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溶液的渗透和渗透压.ppt

合集下载

第二章 溶液的浓度和渗透压(二)PPT课件

第二章 溶液的浓度和渗透压(二)PPT课件

电解质在溶液中解离阴、阳离子,单位体积溶液 中所含的溶质粒子数目要比相同浓度非电解质溶液多, 故渗透压也大,因此在计算渗透压时应引入一个校正 系数i,即:
П = i cBRT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一)医学中的渗透浓度
溶液中起渗透作用粒子的总浓度称为渗透浓度,用符号cos表示 ,单位为mmol·L–1。
医学上低渗溶液、等渗溶液和高渗溶液
正常人体血浆的渗透浓度 (280~~320mmol/L)
低渗溶液
等渗溶液
高渗溶液
280
320
cos(mmol/L)
红细胞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形态变化
a.正常形态 b.溶血 c.胞质分离
临床上给病人大量输液时为什么必须使用等渗溶液?
红细胞在等渗、低渗、高渗溶液中形态变化
B = 0.98
cB
B
MB
c (H 2 S4 )O M (H (H 2 S 2 S 4 ) 4 O )O 0 .9 9 g 1 8 /8 m 8 g /L o 4 1 l0 .4 m 8/L ol
答:该浓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
四、溶液的配制和稀释
常 见 规 格 的 容 量 瓶
摩尔质量符号为M,常用单位为g/mol(或g·mol-1)和kg/mol(或kg·mol1)。
例如,Na的摩尔质量为23g/mol;
CO32-的摩尔质量为60g/mol; H2SO4的摩尔质量为98g/mol。
(三)物质的量与质量关系
n(B) m M (B)
n是该物质基本单元是B的物质的量,单位是mol; m是该物质的质量,单位是g; M是该物质的基本单元为B的摩尔质量,单位是g/mol。
组织间液

大分子化合物溶液的渗透压.ppt

大分子化合物溶液的渗透压.ppt

RT
c (B)当加入的电解质足够多, 1 zc2
则与(1)的情况类似 :
3 c2RT
即使Z不知道,如果渗透压测出,M可以计算
以毒攻毒,即通过加入电解质消除少量电解质或 Z不确定的影响.
以毒攻毒;砒霜治疗某些类型的白血病本小节完
在大分子电解质中通常含有少量电解质杂质,即 使杂质含量很低,但按离子数目计还是很可观的。
由于渗透压是因为膜两边的粒子数不同而引起 的,所以:
3 [(c2 zc2 2x) 2(c1 x)]RT
虽然膜两边NaCl的浓度不等, 但达到膜平衡时NaCl在两边的化学 势应该相等,即:
(NaCl,左) (NaCl,右)
所以: a(NaCl,左) a(NaCl,右)

zc22
2c2c1 z2c22 zc2 2c1
RT
如果Z不知道,即使渗透压测出,M仍不能计算
c zc (A)当加入电解质太少, 1
2
与(2)的情况类似,即Z不知道
3 (c2 zc2 )RT (z 1)c2RT
3

zc22
2c2c1 z2c22 zc2 2c1
(1)不电离的大分子溶液
由于大分子P不能透过半透膜,而H2O分子 可以,所以在膜两边会产生渗透压。渗透压可
以用非电解质的稀溶液的范霍夫公式近似计算,
即:
1 c2RT

C2 RT

n2 V
RT

m M
Hale Waihona Puke RT V其中c2是大分子溶液的浓度。
1 c2RT
有些大分子物质的浓度不能配得很高,否则易 发生凝聚,如等电点时的蛋白质,所以产生的 渗透压很小,用这种方法测定大分子的摩尔质 量误差就会较大。

