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张恨水《金粉世家》中的人物形象冷清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张恨水《金粉世家》中的人物形象
摘要:文章对冷清秋的性格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由于清秋出身于平民家庭,有一定的虚荣心,养成了谨小慎微的性格,但又接受了新的价值观,追求独立人格和自我价值实现,所以具有一定的反抗意识。在她身上既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优秀的道德品格,又有一定的现代女性意识,以及卓越的知识才华。通过冷清秋形象的分析,反观现代女性,能够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
关键词:《金粉世家》;冷清秋;性格;原因;意义
张恨水是一位享誉中外、妇孺皆知的著名作家,人称“通俗文学大师”。他一生勤奋创作,除散文、诗歌、通讯外,仅长中篇各类小说作品达一百多部,洋洋两千万余言,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做出了卓越贡献。《金粉世家》是他在创作的黄金时期的作品,是张恨水的代表作之一,全书80万字,历时六年创作而成,刊出以后社会上出现了《金粉世家》迷。
《金粉世家》描写了一年的时间里,国务总理之子金燕西和平民女子冷清秋从恋爱、结婚、反目、离散的经过,并且通过金家这个封建大家庭从繁盛到衰败的过程,反映了总理金铨和他的妻妾们及其四子四女空虚无聊的精神世界和腐化堕落的寄生虫生活。从文中能看出作者赞美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观,反对门第观念,主张人格独立平等,自食其力。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作者精心塑造的完美人物冷清秋的身上。但是,由于作者自身的思想的新旧参半,他把金家这一封建大家庭的衰败归咎于纨绔子弟承袭祖荫,不求上进,大肆挥霍造成的,没有揭示出封建制度的黑暗本质,使得《金粉世家》无形中为走向没落的封建社会谱写了一曲挽歌。
在《金粉世家》一书里,作者塑造了一系列丰满有个性的人物形象,金家的少爷们一个个游手好闲,不学无术,坐享祖业,挥金如土,在“金粉”堆里寻欢作乐,娶妾捧角,跳舞嫖妓,无恶不作。金家的女人们精神空虚,百无聊赖,互相之间争风吃醋,勾心斗角。小说塑造得比较典型的有代表作者理想的人物就是冷清秋,本篇文章就重点对冷清秋这个人物进行分析。
一、冷清秋形象
冷清秋是一个平民女子,出身于书香之家,才貌双全。她的外表清新可人,在金府的管家金荣看来,她是“那样一位鲜花般似的小姐在街上走着,狗看见,也要摇摇尾巴呢。初到金府“白色的纱袍,白色的丝袜,白色的缎鞋,脖子上挂一串亮晶晶的珠子,真是玉立亭亭,像一树梨花一般。没有说话,脸上先绯红了一阵。”
在公公金铨的面前“她今天换了一件绛色的旗袍,脸上就淡淡地施了一点脂粉,向前平视着,缓缓走将来,只觉得华丽之中,还带有一分庄重态度。”当她微闭着双眼,把精巧的鼻子凑到百合花前去闻淡香的时候,是多么绝色的场景。有着小家碧玉般的清雅端庄,文静、低调而又不愠不火;不浮躁、不张扬,却有暗香涌动。如同香梨一般清新怡人的百合花。她的装扮清淡雅致,“身上穿着一套青色的衣裙……项脖上披着一条西湖水色的蒙头纱,被风吹得翩翩起舞”这样素雅的衣着,含羞的娇美,端庄的仪态,是金家七少爷金燕西在倚红偎翠的脂粉丛中未曾见过的,因而在郊游时无意间的闻香一瞥竟然让他魂牵梦绕,无法割舍。
更难得的是清秋自幼学习中国诗文,对古典文学颇有造诣,能即兴用诗词典故作诗联句,还写得一手漂亮的蝇头小楷。金家大少爷见了她的书信也称赞“真是看不出来,一个十几岁的女子,有这样好的文字,前途实在未可限量”。也正是清秋的诗集得到金铨的赏识,才轻而易举地从他那里获得燕西和清秋突然结婚的通行证。
然而,清秋还是一个年轻而单纯的女孩子,也有一般女子所具有的一点虚荣,对几匹好的布料,一串珍珠就心花怒放,甚至每天欢喜的穿着不肯脱下。在金燕西狂热的追求下,逐渐爱上了这个风度翩翩的豪门公子,把他当作乘龙快婿,以身相许,匆匆和他结婚。冷清秋在待嫁之时,身着华衣,“她心里也就想着,不料这段婚事居然成功了。从前曾到金家去过一次,只觉他们家里,堂皇富丽令人欣羡,到了现在,竟也是这屋子主人翁之一个。”能嫁入这样的豪门也是满足了一个少女本有的虚荣。
