱、任气,“风清骨峻,篇体光华” • 曹操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后,吸引了大批文士,形成了以曹氏父子为核心 (《文心雕龙·风骨》),取得了全面的成功。 的邺下文人集团。建安诗歌便是社会由分裂动荡趋向统一这一历史时期的产 物。 • 建安文学使文学成为“人学”,一改两汉“诗教说”的看法,使 • 无论是诗歌、辞赋,文章等都获得了极大的进步,尤其是诗歌,形成了中国 文学史上第一次文人诗的创作高潮,使汉乐府诗完全成熟,五言诗体得以发 文学成为表达人的主观感情,表现人的主体意识的文学样式。 展,七言诗体从此开创。 • • 建安文学是充分展示个体生命的文学,它充分展示着伟大的生命 在思想上,建安作家能够“以乐府旧题自作诗”,深刻地反映现实,表达个 人对社会的看法,抒发对人生、对理想的追求,面对动乱的社会、漂泊的人 精神,具有恒久的魅力和价值。建安文学为推动中华民族的政 生,产生的不是消极逃避,而是积极参与。这种精神境界、思想实质成为后 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尤其是对后来的文化 世学习的典范。 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对挫折的忍受能力和解决挫折的 能力,即大学生在遇到挫折时,能保持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不失常的能力,并且 能采取积极进取、明智的心理机制,战胜挫折、获得成功的能力。 挫折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挫折中的主观能动性。 二是挫折中的可持续性。 三是挫折中的逆反性。 四是挫折的过程性。
(一) 现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培养后备人才的场所。她为国家所提供的人才应该是复合型、 (二) 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大学生的途径 综合素质较高的大学毕业生,因此,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肩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 (三) 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成长的意义
目 录
第一篇 文学瑰宝 第二篇 历史回眸
绪 论
一、人文素质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外在表现为经济力量、国防力量和科学技术的竞争,内在 (一) 人文素质教育与人类的全面发展 表现为人才的竞争、人才素质的竞争。换言之,谁在人的素质上占优势,谁就能 (二) 人文素质教育与个人的全面发展 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
二、高等学校与人文素质教育
这首诗表现了曹操高远的抱负,坚定的信心,卓绝的毅力和雄壮的气魄,它是曹操 最后再谈到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 抒写理想和追求的代表作品。全诗诚恳地告诫人们不必为生命的长短而担忧,因人的 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也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 寿命有限定,人总是会老的。任何英雄和伟人也难免一死,不必为垂暮之年而悲伤。 曹操的文学地位,过去常为其政治业绩所掩,而不为人重视,其实,他在中 但又谆谆劝告人们应不服老,在有生之年,要更加有为,壮心不已。他这首诗既是对 国文学发展史上,是有卓越贡献的人物,特别对建安文学有开创之功,实在是应 自己的劝勉,也是对后来人的衷心教诲。
第三篇艺术魅力 第四章 修身齐家
第 一 篇
文学瑰宝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离骚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桃花源记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醉里挑灯看剑 相信未来 文化苦旅
第一章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孟子的挫折教育思想
孟子在《告子下》中说道:“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 • 孟子 (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 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相传孟子是鲁国贵 翻译过来就是:“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首先使他的内 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 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 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 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 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 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 所谓挫折,心理学的解释是指个体在实现目标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阻碍或干扰, 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 即使需要和动机无法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挫折只是暂时的失败。 “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挫折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挫折使大学生猛醒,汲取教训,改变目标或策略,从挫折中重新奋起; •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 一方面,挫折也可使大学生处于不良的心态中,出现恶性循环,从而导致不安全 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 的行为反应,如不安、焦虑、愤怒、攻击、幻想、偏执等。
知识窗
楚辞的艺术特色
《楚辞》是战国时期产生于楚国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 楚辞作为一种新诗体,具有以下明显的文体特征: •辞》的代表作家是屈原。这种新的诗歌体裁的特点:篇中大量引 一是篇章体制的宏伟繁复。 •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宋朝学者黄伯思在《翼骚序》 二是独特的句式、语调。楚辞与《诗经》在篇章体制上有很 中说:“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名,名楚物。”每篇都富有浓 大的不同,在句式和语调上则有着更明显的差异。 •厚的楚地特色。它的内容十分广泛。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 三是句式的加长。我们都知道《诗经》作品主要是四言诗, 篇幅不大,以重章叠句的形式构成。 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楚辞》名称,早在汉武帝以前就 •已经出现。至西汉末年,刘向把屈原、宋玉以及汉代仿效屈原辞 四是“兮”的使用。除句式加长之外,楚辞中还大量使用 “兮”, 这几乎成为楚辞体最明显的标志。 赋的作家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等人的作品和自己的《九叹》 楚辞中的“兮”字不仅使用频率极高,更有着许多独特的作 汇成一集,称为《楚辞》。其中最重要的是屈原的作品。这是我 用,比如增强节奏、代替虚词起语法作用等,而这正是屈原 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楚辞》专集。 的创造,是楚辞所独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