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基础 第九章 精神障碍的诊断分类系统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征”章节单列出来,与“精神、行为或神经发育障碍”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并列。 • ▲ 强迫及相关障碍:新增嗅觉牵涉障碍(6B22)、储藏/囤积障碍(6B24)、剥皮癖
(6B25.1)。 • ▲ 物质使用相关障碍及成瘾行为:新增游戏障碍(6C51,分为线上游戏与线下游戏)。
I C D - 11 “ 精 神 分 裂 症 及 其 他 原 发 性 精 神 病 性 障 碍 ” 章 节 的 部 分 重 要 变 化 ( 相 比 于 I C D - 1 0 )
第九章 精神障碍的诊断分类系统
第九章 精神障碍的诊断分类系统
• 一、精神障碍的诊断分类系统概述 • 二、常用的精神障碍的分类系统 • 三、精神障碍的分类系统 ——ICD-10 • 四、ICD-11的最进展和展望 • 五、美国精神障碍分类《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DSM系统)
•
精神障碍的诊断分类系统概述
• 1、便于临床医生交流疾病的症状、诊断、治疗措施,预测其可能的结局; • 2、通过患者的症状、治疗、预后去理解诊断、病因; • 3、临床研究的结果与日常实践的患者联系起来,有利于收集更可靠的统计学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研究 • 4、保证医学研究工作
常用的精神障碍的分类系统
➢ 分类是按照一定的分类学原则,将事物纳入一种类目系统的方法。 ➢ 对疾病按病因、病理改变进行诊断与分类,是医学各科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 就精神障碍而言,只有10%左右的患者病因、病理改变比较明确,而90%的病例病因不明,其分
类原则仍以症状学分类为主。 ➢ 精神疾病分类学是对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过程进行观察、分析、鉴别、概括和归纳的产物。 ➢ 精神疾病分类的目的:
➢ 国际疾病分类(ICD)是WHO发布的疾病分类手册,其中精神与行为障碍章节属于第五章,现行版本是 1992年发布的第10版,是世界范围广泛应用的诊断分类系统,如广泛用于临床时间有利于规范化诊断,为 指导治疗打下基础;也用于疾病预防控制,统一化登记及管理制度;也用于医疗保险范围。
➢ 疾病分类关乎民计民生,《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标准诊断分类 依据,广泛用于临床、研究和卫生管理,包括政府和保险公司的报销标准。
ICD-10疾病分类
➢ 精神障碍分为10组,列在F章 ➢ 每一组又采用数字进一步区分 ➢ 所有类别冠以F(所在章节)+数字进行编码,第一位数字表明其主要的综合征(如F2精神分裂
症),第二位数字表示其属于该组疾病中的类别(如F25分裂情感性障碍),必要时还可以进一 步分亚型。 ➢ 国际协作现场测试结果显示ICD-10的诊断可靠性与DSM相当。 ➢ ICD-10是当今国际使用最普遍的诊断系统。 ➢ 2013年5月1日正式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要求使用ICD-10作为我国精神障碍的 诊断标准。
• 1. 原章节名称“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更新为“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原发性精神病性障 碍”;原“不伴及伴有精神分裂症症状的急性多形性精神病性障碍”被划入新“急性而短暂的精神病性障 碍”;原“妄想性障碍”及“感应性妄想性障碍”被划入新“妄想性障碍”;原“急性精神分裂症样精神 病性障碍”及“其他以妄想为主的急性精神病性障碍”被划入新“其他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
ICD-11新增精神科疾病章节与诊断条目
• 附:ICD-11新增精神科疾病章节与诊断条目: • ▲ 睡眠觉醒障碍:从“精神与行为障碍”中的“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
征”章节单列出来,与“精神、行为或神经发育障碍”及“神经系统疾病”并列。 • ▲ 性健康相关情况:从“精神与行为障碍”中的“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
精神障碍的分类系统 ——ICD-10
• 国际疾病分类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系统)