嫁入金家的清秋处处小心,孝顺公婆,体贴丈夫,善待下人,和妯娌姐妹真诚相待,无奈燕西难改纨绔子弟的恶习,常夜不归宿,在外花天酒地,再加上三嫂是燕西前女友白秀珠的表姐,常从中挑拨离间,燕西对清秋的婉言相劝无动于衷,置清秋的感受于不顾,夫妻俩开始反目。清秋在痛苦中反思,怀念婚前清贫而快乐的生活,感到齐大非偶,后悔自己禁不住诱惑嫁给了燕西。及至金铨过世,燕西分到一点钱立即挥霍一空,甚至与前女友白秀珠密谋出国,此时清秋彻底醒悟,坚决要摆脱这没有爱情的婚姻,她脱下金家的所有衣物,把自己关在一个废弃的小楼上,过着粗茶淡饭的日子,同这个封建家庭采取无声的反抗,显示出她内心的清高刚烈。
在一次大火中,她怀抱幼子,逃离金家,在街上隐姓埋名,以“书春”为业,过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冷清秋的身上交织着新旧两种思想,她清闲贞静,宽厚矜持,温和顺从,知书识礼,是个传统的淑女;她追求人格的平等,经济的独立,认为婚姻要有爱情做基础又是明显的现代意识。
二、冷清秋性格特征形成的原因
从家世背景上看:冷清秋出身贫寒,父亲去世之后,与母亲寄居在舅父家中。一件新衣服,一双鞋子于她,都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所以当金燕西为追求冷清秋而送种种冷清秋梦寐以求的东西时,她几乎没有挣扎,就全盘皆收。由此可见,纵然冷清秋也有清高之处,毕竟她也是一个人,仍摆脱不了虚荣的牵绊。
同时,也是由于家境的原因,冷清秋养成了处处谨小慎微的性格,从她刚嫁进金家,心里想“他家规矩很大,不知道今天见了翁姑,是怎样一副情形?再说,他们家里少奶奶小姐有七八位,不知道他们可都是好对付的?”“以后倒要寸步留心,要放出大大方方的样子来。”“由这里又想,今日是到金家的第一天,更要二十四分仔细,见了翁姑应当持怎样的态度?见了姑嫂应当持怎样的态度?”在这一段中,可以看出冷清秋是个做事考虑周全的人,心思细腻,并没有因为嫁入豪门而欢喜得忘乎所以。冷清秋心里也深知自己的家境与金燕西的家境不相匹配,所以未进门就已处处留心,事事在意。
而且后来冷清秋嫁到金家,出身卑微,受到了佩芳、玉芬等人的轻视,甚至连玉芬的下人李马都瞧她不起。正因为娘家背景不好,清秋在金家不得不“步步为营”,小心谨慎,生怕得罪了谁。
另外,冷清秋是一个半新半旧的女性,她秉承了母亲知书达礼的传统品性,又接受了新的价值观,追求独立人格和自我价值实现。在冷清秋的思想中,自己敢于嫁给总理的公子,主要的不是因为她的容貌等外在的条件(她知道真要是以容貌而论的话,较她漂亮的人当不在少数),而是因为她的才气。有人曾说她具有黛玉的才情,娜拉的勇气,翠翠的倔强。的确,冷清秋确实才气逼人。用张恨水先生的话说,她是“才纳古今”,因为才气,金燕西的四姐道之、五姐敏之、六姐润之才力促冷清秋和金燕西二人的婚姻;对于金燕西的父亲来说,他同意这门亲事,更是因为读了道之拿给他一本冷清秋的诗集后觉得冷清秋很有才气,甚至觉得金燕西配不上冷清秋。凭借才气,冷清秋获得了金府上下大大小小的认可,于是,她与金燕西夫妻间正常的争吵,也就由于更多人的同情和支持而一发不可收拾,导致最后的反目成仇、形同陌路。古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其实,女子无才便是福,尤其在当时的年代。大抵有才气的女子,都自有一份傲骨,自有一份思想和见地,也便很难唯喏于公婆丈夫之间,做个顺民。
冷清秋的才气在使其获得一段婚姻的同时也种下了她向往新知、追求平等、渴望自立的现代女性意识。正是这种才气,让冷清秋有了不同于其他那些嫁入豪门就欣喜若狂努力挤身于贵妇之中看戏、闲聊、无所事事的品质。在冷清秋看来,作为一个女人,不被人看重,就是因为她没有知识,不能做事。而金燕西却以为,女子无非是主持家政,管理柴米油盐的小事。两人在对于生活的理解上表现出的思想差异因为越来越多的婚后琐事而突显。冷清秋她想凭着自己的才气来改变金燕西,她希望改变金燕西整日花天酒地、忙于交际的现状,希望金燕西顾家谋业,希望他们这个小家在金府这个大家庭里有立足之地,不为他人耻笑。但是,她却无法改变金燕西,或者说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她头脑里的想法对一向自由惯了的金燕西来说,都是束缚。除非金燕西自觉约束自己,主动改变自己,否则他人对于他来说,只是外在的因素,起不到决定作用,毕竟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决非一朝之功,改变也决非一夕之事。在新婚燕尔之际,燕西便夜不归宿,清秋在家孤枕难眠,想到三嫂的敌视,燕西的不可靠,母亲的担忧,越想越觉得前途危险,止不住流下眼泪,但心里还抱有一线希望,打算走一步看一步。后来,燕西又与白秀珠往来,对清秋蛮横无理,清秋开始认识到他是个见一个爱一个,反复无常的人,感到“齐大非偶”是自己这大半年的大错误。清秋回想过去在家里度着穷苦的生活,但是精神自由。可是现在“这样的富贵日子,也如同穿了浑身的锦绣,带着一面重枷,实在是得不偿失。”不禁泪如雨下,深深地后悔“自己是个文学有根底,常识又很丰富的女子,受着物质与虚荣的引诱,就把持不定