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与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聚氨酯丙烯酸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聚氨酯丙烯酸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08c5725b4daa58da0114abc.png)
异 佛 尔 酮 二 异 氰 酸 酯 (P I : 业 品 , 海 和 ID ) 工 上 氏璧化 工 有 限公 司 ; 甲基 丙烯 酸 一 乙酯 ( E A) 化 学纯 , 羟 H M : 用无 水 硫 酸钠 干燥 过夜 , 除水 过滤后 备 用 , 津市 化学 试剂 天
T A公 司 。
13 试样 制备 .
() 1 MMT的有 机化 改性
将 5g钠 基 MMT分 散 加 入 20m o L蒸 馏 水 中 , 升 温至 6 ℃ , 续 搅 拌 4h 0 继 。将 一 定 量 季磷 盐 加 入 5 L蒸馏 水 和 5mL1% 的盐酸 的混 合溶 液 中 , 0m 0 摇 匀 , 声 振 荡 , 至 溶 液 呈 无 色 透 明 , 后 加 入 到 超 直 然 MMT悬浮 液 中一起 继续 搅 拌 6h 抽 滤 , , 去离 子水 反 复 洗涤 数次 , 至用 硝酸 银溶 液检 验无 氯 离子存 在 , 直
摘要
采用烯 丙基三苯基 氯化磷对 蒙脱 土( T) MM 进行 有机化 处理 , 并采 用熔融插 层法制备 了聚氨 酯丙烯酸 酯
(u / P A) MMT纳米复合材料 , 探讨 了改性 MM T用量对 P A MMT纳米复 合材料 性能 的影 响。结果表 明 , u/ 改性 MMT 的加入 可提 高复合材料的耐热性与 断裂伸 长率 , 当改性 MMT的质量分数为 3 %时复合材料 的综合性 能最佳 , 其起始
研 究所 ;
表 面被有 机 阳离子 的烷 基 分 子 链 覆 盖 , 而 使 其 表 从
面由亲水性变为亲油性 , 并且表面能降低 , 改善层间
微环境 , 加 了有 机 MMT与 高 分 子 的 亲 和 性 。 同 增 时烷 基分 子链 在片 层 间 以一 定 方 式 排列 , 使 层 间 可 距增 加 , 利 于 聚 合 物 单 体 或 大 分 子 插 层 到 片 层 有 中 J 因此 MM 。 T插层 聚 合 是制 备 高 性 能 复 合 材料
聚氨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聚氨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c4fc250be23482fb4da4ca4.png)
Ab t a t: Poy r t a e sr c l u e h /mo t rl n t a o o o st swe ep  ̄e y i n n mo il ie n o n c mp i r mp d b n—st oy r a in,a d t erp o r e i p l me z t u i o n h i mp - te r h r ce z d Re u t n i ae h tc mp e e sv c a ia r p ris o o y r t a e mo t rl n t a o i s we e c a a tr e . i s l i d c t d t a o r h n i e me h c p o e t fp l u eh n / n mo i o ie n n — s n l e l c mp st s a h e e h p i lv u s t e ma s fa t n o o o i c i v d t e o tma a e a h s r c i fOMT s % ,a d t e ta d s l n e it c s m- e l o Wa 2 n he h a we l g r ssa e Wa i n i n
醇( P , P G) 乙二 醇 ( G) 丙 三醇 ( G) 为化 学 纯 。 E , P 均 1 2 样 品制备 . 1 2 1 聚 氨酯 弹性 体 的制 备 ..
()U O  ̄P / MT纳米 复合 材 料 的制备
将实验所要用的仪器用 品放到烘箱里干燥至
无 水 。将 用 P G溶 胀 好 的 O T与 计 量 的 P G一 P M P 起 加 入 到三 口烧 瓶 中 , 10 真 空脱 水 25—3h 于 1% .
聚氨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聚氨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0850b9d6bec0975f465e2d5.png)
高 阻测试 仪 :5 7 6 1 A型 , 国吉 时利公 司 。 美
1 3 试 样制备 .
进行 表 面功能 化 , 使其 表 面产生 大量含 氧 官能 团 , 有 利 于改善 MWC T 基体 中 的分 散性 J N s在 。但 仍 有
很 大 一 部 分 MWC T N s保 持 了 较 长 的 长 度 , 些 这 MWC T 很 容易 缠绕 在 一起 , 其 在 采 用溶 液 共 混 Ns 尤 法 制备 复合材 料 过程 中 , 剂 的挥 发会 使 M N s 溶 WC T
1 0
工 程 塑 料 应 用
21 0 1年 第 3 9卷 , 1 第 期
,
聚 氨 酯/ 纳米 管 复合 材 料 的制备 及 其 性 能研 究 木 碳
王 静 荣
( 上海第二工业 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 学院, 上海 2 10 ) 0 2 9
摘要
通 过 强碱 球 磨 方 法 对 多壁碳 纳 米 管 ( W C T ) 行 了改 性 处 理 , 对 其 化 学 结 构 和 微 观 形 态进 行 了分 M Ns进 并
为 13 2的 比例 制 备 P R。然 后 , 用 溶液 共 混法 :: U 采
P R MWC T 复合 材料 , U/ Ns 并对 其性 能进行 了分 析 。
1 实验 部分 1 1 主 要 原 材 料 .
