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反映论”到“对话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反映论”到“对话观”

摘要: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被西方奉为新闻理想和职业准则的“客观新闻学”及其所倡导的新闻“反映论”,并不能较好作答后现代思想语境、新媒体技术语境、全球化社会语境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本土语境所提出的诸多问题。“对话新闻学”及其所主张的新闻“对话观”,能超越新闻“反映论”成为新的新闻理想与新闻职能,并且预示着多语境下的新闻转型方向。

关键词:新闻;“反映论”;“对话观”;多语境转向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l (2012)06—0141—05

引言:新闻”反映论”与新闻“对话观”

基于19世纪末的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思潮而发展起来的“客观新闻学”,不仅认为在人之外存在一个可供认知的客观世界,同时也认为,人有能力“客观反映”这个外在的客观世界。这种倡导以客观、公平、公正等原则,力求像“镜子”一样“客观反映”这个外在的“客观世界”理念,常被人称为新闻“反映论”。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以来,这种理念从最初的西方新闻的职业理想,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普世性的新闻实践准则。作为“新闻事业通向‘合法’和‘可信’的途径”,新闻“反映论”之“客观性”的视觉象征,是“一个360度旋转的人眼——它意味着脱离了任何个人偏见、情感和观点的观察”…。综合来看,在对新闻记者的实践原则上,新闻“反映论”要求:一,记者不能相信自己的亲身观察,只相信

权威的判断;二,记者不能将自己视为具有基本权利的一分子,而通常是以局外人的身份旁观事件;三,记者在报道中要竭力避免“主观”的痕迹,有时甚至故意接受与自己矛盾的见解;四,记者不得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和党派,不得公开参与政治…。在对新闻报道和文本的功能这一点,新闻“反映论”秉持的观点是:“新闻文本具有唯一的、正确的意义,来源于权威性的信源”、“新闻报道的首要功能是传递信息和告知公众”。

相比之新闻“反ad映论”来自“客观新闻学”,新闻“对话观”则是与“对话新闻”、“对话式新闻”、“对话新闻学”等概念联系在一起的。以倪胜涛《“对话式新闻”初探》、魏丽丽《“对话式新闻”简论》、季鸿《“对话新闻”要见对话》、彭朝丞《对话新闻编写探要》等为代表的一批文章,将“对话新闻”视作为一种“采用了交谈和对话的写作手段”,“具有双向传播特点、具有全面真实和平实亲切效果、具有对话实录式、讨论式、交流式、答问式等形式”的新闻体裁进行了新闻业务方面的阐述。虽然他们只是将“对话”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但却早已意识到对话的“平等协商、相互理解、求同存异、互相纠正和补充”的精神,而将新闻与对话建立了关联。

近年来国内对“对话新闻”的关注,则始于李希光教授2009年在全球创意领袖峰会上所做的题为《新闻对话与世界和平》的演讲以及其在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发表的文章《对话新闻与新闻自由》。他倡导对话式新闻,认为“对话式新闻是人与人之间、不

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信息的自由流通”,并希望藉此实现“不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避免误解和敌意。2010年,清华大学博士生李习文连续发表《“对话新闻”:理想、契机与障碍》和《论中国现实语境下的“对话新闻”》两篇文章,文中他沿用以色列开放大学oren softer教授在理解新闻功用和记者角色时对“客观”和“对话”两种不同理念的不同思维方式的阐述,对“对话新闻”的内涵、产生背景以及本土意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2011年,潘慧在《对话新闻:一种现实语境下的民主想象》一文中,分析了“对话新闻”中的民主精神,并表达了对“对话新闻中的民主、平等和多元的精神能够为现实中的新闻事业和社会环境带来一股新鲜的空气”的美好希冀。史安斌、钱晶晶则在《从“客观新闻学”到“对话新闻学”》一文中,基于西方新闻理论演进的哲学与实践基础,正式将其“对话新闻”上升到与“客观新闻学”相抗衡的“学”的高度,并基于hartley和oren教授的文章,将新闻“对话观”的基本观点归纳为:“新闻报道是记者与其报道对象之间相互对话和沟通的产物,也是不同话语和立场相互冲突、调和与协商的结果;新闻媒体和记者应当是某个特定政治和社会群体的一份子,而不是所谓的‘局外人’;新闻文本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开放性的、蕴含多重阐释可能性的‘话语建构’;新闻报道的首要功能是在政治和社会领域内引发建设性的‘公共对话’”。

