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治疗功能性低热50例_吕志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卷 第11期 2009 年 11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1No. 11
Nov .,2009
功能性低热属于祖国医学内伤发热范畴,临床上颇为常见,治疗上也颇棘手,笔者多年来辨证治疗本病,临床疗效比较满意,小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50例病人中,男13例,女37例;3~14岁4例,15~ 18岁6例,19~40岁32例,41~60岁6例,61岁以上2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20天,最长6年。
2 治疗方法
2.1 气虚发热型
低热或高热不等,面色黄白,神疲体倦,气短懒言,食少自汗,舌质淡嫩,苔薄白,脉虚大无力,治以益气健脾,甘温除热之法。
方以补中益气汤合甘麦大枣汤主之。
方药:太子参20g,黄芪20g,白术12g,炙甘草10g,当归12g,陈皮6g,升麻3g,柴胡10g,浮小麦20g,白芍15g,大枣5枚。
2.2 血虚发热型
低热不退,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悸不宁,体倦乏力,舌质淡,苔少,脉细弱。
治以益气养肝之法。
方以归脾汤合八珍汤加减,药用:太子参20g,黄芪20g,茯苓15g,白术10g,炙甘草10g,当归12g,龙眼肉15g,白芍15g,酸枣仁30g,地骨皮12g。
2.3阴虚发热型
午后或夜间发热,手足心热,骨蒸潮热,口干咽燥,多梦盗汗,舌质红而少津,苔少,脉细弱。
治以养阴清热之法。
方以清骨散合一贯煎加减。
药用:银柴胡10g,知母10g,胡黄连10g,地骨皮12g,青蒿15g,生地20g,辽沙参15g,枸杞子15g,甘草6g。
2.4阳虚发热型
低热不退,形寒肢冷,少气懒言,萎靡嗜睡,或食少便溏,舌质淡胖,苔白润,脉沉细乏力,治以温补阳气,引火归元之法。
方以金匮肾气汤合理中汤加减。
药用:制附子8g,肉桂15g,熟地黄20g,怀山药20g,山萸肉15g,茯苓15g,丹皮9g,巴戟天10g,太子参30g,白术12g,炙甘草10g,龙骨15g,牡蛎15g。
2.5肝郁发热型
低热或午后渐热,精神抑郁,胸胁胀满,烦燥易怒,口干口苦,女子可见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舌质淡红,苔黄,脉虚弦偏数。
治以疏肝解郁,健脾清肝之法,方以丹栀逍遥散或滋水清肝饮加减。
药用:丹皮10g,炒栀子10g,柴胡10g,当归10g,枳壳10g,白术6g,郁金15g,生白芍15g,茯苓12g,合欢皮12g,甘草6g。
2.6瘀血发热型
午后发热,夜晚热甚,常自觉身体某部发热,口燥咽干,饮水不多,面色萎黄或晦暗,舌质紫黯,瘀点或瘀斑,脉沉涩。
治以活血化瘀之法,方以血府逐瘀汤合失笑散加减。
药用:当归12g,红花12g,赤芍12g,延胡12g,丹皮12g,桃仁10g,郁金15g,丹参15g,炒蒲黄10g,炒五灵脂9g,川牛膝20g,枳壳10g,柴胡10g,生地20g,白薇15g,黄芩10g,甘草6g。
2.7湿郁发热型
低热不退,午后热甚,胸闷不饥,身重肢倦,便溏尿黄,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
治以宣化畅中,利湿清热之法,方以三仁汤合藿朴夏苓汤加减。
药用:炙杏仁10g,生薏苡仁30g,白蔻仁6g,藿香10g,半夏6g,厚朴6g,通草10g,泽泻12g,柴胡10g,白术12g,郁金12g,黄芩10g,鸡内金12g。
3 治疗结果
用药6~9剂,体温降至正常,主症消失者13例;用药10~20例,体温降至正常,主症消失者19例;服药21~30剂,体温降至正常主症消失者12例;服药30~40剂,体温降至正常,主症消失者4例。
无效2例。
总治愈率96%。
4 病案举例
李某,女,35岁,因劳累而致低热,于某院查血常规、血沉及胸片等均异常。
半年来经多种抗生素和各种退热疗法治疗,体温仍在37.2~38.5℃之间,倦怠无力,短气懒言,食少便清,舌质淡嫩,苔薄白,脉沉弱。
此乃中气不足,脾胃虚弱所致。
治当益气健脾、甘温除热,以补中汤加白芍15g,浮小麦15g,牡蛎15g,水煎早晚2次服6剂。
热势水减,症状显著减轻。
继守其方服9剂,体温正常,临床症状消失。
3个月后随方,未再复发。
5 讨 论
功能性低热即现代医学查不出原因的低热,故又称原因不明低热,系机体体质异常,或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所致。
祖国医学称内伤发热,病程较长,正气多损,阴阳失调,抗邪无力。
临证时应从虚着眼,以扶正补虚当作治疗功能性低热的大法。
但被分五脏,每一脏又有气血阴阳之别。
所谓损其气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胃者益精。
用药当以平补与清补为主,凉剂不过因火而暂用,火去即止。
苦寒药更不可多用,因其伤脾败胃,化燥伤阴之故。
证型在发生变证时,临床症状往往错综复杂,或内外合邪,或虚实夹杂,治疗时应视其主次而灵活应变,切勿默守陈旧,延误病情。
因此应认准病机,详辨病症,方能收到较好疗效。
◆
辨证治疗功能性低热50例
吕志生1,张先茂2
(1.安阳县白璧镇卫生院,河南 安阳 455112;2.安阳县中医院,河南 安阳 455112)关键词:辨证;功能性低热;中医
中图分类号:R55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42X (2009) 11- 0116- 01
收稿日期:2009-06-10
作者简介:吕志生(1961-),男,河南安阳人,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内科疾病。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