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努力增强区域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年:努力增强区域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021年及今后几年,是宁海实现“构筑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生态型经济强县”目标的关键时期。明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明年的工作十分重要,我们初步考虑,2021年的工作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八八战略”,深入实施“五五举措”,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联动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生产生活生态联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着力在提升工业经济综合竞争力、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生态县建设、优化公共服务、打造“平安宁海”上取得新突破,通过大力实施“六大工程”,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快速发展、资源永续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生活和谐富裕的协调发展新路子。

一、大力实施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我县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一、二、三产资源共享混合型循环经济模式成为全国五大模式之一。下一步,我县将以建成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区为目标,以实施“2133”工程为重要突破口,发挥示范推动作用,努力在发展循环经济上走在前列。一是着力打造2个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加快建设临港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依托国华浙能宁海电厂,积极引进水泥、新型墙材、石膏板等下游企业,构建完善循环产业链,通过企业间的工业化代谢和共生关系形成生态工业园,并充分发挥临港区块海、陆、岛三位一体的组合优势,按照“观临港大工业、游东方金海湾、品绿色真海鲜”的思路,加快开发宁海湾旅游度假区,实现工业与旅游业的联动开发,努力把临港区块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循环经济样板基地。加快东部30万亩农业循环示范基地建设,以浙江东海岸10万亩绿色农业基地和三门湾百里20万亩海水养殖带为基础,大力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种、养、饲、加”生态农业开发模式,以“海水内循环”为代表的生态养殖模式,以减少面源污染为核心的生物综合防治技术,努力建成集生态农业、沼气利用、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等为一体的农业

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二是加快建设10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为了强化循环经济的项目支撑和推动,我县已在资源的供给、消耗、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等环节确定了10个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项目,总投资达60亿元。我县将分年度排定计划,加大投入力度,确保这些项目在2021年前基本建成,为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积极培育30家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和30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加强对企业清洁生产工作的指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化工、食品、造纸、机械加工等行业开展清洁生产企业创建活动,扶持和培育一批工艺先进、效益显著、示范推动明显的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同时,积极扶持废金属、工业废液、废塑料等废旧物资回收产业发展,加快培育一批技术含量和专业程度较高的废旧物资综合利用企业,推进资源回收利用产业体系建设。

二、大力实施特色经济培育工程。以特取胜、错位发展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增强县域工业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我县工业产业特色明显,模具、汽车配件、文具、灯具、五金机械、电子电器等六大特色行业的企业家数和产值分别占到全县的50%和70%左右。明年以及今后几年,我县将坚持走以特取胜之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打响“中国模具生产基地”和“中国文具生产基地”品牌,建成华东地区重要的橡胶汽配生产基地、阀门生产基地、灯具加工出口基地。重点是在“五个一”上下功夫,即:制订一个发展规划,编制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特色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指导特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实施一个扶持政策,适应特色产业发展的需要,对原有的政策资源进行适度整合,实现由扶持企业向扶持产业为主转变,由全面扶持向重点扶持特色产业转变;培育一批行业龙头,在特色行业中选择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中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通过向外合资合作壮大一批、向内扶优扶强发展一批、鼓励资本运作培育一批等多种途径,帮助其做大做强,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搭建一个园区平台,按照“政企民”联动的思路,加快推进县经济开发区、宁东工业区块、临港工业区块和三个中心镇工业区块建设,总规划面积60

平方公里,到2021年建成30平方公里。进一步提升模具城的档次,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城、彬彬文具城,推进企业集聚发展;完善一个服务体系,加快特色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创建国家级文具检测中心,建好市级汽配橡胶件检测中心和模具检测中心,建成模具、文具展示展销中心,建设和运行好中国模具网、中国文具网,为特色产业发展搭好科技和信息服务平台。通过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带动,到“十一五”期末,全县工业经济总量达到600亿元,产值上10亿元企业达到6家以上,产值上亿元企业达到60家以上,规模企业达到1000家以上,形成集聚效应明显、产业链配套、经营机制灵活、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工业经济发展态势。

三、大力实施生态县创建工程。生态是我县最大的优势和特色。我县将围绕“构建五大体系,立足六大要素,突出七大重点”,加快生态县创建步伐,力争到2021年生态县建设指标基本达标,2021年全面建成全国生态县。构建五大体系,就是要构建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环境体系、宜人的海滨生态人居体系、富有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立足六大要素,就是要立足山、水、海、气、路、居等六大要素,充分利用我县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借山造景,托水活城,做足山水文章,切实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建设最佳人居环境。同时,扎实推进农村“三拆”、“三化”、“三整治”工作,切实美化、净化农村环境;突出七大重点,就是要突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污染防治、生态城镇、生态文化和社会保障等七大重点领域,通过实施工业垃圾集中焚烧场、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网络、50万亩生态公益林、颜公河流域综合治理等生态重点工程项目,使生态县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努力实现创建目标。

四、大力实施“五大网络”建设工程。构筑城乡一体的道路、供水、垃圾处理、就业、社会保障“五大网络”是我县推进城乡统筹的关键之举。我县将继续以“五大网络”建设为载体,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城乡统筹之路。加快构筑城乡一体的“路网”,总投资53.3亿元,进一步完善

城乡公路网,提高干线公路网等级,形成“三纵四横三连一绕七干线”的交通网络格局,并按照农村公路网络化、现代化的要求,推进城区与镇乡实现二级公路连接和农村公路硬化,建设形成城乡一体对接成网的交通圈。加快构筑城乡一体的“水网”,有序推进水源工程建设,投资18亿元新建扩建10座水库,新增库容2.3亿立方米;加快供水工程建设,新建扩建6个区域性上规模水厂,推进连片供水,全县总供水能力达到30万吨/日,大水网供水受益人口达到45万人,占总人口的75%。建成城北污水处理厂二期、城南污水处理厂和各中心镇污水处理厂,实现城区排污管道联网运行,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5%以上。加快构筑城乡一体的“垃圾处理网”,全面建成县白峤岭垃圾填埋场二期工程、各个镇乡的垃圾中转站和村级垃圾暂放点,实行“村集中收集、镇乡(街道)集中清运、县集中填埋处理”的三级联动垃圾收集处理模式,提高壌集中处处平,切实净化城乡环境。加快构筑城乡一体的“就业网”,进一步加强县劳动力中心市场和四个区域性劳动力分市场建设,形成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网络;建立市、县、镇乡(街道)三级联网的就业信息系统,并向村和社区延伸;实施“十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工程”,以下山移民、被征地农民、农村新增劳动力为重点,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和转移能力加快构筑城乡一体的“保障网”,建立较高水平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瞠堘成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户集中供养等制度形成完善的城乡一体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

五、大力实施土地流转工程。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一个核心环节,是农业产业发展的一场革命。明年以及今后几年,我县将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使土地流转成为转动农业产业化的一条重要杠杆。一是大力推进土地流转。目前,我县流转土地面积达到24.6万亩,形成了5000职业农民经营全县70%耕地的可喜局面,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要进一步加强土地流转的政策引导和推动,规范流转管理,使土地主要向专业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