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种植技术

当归种植技术
当归种植技术

当归种植技术

1?来源: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别名秦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尤以甘肃岷县当归品质最佳,有中国当归城”之称。主产于甘肃,陕西、云南、四川等省也有种植。甘肃主产岷县、宕昌、漳县、渭源等县。产品粗壮、多肉、少枝、气香,享誉国内外。甘肃省年产量占中国80%以上。该品集散于文峰药市,年销售量6000多吨,多为厂家投料或药用饮片,加工出口当归头、箱归各式各1000吨,精制饮片有单只片、归头片,归腿片等,畅销沿海省区。

为常用中药,具补血、活血、止痛、润肠之功效。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仆损伤,痈疽疮疡。有妇科要药之称。

2?植物形态

当归为多年生草本,高0.4米-1米,茎直立,带紫色,有纵直槽纹。主根粗短。叶为2回-3回奇数羽状复叶,叶柄长3厘米-10厘米,基部膨大成鞘。叶片卵形,小叶片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近顶端一对无柄,1回-2回分裂,裂片边缘

有缺刻。复伞形花序顶生;无总苞或有2片;伞幅10-14,不等长;小总苞片2-4;每一小伞形花序有花12朵-36朵;小伞梗密生细柔毛;花白色,双悬果椭圆形,分果有5棱,侧有宽而薄的翅,翅缘淡紫色,每棱槽有1个油管,接合面2个油管。花期6月-7月,果期6月-8月。

3.生长习性

当归为高山植物,要求凉爽、湿润的气候条件,具有喜肥、怕涝、怕高温的

特性,海拔低的地区栽培,不易越夏,气温过高易死亡。甘肃在海拔2000米以

上,云南在2500米-2800米以上地区栽培,最佳宜选择年平均气温4.0?6.0C, 1月平均气温=8C, A0C积温1800?2800C,年降雨量450?500mm。当归适宜生长气温8?18C,生长季节平均降雨量270?350mm,海拔2200?2600m的高寒潮湿地区,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黑垆土、麻土和黄麻土种植。

有机质含量>1.0%速效磷含量>6ppm 土层0.5?1.0m,地下水位<3.5m 土壤

PH值5.5?乙总盐量<0.3%耕地坡度<15o平地南北、坡地等高线行向种植。前茬以豆类、油菜、马铃薯、玉米及小麦最佳,忌根类药材。

当归在幼苗期喜阴,移栽第二年能耐强光。种子在10 —25C范围内发芽良好,

10-15天出苗。当归具有早期抽薹现象,生产上应注意克服,一般育苗移栽,第

三年即可采挖。

4.栽培技术

⑴育苗:用种子繁殖。

种子质量:纯度>80%净度>80%含水量<1%,发芽率>50%外观橘黄至黄褐色、无霉变,具本品种色泽。

品种选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

种子处理:播前除去杂质、秕籽、霉变、虫伤等种子。

温水浸种:将种子置入30?40C温水中,边撒子边搅拌,捞去浮在水面上的

秕籽,将沉底的饱满种子浸24h之后,取出催芽,待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苗床宜选择在背风、荫蔽的山坡或荒地,于5月烧掉杂草翻地,耙平作畦,

从芒种到夏至间(6月上旬)撒种于畦内,每666.7m2约需种子3?5kg。均匀撒在深翻整平的苗床上,覆盖3cm细土;再覆草3cm保墒,使透光度<10%

苗床管理:播后20d左右出苗,待苗齐且高1cm以上,即播后40d时,须把覆草轻轻挑松1次,并拔除杂草。苗高3cm,子叶3片时,再松土1次,拔除杂草。

伏天过后(8月中旬),可将覆草轻轻揭去。再拔草松土1次,促其生长。

(2)起苗贮藏:起苗时间在寒露前后。起出的苗子,去掉叶子,扎成直径8cm小把(0.15?0.2kg),稍晾干,运回进行越冬贮藏。

苗子贮藏有两种方法:①窖藏(湿藏):选择干燥阴凉无鼠洞不渗水的场所,按苗子多少挖出方形或圆形土坑,将苗单层摆在坑底,覆半干的生土3?5cm,逐

层贮藏6?7层,上面堆覆土30?40cm,高出地面,形成龟背,防止积水。此后要随时检查,严防腐烂。此法贮藏的苗子抗旱能力较差。②干藏(坑栽子):在无烟阴凉的室内,用土坯砌成1m见方的土池,池内铺生土5cm,将苗子由里向外摆1层,苗根向内,苗头向外,苗把间留6?8cm空隙,将池贮满后加厚土1层, 顶部培成鱼脊形。此法贮藏的苗子抗旱性较强。