将 强碱 处理 的质量 分数 为 5 的 MWC T 通 过超声 % Ns 分 散法 分 散 于 D c中 , 后 加入 P R 中 , 拌 均 MA 然 U 搅
() i MWC T N s的改 性处 理
将 一定 量 的 M N s与 K H 按 一 定 比例 混 WC T O 合 , 人 球 磨 罐 中 , 入 适 量 的 大 、 、 球 进 行 球 放 加 中 小
聚氨酯/无机刚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进展
![聚氨酯/无机刚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90b3b8ad4d8d15abe234e11.png)
W u i ie s y,in me 5 9 2 ,Chn ) y v r i Ja g n, 2 0 0 Un t ia
A s at n t i p p r h rp rt n meh d fp 1u eh n /n ra i r i at ls bt c:I hs a e ,t ep e aai to so 0y rt a e i0g nc i d p ri e r o g c
i r a c Ri i r i l s Na c m po ie no g ni g d Pa tc e no o sts
ZHAO h, NG n S Ya QI Nig, UN n Ni g
( p rme to e c la d En io m e tlEn ie rn De a t n fCh mia ' vr n n a gn e ig, n
如罗 镇 扬 等r 妇在 水 性 聚 氨 酯 中 填 加 纳 米 Al : O”涂膜 硬 度 随 纳 米 氧 化 铝 添 加 量 的增 加 而 增
管等等 。
综合性能出众 , 应用广泛 , 发展十分迅速 。但其强度 不高, 耐水、 耐热、 抗静电能力差 , 限制其进一步的应
用 。为进 一步 改善 聚 氨 酯 的 性 能 , 们 一 方 面致 力 人
于寻找新 型结 构 的原 材 料 和新 配方 , 一 方 面 通过 另
无机刚性纳米填料 的加入能够赋予新材料在力 学、 光学、 电学、 磁学和催化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
些 进展 进行 了总结 。
1 共 混 法
在P U基体中直接加入纳米粒子 , 简单易行 , 并 能有效提高 P U材料的性能 。混合的形式可以是溶
液、 乳液 , 可以是 熔融 等共 混 。其 具体 可 以细分 为 也
聚碳酸酯/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聚碳酸酯/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fe79d607e21af45b307a8ac.png)
2 1 年 6月 01
综 述
S umma z to i r a in
Vo . No3 1 8 .
J n 2 1 u e 01
聚碳酸 酯/ 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的研究进展
李 立 ,施 利毅 ,冯欣。 ,曹绍梅
(. 1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 2 10 ) 0 36
( . N n c ne n eh o g eec e t ,S ag aU ie i , 2 ao i c d c nl y sahC ne h nhi nvr t Se a T o R r sy S ag a 2 0 4 ,C i ) h nh i 0 4 4 hn a
A s at S m r e elt t eeomet f ao cmps e cniigo o croae C a diogncm tr l bt c: u mai dt a s dvlp n o n n -o oi s o s t f l a nt( ) n rai aei r z h e t sn py b P n a
关键 词 :聚碳 酸 酯 ;纳 米粉体 ;碳 纳 米管 ;层状 纳 米材料
S u is o h o r s fPoy a b n t / o g n cNa o o p st t d e n t e Pr g e so l c r o a ei r a i n c m o ie n
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目: 部科 教育 学技术 重点 研究 项目编号 01 ) ( 288 , 2
上海 青项目 sc001 市优 ( 一8】) s
7 0
第 3期
2 1 年 6月 01
纳 米 科 技
Na o c e c n s i n e& Na oe h o o y n tc n l g
聚氨酯/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聚氨酯/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1c727d66f1aff00bed51ee7.png)
类是传统型复合材料 , 分散相硅酸盐 的颗粒尺寸较 大, P U无法插入片层 间, 仅形成简单的共混结构 , 多
数属 于微 米级 复合 材料 ; 第 二类 是 剥 离 型复 合材 料 , 硅酸盐 晶体片层 彼 此剥 离 , 呈无 序 状 态 , 均 匀分 散 在 P U基质 中纳米 复合 材料 , 一 般制 备 所 得 的层 状 硅酸 盐P u纳米复合材 料 的结构 为剥离 型 。 2 聚氨 酯/ 层 状硅 酸盐 纳米 复 合材料 的制备 方 法 合成 P U / 层 状硅 酸盐 纳 米复合 材 料 主要有 插 层 聚合 法 、 溶胶一 凝胶法、 共 混 法 等 方 法 。插 层 聚 合 法 是 制备 P U / 层 状硅 酸盐 纳米 复合 材 料 的重要 方 法, 是指 将 聚合 物单体 插 入到 层状 硅 酸 盐或 经 有 机
基体 中, 得到分散性 良好 的有机一 无机纳米 杂化材 料 。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报 道 , 插层聚合法主要 有: 原位插层法 、 熔融插层法 、 溶液插层法。
・
6・
聚氨酯工业
第2 8卷
2 . 1 原 位插 层聚 合法
结 果表 明 , 随着有 机粘 土含 量 的增 加 , 动态储 能模 量
单 调增 加 。这 主 要 归 因 于 P U E 中软 段 和 硬 段 界 面
( 1 .太原理 工 大 学材 料科 学与工程 学院
摘
太原 0 3 0 0 2 4 ) ( 2 .山西省 化 工研 究所
太原 0 3 0 0 2 1 )
要: 综 述 了近年 来 国 内外 纳米层 状硅 酸 盐改性 聚氨 酯 的最新研 究进展 状 况 。介 绍 了层 状硅 酸
盐 的结 构 、 聚氨 酯/ 层状硅 酸 盐纳 米复合 材料 的类型及 其微 观 结构 , 并对 聚氨 酯/ 层状硅 酸 盐 纳米 复
《水性聚氨酯-纳米SiO2复合材料制备及老化性能研究》
![《水性聚氨酯-纳米SiO2复合材料制备及老化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f50f31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e8.png)
