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下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1 古诗三首课型讲读课文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理解《绝句》的诗意。
3.背诵默写古诗《绝句》。
重点1.认读生字。
2.理解《绝句》的诗意。
难点
通过朗读、想象、观察图片,感受古诗的语言美、音乐美。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春天的美好。
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导内容)
学练内容个人修改意见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有很多有名的古诗都是描写春天景色的,比如《春晓》《咏柳》《鸟鸣涧》等,在你们的印象中,春天的景象是怎么样的呢?(学生交流)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它就是《绝句》。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生字。
重点指导生字中的翘舌音“崇”,边音“芦”。
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古诗,把它读正确、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学生交流
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教师范读生字
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题 1 古诗三首课型讲读课文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熟读并背诵《惠崇春江晚景》和《三衢道中》两首古诗。
3.了解诗句意思,能从诗中描绘的场景中体会诗人的心情。
重点了解诗句意思,从中感受诗人的心情。
难点了解诗句意思,从中感受诗人的心情。
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导内容)
学练内容个人修改意见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2.默写《绝句》。
3.导入新课。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地朗读这两首诗,把它们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小组读、齐读,指导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3.“惠崇春江晚景”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来源:学+科+网Z+X+X+K]
4.“三衢道中”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
三、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惠崇春江晚景》。
(2)每句诗的意思分别是什么?
(3)什么是“蒌蒿”“芦芽”?这首诗中哪些句子是写景的?
(4)那么第四句是写什么呢?
(5)除了最后一句是作者的想象,你还能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听写词语
默写《绝句》。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地朗读这两首诗
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惠崇春江晚景”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来源:学+科+网
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学习《惠崇春江晚景》。
每句诗的意思分别是什么?
第四句是写什么呢?
发现作者的想象之笔落在了哪些词句上吗?
(6)为什么说“春江水暖鸭先知”?
2.学习《三衢道中》。
(1)诗人是什么季节游三衢山的?从哪里可以看出?
(2)读第二句“小溪泛尽却山行”,说说这句话写了什么。
(3)诗人的行程路线是怎样的?
(4)沿途诗人都看到了些什么?哪句诗是写作者的沿途所见?
(5)赏析诗的三、四句。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安全提醒:注意玩耍安全,上下楼梯靠右行,防疫教育。
思考为什么说“春江水暖鸭先知”?
学习《三衢道中》。
读第二句“小溪泛尽却山行”,说说这句话写了什么。
诗人的行程路线是怎样的?
赏析诗的三、四句。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板书设计
写实:竹、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芽
惠崇春江晚景富有生机
想象:河豚欲上充满情趣
游玩梅子黄时、小溪泛尽(走山路)
三衢道中山中游玩、意趣无穷归途绿阴浓浓、黄鹂啼鸣(乐无穷)
课后反思
课题 2 燕子课型讲读课文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两个多音字,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精准的表达,积累好词佳句。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导内容)
学练内容个人修改意见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当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时候,是谁从遥远的南方飞来,为春光增添了生机?(燕子)谁见过燕子?它是什么样子的?(学生交流)。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生字。
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掌握2个多音字。
)
4.归类识字。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理清课文的层次结构。
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学习第一部分。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学生交流
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范读生字
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归类识字
理清课文的层次结构
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朗读指导:朗读时要读出节奏感及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2)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燕子的外形特点?
(3)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燕子的外形的?
(4)这一段表达了作者对小燕子什么样的感情?
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先观察了燕子的外形,然后观察到燕子出现时的春光美景,再观察燕子飞行时的动态,最后观察燕子停歇时的静态。
下节课,我们将更具体地品味文章的词句。
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安全提醒:注意玩耍安全,不要追逐打闹,防疫教育。
思考问题
表达了作者对小燕子什么样的感情?
课堂小结
观察
品味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板书设计
2 燕子
sǎn (闲散) gān(旗杆)散杆
sàn (散步) gǎn(笔杆儿)
课后反思
课题 2 燕子课型讲读课文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3自然段。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描写生动的写作方法。
重点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事物,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难点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事物,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
准备多媒体课课件
教学过程
(引导内容)
学练内容个人修改意见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2.导入新课。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第二部分。
(1)朗读指导。
(2)第2自然段描写了哪些体现春天特色的景物?
(3)春天的风和雨各有什么样的特点?
(4)作者为什么要用“如毛的细雨”来形容春雨?联系你所了解的春雨回答。
(5)春天的柳丝有什么特点?
(6)本文主要是写燕子,作者为什么要用一大段写春天的其他景物呢?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听写词语
课文研读
学习第二部分
第2自然段描写了哪些体现春天特色的景物?
回答问题
春天的柳丝有什么特点?
2.学习第三部分。
(1)朗读指导:用赞美的语气,读出对燕子和春天的热爱。
(2)第3、4自然段主要写燕子做了什么?
(3)燕子的飞行有什么特点?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②飞得轻。
(4)“叽的一声”写出了什么?
(5)想一想燕子具体的“掠”和“沾”的姿势。
(6)第5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7)为什么要说“几痕细线”而不说“几根细线”?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安全提醒:注意玩耍安全,不要追逐打闹,防疫教育。
学习第三部分
第3、4自然段主要写燕子做了什么?
燕子的飞行有什么特点?
想一想燕子具体的“掠”和“沾”的姿势。
为什么要说“几痕细线”而不说“几根细线”?
