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工业能源审计报告编写要求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工业企业能源审计报告编写基本技术要求
(试行)
安徽省节能协会
说明
按照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省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审计工作的通知》(皖发改环资函〔2013〕543号)有关要求,进一步深入挖掘重点用能单位节能潜力,提升节能管理水平,确保实现我省“十二五”节能目标,决定在全省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审计工作。
为了做好我省参加千家企业(单位)节能低碳行动用能单位的能源审计工作,根据通知附件二企业能源审计报告审核指南的要求,安徽省节能协会比照、学习北京市、河南省、山东省等兄弟省市编写的用能单位能源审计报告编写基本技术要求和相关能源审计机构的能源审计报告案例和讲课等资料,编写安徽省非工业用能单位能源审计报告编写基本技术要求、安徽省工业企业能源审计报告编写基本技术要求和安徽省交通行业用能单位能源审计报告编写基本技术要求(试行本)供开展用能单位能源审计工作参考,由于时间比较紧、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编写要求资料肯定存有不足之处,敬请各单位批评指正,以便我们完善。
2013年7月8日
目录
一、适用范围 (3)
二、能源审计报告编制依据 (3)
三、编制原则和方法 (5)
四、能源审计报告基本框架 (6)
五、能源审计报告编写基本内容 (7)
(一)报告扉页 (7)
(二)摘要 (8)
(三)报告正文 (10)
(四)报告附件 (36)
安徽省工业企业能源审计报告编写基本技术要求
一、适用范围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安徽省“十二五”期间工业企业开展能源审计,用于指导全省各工业企业编制能源审计报告。
二、能源审计报告编制依据
工业企业能源审计报告的编制依据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条文。
当下列条文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一)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主席令第七十七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主席令第十五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主席令第四十八号)
4、《安徽省节能监察办法》(2009年3月19安徽省人民政府第31次常务会议通过)
(二)规章政策、通知公告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万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12]1923号
2、《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万家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工作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12]2251号
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发展改革委令2011第9号
3、关于《印发企业能源审计报告和节能规划审核指南》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4、《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一批)》公告工节[2009]第67号
5、《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一批)》国家经贸委第6号令
6、《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二批)》国家经贸委第16号令
7、《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三批)》国家经贸委第32号令
8、《安徽省主要工业产品能耗限额》(2011年修订版)》皖经信节能函[2011]皖经信节能函[2011]752号、 1046号、1074号、1076号、1086号、1095号
9、《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万千家企业(单位)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实施方案的通知》皖发改环资[2012]868号
(三)技术标准
1、《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T17166-1997)
2、《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T 15316-2009)
3、《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GB/T2588-2000)
4、《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
5、《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13234-2009)