《水性聚氨酯-纳米SiO2复合材料制备及老化性能研究》篇一水性聚氨酯-纳米SiO2复合材料制备及老化性能研究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复合材料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水性聚氨酯/纳米SiO2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物理性能和良好的环境适应性,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研究水性聚氨酯/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及其老化性能,以期为该类材料在实际应用中提供理论依据。
二、材料制备1. 材料选择本实验选用水性聚氨酯树脂、纳米SiO2以及适量的溶剂等为原料。
其中,水性聚氨酯树脂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粘结性和耐候性;纳米SiO2则因其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常被用于复合材料的增强。
2. 制备过程将水性聚氨酯树脂与溶剂混合,充分搅拌至均匀后,加入纳米SiO2进行共混。
通过调节共混比例、温度和搅拌速度等参数,制备出不同配比的复合材料。
随后,将复合材料进行真空脱泡处理,以消除材料中的气泡。
最后,将脱泡后的复合材料涂布于基材上,干燥后得到所需的复合材料。
三、性能测试1. 力学性能测试通过拉伸试验测试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硬度等力学性能指标。
结果表明,随着纳米SiO2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2. 热稳定性测试采用热重分析仪测试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结果表明,纳米SiO2的加入可提高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有效延缓了材料的热降解过程。
3. 老化性能测试通过人工加速老化试验,模拟复合材料在自然环境中的老化过程。
通过对比老化前后复合材料的性能变化,评估其老化性能。
四、老化性能研究1. 老化过程及机理在人工加速老化过程中,复合材料表面逐渐出现裂纹、变色等现象。
通过分析老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和物理性能变化,发现纳米SiO2的加入可有效延缓复合材料的老化过程。
这主要归因于纳米SiO2的优异性能和良好的分散性,使得复合材料在老化过程中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耐候性。
2. 老化性能评价通过对比不同配比复合材料的老化性能,发现纳米SiO2含量较高的复合材料在人工加速老化试验中表现出更好的性能稳定性。
聚氨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聚氨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ab86acc6137ee06eff918c4.png)
聚氨 酯 ( U) 由多异 氰 酸酯 与 多元 醇通 过 加 P 是 聚反应 而形成 的高 聚物 , 重 复 结 构单 元 是 氨基 甲 其 酸酯链 段 。聚氨酯 具有 弹性 体 和塑 料 的性 质 , 有 具
的表 面效 应 、 子 尺 寸 效 应 和 体 积 效 应 等 , 纳 米 量 使
摘 要 : 述 了聚 氨 酯 / 米 二 氧 化 硅 复 合 材 料 的研 究 进 展 。 主要 介 绍 了纳 米 SO 对 聚 氨 酯 的 改 性 机 理 、 氨 综 纳 iz 聚 酯/ 纳米 二 氧 化 硅 复 合 材 料 的 制 备 方 法 , 对 该 复合 材 料 的发 展 提 出 了 自 己的 看 法 。 并 关键词 : 聚氨 酯 i 纳米 复合 材 料 } 复合 材 料 制 备 ; 米 二 氧 化 硅 纳 中 图分 类 号 : Q3 3 8 T 2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6 4 9 92 0 ) 5 00 4 1 7 —0 3 (0 80 —0 1 —0
SO 复合 材料 表 现 出传 统 聚 氨 酯 树 脂 不 具 有 的优 i:
异 性能[ 。聚氨酯 / 米 SO 6 ] 纳 i 复合 材料综 合 了聚氨
酯 和纳 米 SO。的优 良特 性 , i 只要 加 入 少量 的 SO iz
良好 的耐磨性 、 力学性 能 和减震性 等 , 一种用 途广 是
被用来增强 P 以提高其耐热性[ 。纳米 S0 在 U, 5 : i2
工业 上通常 称 为 “ 微 细 白炭 黑 ” 超 。纳 米 SOz 有 i 特
硅 是 比较常 用 的纳米材 料 。通过 纳米 二氧 化硅对 聚 氨 酯树脂 的改性 , 高聚 氨酯树 脂 的强度 、 提 韧性 和耐
收 稿 日期 :0 8 0 — 1 2 0— 5 9 作 者 简 介 : 荣 顺 , 读研 究 生 , 麦 在 主要 研 究 课 题是 纳 米 润 滑 油 添 加剂 的制 备 与 摩 擦 性 能 。
PMMA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PMMA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9a99f68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fd.png)
PMMA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具有透明度高、机械强度高、易加工等优点,在制造光学、电子、建筑等领域广泛应用。
但同时也存在着其脆性高、热稳定性差、阻燃性能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其在某些领域中的应用。
近年来,无机纳米材料的发展与应用在材料科学领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因其在材料性能改进、提升方面具有独特优点。
目前已有学者研究的纳米复合材料中,大部分是有机纳米复合材料,面对聚合物材料的发展,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对于克服聚合物材料在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等方面的不足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此,研究制备PMMA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提高其力学强度、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1.通过化学合成方法获得具有不同形貌、尺寸和组成的分散均匀的纳米无机材料。
2.利用溶液混合法、原位聚合等方法制备PMMA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3.对比纳米材料和PMMA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差异,分析PMMA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
三、研究方法1.合成纳米无机材料,并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方法分析其物理和化学特性。
2.制备PMMA/纳米复合材料并表征物理和化学特性。
分析纳米材料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度、存在方式等。