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疾病分类》 目前已出版到第10版(1992年),简称ICD-10,包括各科疾 病 第5章是关于精神障碍的分类,为欧亚多数国家采用 。 • 1948年,ICD-6:首次将精神障碍纳入,含26种精神疾病,内容简单,缺乏实用价值,分类方案备受争议。 • 1968年,ICD-8:编写了术语汇编,正式应用于临床,但分类条目太多,同一综合征存在不同编码。 • 1975年,ICD-9:与ICD-8差异不大。30种精神疾病,精神病10类、非精神病性障碍17类,精神发育迟滞 3类 • 1992年,ICD-10: • 1、借鉴了DSM-III的分类法,将ICD-9的30种精神疾病扩展为10大类100小类疾病; • 2、症状学与病因学相结合,分类鲜明; • 3、适合有关患病率与死亡率统计结果的国际交流 • 4、作为各国制定分类系统的参照,适合临床、研究
➢ ICD-11首次采用全电子版本,在便于使用的同时也降低了错误的发生率。共有 31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ICD11 的 现 场 试 验 。 I C D - 11 共 收 录 了 5 5 , 0 0 0 个 编 码 , 远 多 于 I C D - 1 0 的 1 4 , 4 0 0 个 。
➢ ICD-11将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由各成员国投入应用。当前发布的版本为英文预览版,目的在于让各 国规划如何使用该版本,筹备翻译工作,以及在全国范围内针对医务工作者开展培训。
➢ 国际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目前出至第十版,简称ICD-10,包括各科疾病,其中第五章为精神障 碍的内容。
➢ 美国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称为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目前应用的是第四版即DSMⅣ。
➢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系统及诊断标准(CCMD),CCMD-2-R主要是参照 ICD-10,目前应用的是第三版,即CCMD-3。由于国家卫健委病案首页规定采用ICD-10系统, CCMD系统在全国已基本不被采用,加之疾病分类与诊断国际化的发展趋势,ccmd系统的修订 似乎已无必要。
ICD-10主要分类类别
ICD的最新进展和展望
➢ 国际疾病分类(ICD)是WHO发布的疾病分类手册,WHO正在对其精神及行为障碍章节进行修订及测试其 有效性及适用性, 与以往不同,中国能够参与到整个ICD-11修订、研究及发布的过程中。
➢ 经过十余年的修订,2018年6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
(6B25.1)。 • ▲ 物质使用相关障碍及成瘾行为:新增游戏障碍(6C51,分为线上游戏与线下游戏)。
I C D - 11 “ 精 神 分 裂 症 及 其 他 原 发 性 精 神 病 性 障 碍 ” 章 节 的 部 分 重 要 变 化 ( 相 比 于 I C D - 1 0 )
第九章 精神障碍的诊断分类系统
第九章 精神障碍的诊断分类系统
• 一、精神障碍的诊断分类系统概述 • 二、常用的精神障碍的分类系统 • 三、精神障碍的分类系统 ——ICD-10 • 四、ICD-11的最进展和展望 • 五、美国精神障碍分类《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DSM系统)
•
精神障碍的诊断分类系统概述
• 1、便于临床医生交流疾病的症状、诊断、治疗措施,预测其可能的结局; • 2、通过患者的症状、治疗、预后去理解诊断、病因; • 3、临床研究的结果与日常实践的患者联系起来,有利于收集更可靠的统计学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研究 • 4、保证医学研究工作
常用的精神障碍的分类系统
➢ 分类是按照一定的分类学原则,将事物纳入一种类目系统的方法。 ➢ 对疾病按病因、病理改变进行诊断与分类,是医学各科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 就精神障碍而言,只有10%左右的患者病因、病理改变比较明确,而90%的病例病因不明,其分
类原则仍以症状学分类为主。 ➢ 精神疾病分类学是对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过程进行观察、分析、鉴别、概括和归纳的产物。 ➢ 精神疾病分类的目的:
➢ 国际疾病分类(ICD)是WHO发布的疾病分类手册,其中精神与行为障碍章节属于第五章,现行版本是 1992年发布的第10版,是世界范围广泛应用的诊断分类系统,如广泛用于临床时间有利于规范化诊断,为 指导治疗打下基础;也用于疾病预防控制,统一化登记及管理制度;也用于医疗保险范围。
➢ 疾病分类关乎民计民生,《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标准诊断分类 依据,广泛用于临床、研究和卫生管理,包括政府和保险公司的报销标准。
