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缘性看中印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地缘性看中印关系

摘要:对一个国家来说国家安全里第一位的是传统安全,传统安全里面第一

位的是领土安全,任何国家的外交都应基于本民族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近期印度针对对我国所谓的“日印”联合军演、“印越”联合开发南海油田等,直接危害了我

国领海和领土安全。究其原因,印度无非就是想在中印边境纠纷、西藏问题、印度“联合国入常”问题、所谓中国周边“珍珠链”式外交、印度洋等问题上捞取砝码,遏制中国日益扩大的南亚、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而以上问题里最核心,对印度最直接最具有威慑力的是中印边界问题,而边界问题里面最核心的是西部边界也就是“克什米尔”问题。

关键字:国家安全地缘战略领土争议中印关系传统安全核心利益

中印两国同为世界文明古国,是亚洲两个相邻的大国,两国山水两联,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和印度的国际地位出现较为显著和重大的变化。经济、军事、科技软实力持续上升。在两国整体实力上升的同时,两国周边都存在着一些地区安全问题。这些问题中最突出的是共同的领土纠纷问题,即中印边界问题、和克什米尔问题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中印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下面从地缘战略方面对影响中印关系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一、中印边界问题——历史问题,领土争端问题双方对峙仍十分尖锐

中印边界全长约2000公里,分为东、中、西三段。双方争议地区面积共约125,000平方公里,其中东段约90,000平方公里,中段约2,000平方公里,西段约33,000平方公里。1

(一)中印边境争议地区情况及实际控制现状。东段(藏南地区)的9万平方公里,东临缅甸,北面中国,南面印度,西临不丹,在中国地图上标明为中国领土,实际却在印度控制之下。中段2000平方公里,位于尼泊尔和克什米尔之间,被印度实际控制。西段33000平方公里,从札达县的6795高地至新疆的喀喇昆仑山口,分别属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管辖,即著名的阿克赛钦地区,边境对面是克什米尔地区(印度实际控制区)。这里也曾经是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的战场。在西段,双方争议面积,除巴里加斯一处外,其余都控制在中国手中。这里的形势最为复杂包括阿克赛钦、喀喇昆仑走廊、巴里加斯、班公错四个地区,对于中印两国的战略意义都非常重要。以上三段合计,我国领土成为中印争议区的总面积为125000平方公里,我方控制其中27%,印度非法侵占73%,约91000多平方公里。

(二)中印边界争端的起源。1913年11月,在英国的策划下,英属印度当局在印度北部的西姆拉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英国政府代表亨利.麦克马洪在会议期间,私自同中国西藏地方当局代表于1914年3月24日,就中印边界问题在德里炮制了一条所谓的“麦克马洪线”,把中印边境东段历来属于中国的9万平方公里领土划给了印度。这一地区居民全都是藏族或者和藏族有密切血缘关系的民族,从人种、文化、宗教和生活习俗上看,同西藏社会密不可分,而与印度民族毫无共同之处。历届中国政府都未承认过这条线,因此,它是非法的、无效的。

中印边境争议领土自古是我国领土。西线边界:克什米尔东半部(含拉达克地区),7世纪时东半部开始属于吐蕃(今天中国西藏)版图,1242年吐蕃全境

1中国青年出版社.谢益显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9)》139页。

并入中国元朝(蒙古大汗国)版图,元朝在此驻军,为宣政院辖地。中线边界:锡金、不丹自8世纪即为吐蕃(西藏)领土,元朝统一西藏后,成为中国的领土,到清朝时才分裂出去,深受藏族文化的影响。东线边界:公元1228年,中国云南、缅甸东北部一带的傣族越过阿萨姆东部山脉,统一了各部族,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建立了阿洪王朝,史称阿霍姆王国或阿萨姆王国。

(三)目前中印领土谈判的实际争端是“三条线”之争。2

一是传统习惯线,即我国地图标示的国界。中印两国人民在长期的友好交往中,由双方历来行政管辖所及而形成了受到两国人民尊重的传统习惯线。这条线,在东段大体上沿著喜马拉雅山南麓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北岸平原交界线而行;在中西段,大体沿著喜马拉雅山分水岭走向。根据国际法有关规定,这条客观上存在的传统习惯线,应当是中印定界的依据和基础。二是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印方地图标示的国界。三是是双方实际控制线。为确保边境安宁,周恩来总理于1959年11月7日致信印度总理尼赫鲁,建议双方武装部队沿东边的所谓麦克马洪线和西边的的实际控制线各自后撤20公里。1962年1月15日,周总理在就中印边界问题致亚非国家领导人的信中,将这条线正式称之为“1959年11月7日实际控制线”。从上述可以看出,中印边境争端的焦点,是我国大片领土的归属问题。具体形象地说,就是三条线之争。

中印边界问题至今未能取得突破,自2003年以来,中印两国政府的特别代表已举行了多轮谈判,但是由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实现最终解决还有相当的难度。由于中印边界问题在短期内尚难于解决,而在印度,1962年的中印边境冲突的阴影尚未完全消除,印方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对中方仍有较大的疑虑。

对于我国来说,中印边境最核心的是西部边境问题,也就是“克什米尔”地区;对印度来说只有在西部边境争取更大利益,才能平衡在中东部边境上处于劣势。所以说西部边境(“克什米尔”地区)是中印边界纠纷中最核心的问题。我国在与印度边界谈判时可以以中东部边界利益换取西部地区边界利益,特别是中部边界地区是一个非常好的筹码。从《中印解决边界问题的政治指导原则》中的“适当考虑彼此的战略的和合理的利益以及相互同等安全的原则”中,可以看出现实中也是可行的。

二、西藏问题,是牵动中印关系全局的一个重要节点3

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陆地国界线4,000多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西藏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其地势之高,在国家安全及军事上战略意义重大。

中印实际接壤2000公里,全部在西藏境内。印度政府对西藏有战略企图,这一战略企图是印度实现其地区霸权的重要一环,也是其对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在南亚的霸权,印度制定了“西攻、北抗、南下、东进”为方针的“区域全面威慑”战略。在“北抗”战略方面,西藏问题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印度染指西藏问题可以达到两个重要的战略目的:一是妄想使西藏成为印中之间的“缓冲区”。在印度的安全战略中有一个著名的“喜马拉雅山安全屏障”战略,由两个“缓冲区”构成。一个是由中印之间的尼泊尔、不丹、锡金三国组成,另一个就是中国的西藏。印度想通过对这两个地区的实际控制,达到围堵中国南下、固守既得利益的战略目的。二是牵制中国政府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目前,在中印边界争端中,印度是既得利益者。就目前中印边界印方态度的强势

2.中华新闻网.李情.《中印领土争端“三条线”》。

3厦门干部教育网.邓晓川(厦门行政学院行政管理教研部副教授).《试析中印关系中的西藏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