6、《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2008)
7、《用电设备电能平衡通则》(GB/T 8222-2008)
8、《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GB/T 2588-2000)
9、《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GB/T 2587-2009)
10、《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17167-2006)
11、《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24789-2009)
12、《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3486-1993)
13、《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8)
14、《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GB/T7119-2006)
15、《企业能量平衡通则》(GB/T3484-2009)
16、《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GB/T 12452-2008)
17、《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20052-2006)
18、《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GBT 13462-2008)
19、《风机、泵类负载变频调速节电传动系统及其应用技术条件》(GBT 21056-2007)
20、《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8613-2006)
21、《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导则》(GBT8175-2008)
注:以上为能源审计通用标准,如被审计企业有准入标准、能耗限额标准、行业标准,需添加相应的标准。
三、编制原则和方法
(一)编制原则
1、审计机构必须遵循客观独立、公平公正、诚实守信、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审计报告编制工作。
2、审计机构必须采用文档查阅、现场观察、设备测试、分析计算等方法获取编制审计报告所需的资料和数据。
3、审计机构必须保守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
(二)编制方法
企业能源审计的基本方法是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主要是运用现场检查、数据审核等手段,必要时辅助以现场测试。
审计过程中要注重四个环节,从三个层次、九个方面来编写能源审计报告。
1、四个环节
在能源审计中,可以将企业能源利用的全过程分为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
要根据企业生产运行实际现状,对企业能源审计要做到分析能源利用状况,寻找节能潜力,提出节能降耗的整改措施。
3、九个方面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对一个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的能源利用可以抽象成九个方面,即能源、原材料、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管理、员工等七个方面的输入,得出产品和废弃能的输出。
产生的废弃能,要采用回收和循环使用措施,从能源利用的角度看,能源效率低和能源浪费的原因跟这九个方面都可能相关,这九个方面的每一个方面都有可能直接导致能源利用效率低和能源浪费的产生。
四、能源审计报告基本框架
工业能源审计报告文本应包括以下内容,并按如下顺序打印装订:
➢封面
➢能源审计报告确认单
➢审计人员名单
➢目录
➢摘要
➢正文
➢附件
其中报告正文应包括如下内容:
➢第一章审计事项说明
➢第二章企业概况
➢第三章企业能源管理
➢第四章主要用能设备运行监测分析
➢第五章企业能源消耗分析
➢第六章企业能耗指标分析
➢第七章企业节能效果与节能潜力分析
➢第八章审计结论和建议
五、能源审计报告编写基本内容
(一)报告扉页
报告扉页应包括以下内容:
1、能源审计报告确认单
(1)能源审计报告确认内容
(2)能源审计单位签字盖章
(3)被审计单位签字盖章
(4)审计报告出具日期
2、审计人员名单
审计单位能源审计成员表
注:(1)需要明确能源审计报告的编写人、审核人、审定人。
(2)指参与能源审计实际工作的人员,建议最多人数不超过7人;
(3)项目负责人对报告客观性负责,必须具备的条件如下:
➢四年本科毕业必须具有三年以上能源相关领域工作经验
➢三年大专毕业必须具有四年以上能源相关领域工作经验
➢非工科专业毕业必须具有五年以上能源相关领域工作经验
被审计单位协助能源审计成员表
(摘要部分文字编辑应全面、精炼,字数应在2000字以内)
能源审计报告摘要内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本项目审计基准期为20XX年X月----X月,审计期为20XX年X月----X月
1、基本概况
企业简介:介绍企业构成,主要产品及生产规模和能力,企业能源消耗总量范围。
2、能源管理现状
简要说明企业能源管理现状并简要评价。
3、企业能源消耗统计
(1)对审计期近三年的能源消耗进行说明,列出能源消耗变化趋势和水资源利用变化趋势。
企业近三年能源消耗和水资源消耗统计表
(2)简要描述企业能源品种消耗结构。
(3)简要分析企业的能源消耗成本。
4、主要能源消耗指标
