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潮剧的艺术特点及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潮剧的艺术特点及发展
摘要:广东潮汕的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溯源可追至秦、汉。潮剧是潮汕的主要地方剧种,也是广东省四大剧种之一,距今400多年历史。潮剧是宋元南戏演变而来,是南戏的一支,渊远流长,历史悠久,这点学术界已成定论。其婉转的唱腔和独特的魅力,成为潮汕民间艺术代表。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潮剧也在向前发展。
关键词:潮剧;艺术特点;表现手法;发展道路
潮剧,又称潮州戏、潮音戏、潮州白字戏,是用潮州方言演唱。在明朝开始形成后,流行于广东潮汕、闽南等地,并随潮州人传播到港澳台、上海,以及海外的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柬埔寨、越南等东南亚与欧美地区,是中国对外最有影响的地方戏剧之一。潮剧历史悠久,是中国最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属元明南戏的一支,时称为潮腔、潮调、泉潮雅调,为明代南戏五大声腔一。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潮剧艺术表现手法
1.潮剧唱腔及语言
潮剧的唱腔,包括曲牌、对偶曲和小调。潮剧演唱用真声,唱腔以轻婉抒情见长,多曼声折转,清丽悠扬。唱念用古谱“二四谱”,韵味浓郁。主要是以曲牌联缀为主的曲牌体和板腔体的联和体制,至今仍保留着一唱众合(帮腔),二三人合唱一曲或曲尾的形式,风格独特,表现力很强。早期潮剧的“帮声”,即登台演员唱至最精彩片段时后台众声“齐唱”相和的现象,在其他戏曲中甚为少见,是潮剧的特点之一。
潮剧语言有着鲜明的特色:一是鲜明的地方色彩;二是浓郁的生活气息;三是生动的形象比喻。艺人在演出过程中,吸收方言俚语,以丰富语言色彩,增强演出效果的现象。?他们传习下来的戏剧语言虽有特色,但大多数偏于粗俗,有些文人参与编写的,则又偏于深奥,未能达到“雅俗共赏”的艺术境界。建国后有
不少新人进入潮剧团,促使潮剧的文学品位不断提高。
2.潮剧角色行当
潮剧是以行当的唱、念、做、打为表现手段,行当齐全,生、旦、净、丑表演细腻生动,身段做工既有严谨的程式规范,又富于写意性。行当由南戏的生、旦、丑、净、外、贴、末发展到现在为十类丑、七类旦、五类生、三类净。其中丑行和花旦的表演艺术尤为丰富,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地方色彩。譬如扇子功、项衫丑、踢鞋丑,老丑戏《柴房会》中,丑角的溜梯功更为潮剧所独有,在戏曲界享有盛誉。
3.潮剧音乐伴奏乐器
潮剧音乐属曲牌联套体,唱南北曲,声腔曲调优美,轻俏婉转,善于抒情。清代中叶以后,它又吸收板腔体音乐,显得灵活多姿。潮剧中有传统曲牌二百多支,乐曲一千多首,是研究中国戏曲声腔的重要资料。
潮剧伴奏音乐先后吸收民间锣鼓、古诗乐、细乐、庙堂音乐等乐曲和演奏形式,具有地方色彩和独特的演奏特点。潮剧保留了较多唐宋以来的古乐曲,音乐曲调优美动听,管弦乐和打击乐配合和谐,善于表现感情的变化。潮剧的伴奏乐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而不断发展丰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前,乐器只有竹弦、唢呐、椰胡和月琴,以竹弦为领奏乐器。二三十年代,竹弦被二弦取代;月琴为扬琴取代,还增加了大笛和小笛。四十年代开始,有增加二胡、琵琶和大胡。潮剧曲牌很多,板式多变,常用二板、二板慢、三板慢等板式。根据乐器的不同组合,传统的剧目又分为大锣戏、小锣戏、苏锣戏;大锣戏最具特色也最为古老,善于表现低沉气氛、悲怨情绪,小锣轻巧,苏锣气氛庄严。
4.潮剧舞台特色
潮剧的舞台特色,古代的文献透露了最早的信息。明嘉靖年间的《荔镜记》中,每出都有插图,可以看到有建筑物的格局,有点缀的花草木石,有应用的大小道具,桌椅的使用和位置比较固定,屏风的装置规格化。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舞台从六柱扩大到九柱、十二柱,台面竹帘改为彩绣,而且以潮绣工艺图案为装饰。后又出现布画幕景,按剧情变化卷放宫殿、闺阁、厅堂、街道、家室、山水等透视的图景。有的还装置水场、火场、战场等机关活景。吸取话剧的模式,采用硬景片装置,一戏一景,注重写实。随着科技进步,舞台又进
一步发展幻灯、投影、激光、移动等,表现手法更为丰富多彩。
在潮州音乐专场晚会的舞台设计中,抓住了潮州音乐轻松洗活泼,飘逸清新,旋律优美、通俗动听,具有独特的潮汕乡村气息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在舞台中区用一道精致的潮汕金漆木雕台框布景,一幅潮汕农村庭院独有的荷花为中心图案。较好地烘托了气氛,使景与乐器演奏和谐统一,渲染了地方色彩,突出了晚会主题思想。可见潮剧舞台布景采用地方文化绘画形式,是丝毫不会有什么单调之感。?
