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
1.美丽生活劳动创造,小明喜爱劳动,做下列家务劳动时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对垃圾进行分类
B. 用自来水淘米
C. 用清水擦洗家具
D. 用醋清洗水垢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有关空气成分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氧气:可以做保护气
B. 氮气: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
C. 二氧化碳:空气中的一种污染物
D.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稳定
3.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根据图示推断,该反应属于()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4.疫情期间,小明在家用酒精进行消毒时,可闻到一股气味,说明了()
A.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5.野炊时,小明发现火焰很小,他将木柴架空一些后火焰变大,架空的目的是()
A. 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 升高木柴的温度
C. 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 便于观察火焰的大小
6.化学实验中经常用到玻璃棒,下列有关玻璃棒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溶解时,搅拌加速溶解
B. 过滤时,引流
C. 蒸发时,转移固体
D. 测酸碱度时,取用少量液体药品
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铁片加入稀盐酸中,产生气泡,溶液变成黄色
B.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出现红色固体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8.北斗“收官之星”于6月23日成功发射,比原定计划推迟7天的原因是控制液氧
流量的稳压器出现故障,火箭推进剂中的燃料出现变化,螺栓出现轻微腐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氧是一种化合物,推进器利用它的助燃性提高燃料的能量
B. N2H4常作为火箭推进剂的燃料,N2H4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1:2
C. 金属螺栓腐蚀的原因是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了化学反应
D. 制造火箭常用到的钛合金是一种合成材料
9.下列有关教材中图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元素周期表可以帮助查询元素的符号、相对原子质量、周期表中的位置等信息
B. 金属活动顺序表可以作为金属能否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一种判断依据
C. 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以作为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之一的判断依据
D.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直接知道原子的中子数
10.验证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小明设计了以下四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A. 通过①②实验,可以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
B. 通过①②③实验,可以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Ag
C. 若要用实验④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X可以为Al,Y为CuSO4溶液
D. 若要用实验④证明金属活动性Cu>Ag,X可以为Cu,Y为AgNO3溶液
11.某同学需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步骤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
的是()
A. 配制过程中出现了两处操作错误
B. 实验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蒸发
C. 若所有操作都正确,完全溶解后有液滴溅出,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D. 配制时应称量氯化钠固体质量为70g
12.构建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如图是小明绘制
的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图中各点对应物质正确的是()
A. SO2
B. SO3
C. H2SO4
D. Na2SO4
1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将硬水软化沉淀、过滤、吸附
B鉴别NaCl、NaOH、NH4NO3固体加水溶解
C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溶解、加AgNO3溶液沉淀、过滤
D鉴别CO2和HCl气体将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观察现象
A. A
B. B
C. C
D. D
1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图①:蜡烛在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CO2体积分数的变化
B. 图②: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中不断加入Na2CO3和NaHCO3溶液,产生气体
质量的变化
C. 图③:在高温下,向Fe2O3固体中通入CO,固体质量的变化
D. 图④: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的NaCl溶液蒸发适量
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15.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一”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之
间存在转化关系,以下说法不可能的是()
A. 若甲为单质,其他物质可以是氧化物
B. 若甲为氧化物,其他物质可以是酸
C. 若甲为酸,其他物质可以是盐
D. 甲、乙、丙、丁可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物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6.0分)
1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表回
答问题:
(1)8号元素属于______(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
(2)11号元素与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3)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该粒子所表示的符号是:______;
(4)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主要含有上表中的______元素(填元素符号)。

17.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初中化学实验中经常用到水。

下列实验有关水的用途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写所有正确的序号)。

A.实验①中热水对铜片起到了加热的作用
B.实验②中主要利用了气体密度比水小
C.实验③④中水只是一种溶剂,没有参加反应
D.实验⑤中水起到冷凝的作用
(2)某同学在课外实验中,自制简易净水器用到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作用。

(3)水常用作物质溶解的溶剂,KNO3与NH4Cl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请回答:
①在t1℃时,KNO3与NH4Cl的溶解度均为______;
②在t2℃时,将80gX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降温至t1℃,溶液中析出
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二所示,则X为______(填“KNO3”或“NH4Cl”);
③取t2℃时KNO3、NH4Cl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的关系为:KNO3______NH4Cl(填“>”、“<”或“=”)。

18.新冠疫情期间突然闹出来的“粮荒”,为世界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近日,袁隆平
院士团队研究的海水稻,再次在我国青海高盐碱地区试种(高盐碱地土壤内水分pH超过8.5)。

(1)如果试种成功,将来人们有望吃到西部海水稻大米,大米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______。