溶液的渗透和渗透压ppt课件

溶液的渗透和渗透压ppt课件

•a 3.0g/LNaCl溶液 • (低渗溶液)
b 15.0g/LNaCl溶液 (高渗溶液)
c 9.0g/LNaCl溶液 (等渗溶液)
•渗透方向:溶剂分子总是由低渗溶液指向高渗溶液渗透。
•第二章 溶液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14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三)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 1.晶体渗透压
是由电解质(如NaCl、NaHCO3等)、小分子物质(如 葡萄糖、氨基酸和尿素)等晶体物质产生的渗透压。
功能:调节细胞内外水盐平衡、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2.胶体渗透压
是由高分子物质(如蛋白质、核酸)等胶体物质产生的 渗透压。
功能: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盐平衡、维持血容量。
•第二章 溶液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15
水肿是由于某些原因(如慢性肾炎或肝功能障碍等)造 成血液中蛋白质含量显著减少,使胶体渗透压过低,过量水 分子从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液而引起。临床上对大面积烧 伤或由于失血造成血容量降低的患者进行补液时,除补生理 盐水外,同时还要输入血浆或右旋糖酐等代血浆,以恢复胶 体渗透压和增加血容量。因此,在临床治疗中,掌握渗透压 的相关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血液透析可替代病人肾脏衰竭而失去的部分生理功能,维系 生命,但不能替代其内分泌功能,也不能治愈尿毒症或肾功能衰 竭,只是临床救治急、慢性肾衰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第二章 溶液
17
《医用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杨炳林 何木全主编
1
第四节 溶液的渗透和渗透压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二、渗透压与浓度的关系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2
第二章 溶液
教学要求
以渗透现象实验为切入点,通过观察得出溶液 渗透的概念、渗透产生的条件、渗透压与浓度的关系、 渗透压在医学的应用

溶液的渗透压-精品医学课件

溶液的渗透压-精品医学课件

3.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 血液中渗透压,约为770.0kPa。
其中有无机盐类的离子所产生的渗透 压称为晶体渗透压,约为766kPa。 有各种蛋白质所产生的渗透压称为胶 体渗透压,仅为4kPa。
正常值 特点 产生原因
作用
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
766kPa 构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部分 80%来自Na+、Cl-
对细胞膜内外水平衡起重要作用
4kPa 构成血浆渗透压的次要部分 来自于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
对血管内外水平衡起重要作用
小结 渗透现象产生的条件: 一是有半透膜的存在,二是膜两边存在渗
透浓度差。 渗透方向是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
或由稀溶液进入浓溶液。 渗透压与浓度、温度的关系用Van’t Hoff
= 0.10+ 2x0.05+3x0.05 =0.35(mol/L)
= C总RT= 0.35x8.314x(273+37)
=902(kPa)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问:相同温度下,0.1mol/L的NaCl 溶液和0.1mol/L的CaCl2溶液的渗透 压是否相同?
NaCl → Na+ + Cl-
公式来表示:
= CBRT
对于电解质溶液,则公式应写成
P渗=iCRT。i为1 mol溶质分子解离产 生的粒子的物质的量,如NaCl的i近似 为2。公式中ic即渗透浓度,它表示溶 液中能产生渗透效应的各种溶质的颗
粒总浓度,其常用单位mmol ·L-1。 正常人血浆的渗透浓度
为280~320mmol ·L-1。在此范围内 的溶液即为等渗溶液。细胞在等渗溶
D、0.1mol/L CaCl2 0.10mol/LNaCl

渗透压测定法ppt

渗透压测定法ppt

渗透压测定法
• 1、什么是渗透压? • 2、渗透压测定仪的原理? • 3、渗透压测定仪的构造? • 4、渗透压的操作方法?
什么是渗透压 •
渗透压是指当溶液被多孔性 的薄膜阻挡时,溶液对薄膜 的压力。是由于溶质的分子 在溶液中发生扩散作用而产 生的,能使薄膜向外扩张。
渗透压测定的原理
• 渗透压测定仪通常采用测量溶液的冰点下降 来间接测定其渗透压摩尔浓度,溶液中溶质微 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的渗透压依赖于溶液中 溶质粒子的数量,是溶液的依数性之一,通常 以渗透压摩尔浓度来表示。他反应得是溶液中 各种溶质对溶液的总和。
4 待仪器校正完后,选择“摩 尔浓度测定”将准备好的滴眼 液吸入干净的PU管中测定,点 击“确定”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记录摩尔浓度和渗透压比。
零点校正
量程校正
测定滴眼液
注意事项

大家了解了吗。 是不是很简单
你们也动手 试试吧
渗透压测定的原理渗透压测定仪通常采用测量溶液的冰点下降来间接测定其渗透压摩尔浓度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的渗透压依赖于溶液中溶质粒子的数量是溶液的依数性之一通常以渗透压摩尔浓度来表示
Osmotic pressure

