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蜀园林的美学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蜀园林的美学思想

导读:本文西蜀园林的美学思想,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西蜀园林的美学思想

[摘要]中国的古典园林享誉世界,除了雄浑大气的北方园林、精致小巧的江南园林、活泼秀丽的岭南园林这三大园林外,还有古朴淳厚的西蜀园林。西蜀园林是根植于成都平原土壤上的地方性园林,它深受着西蜀地区的独特自然和人文环境影响,秉承着自然朴素、清幽典雅的传统,注重园林的自然形态,追求灵活疏朗,不拘一格的园林风貌,更显飘逸大方。本文从美学角度出发,分析园林美学思想的形成基础、美学思想在造园手法上的体现等内容,让读者从园林美学中得到审美经验,从而达到自身的审美需求并且总结出西蜀园林的美学思想对现代人生活哲学方面的智慧启迪,进而实现自身的精神超越。

[关键词]西蜀园林;美学思想;园林美学

1.西蜀园林的概述

西蜀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瑰宝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的形成与中国古典园林一脉相承,但又受到了西蜀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人文、政治经济、社会宗教等因素的影响,由于地理位置偏安一隅,因此保留了从汉朝到明清具有悠久历史并且数量可观的优秀园林。以园林功能作依据可将西蜀古代园林分为名人纪念园林与寺庙园林两类。名人纪念园林指以纪念、缅怀某位名士、哲人、先贤

以及他们的品德、文采、功业等为目的与主题的园林,主要包括祠庙类、陵寝类、衙署类及古迹类,包括佛寺园林、道观园林、祠庙等类型[1]。西蜀园林深受传统道家自然观的影响,纪念精神和文学艺术等要素,形成了“清旷疏朗、古朴幽秀”的园林风格,展现出独特的园林美学价值。

2.园林的美学思想形成基础

2.1传统的哲学思想观念

中国古人认为,世间有“神”也有“鬼”,以及“天地、神鬼皆以人为中心”。这说明人在自然界中并不是主宰地位,而是调和天地、自然关系的重要部分,因此产生了“天人合一”这一自然思想观,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想的基本精神。西蜀的部分地貌险要,自古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因为对地貌景观的赞叹膜拜,因此西蜀园林早期具有:“崇拜自然、模仿自然”的自然山水风貌特征,这样的园林风貌也因为青城山道教的创立得到加强[2]。随着时间的推移,西蜀园林渐渐成为了“儒释道”思想的集大成者:除了“道家”追求逍遥自由,缥缈空灵的境界体现在园林的风格外,“儒家”体现在世俗园林功能和布局上,深受西蜀传统文化中喜好游赏之风的影响,也反映了蜀人乐观、热情的性格特点;而“禅宗”追求的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幽静、空灵、远离俗尘的宗教氛围[3]。随着时代的发展,西蜀园林的思想内涵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融洽,也体现了蜀人乐观包容的精神特质。

2.2纪念性的人文情怀观

早在古蜀国的杜宇王朝时期,蜀地就以立宗庙来祭拜祖先,后来立祠祭祀的纪念方式为蜀人所推崇,由于对先人的祭拜和尊崇使历史纪念园林开始形成,纪念先祖的鱼凫祠就是最好的证明[4]。而西汉文翁入蜀办学后,又使西蜀成为了文化繁荣之地,曾有“文人之盛,莫盛于蜀”的说法。在文化兴盛的作用下,出现了例如汉代司马相如、唐代李白、陈子昂,宋代苏轼,明清杨慎、薛涛等众多的文人雅士[5],他们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文化、精神物质,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因此蜀地后人将对历史文化名人的缅怀之情都寄托在园林之中,园林的空间布局、要素搭配、建筑装饰等既满足游人观赏,又能体现对先祖圣贤的纪念怀思之情。名人纪念园林的主要代表有:成都的杜甫草堂、武侯祠、望江楼,眉山三苏祠、新都桂湖、新繁东湖、崇州罨画池等,它们不仅是蜀地文化传承下来的历史见证,也是蜀人历史情怀感的抒发之地。