3.测试PMMA/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
采用万能试验机、热重分析仪、热解气相色谱仪等测试仪器进行分析。
四、预期成果1、成功制备出分散均匀、形貌多样的纳米无机材料。
2、成功制备PMMA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并获得物理和化学特性的表征数据。
3、PMMA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得到有效提升,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均得到了改善。
四、研究意义1、为不同领域研究PMMA/纳米复合材料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2、为材料科学领域的普遍规律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和数据。
3、探究PMMA/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关系,增强对聚合物材料性能控制的理解。
PLLATPEE共混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PLLATPEE共混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876e84c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b5.png)
PLLATPEE共混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在现代材料学中,聚合物共混物和纳米复合材料因其材料性能优异、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等优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其中,PLLATPEE(聚氨酯/聚丙烯腈/聚乙烯酸共混物)是一种由聚氨酯、聚丙烯腈和聚乙烯酸等共混而成的复合材料,因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在医学、化工、电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同时,纳米技术的发展对于材料的性能提高也有着重要影响。
对PLLATPEE共混物进行纳米填料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电学性能等,使其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潜力。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研究PLLATPEE共混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电学性能等方面,为其在医学、化工、电子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同时推动共混物和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
三、研究内容1. PLLATPEE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和性能表征2. 纳米填料的选择及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3. PLLATPEE共混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4. PLLATPEE共混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测试与分析5. PLLATPEE共混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测试与分析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 PLLATPEE共混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溶液共混法、熔融共混法等方法制备共混物2. 纳米填料的选择及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溶液浸渍法、熔融混合法等方法制备纳米复合材料3. PLLATPEE共混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通过拉伸测试、压缩测试、弯曲测试等方法测试其机械性能,并分析引起性能变化的原因4. PLLATPEE共混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测试与分析:通过热失重分析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等方法测试其热稳定性,并分析其热失重特性和热分解机理5. PLLATPEE共混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测试与分析:通过电导率测试、介电弛豫谱测试、电容测试等方法测试其电学性能,并分析其引起性能变化的原因五、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能够深入探究PLLATPEE共混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表现,为其在医学、化工、电子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促进共混物和纳米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丙烯酸酯类聚氨酯/SiO2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丙烯酸酯类聚氨酯/SiO2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725300803d8ce2f006623b3.png)
1 2 仪 器设 备 .
电子万 能试 验机 : M 一6 0 C 14型 , 圳 市新 三 思 深 计量 技术 有 限公 司 ;
简支梁冲击试验机 : J 一 )J 5型 , ( 承德金建检测
仪器 有 限公 司 ;
摘要
用原位聚合法制备 丙烯 酸酯类聚氨f/ i: i SO 纳米复合 材料 ,  ̄ 通过透射 电子 显微 镜研 究 了纳 米 SO 在基 体 i:
中的分散情 况 , 并对材料 的力学性能和光 学 } 生能进 行 了研 究。结果表 明 , 纳米 SO 在 基体 中分散很 好 ; i: 当纳 米 SO i: 的质量分数 为 15 时, .% 复合 材料 的综 合 力 学性 能最佳 , 拉伸 强度、 其 断裂伸 长 率和 冲 击 强度 分 别为 3 .0 MP 、 4 2 a 5 .5 6 1 %和 8 .2k/ 与纯 丙烯酸 酯类聚氨 酯相 比分别提 高了 5 . 5 8 .9 15 Jm . 2 7 %、1 1 %和 1 9 ; 该复合材料 的透 光率 4% 且
异佛 尔 酮 一二 异 氰 酸 酯 (P I : 业 品 , 海 ID ) 工 上 和 氏璧化 工有 限公 司 ;
甲基 丙 烯 酸一 B羟 乙 酯 ( E A) 化学 纯 , 津 程及反应过程见图 1 。
14 性 能 测 试 . .