定仪
——渗透压摩尔浓度测
项目团队:七组 编辑人:吴巧玉 编辑时间:2017年3月8号

那么下面我们 来具体操作一下 摩尔浓度渗透压 测定仪吧
选用药品: 马来酸马洛
尔滴眼液
冰点渗透压测定仪的操作方法
马来酸噻马洛尔滴眼液渗透压的测定
• 实验准备:纯化水、滤纸、烧杯、滴眼液、 标准校准液、PU管
• 实验目的:滴眼液的渗透压应与人的泪液 等渗,若滴用高渗滴眼液可使患者内角膜 失去水分,而低渗滴眼液可使患者眼角膜 胀大而产生刺激。

第5章溶液的渗透压

第5章溶液的渗透压

第四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应用
生理盐水
葡萄糖渗透压在医学上的应用
(一)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 临床上常用的高渗溶液



2.78 mol/L (500 g/L)葡萄糖溶液 0.56 mol/L (100 g/L)葡萄糖溶液 0.60 mol/L (50 g/L)NaHCO3溶液 1.10 mol/L (200 g/L)甘露醇溶液 50 g/L葡萄糖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中含有50 g/L葡萄 糖)
练 习 与 实 践
四、是非题
1.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不同电解质溶液的渗透 压一定相等。 2、在临床输液中,低渗溶液是不允许的,因为它会使红细胞 发生溶血现象。 3、溶液和溶剂用半透膜隔开,溶液的液面会不停上升。
练 习 与 实 践
五、简答题
1、将红细胞放到5 g/L的NaCl溶液及15 g/L的NaCl溶液中分别会 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六、计算题 50 g/LC6H12O6溶液和9 g/L NaCl溶液以体积比2:1相混合, 求混合液的渗透浓度,与血浆相比较,属何种溶液?
再见

强电解质溶液的渗透浓度等于溶液中离子的总物质的
量浓度(单位:mmol/L) 如果要比较相同温度下两种溶液的渗透压大小,只需 要比较它们的渗透浓度大小即可。

第四节 溶液的渗透压
二、渗透压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例1 比较相同温度下0.1mol/L蔗糖溶液与0.1mol/LCaCl2 溶液的渗透压。
解:0.1 mol/L蔗糖溶液的cos=cB=0.1 mol/L=100 mmol/L
icB RT
(二)渗透浓度 医学上把稀溶液中能产生渗透效应的各种溶质粒子(分 子和离子)的总浓度称为渗透浓度,用cos表示,其单位 为mmol/L。

人教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微专题 渗透压(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微专题 渗透压(共16张PPT)

4、渗透压与水盐平衡调节
(1)、水盐平衡调节的主要作用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平 衡
(2)、渗透压感受器是下丘脑

渗透压调节中枢在 下丘脑 。
(3)、参与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的激素及其作用分别
是 抗利尿激素

提高肾脏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
(4)、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 进行调节?
脱水是指人体大量丧失水分和Na+,引起细胞外液严重减少的现象。 按其严重程度可分为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等渗性脱水。 1、高渗性脱水又称缺水性脱水,即失水多于失盐。这种情况大多 是由高温、大量出汗、发高烧或水源断绝如沙漠迷路、海上失事等 导致大量失水未能及时补充而造成的。由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 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故患者有明显的口渴、尿少等症状。较轻 的高渗性脱水患者,如能及早饮水,可以得到缓解。情况严重时, 可采用向患者滴注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的方法进行治疗。 2、低渗性脱水又称缺盐性脱水,即失盐多于失水。这种情况大多 是由于严重呕吐、腹泻、大出血或大面积烧伤等,导致水和盐的大 量丢失,又未能及时补充而造成的。由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降低, 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故患者的尿量增加,也无口渴的现象,容 易造成没有脱水的假象。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向患者输入生理盐水的 方法进行治疗。 3、等渗性脱水又称混合性脱水,即失水和失盐的程度差不多。这 一类脱水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例如,呕吐、腹泻引起的脱水多半属 于这一类。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向患者输入生理盐水和质量分数为 5%的葡萄糖溶液的方法进行治疗。
链接——渗透装置实验分析
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 态,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 渗透作用之后,漏斗内外的水 分子达到平衡时的状态。甲图 中:①为清水,②为0.3g/ mL的蔗糖溶液,③为半透膜)