(2)由于海水稻生长在碱性土壤,与普通大米相比钠的含量较高,钠元素是人类所需的______元素(填“常量”或“微量”)。

(3)为变废为宝,不断改良这种盐碱地,常在土地中施加______(填“硫黄粉”
或“熟石灰”)。

(4)水稻等农作物生长期间常施加一些肥料,下列物质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填序号)。

A.KNO3
B.CO(NH2)2
C.K2SO4
D.Ca3(PO4)2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9.向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
示,请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完全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_g。

(2)求所加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20.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主要步骤如图:
资料:海滩贝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
(1)为节约资源,试剂X常用海滩贝壳为原料制得,则试剂X为______(填化学式);
(2)操作Y的名称为______;
(3)在熔融状态下的MgCl2,通电后会生成镁与一种气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镁常用作合金,一般地合金相对于纯金属,具有的优良特性有______(填序号)。

A.硬度小
B.熔点高
C.抗腐蚀性强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21.硫化氢(H2S)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实验室通常用固体硫化亚铁(FeS)
和稀硫酸混合,常温下通过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得硫化氢气体。

试回答:
(1)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制得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______(填序号)。

该装置在实验室还可以
用来制取氧气,写出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若用C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进气口应为______(填“a”或“b”)。

2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酸的通性,做了以下5组实验,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演示实验】
【提出质疑】实验③没有明显现象,甲同学对该实验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提出质疑,并设计了以下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探究】
实验方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案
【评价交流】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验证实验中方案二不可行,理由是。

【拓展延伸】演示实验中有一组没有验证酸的通性,该组是______(填序号)。

请你补充一个演示实验(不改变反应物的类别)完整验证酸的通性,该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对垃圾进行分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用自来水淘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用清水擦洗家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用醋清洗水垢生成醋酸钙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对垃圾进行分类、用自来水淘米、用清水擦洗家具都属于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答案】B
【解析】解: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不能做保护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氮气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约占78%,故选项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产生温室效应,但现阶段不把二氧化碳作为空气的污染气体,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空气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空气的组成成分、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A
【解析】解:消除不反应的微粒干扰后的图为:
,由图可以看出反应物为两种物质,而生成物
是一种物质,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故选:A。

根据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均有同一种微粒存在,可先消除不反应的微粒,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答案】C
【解析】解:小明在家用酒精进行消毒时,可闻到一股气味,是因为酒精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小明闻到一股气味。

故选:C。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答案】A
【解析】解:野炊时,小明发现火焰很小,他将木柴架空一些后火焰变大,架空能增大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故选:A。

根据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A、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加速溶解,故选项说法正确。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选项说法正确。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C、根据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常见仪器的用途、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答案】B
【解析】解:A、铁片加入稀盐酸中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产生气泡,溶液变成浅绿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和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物质颜色的变化、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8.【答案】C
【解析】解:A.液氧是液态的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选项说法错误;
B.N2H4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14×2):(1×4)=7:1,选项说法错误;
C.金属螺栓腐蚀的原因是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了化学反应,选项说法正确;D.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与合金,所以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C.根据铁锈蚀的原理来分析;
D.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全面性比较强,解答本题要加强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9.【答案】D
【解析】解:A.元素周期表的每个小方框内包含该元素的名称、原子序数、元素符号以及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周期表也能提供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族数和周期数,选项说法正确;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即金属活动顺序表可以作为金属能否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一种判断依据,选项说法正确;
C.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或有水生成或有气体产生或有沉淀产生,因此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以作为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之一的判断依据,选项说法正确;D.原子结构示意图能提供该原子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层数、得失电子的情况等,但不能直接知道原子的中子数,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与用途来分析;
B.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来分析;
C.根据酸、碱、盐溶解性表的作用来分析;
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化学教材中图表的信息和应用,解题时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溶解性表的应用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信息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不大。

10.【答案】B
【解析】解:A、通过①②实验可知,①中产生气泡,②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铝能和稀硫酸反应,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可以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该选项说法正确;B、通过③实验可知,铝能和硝酸银反应,说明铝比银活泼,通过①②③实验,可以证明铝最活泼,不能证明铜和银的活泼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若要用实验④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X可以为Al,Y为CuSO4溶液,是因为铝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说明铝比铜活泼,该选项说法正确;
D、若要用实验④证明金属活动性Cu>Ag,X可以为Cu,Y为AgNO3溶液,是因为铜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说明铜比银活泼,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1.【答案】A
【解析】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配制过程中出现了两处操作错误,故选项说法正确。

B、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选项说法错误。

C、若所有操作都正确,完全溶解后有液滴溅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g×15%=7.5g,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进行分析判断。