在 8% 以上。 0 关键词 纳 米 SO 丙 烯 酸 酯 类 聚 氨 酯 i, 原 位 复合 纳 米 复 合 材 料
丙烯 酸 酯类 聚 氨酯 大 单 体 … 具 有 高透 明性 、 耐 高温、 耐腐 蚀 等特 点 。这种 材料 在 高档 灯具 、 明器 照 材、 光学 材料 、 广告 材 料 、 医用玻 璃 、 建筑 玻 璃等 民用 透 明材料 领 域具有 广 泛 的应用 , 同时在 航 空航 天 、 飞 机、 军事等 领 域也 具 有 独 特 的性 能 优 势 。 随着 国际
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af9ea5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4.png)
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具备独特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以及广泛的潜在应用价值。
本文将对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性能研究进行综述。
一、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1.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用的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该方法可以通过控制溶胶的成分、浓度和处理条件,合成出具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此外,利用溶胶-凝胶方法还可以制备具有特殊形态结构的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如纳米管、纳米棒等。
2. 化学沉积法化学沉积法是一种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在溶液中通过化学反应形成沉淀物从而制备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简单、可控和可扩展性好的特点。
通过调整沉积溶液的成分和pH值,可以控制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和尺寸。
3. 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法是一种通过在气相中控制反应条件,直接在衬底上制备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
常用的气相沉积方法包括化学气相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法和分子束外延法。
气相沉积法能够制备大面积、高质量的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纳电子学、光电子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
二、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1. 光学性能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多样的光学性能,如吸收光谱、荧光性能和非线性光学特性。
对这些光学性能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优化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学性能。
2. 电学性能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在能源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研究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导电性、电子迁移率和电容性能等,可以优化材料的电学性能,提高电池、传感器和电子器件的性能。
3. 磁学性能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中的磁性纳米颗粒对于磁学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磁滞回线、磁化强度和磁导率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其磁学行为和磁性机制,为磁性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4. 力学性能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对于材料的应用和加工具有重要意义。
聚氨酯/纳米无机粒子复合材料研究
![聚氨酯/纳米无机粒子复合材料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9337c10ff00bed5b9f31df7.png)
插层 到 有机改 性蒙 脱 土 中进 行插 层 聚合 , 得 纳 米 复 合 材 料 . 究 发 现 , 加 入 少 量 蒙 脱 土 时 , 得 的 制 研 当 制 P E 蒙脱 土纳米复 合材 料 为剥离 型复 合材 料 ; U/ 当蒙脱 土 质量分 数 >2 %时 , 0 复合 材 料力 学性 能 明显下 降 . 实验证 明 : 通过 填加 不 同种 类 的纳米填 充粒 子可 明显改善 聚 氨酯基体 的综合 性 能 . 实验 采用 活性 纳米碳 酸钙 、 钛型 二氧化 钛做 填料 , 聚氨 酯为基 体 , 备 了聚氨 酯弹性 体复 合材料 , 锐 以 制
C ) 工业 纯 , A: 苏州 湘 园特种精 细化 工厂 ; 丫一氨基 丙基 三 乙 氧基硅 烷 ( H一50 : 业纯 , K 5 )工 国产 ; 甲苯 一2 4 ,
一
二 异氰 酸酯 ( D ) 工 业纯 , T I: 上海试 剂一 厂 ; 活性纳 米碳酸 钙 ,0 m, 东恩平 实业 有 限公 司 ; 氧化钛 ( 8n 广 二 锐
・
收稿 日期 : 0 —1 —0 2 8 0 6 0
基金项 目: 四川 省 应 用 基 础 研 究 资 助 项 目 ( 号 :42 ) 编 028 作 者 简 介 : 正 平 (93一)男 , 徽 人 , 赵 18 , 安 主要 从 事纳 米 材 料 及 应 用 技 术 研 究
第 l 0期
研究 多集 中在改性 体的 耐磨性 和抗菌性 方 面 , 学 性能 方 面相 对 较少 . rd yFn i n 等 利 用插 层 聚合 力 B al in a [ e g ]
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25dc69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84.png)