稀溶液的依数性-视频版-4-渗透现象与渗透压

稀溶液的依数性-视频版-4-渗透现象与渗透压
相同:缩小溶液的浓度差
ppt编号2-4-1-5
● 扩 散
浓度 均一

渗 透
纯溶剂
溶液
半透膜
(a)
溶剂的净转移
纯溶剂
溶液
半透膜
(b)
Π
纯溶剂
溶液
半透膜
缩小浓( c )度差
ppt编号2-4-1-6
2、渗透压
渗透压
为维持被半透膜
隔开的纯溶剂与
溶液
溶液之间的渗透
溶剂
平衡所需要加给
溶液的额外压力。
恰好能阻止渗透的压强
ppt编号2-4-1-1
2-4 溶液的渗透压
2-4-1 渗透现象与渗透压 2-4-2 渗透压与浓度温度的关系 2-4-3 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ppt编号2-4-1-2
2-4-1 渗透现象与渗透压
1、渗透现象(Osmosis)
指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隔以半 透膜(理想半透膜:允许溶剂 分子通过,不允许溶质分子通 过的膜),水分子或其它溶剂 分子从低浓度的溶液通过半透 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的现象。
符号: ∏ 单位: Pa或kPa
ppt编号2-4-1-7
∏=∏浓溶液 −∏稀溶液
稀溶液
浓溶液
● 若用半透膜将浓、 稀溶液隔开,为阻止 渗透现象产生而必须 施加在浓溶液液面上 的压力,此压力为多 少?
两溶液渗透压之差
ppt编号2-4-1-8
反向渗透(reverse osmosis)
• 若用一种高强度且耐高压的半透膜将纯溶剂与溶液隔 开,此时如施加在溶液液面上的外压足够高(高于溶液的 渗透压),则溶液中会有更多的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 溶剂一侧。
ppt编号2-4-1-3
半透膜

渗透现象与渗透压

渗透现象与渗透压

cos , NaCl 2 cNaCl 2
答:50.0g· L-1葡萄糖溶液的渗透浓度为 278 mol· L-1,
9 g· L-1生理盐水溶液的渗透浓度为308mol· L-1。
2018/12/8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9
渗透压定律:范特荷夫公式 Π=cBRT
式中: Π -溶液的渗透压 kPa cB-溶液浓度 T-绝对温度 mol/L K(273.15+t0C)
R-气体常数 8.31kPa· L/mol/K
Π与溶液中溶质的数目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在一定温度下,溶液的渗透压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
三.渗透压与浓度和温度的关系
Π= cB RT只适用于非电解质稀溶液 计算电解质的稀溶液的渗透压,必须引入校正因子i, 范特荷甫公式修正为: π = ic RT B
i是溶质的一个分子在溶液中能产生的粒子数
如 :NaCl i=2,Ca(NO3)2 i=3。
非电解质的校正因子可看成是1
三.渗透压与浓度和温度的关系
π = icBRT
解:葡萄糖为非电解质,i=1;NaCl为强电解质,i=2, 根据题意得:
cos ,C6 H12 O6
C H
6
12 O 6
M C6H12 O6

50.0 g L1 180 g m ol1 9.0 g L1 58.5 g m ol1
0.278 m ol L1 278 m m ol L1 0.308 m ol L1 308 m m ol L1
rtii是溶质的一个分子在溶液中能产生的粒子数是溶质的一个分子在溶液中能产生的粒子数rt只适用于非电解质稀溶液计算电解质的稀溶液的渗透压必须引入校正因子i范特荷甫公式修正为