简要说明单位产品能耗变化情况,并与能耗定额、行业标准和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比较。
企业单位产品能耗对比表
(注:上表根据行业特性确定能够反映产品、生产能耗水平的指标)
5、能源利用效果评价
(1)审计期内开展的节能工作列表说明;
(2)企业实现的节能量计算。
6、主要问题及建议
列出能源输入、转换、输送、使用、回收和管理等环节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7、节能技改建议
根据装备水平、单耗的对标、设计参数和历史最好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简要叙述今后将要实施的节能技改项目及技术与效益分析。
拟实施方案节能效果汇总表
8、审计结论
应高度概括、一分为二、层次分明,分析用能企业完成“十二”时期节能目标的实际情况。
(三)报告正文
第一章审计事项说明
1.1 审计目的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落实国家、安徽省节能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
(2)为政府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持续发展经济,保护环境,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依据。
(3)帮助企业规范能源管理、分析能源利用状况、查找影响能源消耗因素、提出节能改进建议,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增效,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
1.2 审计依据
国家与地方政府对企业开展能审计的规章与通则,技术规范,被审计企业所属行业的准入标准、能耗限额标准、行业标准。
1.3 审计期
审计期:20XX年X月----X月
审计基准期:20XX年X----X月
说明:审计期为上一年度1月~12月(原则上为自然年,如企业存在特殊情况(搬迁、产品变更等),可选择跨年审计期,但应进行原因说明)
1.4 审计范围和内容
1.4.1 审计范围
本次审计应从隶属关系、空间位置等明确审计范围。
1.4.2 审计内容
(1)企业的能源管理概况、用能管理概况及能源流程
(2)企业的能源计量及统计状况
(3)主要用能设备运行效率监测分析
(4)企业能源消耗指标计算分析
(5)重点工艺能耗指标与单位产品能耗指标
(6)产值能耗指标与能源成本指标计算分析
(7)节能效果计算与考核指标计算分析
(8)影响能源消耗变化因素的分析
(9)节能技术改进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
(10)企业合理利用能源的建议与意见
第二章企业概况
2.1 企业简介
包括企业成立时间、企业性质、企业名称、地址、隶属关系、员工数量、经济规模与构成、主要产品、生产能力、企业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在地区或和行业中的地位,能源使用品种介绍。
2.2 生产机构设置情况
说明企业组织机构设置与职能分工,并绘制企业组织机构图,用层级型组织机构图表示。
2.3 主要工艺流程分析
2.3.1 工艺流程概述
包括对主要产品、产能、工艺流程介绍、工序能源消耗品种说明、工艺流程图、主要耗能工序或装置。
2.3.2 工艺评价
对比国家、地方标准或行业标准对工艺进行客观评价,如有条件需与国际工艺水平进行对比并客观评价。
2.4主要生产设备及重点耗能设备
企业主要生产设备表
企业重点耗能设备表
2.5 能源利用系统简述
针对审计范围对能源利用系统进行介绍包括:系统配置情况、主要设备一览表、实际运行情况等,并绘制能源利用系统图。
能源利用系统主要为公用工程、辅助工程系统,包括:电气系统、空调制冷系统、热力供应系统、其他能源转换系统和取供水系统等。
2.6 淘汰设备情况及说明
表2-3 淘汰设备情况汇总表
应重点说明企业淘汰国家明令禁止的高耗设备情况,并将目前仍然在使用的淘汰设备情况进行汇总列表。
第三章企业能源管理
3.1 企业能源管理目标和方针
阐述企业是否确定了本单位的能源管理方针和能源管理目标,并考察其合理性。
3.2 企业能源管理机构及职责
3.2.1 企业能源管理体系
介绍公司能源管理机构及能源管理三级网络体系,绘制三级网络图。
3.2.2 企业能源管理机构职责
针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现状,对能源管理负责人的情况、能源管理师及其持证上岗情况介绍,对能源管理岗位设置及对应职责进行介绍。
评价企业能源管理系统设置的合理性。
3.3 企业能源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
3.3.1 能源输入管理
(1)是否制定有清晰的能源输入管理制度;
(2)能源输入管理是否规范合理:
①是否合理选择能源供方;
②能源采购合同是否全面规范;
③输入能源的计量是否全面准确;
④输入能源质量的检测是否符合要求;
⑤贮存管理是否合理。
3.3.2 能源加工转换管理
(1)是否制定有清晰的能源加工转换管理制度;
①是否有使转换设备保持最佳工况的运行调度规程;
②是否制定全面、合理的操作规程;
③是否定期测定转换设备的效率并确定其最低基限;
④是否制定检修规程和检修验收技术条件。
(2)能源加工转换管理是否规范合理:
运行调度、操作规程、设备效率监测、设备检修和验收执行情况是否规范合理。
3.3.3能源分配和传输管理
(1)是否制定有清晰的能源分配和传输管理制度;
①是否制定有企业内部能源输送分配管理制度,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是否明确;
②能源分配传输系统布局是否合理;
③是否有能源领用制度并制定用能计划。
(2)能源分配和传输管理是否规范合理:
➢是否对输配管线定期巡查,测定其损耗;
➢是否根据运行状况,制定计划,合理安排检修,进行合理调度,优化分配;
3.3.4能源使用管理
(1)是否制定有清晰的能源使用管理制度;
(2)能源使用管理是否规范合理:
①生产工艺的设计和调整中是否考虑到合理安排工艺过程充分利用余能使
加工过程能耗量最小;
②各工序是否通过优化参数、加强监测调控、改进产品加工方法来降低能耗;
③介绍并评价企业耗能设备的选型、运行情况,操作规程制定及执行情况,设备维护和检修;
④对于各有关部门用能是否准确计量,建立台帐,定期统计。
3.3.5 企业能源定额管理情况
(1)是否制定有清晰的企业能源定额管理制度和规范;
审核用能单位是否制定了能源消耗定额,对于能源消耗定额的制定、下达和责任,实际用能量的计量、核算和考核,审核是否制定了管理文件,作出明确规定。
(2)能源定额管理是否规范合理:
①是否将用能单位的能源消耗定额作为判断能耗状况是否正常的重要依据,并考核其完成情况;
②能源消耗定额是否按规定的程序逐级下达,明确规定完成各项定额的责任部门、单位和责任人,落实有关人员的职责,按规定的方法对各用能单元、主要耗能设备和工序的实际用能量进行计量、统计和核算,并及时报告。
③说明用能单位对定额完成情况是否进行考核和奖惩,当实际用能量超出定额时,是否及时查明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根据生产条件变化和定额完成情况,是否及时修订能源消耗定额。
3.3.6 企业节能技改管理
(1)企业是否制定企业节能技改管理制度和规范;
①查看用能单位节能技改及采用新技术的管理文件;
②用能单位是否有跟踪和研发节能新技术的机制。
(2)企业节能技改管理执行情况是否规范合理:
①查看用能单位对大的技改项目是否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是否包含节能效果、经济评估、技术评估等;是否制定实施计划,落实责任;
②节能技术措施实施后是否进行效果评价和保持,根据情况修订有关技术文档和能源消耗定额,保持节能效果;
③用能单位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包括节能篇章。
3.3.7 能源管理制度执行汇总
对上述各项能源管理活动中制定的各种文件(包括管理文件、技术文件和记录等)进行汇总,并简要描述企业相关的节能管理制度(管理文件、技术文件等)是否完备及贯彻执行情况。
企业节能制度执行情况表
3.3.8企业能源管理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汇总
根据《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结合企业能源管理制度及其执行现状,对企业管理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进行评价,指出企业在能源管理制度及其执行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提出改进措施。
3.4 企业能源计量及统计情况
审计能源计量和统计状况时,在查看能源计量网络图、计量器具档案、统计计量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原始记录的基础上,审计能源计量范围、计量器具的配置和管理、能源统计的内容和数据汇总计算等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3.4.1 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
介绍企业制定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并评价其可操作性及执行情况、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人员配备及人员培训考核、持证上岗等情况。
(1)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管理
①说明用能单位建立的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文件及其有效性。
②说明用能单位是否设专人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使用、检定(校准)、维修、报废等管理工作。
③说明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管理人员通过相关部门的培训考核情况和能源计量管理人员的技术档案管理情况。
(2)企业能源计量数据管理
①说明能源计量数据记录是否采用规范的表格式样,计量测试记录表格是否便于数据的汇总与分析。
②对重点用能单位说明各种主要能源消耗量的统计周期(如班、日、周)和数据管理方法,如建立能源计量数据中心,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能源计量数据的网络化管理等。
3.4.2 企业计量器具配置情况
介绍企业计量器具的配备情况,并评价企业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准确度等级、性能等是否满足GB17167-2006的要求。
对企业的计量器具配置情况进行说明,统计汇总企业能源计量器具企业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是否充分考虑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指导作用,并满足生产工艺和使用环境的具体要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是否满足能源分类计量的要求。
(2)是否满足用能单位实现能源分级分项考核的要求。
(3)是否满足关于用能单位设备能源利用监测的要求。