2.3浓厚的文化氛围影响

唐宋时期,基于优越的自然环境、繁荣的文化、发达的经济、多元的宗教信仰等条件,深深吸引大批文人墨客纷踏入蜀地。通过交流与融合,此时的成都在文学、绘画、音乐、园林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新阶段。在文学方面,这时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诗人和词人,如李白、杜甫、苏轼等在蜀地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而绘画方面,这时期也曾出现过“西蜀画派”,该画派绘画风格鲜明,注重写生,画风工致雅丽,体现了一种有别于其他区域的艺术风貌。因此,文人入蜀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标志,也为西蜀园林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文化内涵。

西蜀园林在造园艺术中最显着特点之一就是引用了大量的诗文,诗文经常通过匾额、楹联、碑刻等方式呈现,具有赞景咏物、感怀古今、悼念人物、抒情言志等作用[6]。纂刻、拓印在不同物体上的诗文,通过年代的洗礼已经成为了珍贵的文物,正是它们的存在,使西蜀的每个园林拥有了高雅的品质与不同的个性色彩。

3.美学思想在造园手法中的体现

3.1因地制宜的建筑形式

蜀地沃野千里,自古农业发达,民俗受农业的传统思维影响,乡土气息浓厚,民风淳朴,审美情趣上有崇尚自然、古朴大方的特点,因此,西蜀园林的造园思想也继承了当地的审美观念[3]。西蜀园林在选址布局上,无论园林面积大小,造园者都会经过周详的考虑来设置灵巧的布局,体现出因地制宜、不拘一格的设计特点。园林内建筑布局,有其两个主要的特征:一是依山势而建,布局灵活;二是对称布局[4]。建筑物风格简朴无华,色彩淡雅,结构和造型直接从川西民居中提取,穿斗式木架构结构,大出檐、高勒脚、冷摊瓦;屋顶多为悬山与歇山,少硬山[7]。建筑材料方面,则经常就地取材,竹木草石泥砖瓦等材料都有采用,体现出浓郁的西蜀特色和朴实的思想,例如成都杜甫草堂以当地的茅草做屋顶,体现了杜甫在生活虽然飘摇坎坷,但心怀国事大事与天下百姓的高尚情怀。

3.2简朴实用的叠山理水手法

西蜀园林的叠山置石之法与江南园林有一定的差异性,西蜀地区因石材的限制,并没有像江南园林用太湖石、宣石等堆叠出大型的假

山,而是就地取材,讲究简单实用。西蜀园林中多是利用地形本身形成的自然山体,或是通过建园时候挖湖取土所堆积的土山,并在山体上点缀块石或以镶嵌砾石,防止雨水冲刷;而园中置石较多与各园林要素搭配成景,配合造园常用的障景、对景、散置等置石手法等,形成了别有趣味的意境[8]。西蜀地区得水之利,水系发达,因此园林几乎无园不水。平原的园林尤其喜欢造池,池子形状多为方形,如成都新繁东湖、成都新都桂湖等,理水手法借用了农利中所用灌渠,水渠多为等宽,用条石或卵石修砌整齐的驳岸,水渠的走势也多是直中略弯,沿途行走充满田园野趣[9];而山地园林,理水手法多顺势而为,形成水流瀑布,再配以建筑或雕塑等,游人在此中有一种飘然之感。

3.3如同写意画的植物配置

西蜀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种植观赏性植物的历史悠久,曾在秦代就有记载:“江水沃野,山林竹木蔬食果实之绕”的景象;唐代时期,花市盛行,杜甫曾写下“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诗句。蜀人丰富的种植经验也影响了西蜀园林的植物造景,园林内万木葱茏,繁花似锦,常种古树:银杏、槐树、楠木、松柏等;花木:玉兰、芙蓉、桂花、梅花、海棠等[3]。西蜀园林的植物栽植通常是与园林的主题相呼应,例如成都武侯祠以参天古柏来写照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气节,成都望江楼更因薛涛爱竹而广植茂竹。配置手法效仿自然群落,以群植为主,单株较少;讲究虚实相对、疏密相间,看似没有造园之法,但回归了自然的本质。西蜀园林的植物配置形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