渗透压

渗透压

溶血
高 渗 溶 液
血栓
输液原则
在临床治疗中,为患者大量输液时应用等渗 溶液是一个基本原则,不能因输液而影响血 浆的渗透压,否则会使体内水的调节发生紊 乱引起细胞变形和破裂。
特殊情况
血栓
高渗 (小剂量 慢速度)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思考题
• 将红细胞放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其 形态会如何变化?
功能:调节细胞内外水盐平衡、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2.胶体渗透压
是由高分子物质(如蛋白质、核酸)等胶体物质产生的渗透压。 功能: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盐平衡、维持血容量。
水肿是由于某些原因(如慢性肾炎或肝 功能障碍等)造成血液中蛋白质含量显著减 少,使胶体渗透压过低,过量水分子从毛细 血管壁进入组织间液而引起。临床上对大面 积烧伤或由于失血造成血容量降低的患者进 行补液时,除补生理盐水外,同时还要输入 血浆或右旋糖酐等代血浆,以恢复胶体渗透 压和增加血容量。因此,在临床治疗中,掌 握渗透压的相关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H O

以血浆的渗透压为标准, 规定 低渗 高渗 等渗 280mmol 320mmol/L /L 问:
1、为什么用9.00 g/L NaCl 溶液作 为补液? •2、等渗溶液有哪些?如生理盐水(9.0
g/LNaCl即0.154mol/L)、50.0g/L的葡萄糖、
红细胞放在不同渗透浓度溶液的变 化
低渗
•(二)等渗、低渗、高渗溶液
普通标准:相同温度下渗透压相 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渗透压高的 称为高渗溶液,渗透压低的称为低渗 溶液。 • 临床标准:以正常人体血浆的总 渗透压(或渗透浓度)为标准来确定。 Cos=280~320 mmol/L的溶液为等渗溶液, cos >320mmol/L的溶液为高渗溶液,cos <280 mmo1/L的溶液为低渗溶液。

pH值与渗透压参考幻灯片

pH值与渗透压参考幻灯片
1
MDP临解决方案; • 3、促进医疗卫生保健工作的质量
改进。
2
对患者的不良结果——输液
• 静脉炎 • —化学性-来自液体或药物的刺激 • —机械性-可对静脉壁产生刺激的因素 • —细菌性-同操作过程中的污染相关 • 渗出/坏死 • 局部感染 • 血肿 • 血流感染
3
化学性静脉炎
• 原因:化学性-来自液体或药物的刺激 • 如何来评估液体和药物的性质
• PH 渗透压
4
pH值与静脉内膜损伤的关系
• 血液pH值为7.35-7.45 • pH<7.0为酸性,<4.1为强酸性; • pH>9.0为强碱性 • 超过正常范围的药物均会损伤静脉内
膜.
–pH<4.1
- 在无充分血流下明显静脉内膜组织改变
–pH6.0-8.0
- 内膜刺激小
–pH> 8.0
- 使内膜粗糙后,血栓形成可能性
5
pH值—例举部分药物PH值
环丙沙星
多巴胺 吗啡
强力霉素 顺铂
血液PH ^
环吡嘧啶
庆大霉素
钾盐 万古霉素 溶 液
阿霉素
5-Fu 氨苄青霉素
大仑丁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生理pH