ICD-10疾病分类
➢ 精神障碍分为10组,列在F章 ➢ 每一组又采用数字进一步区分 ➢ 所有类别冠以F(所在章节)+数字进行编码,第一位数字表明其主要的综合征(如F2精神分裂
症),第二位数字表示其属于该组疾病中的类别(如F25分裂情感性障碍),必要时还可以进一 步分亚型。 ➢ 国际协作现场测试结果显示ICD-10的诊断可靠性与DSM相当。 ➢ ICD-10是当今国际使用最普遍的诊断系统。 ➢ 2013年5月1日正式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要求使用ICD-10作为我国精神障碍的 诊断标准。
• 1. 原章节名称“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更新为“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原发性精神病性障 碍”;原“不伴及伴有精神分裂症症状的急性多形性精神病性障碍”被划入新“急性而短暂的精神病性障 碍”;原“妄想性障碍”及“感应性妄想性障碍”被划入新“妄想性障碍”;原“急性精神分裂症样精神 病性障碍”及“其他以妄想为主的急性精神病性障碍”被划入新“其他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
ICD-11新增精神科疾病章节与诊断条目
• 附:ICD-11新增精神科疾病章节与诊断条目: • ▲ 睡眠觉醒障碍:从“精神与行为障碍”中的“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
征”章节单列出来,与“精神、行为或神经发育障碍”及“神经系统疾病”并列。 • ▲ 性健康相关情况:从“精神与行为障碍”中的“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
精神障碍的分类系统 ——ICD-10
• 国际疾病分类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系统)
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疾病分类》 目前已出版到第10版(1992年),简称ICD-10,包括各科疾 病 第5章是关于精神障碍的分类,为欧亚多数国家采用 。 • 1948年,ICD-6:首次将精神障碍纳入,含26种精神疾病,内容简单,缺乏实用价值,分类方案备受争议。 • 1968年,ICD-8:编写了术语汇编,正式应用于临床,但分类条目太多,同一综合征存在不同编码。 • 1975年,ICD-9:与ICD-8差异不大。30种精神疾病,精神病10类、非精神病性障碍17类,精神发育迟滞 3类 • 1992年,ICD-10: • 1、借鉴了DSM-III的分类法,将ICD-9的30种精神疾病扩展为10大类100小类疾病; • 2、症状学与病因学相结合,分类鲜明; • 3、适合有关患病率与死亡率统计结果的国际交流 • 4、作为各国制定分类系统的参照,适合临床、研究
➢ ICD-11首次采用全电子版本,在便于使用的同时也降低了错误的发生率。共有 31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ICD11 的 现 场 试 验 。 I C D - 11 共 收 录 了 5 5 , 0 0 0 个 编 码 , 远 多 于 I C D - 1 0 的 1 4 , 4 0 0 个 。
➢ ICD-11将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由各成员国投入应用。当前发布的版本为英文预览版,目的在于让各 国规划如何使用该版本,筹备翻译工作,以及在全国范围内针对医务工作者开展培训。
➢ 国际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目前出至第十版,简称ICD-10,包括各科疾病,其中第五章为精神障 碍的内容。
➢ 美国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称为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目前应用的是第四版即DSMⅣ。
➢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系统及诊断标准(CCMD),CCMD-2-R主要是参照 ICD-10,目前应用的是第三版,即CCMD-3。由于国家卫健委病案首页规定采用ICD-10系统, CCMD系统在全国已基本不被采用,加之疾病分类与诊断国际化的发展趋势,ccmd系统的修订 似乎已无必要。
ICD-10主要分类类别
ICD的最新进展和展望
➢ 国际疾病分类(ICD)是WHO发布的疾病分类手册,WHO正在对其精神及行为障碍章节进行修订及测试其 有效性及适用性, 与以往不同,中国能够参与到整个ICD-11修订、研究及发布的过程中。
➢ 经过十余年的修订,2018年6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