5.潮剧戏服
潮剧戏服,是舞台人物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三个特点:首先是十分重视身份区别、官阶区别和等级区别,并反映在服装的式样、颜色和图案花纹上。潮剧传统的服饰,具有潮绣托底、垫高、呈现立体感的刺绣工艺技法,其配色对比鲜明,装饰性强,将潮绣的刺绣特点溶入潮剧服饰之中,成为驰名中外的“潮绣戏服”。
其次,与其他兄弟剧种一样,也实行衣箱规制。所谓衣箱规制,就是全部戏服以明代的生活服饰为基础,参用其他朝代的一些服饰,按其基本式样,归为35类左右,这35类,通过图案、色彩的变化,组成100多套常用服饰,适应于上起秦汉,下至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不同官阶,文武、男女、贫富、老少、番汉等各种人物的穿戴。
第三,舞台上的戏服虽然十分重视身份区别,却无寒暑四季之分,不论是朝官的蟒袍,还是百姓的项衫、短衣,一年四季均可穿戴,并无季之别,这也是潮剧舞台戏服的一个特点。
建国后,潮剧服饰不断吸收外地剧种的元素。其艺术特色将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和丰富。
6.潮剧剧目
潮剧的传统剧目众多,据载已发掘出1300多个。潮剧传统剧目可分为两大
类:一类来自南戏传奇和杂剧,如《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珍珠记》、《蕉帕记》、《渔家乐》等。另一类取材当地民间传说故事或实事编撰的地方剧目,如《荔镜记》、《苏六娘》、《金花女》、《柴房会》、《井边会》、《龙井渡头》、《陈三五娘》等。
二、潮剧的发展
1.形成
潮剧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由宋元时期的南戏逐渐演化是一个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剧种主要吸收了弋阳腔昆曲梆子皮黄等特长结合本地汉族民间艺术如潮语潮州音乐潮州歌册潮绣等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2.现状
在当代文化的冲击下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传统文化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戏曲演出早已开始缩减,而且很严重,戏曲面临着生存危机。一个拥有上百年历史的潮剧也不例外,虽然潮剧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与生命力,但是,目前潮剧的发展现状非常不乐观,传统戏院的衰退与减少给潮剧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当今社会是城市文化发展的社会,城市文化的气息越来越浓,传统的戏院开始减少,城市文化充斥着传统文化,城市文化具有多元性,其中包括现代的流行音乐,各种KTV,网络会馆,电影院,咖啡厅音乐厅等等。这些娱乐形式的出现与快速的发展,直接导致传统潮剧的衰退,戏院也就受到了冷落与废弃。特别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年轻人,宁愿在家休息看电视,通过网络,报纸等接受新鲜事物,也不愿意去传统的戏院看一看潮剧。这样长期以来,潮剧就会在当地出现不景气现象,城市中的传统戏院就会陷入萧条的景象中,因此表演潮剧的演员也就无法靠表演而生存,渐渐的就放弃的潮剧的表演,另谋出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不是特殊情况或者汇报演出,潮剧剧团很少在传统戏院演出了。传统戏剧的主要观众是老年人,但是这些人群并不是现代活动的主要消费者,尤其是票价上涨的时候,来看潮剧的观众更是少之又少,上座率不高直接影响着剧团的生存,根本无法盈利,这样就导致了传统戏院逐渐的变成现代娱乐场所,导致了传统戏院的减少与衰退,演出剧团的成员也就纷纷离开了传统戏院,寻找其他的演出机会。
三、潮剧的未来发展道路
通过对潮剧发展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要想把潮剧继续发扬下去,还是要以广场戏为主,从民俗文化的视角出发,这种广场戏是一种优良的习俗,它的存在价值是不可姑息的,所作出的历史功绩也是不可低估的,甚至可以说潮剧正是因为在广场戏中的演绎,才赢取了农村观众的喜爱与支持。大量的事实也能证明,潮剧在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靠民俗吃饭,这样也就造就了广场戏发张的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