6
渗透压
• 血浆渗透压为240-340mOsm/L,285mOsm/L是等渗 标准线
• 渗透压影响血管壁细胞水分子的移动
–低渗溶液:<240 mOsm/L 如0.45%氯化钠 溶液
–等渗溶液:240-340mOsm/L 如0.9%氯化钠溶液 5%GNS溶液
–高渗溶液: > 340mOsm/L如10%葡萄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渗透现象产生的条件 (1)半透膜存在; (2)膜两侧存在渗透浓度差。
3.渗透平衡:动态平衡
︵。︵
•第二章 溶液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二、渗透压
恰能阻止渗透现象继续发生而达到动态平衡的压力称
为该溶液的渗透压(Π表示)。 即达到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产生的压力
︵。︵
渗透压特定 是一切溶液所固有的特性 是渗透现象发生的动力
《医用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杨炳林 何木全主编 张业聪
︵。︵
1
第四节 溶液的渗透和渗透压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二、渗透压与浓度的关系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第二章 溶液
︵。︵
教学要求
以渗透现象实验为切入点,通过观察得出溶液 渗透的概念、渗透产生的条件、渗透压与浓度的关系、 渗透压在医学的应用
血液透析可替代病人肾脏衰竭而失去的部分生理功能,维系 生命,但不能替代其内分泌功能,也不能治愈尿毒症或肾功能衰 竭,只是临床救治急、慢性肾衰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第二章 溶液
︵。︵
重点:
渗透现象 渗透压与浓度的关系
难点:
渗透压在医学上的应用
︵。︵
扩散现象
一种物质自发的分布于另外一种物质中的现象
︵。︵
自发 无阻碍 双向运动
实验:现象 原因
•a
b
c
•图2-1 渗透现象与渗透压示意图
︵。︵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1渗透现象
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由纯溶剂进入溶液或由稀溶液 进 入浓溶液的现象—特殊条件下的扩散。
•a 3.0g/LNaCl溶液 • (低渗溶液)
b 15.0g/LNaCl溶液 (高渗溶液)
c 9.0g/LNaCl溶液 (等渗溶液)
•渗透方向:溶剂分子总是由低渗溶液指向高渗溶液渗透。
︵。︵
•第二章 溶液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三)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 1.晶体渗透压
是由电解质(如NaCl、NaHCO3等)、小分子物质(如 葡萄糖、氨基酸和尿素)等晶体物质产生的渗透压。
︵。︵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一)渗透浓度
指溶液中能产生渗透现象的各种溶质粒子(分子或离子)的 总的物质的量浓度,用cos表示,单位为mol/L或mmol/L。
医学上常用渗透浓度来表示溶液渗透压的大小。
︵。︵
•第二章 溶液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二)等渗、低渗、高渗溶液
• 普通标准:相同温度下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 等渗溶液。渗透压高的称为高渗溶液,渗透压低的 称为低渗溶液。 • 临床标准:以正常人体血浆的总渗透压(或渗 透浓度)为标准来确定。Cos=280~320 mmol/L的溶 液为等渗溶液,cos >320mmol/L的溶液为高渗溶液, cos <280 mmo1/L的溶液为低渗溶液。
功能:调节细胞内外水盐平衡、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2.胶体渗透压
是由高分子物质(如蛋白质、核酸)等胶体物质产生的 渗透压。
功能: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盐平衡、维持血容量。
︵。︵
•第二章 溶液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水肿是由于某些原因(如慢性肾炎或肝功能障碍等)造 成血液中蛋白质含量显著减少,使胶体渗透压过低,过量水 分子从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液而引起。临床上对大面积烧 伤或由于失血造成血容量降低的患者进行补液时,除补生理 盐水外,同时还要输入血浆或右旋糖酐等代血浆,以恢复胶 体渗透压和增加血容量。因此,在临床治疗中,掌握渗透压 的相关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血液
•H2O
•血管
︵。︵
•第二章 溶液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基础与临床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是利用渗透原理,将患者血液与透析液同时连续不 断地引入透析器内,两者分别在透析膜(人工半透膜)两侧逆向 流动,根据膜平衡渗透原理,借助于膜两侧的溶质梯度、渗透梯 度和静水压差,通过扩散、对流、吸附等充分进行交换,使血液 中的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等)进入透析液中,同时透析液中 的营养物质或治疗药物进入血液,清除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 毒素、多余水分和电解质,而蛋白质、红细胞等则不能透过透析 膜,留在血液中,同时调节透析液成分,补充病人所需物质,如 碳酸氢根等,从而达到“人工肾”的目的。
红细胞放在不同渗透浓度溶液的变化
低渗
溶血

渗 溶
血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输液原则
在临床治疗中,为患者大量输液时应用等渗溶液是一个基本 原则,不能因输液而影响血浆的渗透压,否则会使体内水的 调节发生紊乱引起细胞变形和破裂。
特殊情况 高渗 (小剂量 慢速度) 血栓
︵。︵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思考题
• 将红细胞放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其形态会如何变化?
︵。︵
以血浆的渗透压为标准,规定
低渗
等渗
高渗
280mmol/L 320mmol/L
问:
1、为什么用9.00 g/L NaCl 溶液作为补液? •2、等渗溶液有哪些?如生理盐水(9.0 g/LNaCl即
0.154mol/L)、50.0g/L的葡萄糖、19g/L的乳酸钠、12.5g/L的 NaHCO3等溶液是临床上常︵用。的︵ 等渗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