至此,我们看到了“对话新闻”的涵义如何从一种狭义上的具体的实践体裁与新闻形式,扩大至一种广义上的抽象的新闻职能与

新闻理想;我们也同样看到了新闻“对话观”如何从一些零碎性的思想片段开始上升到一个具有系统性的价值体系。结合后现代的思想语境、新媒体的技术语境、全球化的社会语境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本土语境,来回答这样两个问题:较之新闻“反映论”,新闻“对话观”,如何在新的语境下更具适应力、说服力和生命力?这种新闻“对话观”,如何可能超越传统的新闻“反映论”,而成为新闻事业的一种新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精神。

一、新闻“对话观”:适应“后现代”思想潮流

如orcn教授在论文开篇所说的:“促使新闻记者处于完全不同的位置和角色的‘客观性’和‘对话性’,也同样有着完全不同的哲学基础。客观性源于西方政治文化中以启蒙运动为核心的现代主义,而对话的理念则是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形成”,相对于新闻“反映论”受到来自后现代思想的巨大冲击,新闻“对话观”的理论主张都是后现代思想的衍生品。

首先,新闻“反映论”所主张的作为新闻传播媒介的语言是一种中立的工具性存在的观点,受到“言论行为论”的冲击。导源于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意义用法论”的“言语行为论”却认为,“研究语句的意义在原则上和研究言语行为没有区别”,“语言理论是行为理论的一部分”,换言之,“断定”、“指令”、“承诺”也好,“表情”、“宣告”也罢,“说话就是做事”。基于此,它取消了对反映世界“真实与否”的问题,以言语所体现的人自身的动机、行为以及结果等的“恰当与否”取代之。不仅如此,它还区分了对“叙述式

话语”(报道事实的陈述)与“实行式话语”(完成行为的表述),旨在凸显语言、言语对现实的未来向度、人本向度的“实施”功能,而弱化历史向度、世界向度的“陈述”功能。可以看出,这种强化行为表述功能的动态实践语言观,将现代主义思想家所谓的“先在与真实的世界”抛诸脑后,兴致勃勃地将历史与现在、世界与意图在言语与行为的动态合一中铺展开来。根据这一理论,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日常说话,都不仅仅是“说事”,而是“做事”;新闻报道的旨归也首先在于“影响今天”而非“记录历史”;流言、谣言,也绝非仅为说说而已,而多在于“生事”。

其次,新闻“反映论”所主张的记者要保持“局外人”身份、做“墙头上的苍蝇”的观点,受到“哲学解释学”的消解。在以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为代表的哲学解释学看来,任何理解都将受限于解释者生存的时间性和历史性,解释必将不能脱离解释者的生存处境达到一种纯然的客观,“理解本身还受制于决定它的所谓‘前理解’。一切解释都必须产生于一种在先的理解,解释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一种新的理解,这种新的理解可作为进一步解释的基础”;理解的过程就是“视域融合”的过程,是“理解者的视界与文本的视界相互交融,从而超越各自原有的视界而达到新的视界”,是“解释者的历史环境乃至全部客观的历史进程共同决定的”、“不断生成、不断流动、不断更新的过程”,在视域融合中,“过去和现在、客体和主体、自我和他者的界限统统被打破,彼此形成统一的整体”。基于此理论,当作为新闻文本生产者的新闻记者,面对一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