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生态缓冲带平原区生态景观建设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京津冀生态建设方向
京津冀在生态环境建设方 面将提升到国家层面。京津冀 未来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首次 提出了“国家公园”概念,京 津冀地区将以三地连接部分的 相关国家自然保护区为试点, 建立国家公园,形成环首都国 家公园环。同时,三地将构造 绿色生态廊道,形成世界级城 市群生态体系。
二、生态景观的相关理论
2.京津冀生态状况
现在我们拉近一点,看看中国和周边:
覆盖率75%-100%
覆盖率50-75%
覆盖率25-50%
覆盖率<25%
表示树木正在减少
2.京津冀生态状况
现在我们拉近一点,看看中国和周边:我们被包围了!
覆盖率75%-100%
覆盖率50-75%
覆盖率25-50%
覆盖率<25%
表示树木正在减少
2.京津冀生态状况
• 2.京津冀生态状况 • 3.京津冀协调发展中的生态格局定位
• 4.京津冀生态建设方向
1.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
京津冀一体化由首都经济圈的概 念发展而来,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 及河北省的保定、唐山、石家庄、邯 郸、邢台、衡水、沧州、秦皇岛、廊 坊、张家口和承德,涉及到京津和河 北省11个地级市。区域面积约为21.6 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为1.1亿人, 其中外来人口1750万。实现京津冀协 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 京津冀整体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 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 区”。三省市定位分别为,北京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 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市“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 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省“全国现代商 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 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1.概念内涵
生态景观设计
生态景观设计是在生态文明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影响下,以景观
设计学、城市规划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和依据,以自然和 资源的保护与高效利用、景观乡土性和自然性体现以及景观的设计手法
和艺术的表达方式相结合,进而创造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人居和自然环
境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1.概念内涵
应是结构完整、功能齐备(生态、经济、美学)、接近自然的植物群落。
生态景观林建设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行业、多学科的系统工程,以可 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生态建设为重点,以产业化发展为动力,以全社会 共同参与和支持位前提,实现资源、环境和产业的协调发展,环境效益、经 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在森林城市、森林公园、村屯绿化建设中, 从遵从自然、科学配置、服从经济、体现文化出发,建设与区域功能需求相 匹配的生态景观林。
乔木 椿树、泡桐、柿树、桑树、丝绵木、楸 杜梨、核桃、黑枣、枣树、枫杨、沙枣、 树、油松*、白皮松*、桧柏*、侧柏*、 文冠果等 华山松* 观赏桃类、观赏海棠类、月季类、榆叶 山杏、贴梗海棠、水栒子、 木槿、太平花、 梅、金银木、黄栌、绣线菊类、丁香类、 鼠李、柽柳、欧李、枸杞、荆条、香荚蒾、 灌木 棣棠、珍珠梅、胡枝子、小檗类、紫穗 金钟花、猬实、胶东卫矛、紫叶李、金银 槐、连翘、金叶女贞、红瑞木、锦带花、 花、紫荆、紫薇、孩儿拳头、沙棘等 迎春、沙地柏*、锦熟黄杨*
覆盖率<25%
这里是首尔:
表示树木正在减少
这里是东京:
2.京津冀生态状况