D、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D
【解析】解:A.A点表示的物质是一种单质,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0,对应物质可以是S,故选项错误;
B.B点表示的物质是一种氧化物,其中硫元素显+4价,对应物质可以是SO2,故选项错误;
C.C点所示的物质是一种酸,其中硫元素显+4价,对应的物质可以是H2SO3,故选项错误;
D.D点所表示的物质是一种盐,其中硫元素显+6价,对应的物质可以是Na2SO4,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物质的种类以及硫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类价二维图的含义、掌握化学式、化合价的原则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B
【解析】解:A、通过沉淀、过滤、吸附不能除去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不能软化水,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加水溶解,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通过溶解、过滤能够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不能加入硝酸银溶液,是因为硝酸银能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都变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A、通过沉淀、过滤、吸附不能除去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
C、硝酸银能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
D、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
盐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4.【答案】C
【解析】解:A、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氮气约占78%,蜡烛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量也不会从零开始,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会逐渐增大,但是不会占到50%,故A错误;
B、Na2CO3和NaH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也不能确定,故B错误;
C、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反应后固体质量先减小,然后不变,故C正确;
D、在恒温条件下,溶解度不变,将饱和的NaCl溶液蒸发适量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A、根据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蜡烛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B、根据Na2CO3和NaH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也不能确定进行分析;
C、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D、根据在恒温条件下,溶解度不变,将饱和的NaCl溶液蒸发适量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进行分析。

本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能结合图象分析问题。

15.【答案】B
【解析】解: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A、若甲为单质,其他物质可以是氧化物,甲是碳,乙是氧化铜,丙是氧化铁,丁是一氧化碳,碳会与氧化铁、氧化铜反应,碳转化成的一氧化碳也会与氧化铁、氧化铜反应,符合题意,故A正确;
B、若甲为氧化物,其他物质可以是酸,酸和酸之间不会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故B 错误;
C、若甲为酸,其他物质可以是盐,甲是盐酸,乙是碳酸钠,丙是碳酸钾,丁是氯化钙,盐酸会与碳酸钠、碳酸钾反应,盐酸转化成的氯化钙会与碳酸钠、碳酸钾反应,符合题意,故C正确;
D、甲、乙、丙、丁可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物质,甲是盐酸,乙是氢氧化钙,丙是碳酸钠,丁是二氧化碳,盐酸会与氢氧化钙、碳酸钠反应,盐酸转化成的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碳酸钠反应,符合题意,故D正确。

故选:B。

根据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若甲为单质,其他物质可以是氧化物,甲是碳,乙是氧化铜,丙是氧化铁,丁是一氧化碳;若甲为氧化物,其他物质可以是酸,酸和酸之间不会发生反应;若甲为酸,其他物质可以是盐,甲是盐酸,乙是碳酸钠,丙是碳酸钾,丁是氯化钙;甲、乙、丙、丁可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物质,甲是盐酸,乙是氢氧化钙,丙是碳酸钠,丁是二氧化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6.【答案】非金属元素NaCl Mg2+ C
【解析】解:(1)8号元素是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2)11号元素与17号元素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组成化合物是氯化钠,其化学式为NaCl。

(3)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
子数,为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其离子符号为Mg2+。

(4)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主要含有上表中的碳元素,其元素符号为C。

故答案为:
(1)非金属元素;
(2)NaCl;
(3)Mg2+;
(4)C。

(1)根据8号元素是氧元素,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11号元素与17号元素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进行分析解答。

(3)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
子数,为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进行分析解答。

(4)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均主要含有碳元素,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答案】AD 吸附40g KNO3=
【解析】解:A、实验①中热水可以提供热量,对铜片起到了加热的作用,故A正确;
B、实验②中主要利用了气体难溶于水的性质,故B错误;
C、实验③中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水是一种反应物,④中水只是一种溶剂,没有参加反应,故C错误;
D、实验⑤中水起到冷凝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AD;
(2)自制简易净水器用到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3)①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KNO3与NH4Cl的溶解度均为40g;
②在t2℃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小于80g,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80g,将80gX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降温至t1℃,溶液中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二所示,降温的的初始阶段没有晶体析出,开始降温后,氯化铵就会析出晶体,与图象不符,所以X为KNO3;
③取t2℃时KNO3、NH4Cl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t1℃,氯化铵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为:KNO3=NH4Cl。

故答案为:(1)AD;
(2)吸附;
(3)①40g;
②KNO3;
③=。

(1)根据水在各个实验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
(3)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温度改变后,溶液中各种成分的变化大小。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