壮苗标准:苗龄70?90d,地上部生长健壮,叶色浓绿;根苗无病虫感染,无机械损伤,表面光滑,中部直径3?5mm,侧根少,百苗重40?70g。

(3)定植

整地作垄:翻前施优质农家肥,深翻土地30?40cm。垄栽者需作垄:垄宽

60?80cm,垄高23cm,垄距33cm。

移栽时间:当归移栽以春栽为主,一般春分开始,清明大栽,谷雨扫尾。

移栽方法分两种:①平栽:在整好的地块上,挖坑打穴,穴距25cm,穴深

18?22cm,直径12-15cm,每穴1?2苗,分开垂直放入穴内,用土压实;再覆土2cm,盖住苗头,但不可过厚。②垄栽:一般在热量不足,有灌水条件时采用。栽培方法与平栽相

同。

栽植密度:无论平栽或垄栽,666.7m2保苗数均应保持在6000?7000株。

(4)田间管理

施肥:

有机肥料包括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杆肥、泥炭、饼肥

等农家肥和商品有机肥、有机复合肥等。包括腐殖酸类肥料。化肥:包括氮肥、

磷肥、钾肥、硫肥、钙肥、镁肥及复合(混)肥等。微生物肥料包括微生物制剂和经过微生物处理的肥料。禁止使用的肥料硝酸盐类无机肥料;未腐熟的人畜粪尿;未获准登记的肥料产品。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城市生活垃圾或含有重金属、橡胶和有害物质的垃圾。施肥方式基肥:结合整地深翻,666.7m2施优质农家肥

3000kg以上,适当增加炕土施用量,并混以化肥,纯量15kg, N : P:K比例为

1:1:1。

追肥:全生育期需追肥两次,苗高10?15cm时追肥1次,有效成分总量6 kg/666.7m2,N: P:K为1:1:1;苗高25?30cm时追肥1次,有效成分总量8kg/666.7m2,N: P:K

为1:1:2。收获前30d内不得追施无机肥。

间苗定苗:出苗不全时及时补苗;苗高5cm以上时,结合第一次中耕间苗;苗高8cm 时按株距10?15cm定苗。

控制抽苔:一般生产地抽苔植株占总数的10%-30%,严重时达40% -70%,

给生产常带来一定的损失。提早抽苔常与种子、育苗及第二年栽培条件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应必须注意下列问题:

1)选择良好的种子。生产上应采用3年生当归所结的种子作种用,以种子成为粉

白色时米收为宜。

2)培育良好的栽子。选择阴湿肥沃的环境育苗,育苗时注意多施烧熏土,

精细整地,适时播种,适当密植,精细播种,保证全苗,使出苗整齐,生长茁壮;选阴雨

天揭草,避免幼苗晒死,适当追施氮肥,延迟收挖,不要挖断栽子,贮藏

栽子之前避免把栽子晾得过干。上述措施都能降低抽苔率

3)选好育苗地。育苗时应选择土壤湿润,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山坡地。

中耕除草:中耕时间、次数当苗高5cm时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要求浅锄,细锄多次,土不埋苗。苗高10?15cm时进行第2次中耕,要求锄深、锄净,培土育根。以后视田间杂草情况及时拔除。禁止使用对双子叶植物敏感的所有除草剂。

6?病虫害及其防治:

⑴病害:

1)根腐病。又名烂根病。病原是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主要为害根部。大田多在5月发生,地下害虫多及低洼积水的地块病重。发病后叶片枯黄,植物基部根尖及幼根开始变褐色水渍状,随后变黑脱落,受害根呈锈黄色,腐烂后剩下纤维状物,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①栽植前土壤消毒,每亩用70%五氯硝基苯1千克;②选无病种苗,用1:1:150波尔多液浸泡,晾干栽植;③拔除病株,在病穴中施入1把石灰粉,用2%石灰水或50%多菌灵1000倍液全面浇灌病区,防止蔓延。

2)褐斑病。病原是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为害叶片。从5月发生一直延续到收获。高温多湿条件下易发病。发病初期在叶面上产生褐色斑点,病斑扩大后外周有一褪绿晕圈,边缘呈红褐色,中心呈灰白色。后期在病株中心出现小黑点,病情发展,叶片大部分呈红褐色,最后全株枯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