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聚氨酯复合材料是近年来发展甚快的一种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近年来,国内外科技领域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越来越高,聚氨酯复合材料以其环保、耐磨等特点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尤其在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目前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生产成本高、制备工艺不可持续等。
因此,本研究拟对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提高其性能、改进制备工艺,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更好地满足现代工业的需求。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以聚氨酯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包括物料的原料配比、工艺条件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性能。
2. 聚氨酯复合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研究,包括材料的硬度、韧性、抗拉强度等性能的测试,以分析材料的优缺点和寻求改进方案。
3. 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应用方向研究,包括对材料在汽车、轨道交通、建筑等领域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挖掘材料的潜在应用价值。
三、研究方法1. 实验法:采用实验方法制备聚氨酯复合材料样品并进行性能测试,以获得材料的基本性能数据。
2. 现代计算机仿真方法:通过现代计算机仿真软件对聚氨酯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模拟分析,从而更好地预测和控制材料的性能。
四、预期结果及创新点通过本研究,我们预计可以达到以下结果:1. 研究聚氨酯复合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分析其特点和优缺点,制定改进方案。
2. 建立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探讨聚氨酯复合材料在汽车、轨道交通、建筑等领域的应用,寻找其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1. 采用综合方法对聚氨酯复合材料进行研究,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2. 研究聚氨酯复合材料在汽车、轨道交通、建筑等领域的应用,挖掘其应用潜力。
3. 改进现有制备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性能。
聚氨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聚氨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b14f9e3856a561252d36f38.png)
Absr c : 0r n c ta t ga i mo morlo t i ma fr t nt il nie S de is wih e y i e hy a t c t hrm t l mm o llm br mi a t e lil o de s h i e c l tve a — nt r a a i nd Na mon morlo t sr w a e i l .Ta n t il niea a m t ra s ki g PTM G s t o ts gm e ,TDIa h a hes f e nt st e
dif r nt ha d e fe e r s gme a d nt n or ni m o m o il ie s r pa e b m e ns ga c nt rlon t i p e r d y a of ne t p o s e po y e i l m rc
t c nq e o ts h f cso No H, OCA h i x e dc efce t n r a i n mo io ie e h iu .T et eef t f C / o M t e n c an e tn o fiin sa d o g ncmo t rl nt l
h r e me ta d M OCA s t ec an e tn e ,p lu eh n / n mo ilnt a o c mp st t a d s g n n a h h i x e d r o y r t a e mo t rl i n n -o o ie wih o e
3 , NO - H . , C 扩 链 系数 为 0 8时 , n C/ o 一2 1 MO A . 断裂伸 长 率可达 4 5 。 3
关键词 :有机 蒙脱 土 ;纳米材 料 ; 层 聚合 ;力 学性 能 插
稻壳SiO2/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稻壳SiO2/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f6db2deb14e852458fb57cc.png)
一
( 江汉 大学 化学 与环 境工 程学 院 ,湖北 武汉 40 5) 3 06
要 ] 酸处 理后稻 壳 在 60 ℃焚 烧 ,得到 比表 面积 为 2 2m2 ,纯度 9 将 0 1 / g 9 3%的稻 壳 SO2 i 纳米 凝聚 体 ,用偶联 剂Y氨丙基 三 乙氧基 硅烷 一
e ;
一
刚
w 聚 氨 酯 (U) 其 原 料 品 种 多 、性 能 变 化 可 设 计 性 强 等 优 P 以 点 ,在涂料、胶粘剂、橡胶、塑料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聚 氨 酯 性 能 设计 主 要 是 根 据 应 用条 件 的需 要 , 原 材 料 、合 成 方 从 法、合成工艺、原 料配 比等方面进行 l‘ jj ‘。近年来随着有机一 无 机 纳 米 杂 化 材 料 研 究 的开 展 ,利 用 无机 纳 米 粉 体 与 P U复 合 , 以 提 高 其 综合 性 能 的研 究途 径 受 到 广 泛关 注 。 i 兼 具 众 多 优 SO2 点, 如粒径小、比表面积大、 面有羟基 等, U中引入SO2 表 在P i , 可 有效 地 提 高 P U的 耐 热性 、耐 水 性 、力 学 性 能 等 』 究 表 。研 明 :纳 米 SO 的 品种 、来 源、尺度 、形 态、制 备工艺、表面活 I官 i 生 能 团 的 数 目等 因 素 直 接 影 响 P u复 合 材 料 的 机 械 性 能 、耐 热 性 和 尺 寸稳 定性 等 。 J 稻 壳 中含 有 超 过 2 O%的 无 定 形 SO2将 稻 壳在 一 定 温 度 下 i , ( 6 0℃) <5 煅烧 ,可 以得到具有 纳米结构且SO 含 量最高 可达 i2 9 9%的稻壳灰 。研究表明稻 壳灰中的SO 以纳 米尺度 的凝胶 J i2 粒 子 ( 5 m) 松 地 粘 聚 而 成 ,凝 胶 粒 子 之 间含 有 大 量 纳 米 ~ 0n 疏 尺 度 孔 隙(5 m) ] <0 n L。稻 壳 SO 比表 面 积 大 、活 性 和 纯 度 高 , g i2 其 形态 、 面 羟基 数 目、 寸 等 与 目前 工 业 上通 过 化 学 方法 ( 表 尺 如 气 相 合 成 法 或 水 合 沉 淀 法 ) 到 的 纳 米 SO 以 及 从 矿 石 提 炼 出 得 i: 来 的SO 有很多不 同,在 电子、电气、及高性能复合材料 等方 i2 面具有潜在 的应用价值 。 文章将酸处理后的稻壳在6 0℃煅烧 , 0 得到纯度大于9 9% 以 上 的 SO , 将 SO 用 硅 烷 偶 联 剂 v氨 丙 基 三 乙 氧 基 硅 烷 i2 i2 一 ( l5 0改性 后 与 P Kt 5 ) U复 合 , 究不 同组 成 的纳 米 复 合 材 料 的拉 研 伸性能、热稳定性以及吸水性。