板书设计
外形:羽毛翅膀尾巴(活泼可爱)
春光:风雨柳花草叶(烂漫无比)
2、燕子春光为背景
飞行:斜飞横掠沾(动态美)表喜爱之情
停歇:小黑点图画(静态美)
课后反思
课题 3 荷花课型讲读课文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读准儿化音和轻声词,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挨挨挤挤、清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2-4自然段,积累优美语句。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导内容)
学练内容个人修改意见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题为《荷花》的课文,更深入地了解美丽的荷花。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生字。
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读带准儿化音的词语和轻声词。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理清课文的层次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1):写“我”去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教师范读生字
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概括
理清课文的层次结构
(3)第3自然段中的画家是指谁?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3.学习第4、5自然段。
(1)朗读指导:要带着赞美的语气,读出作者享受其中、忘我陶醉的心境。
(2)任何人站在这一大幅活的画面前都一定会有许多奇特的感受,那作者的感
4.回顾全文,思考:全文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花的?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2.总结。
安全提醒:注意玩耍安全,不要追逐打闹,防疫教育。
回答
学习第4、5自然段
回顾全文,思考:全文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花的?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板书 设计
荷 花⎩⎪⎨⎪⎧⎭
⎪⎬⎪⎫
闻到:清香
看到⎩⎪⎨⎪⎧⎭
⎪⎬⎪⎫荷叶:挨挨挤挤 碧绿大圆盘荷花⎩⎨
⎧
才展开全展开花骨朵儿一大幅活的画想象:自己成了一朵荷花描写荷花美
赞颂大自然 课后 反思
课题4*昆虫备忘录课型自读课文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学习积累本课的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几种昆虫的特点。
难点
品味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来将这些特点表达出来的,学习作者活泼生动的语言。
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导内容)
学练内容个人修改意见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课文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复眼”部分。
2.学习“花大姐”部分。
(1)在北京方言中为什么会把瓢虫叫作“花大姐”? (2)“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5)瓢虫是害虫还是益虫?
3.学习“独角仙”部分。
(1)这部分第1自然段中运用了什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学习“复眼”部分
学习“花大姐”部分
思考回答
学习“独角仙”部分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春游去哪儿说清楚耐心听
课后
反思
课题语文园地一课型语文园地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1.赏析生动优美的句子及句中的重点词。
2.识记9个生字。
3.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4.背诵《忆江南》。
重点
1.赏析生动优美的句子及句中的重点词。
2.背诵《忆江南》。
难点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引导内容)
学练内容个人修改意见
一、交流平台
第一个句子生动地描写了小燕子的动作,用“偶尔沾”表现了其动作之轻。
第二个句子形象地描绘了荷花未开时饱胀的样子,令人如临其境。
第三个句子连用了“落”“折”“收拢”这几个动词,再加上“款款地”“顺顺溜溜”“严丝合缝”等修饰性词语的运用,将小瓢虫细致的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识字加油站
这三组字,每一组都有其共同点。
三、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说说括号中的哪个词语用在句子里更合适。
2.读一读,照样子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四、日积月累
(一)大意
(二)作者介绍
(三)词语解释
(四)词作主旨
这首词通过回忆曾观光游览江南春景时所留下的印象,抒发了词人对如诗如画的江南风光的无限赞美和怀念之情。
(五)词作赏析
课间安全提醒:交流平台
比较句子
识字加油站
对比
词句段运用
试着写小动物。
日积月累
读
背
理解
赏析
教学目标1.选择一种植物,走近它,了解它。
2.给选定的植物制作一个观察记录卡。
重点抓住植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难点抓住植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准备课件、范文
教学过程
(引导内容)
学练内容个人修改意见
一、新课导入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学习如何制作一张植物卡。
世界上的植物千千万万,它们的形态也千差万别,我们要写一种植物,必须写出它的独特形态。
在写作前,要选择好你喜欢的一种植物认真仔细地观察,观察时要调动身体的各个器官——视觉(看一看)、嗅觉(闻一闻)、触觉(摸一摸)、味觉(尝一尝)、听觉(听听别人怎么说),全面了解该植物的外形、生长特点等等。
二、文题展示
本次习作是让同学们选择一种植物观察,然后为它做个观察记录卡,再借助记录卡,写一写你的植物朋友,让更多的人了解它。
三、写作指导
1.观察时,要观察植物的干、枝
新课导入
观察
全面了解
选择一种植物观察,然后为它做个观察记录卡,再借助记录卡,写一写你的植物朋友
写作指导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第一单元 主备人: 执案人:
21
——大小、高矮、形状、色彩,叶——形状、色彩、变化,花——形状、姿态及颜色。
2.写作中,一定要抓住植物的特征,并且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表现这些特征。
3.按一定的顺序写。
开头可以按总起的格式写喜欢×××,建议运用对比方法。
中间内容要抓住植物的特点,调动各种感官(看、听、闻、摸、感觉到的)结合各种修辞手法描写。
结尾可以用总结法,也可以用抒情法。
四、范文评析
安全提醒。
观察时
写作中
.按一定的顺序写
结合各种修辞手法描写
范文
板书 设计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 视觉(看一看)、
嗅觉(闻一闻) 触觉(摸一摸) 味觉(尝一尝) 听觉(听听别人怎么说)
课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