(4)是否配备必要的便携式节能检测仪表,以满足对主要用能部位自检自查的要求。
(5)对于从事能源加工、转换、输运性质的用能单位(如电厂、输变电企业等),其所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应满足评价其能源加工、转换、输运效率的要求。
(6)对从事能源生产的用能单位(如采煤、采油企业等) 其所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应满足评价其单位产品能源自耗率的要求。
(7)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应满足GB17167-2006的要求。
(8)能源作为生产原料使用时,其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应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要求。
(9)能源计量器具的性能应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及使用环境(如温度、温度变化率、照明、振动、噪音、粉尘、腐蚀、电磁干扰等)要求。
能源计量器具配置表
3.4.3 能源计量网络图
主要包括:电力计量网络示意图、蒸汽计量网络示意图、水计量网络示意图及其它能源计量网络示意图。
3.4.4 企业能源统计情况
审核评价统计的内容、方法、采用的单位和符号及报表形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并满足用能单位自身能源管理的要求。
(1)能源供入量统计状况
查看用能单位能源收支平衡表、能源消费量表和与之相应的原始统计资料,审核能源供入量的统计是否全面准确,并折算出它们的等价值和当量值。
(2)能源加工转换统计状况
查看用能单位能源加工转换报表,审核加工转换统计的内容是否包括以下方面:
①用能单位内部生产的各种二次能源和耗能工质的数量;
②生产各种二次能源和耗能工质所消耗的各种能源数量;
③所生产的二次能源低位发热量;
④耗能工质的工作参数;
⑤加工转换设备输入输出能源相关参数和效率等。
(3)能源输送分配统计状况
查看统计原始记录和报表是否包括管道输送能源或耗能工质的数量,管道进口及出口端的压力、温度等参数;电能输配线路输入输出端的电量及电流、电压等参数;输送损失能量等内容。
(4)能源消费统计状况
能源消费统计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在生产中消耗的各种能源和耗能工质的统计;另一部分是非生产单位、职工生活和外供的各种能源和耗能工质的统计。
审核统计原始记录和报表是否包括以下统计内容:
①生产中消耗的各种能源统计是否对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采暖(空调)、照明、运输和其它等六个用能单元所使用各种能源和耗能工质的数量,用能单位综合能耗、单位产值综合能耗、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进行统计和计算。
②非生产用能的统计是否对转供外销的各种能源数量,基建项目使用的各种能源数量,其它非生产使用各种能源数量等进行统计。
③是否包括对生产过程中回收利用各类能源的数量、温度、压力和低位发热量的统计计算。
3.4.5 企业能源计量及统计现状分析
通过对计量和统计状况情况进行审计,对照《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及《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对用能单位的计量和统计状况做出总体评价,对不符合项进行说明。
若有主要指标缺少计量或计量的数据不可靠,在下一步审计中要运用实际测试等方法对统计数据进行验证、修正或补充。
3.5 用能单位节能宣传、教育及培训工作
说明用能单位在节能宣传、教育及培训中所作的工作,包括企业内部培训情况;参加行业、国家或省市有关节能培训情况;技能培训情况等。
3.6 用能单位能源管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根据GBT 15587-2008《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对企业能源管理现状的分析评价,肯定企业取得的管理成绩,核实上次能源审计提出的能源管理整改项是否已整改,企业能源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第四章主要用能设备运行效率分析
4.1主要耗能设备运行管理情况
查看企业耗能设备台账,说明重点设备(从通用耗能设备和专用耗能设备二大类进行说明)的设备配备型号、数量等,评价主要耗能设备的运行管理现状。
序号设备名称设备型号监测指标或结果备注1
2
3 …
对主要用能设备运行测试分析可采用统计与实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审计期内企业如有主要用能设备测试报告,可采用测试报告;若无测试报告,可采用审计工作中开展的测试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
根据测试结果对企业设备运行情况、运行效率、运行参数进行分析,对主要用能设备做出分析评价。
纳入测试范围的企业主要用能设备按以下原则选取:
(1)主要用能设备界定范围为设备能耗由大到小,占企业综合能耗60%设备为主要用能设备;
(2)测试设备的选取应按能源品种分类分别选取,设备测试数量需占主要用能设备的20%以上;
(3)对于同类型、同工况设备可选取其中不低于10%的设备进行测试;
(4)测试设备数量最低不得低于1台。
第五章企业能源消耗分析
5.1 折标系数的确定
5.1.1 煤炭(焦炭、煤气)折标系数的确定
原则上由实测计算确定,一般采用“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