聚氨酯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聚氨酯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419d96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19.png)
聚氨酯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周丰;武春雨【摘要】采用纳米填料制备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改善聚氨酯耐老化性能及耐沾污性,拓展其应用领域的一种重要手段。
综述了聚氨酯与蒙脱土、石墨烯、碳纳米管、纳米TiO2、高岭土等无机材料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目前,这些复合材料大多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应不断改进复合材料生产工艺,降低成本,尽快实现产业化;应解决和控制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有关粒子的分散与团聚问题;采用个性定制等方法实现聚氨酯复合材料性能的多功能化等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Nano filler is used to prepare polymer based composites,which can improve the aging and stain resistance of polyurethane and extend its applicatio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composites prepared by polyurethane with inorganic materials such as carbon nanotube,graphene,kaolinite, nano titanic oxide,and montmorillonite. It needs to improve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reduce the costs to realize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materials which are still in laboratory research.In addition,the dispersion and agglomeration of the particles need to be controlled during preparation of the composites. Customization is used to achieve the multifunction of the polyurethane composites,which will be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期刊名称】《合成树脂及塑料》【年(卷),期】2016(033)003【总页数】6页(P97-102)【关键词】聚氨酯;复合材料;石墨烯;碳纳米管;蒙脱土;保温材料;硬质聚氨酯【作者】周丰;武春雨【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 100872;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 10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3聚氨酯是由多异氰酸酯在催化剂及助剂存在下与多元醇聚合而成的以氨基甲酸酯基团为重复基团的一种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聚氨酯泡沫(分为硬质、半硬质、软质)、聚氨酯弹性体、聚氨酯涂料、防水聚氨酯、聚氨酯胶载剂等。
聚氨酯/纳米二氧化硅/POM复合材料的研究
![聚氨酯/纳米二氧化硅/POM复合材料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d7cb1f4700abb68a982fb82.png)
力 学 性 能 与结 晶性 能 的影 响 。实 验 结 果 表 明 ,T U nn —i P / aoSO 的相 互 作 用 能 提 高 T U nn —i 与 P M 的 界 面 相 容 性 , P / aoSO, O 使 T U nn —i 匀 地 分 散 在 P M 中 。 当 P M/ P / aoSO 质 量 比 为 10 1/ P / aoSO2 均 O O T U nn —i 0 /0 1时 ,与 纯 聚 甲 醛 相 比 ,拉 伸 强 度 提 高 了 2 % ,弹 性 模 量 提 高 了 7 . % ,冲 击 强 度 提 高 了 15 ,加 入 复 合 增韧 剂后 ,球 晶 尺 寸大 幅减 小 ;复合 材 料 在 0 83 7%
( 连 l 大 学 化 _ 材 料 学 院 ,辽 宁 大 连 16 3 ) 大 丁业 丁与 0 4 1
摘要 :通过熔 融共混 ,用热塑性 聚氨酯弹性 体 ( P T U)将 纳米二 氧化硅 ( a oSO )进 行包覆制备 了复合增 韧 nn —i 剂 ,然后将复合增韧剂与聚甲醛 ( O P M)进行共混制备了纳米 复合材料 ,研 究 了复合增 韧剂 不同用 量对 复合材料 的
聚氨酯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聚氨酯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d776f627e21af45b307a83f.png)
杂化 区 域 中 , 于 SO 由 i2阻 碍 了硬 段 重 排 , 随 着 故
黏 土大多数 属于 21型 的层 状或片状 硅酸盐 矿 : 物, 主要结 构单元 是 二维 排 列 的硅 氧 四面 体和 铝 氧
八面体 , 因此黏土/ 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一般 采用单体插层聚合法或 自接共混的方法 , 通常形成
研究开辟 了新的方 向。目 前采用的无机纳米材料主
要有 纳米 S0 、 米 Ti2纳 米 C O3 、 米 黏 土 、 i2纳 0、 A 3纳
纳米炭材料和 CO 等。 e2
1 1 纳 米 二 氧 化 硅 .