NASA从太空拍摄雾霾笼罩下的中国:
2.京津冀生态状况
谷歌卫星图俯瞰中国大片黄土:
俄罗斯一片翠绿:
2.京津冀生态状况
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
2.京津冀生态状况
生态承载力是合理确定北京城市发展规模的重要参考 依据。根据目前研究,北京若要维持相对良好的环境与生 态条件,平原地区应保证3500平方公里的绿色生态空间不
现在再拉近一点,看看华北华东地区:
覆盖率75%-100%
覆盖率50-75%
覆盖率25-50%
覆盖率<25%
表示树木正在减少
2.京津冀生态状况
好吧,有一点点绿。再拉近,北京附近:
覆盖率75%-100%
覆盖率50-75%
覆盖率25-50%
覆盖率<25%
表示树木正在减少
2.京津冀生态状况
而韩国首尔附近是这样的:
1.规划设计原则
(1)系统优化,景观完整性原则 (2)可持续发展原则 (3)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原则 (4)多功能性原则
(5)近自然性原则
(6)多样性原则 (7)文化传承原则 (8)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 (9)公众参与原则
3.建设模式
(1)生态主导型
在距离城镇、村庄、主要道路、
河流等较远的平原地区(原则上连续 面积应大于100亩),建设以增加碳
4.分类
景观类型 斑块绿地 公共 绿地 廊道 绿地 内容 主要功能 形态结构 利用方式 生态特征 生态意义 公园、街头绿地、纪念园林、名 游憩、观赏、美化城 多边形、面积 休息、游赏、体育、 生境类型多样、群 对 建 立 生 态 平 衡 、 胜古迹园林、广场绿地、公园墓 市、改善城市生态环 大、较为集中 集会展览等 落类型丰富、生物 提 高 生物 多 样性 具 地 境、防震避灾 多样性较高 有决定性作用 林阴道、交通绿地、绿带、滨河、 游憩、观赏、美化城 条形或带状 湖及其两岸绿地。 市、改善城市生态环 境、防震避灾 休息、体育、游赏 除大型绿带外,一 对 建 立 生 态 平 衡 、 等 般生境类型和群落 提 高 生 物 多 样 性 具 类型都较单一、生 有决定作用 物多样性不高 居住区内部绿化(含花园别墅):房 美化环境、改善城市 多边形、点状 休息、体育、游赏、 生境类型较为单一、 对促进生态平衡具 前屋后绿化、区内小游园、区内 生态环境、游憩观赏、 分布、分散、 社区活动 群落类型不丰富、 有一定的作用 其他绿化 防震避灾 生物多样性较低 绿化覆盖率差 别较大 工业、仓储、公用事业、商贸、 美化环境、改善城市 多边形、点状 卫生防护休息、游 用地类型不同、生 生 态 隔 离 、 降 低 环 文教卫生、特殊用地等内的绿化 生态环境、游憩观赏、 分布、分散 赏、掩饰等 态特征变化较大, 境 污 染 、 促 进 生 态 防震避灾 一般表现为生境类 平衡 型较为单一、群落 类型和生物多样性 中等 参与促进生态平衡 城市化区域内的耕地、园地、苗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多边形、大面 农业生产 生境类型较为单一、 圃、花圃、农田地头片状林地 提供绿化材料 积块状分布 群落类型较为单一、 生物多样性较低 农田防护林、沿江、海防护林 带状、线状 生态防护 自然灾害防护、防风 生境类型较为单一、 对促进生态平衡、 抗浪 分布 群落类型较为单一、 提高生物多样性具 生物多样性较低 有一定作用
居住区绿地
附属绿地
斑块绿地 农林植被 廊道绿地
5.基本理论
(1)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论
(2)“天人合一”的设计理论
(3)生态园林的设计理论 (4)生态系统平衡的理论 (5)“斑块–廊道–基底模式”的理论 (6)生态基础设施的理论
三、生态景观建设技术通论
1.规划设计原则 2.建设原则 3.建设模式
4.主要技术要求
,如古建筑、文化广场、园林小
品设施及植被等。
1.概念内涵
生态景观 生态景观,是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要求下,景观设计学和生态学等多学科领域
融合后产生的概念,是指在一个整体空间内
包含的所有有机体和无机体、生命的运行规 律、物质和能量循环流动的方式以及内在联 系、整体空间的格局与功能等。生态景观注 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整体生态系统 健康和生态功能完善。其范围大到地球生物 圈,小到公园绿地。狭义的“生态景观”概 念主要是指以自然形态出现的景观。
• 1.概念内涵
• 2.意义作用
• 3. 基本特征 • 4. 分类
• 5.基本理论
1.概念内涵
景观 景观(Landscape),从现代景
观设计学角度而言,是特定空间
内的人类、环境与生物等各方面 特征表现及其多种方式的活动过
程。如区域、城市、公园、森林
、河流、人类活动等。狭义的景 观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