用有机硅、 丙烯酸树脂 、 环氧树脂 、 天然产物 以及与 塑料共混等方法对其进行改性。近年来 , 无机纳米 材料改性成为聚氨酯改性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无 机纳米材料改性形成 的聚氨酯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 可以明显提高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 并
维普资讯
第2 7卷第 6期
20 0 7年 1 2月
山
西
化
工
V0.7 No 6 12 . De .2 o c o7
S HA NXIC HEM I L I ( NDUSI RY
:
:= =
誓
塞 舔 篝硷壤: : 薹 量 善
黏土插层或部分剥离的复合材料, 较难形成完全剥 离的复合材料【] 1 。黏土是 以纳米片层状分布于聚 2 氨酯基体中。聚氨酯/古 黍 土纳米复合材料有如下优 点 :)可以明显改变体系的各种物性 , 1 如热变形 温 度、 热分解温度、 结晶性能 、 力学性能和功能性等;) 2
一
S 2 i 含量的增加 , 0 硬小尺寸效应 、 表面效应 、 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 筑 节 能
■ 保 温 隔 热 与 材 料
B UI LDI NG ENVEL0P E
聚氨酯 与无机纳米 复合材料 的性 能研 究
刘 存 芳 , 马 洁 霞
( 河南天丰节能板 材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 河南 新乡 4 5 3 0 0 0 )
摘要 : 针对 聚氨 酯与无机纳米材料复合材料进行 了实验 , 向合成聚氨 酯的原 料之 一异氰酸酯 中添加 了几种 无机纳米材料 , 混合均 匀 后 与其他合 成原料 混合发泡 , 制备成聚氨酯 / 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 并测试 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燃烧性能。实验证 明复合材 料 的力学性 能得到 了部分增强 , 氧指数得到提 高, 对于开发新的环保 阻燃型聚氨酯复合 材料是一个技 术上的新探 索。 关键词 : 聚氨酯 ; 无机纳米材料; 复合; 环保
中图分 类号: T U5 5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1 6 7 3 — 7 2 3 7 ( 2 0 1 3 ) 0 4 — 0 0 5 2 — 0 3
Pr op e r t i e s o f I n or ga n i c Na no c o mp o s i t e s Mo di f i e d Po l y u r e t h a n e
2 0 年 第4 期 ( 总 第4 卷第 6 期
N o . 4 i n 2 0 1 3( T o t  ̄ N o . 2 6 6 , Vo 1 . 4 1 )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3 - 7 2 3 7 . 2 0 1 3 . 0 4 . 0 1 6
L I U C u n - f a n g , MA J i e — o
( He n a n T i a n f o n E n e r g y - s a v i n g P a n e l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y g CO. , L T D, Xi n x i a n g 4 5 3 0 0 0 , He n a n , C h i n a )
聚 合 物 的某些 特 性 , 这 种 复合 材料 被 称 为聚 合物 纳米 基 复合 材料 [ 1 - 2 ] 。 其中, 无 机纳 米材 料 具有耐 热性 、 高 强 度、 高 刚性 等 优 点 , 而 聚 氨 酯 材料 具 备 一 定 的韧 性 等 特 点, 如 果将 这 两 种材 料 达 到 纳 米 尺度 的 复合 , 就 可 以实 现聚 氨 酯和 无机 纳 米材 料 的优 点综 合 , 不但 可 以 提 高 聚氨 酯材 料 的力学 性 能 , 还 能增加 聚 氨酯 的某 些 其 他应 用特 性 [ 1 - 3 】 , 甚至 还 可能 达 到环保 阻燃[ 7 - 9 1 的效
பைடு நூலகம்
n Ⅱ ∞c o po m s i t e m a t e i r ls a .T h e me c h a n c i l a p r o p e r t i e s f o c o m p o s i t e s a n d c o mb u s t i o n p e  ̄ C o r m a n c e a r e t e s t e d . E x p e i r en m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l n e - c h a n i c lp a r o p e t r i e s ft o h e c o po m s i t e s w e r e e n h a n c e dp a t r l y , o x y g e n i n d e x s i i pr m o v e d . I t i s a e 仲t e c h ol n o g y fe o x p ir ti a o n f o r d e v e l o p i n g n e w
O 引言
2 0世 纪末 ,纳 米 材 料就 已经 成 为人 们 研 究 的热 点 。 由于 纳米 粒 子 的高表 面效 应 , 容 易与 聚合 物 的基 体 形 成较 强 的相 互作 用 力界面 , 从 而 改变 纳米 材 料和
富有限公司 ; 催化剂 : 美 国空 气 化 工 有 限 公 司 ; 碳 酸 钙: 纳米 级 , 郑 州大 学提 供 ; 氢氧 化镁 : 纳米级, 郑州 大 学提 供 。 1 . 2 实验制 备
n a n  ̄ r a e t e r m a t e r i ls a i n s i o c y a n a t e , t h e n mi x i n g w i t h o t h e r r a w m a t e i r lf a o r t h e s y n t h e s i s o f mi x e df o a m ,p r e p a r i n gp o l ur y e t h a n e/i or n g a n i c
Abs t r a c t :T e h po l y u r e t h a n e wi t h i n o r g a ni c n o 1 1  ̄ ma t e r i a l c o mpo s i t e ma t e r i l a i s s t u d i e d wi t h e x pe ime r n t s ,a d d i n g t o s o me i n o r g a ni c
e n v i r o n m e tf n r i e n d l y l f a m e - r e t a r d a n t p o l ur y e t h a n e c o po m s i t e m a t e r i a l s .
Key w or ds : p o l y u r e t ha n e ; i n o r g ni a c n a n o — ma t e r i a l s ; c o mp os i t e t e c no h l o y; g e n v i r o n me n t p r o t e c t i o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