(1)绿化植物选择原则
适地适树
生态功能优先
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相结合 生态经济原则 生物多样性原则
(1)绿化植物选择原则
景观生态林建设工程推荐植物
类型 主要植物种类 可选植物种类 国槐、柳树(♂)、栾树、元宝枫、银 皂荚、合欢、蜀桧、金叶榆、龙爪槐、雪
杏、白蜡、杨树(♂)、刺槐、榆树、 松、红花刺槐、悬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黄连木、栎类、
覆盖率75%-100%
覆盖率50-75%
覆盖率25-50%
覆盖率<25% 表示树木正在减少
2.京津冀生态状况
日本东京附近是这样的:
覆盖率75%-100%
覆盖率50-75%
覆盖率25-50%
覆盖率<25% 表示树木正在减少
2.京津冀生态状况
这里是北京:
覆盖率75%-100%
覆盖率50-75%
覆盖率25-50%
再减少。若要实现更高的城市与地区环境发展目标,则需
更大的绿色空间加以保证。
3.京津冀生态格局定位
全面考虑太行山–––燕山、京津冀北平原和渤
海,在京津冀北大区域内,根据生态环境容量,
合理进行植被布局,生态规划,加快森林生态圈 建设;在燕山、太行山区大面积采取飞、封、造 相结合的形式营造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提 高蓄水保土能力;在坝上高原地区营造乔、灌、 草相结合的防护网,提高林网化标准,增强对农 区、牧区的保护能力,加大首都周围绿化;沿海 防护林、平原绿化,主要城市周围绿化等大型造 林工程建设,构筑城乡协调发展的生态格局;以 北京为核心,形成高效、合理的京津冀植被空间 布局。京津冀将建大规模生态过渡带。
2.京津冀生态状况
京津冀在地理位置上,你中有我,我 中有你,生态环境本为一体。却因为行政 区划,在许多方面各行其是。京津冀生
态环保形势严峻。
2.京津冀生态状况
这真是一幅令中国人悲伤的地图,现在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 的悲伤法。
覆盖率75%-100%
覆盖率50-75%
覆盖率25-50%
覆盖率<25%
表示树木正在减少
生态风景林 生态景观林是在保证林 木的生态效益得到发挥的基
础上,通过营林技术对林木
进行合理的搭配和管理,增 加林木的观赏功能、文化功
能等,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改
善,能够使林木环境与社会 环境和谐相处的一种森林类 型。
2.意义作用
林业转型 改善生态 形象展示 多元发展
3.基本特征
人类的目标是寻求最优的景观格局配置以获取最大的生态学效应。在达 到一般生态林的绿化效果外,注重树种、树形、色彩、层次多样化和协调性, 强化人造森林景观,形成人与自然、森林与环境、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现 代城市与现代林业融合一体的格局。景观生态林追求生态效益与审美价值的 高度统一,是兼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为一体的森林林种。理想的景观生态林
3.建设模式
(2)景观主导型
在规划新城、住宅小区、村镇周边以及主要河流附近等人员易于到 达的区域,建设以丰富景观、美化环境、创造宜居城市为主导功能的景 观生态林,同时满足休闲健身、科普教育的社会需求。
该模式以块状混交和自然式组团栽植相
结合。其中,在非重点背景区域,采用块 状混交栽植,形成景观生态林的主体。在
重点景观区域,如主要观赏面及绿道驿站
、休闲健身设施等周围,应以自然式组团 栽植为主,形成景观生态林的亮点。
4.主要技术要求
(1)绿化植物选择原则
(2)植物配置原则 (3)营造模式
(4)栽植方式
(5)苗木规格 (6)规划设计文件
(7)种植施工
(8)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9)后期管护
(10)检查验收
(11)档案管理
汇、防风固沙、降尘静噪和保护生物
多样性等生态功能为主导的景观生态 林。
该模式以带状混交和块状混交的栽植方式为主,乔灌草结合,营造复层、异龄、针 阔混交的景观生态林,形成树种丰富、结构合理、稳定健康的近自然森林生态系统。 尽量多种植食源和蜜源植物等,增加林内生物多样性;加大高碳汇植物的用量,如刺 槐、杨树、椿树、榆、白蜡、柳树等。 原则上在重点地区初植密度为常绿及落叶乔木40-50株/亩,灌木50-80株(丛)/亩, 乔、灌木占地比例为8:2,加大地被的种植面积,做到黄土不露天。
京津冀生态缓冲带平原区生态景观建设
二零一五年十月
京津冀生态缓冲带平原区生态景观建设


一、京津冀生态缓冲带平原区生态景观林
的建设背景 二、生态景观林的相关理论


三、生态景观建设技术通论
四、京津冀生态缓冲带平原区(廊坊)生
态景观建设对策及建议
一、京津冀生态缓冲带平原区生态景观林的建设背景
• 1.京津冀一体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